璽禮教育王振亞:教育改變命運,立志做國內最知名的民辦學校品牌

2020-12-25 城品

王振亞,江蘇璽禮教育集團董事長,2005年大學在讀期間涉足教育行業,憑藉遠見卓識在大二時實現人生第一筆100萬收入。多年後創立「璽禮教育」品牌,並積極投身公益事業,身體力行地為幫助更多學子實現人生理想做出極大貢獻。王振亞多年來秉持著「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專注於開創多元化教學發展路線,因材施教,幫助不同階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成才路徑。

王振亞生於徐州沛縣,漢高祖劉邦的故鄉,那裡的孩子們從小聽著劉邦「知人善用,七年時間得天下,以文治國」的故事長大。

從幼時起,王振亞就心存高遠,雖不是君臨天下,但也要做人中龍鳳。生於上世紀80年代,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大多只有高考一條路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王振亞也不例外,然而他有嚴重的偏科問題,英語從未考過及格,最終抱憾未能考入心儀的名牌大學,這一直是他心中難以釋懷的遺憾。

然而高考的挫折並沒有消蝕他的意志。他始終堅信「教育改變命運」,決意不讓自己的經歷在別的孩子身上重演,幫助每個想要通過學習之路改變自己命運的孩子。

2005年至今,距他涉足教育行業已15載有餘,如今的璽禮教育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鮮明教學特色、完善教學體系的教育集團,旗下有多個教育機構和多所民辦學校,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小語種高考和小語種國家留學的知名教育機構。

旁人眼中王振亞已然是功成名就,但談及自己的夢想,他仍覺得長路漫漫需要開拓進取,在他的設想中,要把璽禮教育打造成國內最知名的民辦教育品牌,儘自己最大努力為更多相信「教育改變命運」的孩子打開教育之門。

高考之痛

初見王振亞,就能感受到他的舉止和言表間有種豪爽的英氣。他自陳是個樂觀的人,在人生低谷期也未曾有過沮喪的狀態。他身上有種信念般的堅定,以至於回首往事,他只用「順風順水」幾個字來形容自己的事業,對於曾經的艱難一笑置之。

時光回溯到2004年,王振亞收到了南京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心中不免有些許失落,如果高考英語能取得像其他科目一樣好的成績,清華北大也不是奢望。假若當年他知道小語種高考,便能彌補英語的短板。

但在那個年代,江蘇地區了解小語種高考的人屈指可數,直到多年以後,王振亞把小語種教育引入校園,才讓不擅英語的孩子多了一種高考選擇。

進入大學以後,在完成學業的同時,王振亞活躍的性子都釋放到各種社會實踐中去了,身邊聚合了一群同學。參加的活動多了,生活費難免拮据,周圍的同學大都來自普通家庭,王振亞也是如此,他開始帶著同學們一起做兼職,嘗試過不少工作來賺零用錢,後來直接與銀行、移動公司合作,解決了一批同學的「就業」問題。

與此同時,他也少見地以大二學生的身份當選了學生會主席。豪爽,仗義,朋友眾多,廣結善緣,這些特質至今也未曾改變。

那幾年適逢大學自考教育的爆發,王振亞與幾所學校的招生辦達成合作,代理學校的招生工作,暑假期間招募了20個能力較強的朋友,組成了招生鐵軍,在各自家鄉招生,這是他初次踏入教育領域,當時的夥伴還有仍在從事教育行業的,並且在各自的領域裡做得風生水起。

人生第一個100萬

王振亞的教育事業生涯就此開啟,當時他還在讀大二。這還不是璽禮教育的開端,只是打開了通往璽禮教育的一扇門,他還需要再走一段幽暗的路,摸索前行。

憑藉著一群大學生組成的鐵軍和出色的招生能力,以及在教育領域裡敏銳的嗅覺,王振亞的團隊第一年就招到了500人,第二年人數突破800,他也一躍成為當時教育圈裡炙手可熱的人物,很多教育機構爭相向他伸出橄欖枝。

王振亞就這樣掙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其中大部分是各學校和機構額外給的個人獎勵,這對當時的他來說是天文數字。讓人意外的是,他把原本屬於自己的這部分錢也分給了團隊的所有兄弟。

他總是慣用家鄉話,把好朋友稱為「兄弟」。是兄弟,莫辜負,他始終在堅持做「不辜負」的事情——對朋友,不辜負兄弟;做企業,不辜負員工;做教育,不辜負學生。

在如此年輕就掙到100萬,這在很多人是難以想像的,但王振亞並沒有把錢看得很重,這是他的性格使然,在他看來,做事的意義遠比錢重要得多。回首往事,當時經歷中最珍貴的,也許就是讓他進入教育行業發揮了自己的才華,為後來的璽禮教育埋下了種子。

