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帽子

2021-02-19 STEAM解密

        M媽媽在疫情防控不能進校園的限制條件下,還是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蒙古族傳統文化體驗課》。尤其在M小朋友的遠程配合之下,班上的小朋友們也都順利的製作出了一頂屬於自己的蒙古帽。

        有興趣帶家裡小朋友做這樣手工的同學,可以參考以下視頻。

        在古代社會裡,蒙古人的帽子是表明社會身份的最明顯的標誌之一,因此有貴族與貧民、黃金家族與百姓之區分。在不同服飾中帽子的象徵意義最重要,所以蒙古族在漫長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有關帽子的內容豐富的風俗文化。

        器重帽子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在人體器官中,頭顱被蒙古人認為是身體的代表部位,是靈魂的寓所這種信仰有關。

        蒙古人雖然特別看重帽子,但要忌諱撿起別人丟下的帽。認為,口子朝下的物品盛不住好運氣,或者把自己的人氣遮住。在一般情況下,如果無意中誰的帽子掉下就不撿它,這是惡運離開的預兆,是好事兒。同樣的道理,丟帽子的人也不會專門去尋找帽子的……

        蒙古人在所有的服飾中最珍惜和尊重帽子,所以遇到特別忙亂或事情的緊要關頭,總會聽到「沒有時間撿起帽子」=「沒有機會跟你說話」等言語。對蒙古人來說,帽子代表著他們的人氣、人格以及尊嚴。

