"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戀,就讓它隨風飄遠。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請全部帶走。"聽到張雨生這首《大海》,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是一首情歌,表達失去愛人的悲傷。但實際上這是張雨生為妹妹寫的歌,15歲的妹妹把生命定格在了這個數字上,在通過張雨生獨有的情感詮釋出來,讓聽過的每一個人不經淚流滿面。
時過境遷,這首歌在現在依舊很受歡迎,更是很多人去KTV的必點歌曲。可惜我們再沒有機會聽到張雨生的新歌,他的生命也定格在了31歲,因為生前,張雨生和妹妹的關係最好,可能妹妹一個人太孤單了,所以哥哥便去陪伴他,這樣去天堂的路上也不會孤單。雖然逝者安息,但是張雨生帶給我們的感動和驚喜卻是永遠的經典。下面我們就說一說張雨生傳奇又悽涼的一生。
出道
張雨生,(1966年6月7日一1997年11月12日)出生於臺灣省澎湖縣馬公市,9歲的時候跟隨家人遷往臺中縣豐原市定居。父親是一個不出名的歌手,母親則是文藝工作者,當初張雨生這個名字就是父母給起的,而這還有一個故事,張雨生出生那天,本來晴朗的天氣卻突然傾盆大雨,而父親還是冒著雨跑回家中,躺在床上的妻子問孩子要起什麼樣的名字,父親思考之後,望著窗外的漂泊大雨說到"這孩子在雨天出生,不如就叫他雨生吧。"於是,張雨生這個名字就誕生了。
之後爸媽又給他生了兩個弟弟兩個妹妹,作為家中老大,張雨生早早的就擔當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尤其是對妹妹特別的好。
少年時代的張雨生算是比較叛逆,不喜歡讀書而是對音樂,打籃球,遊泳很感興趣,而妹妹也喜歡音樂,所以兩人有共同話題。在張雨生讀大學的時候很少與妹妹見面,但是只要遇到好的歌曲都會給她打電話聊天,在那段時間,張雨生的室友甚至以為他談了女朋友。
除了不愛學習,張雨生還曾"離家出走"過,在他讀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母親像往常一樣叫他起床,沒想到臥室裡卻沒有他的身影,並且在床鋪上卻擺著一張紙條,上面工整地寫道"媽媽我要出去打天下,不成功不回家。"媽媽被他幼稚的行為氣到想笑,後來張雨生毫無懸念地被找了回來,雖然沒有受到爸媽的職責,但是從那之後,張雨生仿佛成長了許多,不僅喜歡上了學習,還成為了別人口中的模範孩子。
1985年,張雨生考入了臺灣政治大學,他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彈吉他,聽西洋歌曲,創作等組合成了他的大學時光。他還和妹妹約定,等妹妹大學畢業之後兩人便成立一個組合,可惜沒等這個願望實現,兄妹倆便已天各一方。
1986年的一天,父親帶著一家人出遊,而張雨生卻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及時趕回來,便和妹妹在電話裡說了幾聲,兩人有說有笑,但誰曾想這卻是最後一通電話。遊玩的時候,妹妹因為不小心踩到鬆動的石頭而不慎落水,最後因搶救不及時而溺水身亡。
父親第一時間把這沉痛的消息告訴了張雨生,張雨生立馬當下手邊的事情衝回了家,可惜還是沒看到妹妹最後一面。那一年他20歲,妹妹15歲卻永遠的天各一方。
替妹妹實現願望,在樂壇大顯身手
在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張雨生都封閉自己不跟任何人說話,可是他也想明白了一些事,她要帶著妹妹的夢想繼續活下去,張雨生決定走音樂這條路。正好當時學校有個民歌比賽,張雨生隨著學校的吉他社報名參加了,最後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最佳主唱的獎項。之後他還創作了一首《他們》,在校園歌曲大賽上獲得了第一名。