中途他也短暫地離開過教育行業,在2008年離校後,與一個兄弟合夥做工程。儘管事業蒸蒸日上,但他還是懷念從事教育行業的時光,「教育改變命運」的意義歷歷在目,於他而言,這是比做工程更有意義的事。於是,一年後他重回教育行業,並在多年後創辦了璽禮教育品牌。

小語種的騰飛

在從事教育行業的過程中,因偶然的機會王振亞接觸到小語種高考(註:小語種高考是在我國現行的高考外語科目中,用日語、俄語、西班牙語等外語代替英語考試,分數等量計入高考成績)。

在當時,小語種高考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非常陌生的,很多高中學校也不甚了解,為此王振亞去了小語種教學相對比較發達的東北地區多次實地考察,發現小語種科目比英語更易學,提分空間大,用來代替英語會讓總成績大幅提升,可以幫助英語偏科的學生衝刺更好的大學。

王振亞相信,對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小語種高考是一條光明的道路,也是一條改變命運的道路。他沒有急於求成,從日語開始,邀請了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日語老師研發教輔資料,完善課程體系。

初期,由於大家對小語種高考政策的不了解,只有十幾個高二學生改學日語,王振亞隱忍了近2年時間。等這些孩子們高考時,成績讓家長和學校都感到震驚,120分的外語滿分,他們平均分超過了100分,有一個孩子的成績在全縣高居榜首。這下一鳴驚人,掀起了江蘇地區用小語種參加高考的浪潮,從最初只有部分學生參加全省的日語高考,發展至今,2020年江蘇日語考生超過1.5萬人。

如今璽禮教育的小語種培訓項目早已擴展至日語、俄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教學。自從璽禮的第一批小語種考生在高考中驚豔亮相後,學生、家長和學校逐漸認識到小語種高考是一條通往高考可行又非常有效的路徑,甚至不少學校主動邀約,僅在南京區域就有40%的高中學校與璽禮教育達成合作。

據王振亞回憶,有個孩子學了11個月日語,高考外語成績獲得全國最高分;還有個孩子距離高考3個月時才決定放棄英語,改學小語種,從零開始學起,在高考中竟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現在想來,王振亞仍會有些感嘆:「如果當年我學了小語種,名牌大學肯定沒問題。」至今他仍心存未能考取存名牌大學的遺憾,「我不希望我的故事在別的孩子身上重演。」

名校之路

在發展小語種教育期間,王振亞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留學。普通學生想要去日本、俄羅斯、西班牙等國家留學,需要先過語言關,而小語種學生則已具備語言條件。

王振亞同時也看到了留學的熱潮,隨著國際間交流的日益頻繁,大量中國學生到海外去讀大學,增長見識和閱歷。留學已經從精英化行為演變為個人追逐夢想和實現個人價值的有效經歷。他是一個看到機會就主動出擊的人,隨即帶著核心團隊去了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考察留學事宜。

深耕教育行業多年,每個項目王振亞都必須親自考察過後才會啟動,用他的話說:「我要做學生和家長的眼睛,必須親自考察才能不辜負他們對我的信任。」正因如此,王振亞積累了深厚的人脈,合作夥伴都成了交心的朋友。同時,王振亞與日本、韓國、俄羅斯很多著名大學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璽禮學生出國留學搭建了便捷通道。

由此一來,璽禮教育就從高中教育跨入了大學的門檻,國際轉本、專升碩等大學學歷教育也囊括其中。王振亞從最初一個普通的教育行業從業者變成了行業裡的引領者,這些年來,他時刻不忘從教育者的角度來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

「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說,不同的學生有不同擅長的學科、不同的興趣和追求,一刀切的教育模式顯然不利於個性的選擇,璽禮如今橫跨高中全科教育、小語種教育、大學學歷教育等,都是服務於這一理念,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揚長避短,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機會。

當然,他所指的「適合」是在國內高考情勢的大前提下。目前,璽禮教育已經在河南、湖北等地投資開辦了5所全科中學,在南京建造一所高中復讀學校的計劃也已立項,立志打造成像毛坦廠中學、衡水中學一樣的名校,結合璽禮教育獨有的小語種優勢,走出自己的名校之路。

王振亞對未來的規劃有一個清晰的藍圖,那就是建一所國際知名的民辦大學,這個夢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但他很有信心:「縱觀國際名校,大多是私立大學,比如哈佛、耶魯、早稻田……但我國知名高校中很少有私立大學,將來一定有這樣的機會。而且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來中國留學也會逐漸成為熱潮,國內私立大學的時代一定會到來。」

也許這是時代的機會,也許,更是他個人追求的機會,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人中龍鳳,王振亞越往前行,擔負的責任和夢想就越大。

【對話王振亞】最靠譜的朋友,最真誠的兄弟

城品人物:目前你花最多精力和時間做的事情是什麼?

