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4歲孩子教英語嗎?去年網上就出現了一段名為「四歲英語教師走紅」的視頻,視頻內容是一個四歲大的男孩子手裡拿著小教鞭對著鏡頭教學。這個四歲大的孩子名字叫言言,錦春認識這個「小紅人」是因為央視新聞對這個四歲的孩子進行了點名表揚。讓我對他產生了好奇!
這個當時年僅四歲四個月的小男孩已經能認識2000多個單詞與外國同齡小孩子的詞彙量相差無幾,閱讀的課文是國內初中課本水平,還會閱讀國外的科普類文章,流利的英語口語使得不少成年人汗顏,典型的「別人家的小孩」。
最讓人驚奇的是言言的父母並非外國華人華僑,也不是留學生,家裡也只有言言的媽媽會較為流利的英語。言言能夠擁有如此優越的學習能力,如此優秀的英語水平,一切還要歸功於言言媽媽,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言言媽媽的教育方法值得一學。
一、2歲開始學英語
根據言言媽媽所說,言言的英語啟蒙從兩歲半開始,通過APP學會了唱上面的英文歌,而且學會了歌曲中的英文單詞,對於我們都熟知的字母歌,言言不僅能正著唱還可以反著唱。言言媽媽這才開始系統地對言言進行英語教學。言言始終將學習當成玩,並沒有把學習與玩耍區分得很明確。
2歲進行英語啟蒙這個方法與德國兒童教育家沙凡的觀點不謀而合,沙凡認為,孩子最好從2周歲開始學外語,最遲不得晚於青春發育期。越早的啟蒙對孩子後期學外語的優勢越明顯,美國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在語言學研究中發現兒童大腦內擁有自己的語言學習機制,2~4歲的兒童可以輕鬆學習任意語言,但是過了這一年齡,這套機制在母語定型後就會消失,從而導致外語學習的吃力。因此兩歲是最佳的外語啟蒙時機,此時是寶寶最容易也是最輕鬆學習外語的時刻。
二、聽英文歌
言言利用平時使用平板、手機類的電子產品上的APP聽英文歌從而進行英語學習,從兩歲半的英語啟蒙到三歲左右,短短一年時間就積累了1000多的英文單詞量,進而在四歲半的時候詞彙量積累到2000。那麼為什麼聽英文歌可以幫助言言這麼快掌握英語呢?
德國圖賓根大學教授波恩與同事共同完成對11位志願者的聲音刺激測試。他們發現,志願者聽到與慢波頻率互相協調的聲音時,更能記起前一晚所學習的字詞聯想。波恩說:「這項研究的妙處在於,輕微的聲音刺激即可達到簡易的效果。這種新的刺激方法,若與以往的電流相比,既實用又符合道德的要求」。
也就是說明音樂對人的記憶力具有一定的輔助刺激,從而提高記憶力,自然在聽音樂時學習也更加容易。不僅是外語的教學,音樂對於日後其他知識的學習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將字母拆開讓孩子記單詞
在視頻中我們很清楚的能看見言言小朋友對英語的學習,對單詞的記憶是通過零散的英文字母圖案組合,也就是將單詞拆開進行記憶。言言媽媽的這種教學方法,使得言言的詞彙量顯著提升。
這種將英文單詞拆分再組合的記憶方法相信很多人在學習英文的時候都用過,英文單詞其實就是二十六個字母各種形式的排列組合,那麼通過對幾個簡單組合的記憶再將這些組合用不同的方式排列,就可以形成新的單詞進而記憶。這一方法是十分高效快速的。
我們從言言媽媽的教育方法中總結出的這些重點,都是十分高效的外語啟蒙教學。寶寶兩歲開始有了學習意識,在他對外界的語言接收學習還未定型時培養他主動對外界語言進行接收學習,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當然,父母的陪伴也是教育中最最重要的部分,每天在孩子身邊固定一個陪伴的時間,讓孩子的學習成為與父母的交流。
當然父母也要進行學習,通過父母的行為影響孩子,讓孩子擁有學習是正常生活的認識,讓他樂於學習,愛上學習才是最根本的學習啟蒙方式。我們在羨慕對言言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應該更注重對孩子的培養教育,也培養寶寶成為別人孩子的羨慕對象,將學習變成習慣變成寶寶的樂趣,讓自己的寶寶也能「說英語溜得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