學校已經不再是他的舞臺,於是1988年,張雨生參加了第一屆臺灣熱門音樂大賽,獲得了團體組冠軍以及最佳主唱獎。他的優秀被唱片製作人翁孝良發現,於是就籤約張雨生到自己的公司。張雨生在進入公司後,和曾寶明,吳志華成為了同事,三人還分別起了外號,張雨生是"小寶"因為這裡邊數他年紀最小。
同年,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橫空出世,讓他迅速得到了關注度,隨後他又趁熱出了第1張專輯《天天想你》,不到半年的時間,張雨生如同黑馬一樣迅速走紅在樂壇。那時候他也只不過才22歲,沒有過硬的背景,也沒有靠誰,張雨生就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和實力迅速在樂壇紮根。
在推出專輯《天天想你》之後,張雨生便去服兵役。雖然在服兵役,但張雨生在此期間也創作了很多的歌曲。他把自己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渴望脫離世俗世界的願望都寄托在歌詞中,這時候一首《大海》問世,一經推出就賣了超600萬張的專輯,這首歌在當時成為最暢銷的音樂,直到現在《大海》仍然是很多人非常喜愛的歌曲。
而《大海》這首歌的前身是,有一次張雨生在海邊拍攝MV,他望向大海想起了妹妹,眼神充滿悲傷,這一幕剛好被陳大力看到,他找到陳秀男決定為張雨生創作一首《大海》,想不到卻因此成為了經典。除了這首歌,《妹妹晚安》也是張雨生寫給妹妹的歌曲,"我想我不會忘記,那些有你的記憶,即使年華漸漸老去,我想我更加珍惜。"道出了他對妹妹的思念,如今的他早已實現了兒時的夢想,所以他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妹妹感受到,他一直都沒忘記她。
助張惠妹登上神壇
張雨生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當起了製片人,開始培養樂壇新人,而張惠妹就是其中一個。在張雨生爆火的那幾年,張惠妹還是一個不出名的歌手,平日裡在酒吧賣唱賺錢,而她和張雨生的第1次見面也是在酒吧,張惠妹知道張雨生要來,便很努力的演唱歌曲,後來張雨生對她說"我聽了你有一個月了,你確實是可造之材,我願意給你寫歌,打造你,但是你得配合我得認真。"
於是張惠妹就跟著張雨生來到了錄音棚,那段時間,在張雨生的提點之下,張惠妹成長了很多,也變得放開了,後來張雨生把自己的《最愛的人傷我最深》給她唱,這首歌可以說讓張惠妹立足於樂壇,因為這首歌她被很多人知道了。
1996年,張雨生特地為張惠妹打造了她的第1個唱片,其中就有《姐妹》這首歌,後來還有《bad boy》,這兩首歌可謂是直接將張惠妹送上了神壇,這兩首歌也成為了她的代表作,出名作。如果不是張雨生的幫助,張惠妹很難有今天的輝煌,所以叫他一聲恩師也最正常不過。
一代才子隕落真是天妒英才
1997年,已經在樂壇打磨了10年的張雨生卻在這一刻,停止了生命,父親在等回家的兒子,可是等了好久都沒有等到他,於是父親打電話給他,卻顯示的是無人接聽,此時張雨山這邊卻發生了車禍,之後張雨生被送到醫院搶救,可是在與死神搏鬥了20多天之後,他終究是離開了我們。他才31歲,卻英年早逝,真是天妒英才。在他去世的那一年,他還在專輯《口是心非》中說到這不是最後一張唱片,不曾想卻成真了。
一對父母先後失去了兩個孩子,白髮人送黑髮人,我想這是事件上最痛苦的事情了,哥哥和妹妹葬到了一起,也許在那個世界,他們能成為最棒的組合。
2011年,年邁的父親也因為胃癌去世,空留下年老的母親孤家寡人,盡顯悽涼。
結語
"我每天都會在家反覆聽兒子的歌,很像他還在我身邊,沒有離開過一樣。"這是老母親如今的生活方式,留給她的也只是無盡的懷念了。
多希望還能再聽到張雨生純粹,深情的嗓音,可能這一切也只能在回憶中實現了,一代驕子退場,不禁感慨世態炎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