王振亞:是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百戰歸來再讀書,目前我正在讀復旦大學的EMBA。

城品人物:對你影響最大的事是什麼?

王振亞:父親曾經也是一名教師,他經常跟我講,你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掙了錢我們要更好地回饋社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所以我一直謹記「積善、行遠」這句古訓,在公益事業上發揮自己的價值,目前累計資助了200多名家庭困難的學生實現他們的學業夢。

城品人物:如果可以對10年前的自己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王振亞:所有的堅持和執著都是值得的,會讓你有意外的收穫。

城品人物:你對人才最看重什麼?

王振亞: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人,最缺的就是人才。所以我們公司一貫的理念是:人才任用,我們要不拘一格。當然,在重視才能的前提下,我們更重視的是品行。才是能力的體現,品行是人的根本,如果品行不好,再有才都不能用。

城品人物:你在生活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王振亞:自從我從事教育行業以來我就沒有了生活,只有工作(笑)。

城品人物:你每天是怎麼安排的?

王振亞:我每天早上準時六點鐘起床,洗漱的時候會聽一些課程,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學習,然後去公司。到了公司就進入了戰鬥的狀態。從早上開始,全部事情處理完才回家,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朝九晚五的概念。周六周日沒有事的話,我也會到辦公室看看書、品品茶,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

城品人物:你平時會讀什麼書?

王振亞:我讀的書種類比較多,企業戰略管理和教育類的書是必讀的,另外還會讀一些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

城品人物:你喜歡旅行嗎?

王振亞:旅行很少,但是我很喜歡。

城品人物: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

王振亞:我最想去王家大院,是在山西省。我骨子裡是比較傳統的,我們村裡全都是王姓,我父親是族長,王家的族譜就保存在我家,所以我想帶著父親去王家大院看一看,尋尋根。

城品人物:你做人的準則是什麼?

王振亞:我的微信籤名是:做一個真誠善良的自己。我覺得做人的準則應該是孝順、善良、誠信、踏實。

城品人物:你希望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的人?