相關焦點

  • 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作者:魏鐸蒙古人很早就形成了適應草原遊牧環境和日常生活習慣的穿著裝扮,並不斷追求著精美的服裝和華麗的配飾。蒙古族男人的腰帶一般扎在肚臍以下,懷中揣著酒壺和茶碗,遊牧時騎在馬上就可以飲酒喝茶,非常方便。蒙古族婦女的腰帶一律都扎在胸部以下,以保持裙身寬大,行走自如,這樣就不影響蹲下來給牛擠奶,也便於在蒙古包裡熬茶煮肉和收拾家務。蒙古袍的腰帶也體現出蒙古民族在穿著上的審美情趣和追求,男人們著袍束帶,展現出魁梧強壯、威武迎人的形象;婦女們緊束腰身,顯示著苗條嫵媚、亭亭玉立的風姿。
  • 【蒙古圖片】精美的蒙古帽子,關於蒙古族的帽子,你了解多少?
    在不同服飾中帽子的象徵意義最重要,所以蒙古族在漫長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有關帽子的內容豐富的風俗文化。     蒙古人雖然特別看重帽子在一般情況下,如果無意中誰的帽子掉下就不撿它,這是惡運離開的預兆,是好事兒。同樣的道理,丟帽子的人也不會專門去尋找帽子的,當然還有人很多說法,比如不能帽子疊帽子意味官多壓民之類的。
  • 杜爾伯特蒙古族婚禮
    杜爾伯特的蒙古族傳統婚禮主要分求婚、訂婚、聘禮、結婚4個部分。 第一步是求婚。蒙古族男女中意之後,一般都是男方託人到女方家去求婚,求婚大多不能一次求成,這樣才符合蒙古族「多求則貴,少求則賤」的原則。男方帶足烈酒、牛羊肉、哈達、奶食品等,如果女方滿意,就和男方互相交換帖子。此時男方帶的歌手要唱讚詞。
  • 文化丨蒙古族傳統民歌
    蒙古族民歌的內容很豐富  蒙古族現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蒙古族自稱「蒙古」。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有自已的語言文字。蒙古語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
  • 質孫服與蒙古族男子服飾,在元朝都有哪些特點和作用?
    元帝國建立之初,雖曾令在京士庶須剃髮為蒙古族裝束,然並未強制進行。至大德年間以後,蒙、漢間士人之服變得各任其便。直至1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服飾等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質孫服」。「孫服」既承襲漢族官服制度,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
  • 古裝劇裡那些頭戴帽子的異族美女,最後兩位的帽子幾乎一模一樣
    小編整理了以下幾位頭戴帽子的異族美女: 趙靈兒(劉亦菲 飾):出自《仙劍奇俠傳》 靈兒受天命眷顧,是女媧族裔與人類共生之女。她外表柔弱、卻內在堅毅,是宛若池中白蓮的美麗仙子。這一套苗族公主的裝扮,亭亭玉立,端莊大氣。雖然帽子有些大,但絲毫不影響整體效果,顏值高的人怎麼裝扮都美。
  • 古裝劇裡那些頭戴帽子的異族美女,最後兩位的帽子幾乎一模一樣
    敏敏格格的蒙古族服飾每一款都非常精美有特色,不同的帽子搭配襯託出不同的效果。紅色配有珍珠吊墜的帽子盡顯明豔照人,嬌俏動人;毛絨絨的白色帽子則添了幾分俏皮可愛。這一身吐蕃公主服飾金燦燦太過耀眼,那複雜繁瑣的帽子顯得有些廉價,但卻絲毫不影響美人的顏值。
  • 蒙古族古老的一支部落,如今成4A級景區,在這可以做一天蒙古族人
    文/橙桔遊天下(歡迎大家評論和轉載)說起蒙古族,那大家一定不陌生,比較在我國有著內蒙古,很多旅客去草原旅行都會選擇內蒙古大草原。蒙古族的人是以畜牧業為生的,當地人都過著遊牧生活,這個民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
  • 【蒙文】奈曼美食---蒙古族餡餅
    【蒙文】奈曼美食------蒙古族餡餅 2020-07-07 1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蒙古族服裝服飾設計大賽舉行
    蒙古族服裝服飾設計大賽舉行 2020-11-12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蒙古族剪紙:不該遺忘的草原之花
    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作為這一文化組成部分的民間剪紙被忽視了,人們不知道在蒙古族民俗生活中有剪紙,甚至不少專家學者也都認為蒙古族歷史上沒有自己的剪紙文化傳統。而這本《蒙古族傳統美術·剪紙》撥開了歷史的迷霧。
  • 遊覽 黑龍江省 大慶市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連環湖景區
    連環湖景區位於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西部太白公路21公裡處,是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國際水禽狩獵場。水域面積580平方公裡,棲息著220多種水禽,其中可獵水禽達40多種,是4A級旅遊區。黑龍江省 大慶市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連環湖景區黑龍江省 大慶市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連環湖景區黑龍江省 大慶市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連環湖景區黑龍江省 大慶市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連環湖景區黑龍江省 大慶市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連環湖景區黑龍江省 大慶市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連環湖景區黑龍江省
  • 另一個真實的蒙古族世界,你知道嗎?
    作為一個蒙古族人,我自小就聽到過許多這類充滿善意的想像。其實,我們蒙古族人的世界,遠不是騎馬、射箭、豪邁這類意義單純的詞彙所能涵蓋的。我們世界裡的那些複雜廣博的傳統,早已隨著時代的變化,發生著自內而外的轉變和繁行。而關於什麼是「傳統」,在如今的草原上,也有了和以往不一一樣的答案。
  • 我市舉辦第三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
    為了展示我市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深入挖掘、傳承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由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阿魯科爾沁旗文化旅遊體育局承辦的赤峰市第三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於11月27日至29日在阿魯科爾沁旗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 八道亮麗的風景——蒙古族文學七十年回顧
    ,也是蒙古族文學七十年又一道亮麗的風景。以蒙古文學大全《蒙古文學百科全書·文學卷》為代表的這一批蒙古族當代文學叢書、套書、精品大全的問世,在蒙古族文學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這一批宏觀巨著的出版是蒙古族文學優秀作品的集中展示,是我國蒙古族文化史上一次蔚為壯觀的文化現象,也是一個讓人無比振奮的閃光點。——一大批草原文學作品問世。
  • 蒙古族部落婦女系列(金絲彩巖手工藝作品)
    蒙古族服飾,是蒙古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從上古到蒙古汗國,從元、明、清至今,隨著歷史的發展,歷代蒙古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不斷吸收兄弟民族服飾之精華,逐步完善和豐富自己傳統服飾的種類、款式風格、面料色彩、縫製工藝等方面,創造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服飾。
  • 一首首肅南蒙古族民歌,唱出「天蒼蒼,野茫茫」的曠遠
    肅南蒙古族民歌與我國其他蒙古族民歌有一些不同之處,主要以長調為主,同時還有短調,在演唱中長調與短調結合,既具有喀爾喀民歌的特點,又具有本地域自己獨特的文化特徵。長調民歌與草原、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著蒙古族的歷史,是蒙古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喀爾喀最初為清朝漠北蒙古族諸部的名稱。
  •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呢?
    1、馬奶節馬奶節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以喝馬奶酒為主。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的部分牧區。通常在農曆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天。2、白節白節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整個白月期間,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紛紛騎上駿馬,帶上嶄新的哈達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戶給各浩特的親友、家長拜年。不過現在,草原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騎摩託車或開吉普車的男女青年。
  • 蒙古族傳奇奶茶文化——香甜可口
    蒙古奶茶的煮法 蒙古族喜歡自己煮奶茶,一般要用到鐵鍋進行煮烹,煮奶茶之前,要把磚茶打碎,把洗乾淨後的鐵鍋放置於火上,在裡面加入2-3千克的水
  • 從烏如莫到烤奶皮,看奶食裡的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奶食主要來源於牛、羊、馬、駱駝的奶汁。製作出的奶食可分為飲品和食品兩大類,飲品有鮮奶、酸奶、澈格、奶酒,食品有卓赫、胡如德、烏如莫、阿如勒、黃油、卓澈貴等等。夏季是蒙古族製作奶食的季節,此時牧戶奶桶裡積攢的奶會越來越多,就連草原的空氣裡都瀰漫著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