王振亞:最靠譜的朋友,最真誠的兄弟。

相關焦點

  • 規範民辦學校、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
    近日,寧波市教育局正式出臺《關於進一步規範民辦中小學(幼兒園)設立審批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審批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範民辦學校、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審批與管理工作。誰來批?怎麼設立?怎麼管?
  • 多元化教育需求日益旺盛的背後 包頭民辦學校"熱度"在升溫
    需求與給予 滿足多元化教育強烈渴求談到包頭知名民辦學校,人們首先就會想到東河區景開中學。回歸生命教育的理念,折射了我市民辦學校對教育的獨立思考,吸引著有這方面需求的家庭,該校的招生逐年趨熱。當然,最讓張女士動心的還是民辦學校的優質服務。「我和老公平時工作都忙,孩子上學後只能送託管班,而私立小學全天封閉式管理,老師針對性地輔導作業,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 在張女士看來,民辦學校小班制教學可以讓老師最大程度地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豐富的課程體系,可以讓孩子在體驗中發展終身的興趣愛好,既喜歡學習,又熱愛生活。
  • 東鳳鎮與梅沙教育合作 高標準打造這所民辦學校
    2020年12月8日,中山市東鳳鎮人民政府與萬科梅沙教育正式籤署投資辦學協議,雙方將就高標準打造中山梅沙實驗學校展開深度合作。以高標準建設,打造教學質量優異、環境設施一流、師資力量雄厚的民辦非營利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將於2021年9月正式開學,首年開設小學一年級與初中一年級。
  • 熱烈祝賀言吉教育培訓學校獲評嶽麓區優秀民辦學校
    2020年7月16日長沙市嶽麓區教育局召開「2019年度民辦學校年度辦學評估講評暨當前工作推進會」。長沙市嶽麓區言吉教育培訓學校順利通過2019年度民辦學校年度辦學評估審核並榮獲嶽麓區優秀民辦學校。嶽麓區作為長沙市教育單位最多的行政區域,下轄數百所民辦學校;言吉教育培訓學校此次獲評嶽麓區優秀民辦學校殊榮,既離不開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指導,也是全體教職工不斷努力拼搏的成果,榮譽的背後是信念、是務實、是付出,是不平凡的經歷,是言吉教育培訓學校堅守的宗旨——全心全意為學員服務!
  • 凱文教育:為學校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 運營和發展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
    規範化運營與管理,運營和發展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記者通過公司公告了解到,凱文教育作為上市公司,與非盈利學校的性質不同。雖然凱文旗下學校為非盈利性民辦學校,但為凱文教育為優質教育綜合服務提供商,為學校提供優質的國際教育服務資源,屬於營利性企業。在本次政策剛出臺不久,公司就表示:「公司的運營和發展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會受到實質性影響」。
  • 廈門商界大佬的教育情懷:辦一所「貴族學校」
    問道者 謝嘉晟剛過去的2020年,廈門十五年一貫制民辦學校達到了三所。把廈門這三所民辦學校背後的投資方連結起來,會發現,投資教育已成為廈門企業家的一種情懷。1廈門將有三所十五年一貫制民辦學校1月6日,廈門市副市長國桂榮等一行赴華東師範大學希平學校施工現場調研。顧名思義,希平學校的實際出資人為恆興集團董事長柯希平。
  • 美好教育的杭州實踐|杭州娃哈哈雙語學校:安安靜靜做教育 培養...
    在杭州,提到「雙語學校」,人們腦海中總會第一個跳出——杭州娃哈哈雙語學校。這所杭州市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純民辦雙語學校,在杭州教育風雲變幻地迅猛發展中已穩穩走過了六個年頭,步伐堅定,未來可期。頗有名氣卻素來低調,是人們對娃哈哈雙語學校的印象。一所尚年輕的學校為何能收穫教育界一致好評,背後是杭州娃哈哈雙語學校「安安靜靜做教育」的那份堅持。在眼下這個讓人歡喜讓人憂的升學季,不妨讓我們來走進這所學校,了解它背後對於教育育人的深思考。
  • 福建省國際學校發展現況:民辦雙語奮起,國際部佔比近半
    也有當地學校與外方品牌合作辦學,如廈門工學院附屬學校國際高中部國際高中部VIA中美課程班是廈門工學院附屬學校與美國佛蒙特學校(Vermont International Academy,簡稱VIA)聯手合作的辦學項目,而中英課程班由廈門工學院附屬學校和英國奇切斯特學院集團合力打造。以及國內教育品牌進駐,如廈門市思明區協和雙語學校系上海協和教育集團品牌擴張。
  • 愛貝斯教育謝龍出席校管家2020中國民辦教育科技峰會
    同時這三個階段也並非完全獨立,以愛貝斯教育為例,學校將個體學員做為一個主體,打通該學員課上課下、校內校外、課中和課後作業等服務環節,並記錄學員完整的行為痕跡數據,保留存儲且一以貫之,最終實現機構完整業務閉環的在線化和數據化
  • 雲學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羅成當選「2020年度教育行業領軍人物」
    12月2日,2020「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成功舉行。作為教育行業的品牌活動,今年的「迴響中國」盛典以「共迎挑戰 共贏明天」為主題,打造了一場特殊年份下教育行業反思、探索、交流、合作的盛會。
  • 第一高中教育(FHS.US):西部最大民辦高中教育集團遞表SEC
    格隆匯1月14日丨美東時間1月13日,中國民辦高中教育第一股——第一高中教育集團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書。第一高中教育集團(在中國的運營平臺是長水教育集團)成立於2014年,是中國西部最大的民辦高中教育集團。
  • 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和江蘇金陵教育集團來我市調研民辦教育工作
    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和江蘇金陵教育集團來我市調研民辦教育工作 2020-10-15 17:2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蘆淞教育】唐碧安:做教育要有情懷 辦學校要有特色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蘆淞教育人通過腳踏實地、奮力拼搏,在全市教育系統樹立了蘆淞教育老品牌,近年來更是在改革創新、惠民舉措、解決入學難等方面頻現亮點,多項工作領航株洲,全面展示了蘆淞教育新形象。   紅網時刻株洲11月1日訊(記者 曹緹)既當校長又做學生,跨學科教學如何打開教育新思維?不愛娛樂愛種菜,向農者學習如何為學生研製出個性化教育方案?
  • 新鄉市教育局公布2019年度民辦學校(教育機構)辦學情況檢查結果
    2019年度市教育局審批管理 民辦學校(教育機構) 辦學情況檢查結果 通知要求 各縣(市)、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認真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強督促指導,引導轄區內民辦學校(教育機構)規範、
  • 北京西城區京華培訓學校:京華教育集客雲平臺
    北京西城區京華培訓學校:京華教育集客雲平臺 2020年11月05日 10:13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從2010年的在線教育元年,到2013年移動網際網路教育的開啟,隨著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在線教育已經不是簡單把線下搬到線上的網際網路+,而要實現真正網際網路化的在線教育,「教育生態」應運而生。
  • 平江縣民辦教育協會考察團來我市考察交流
    11月20日,平江縣民辦教育協會考察團來我市考察交流民辦教育工作。市老年大學校長、民辦教育協會會長李靜美等參加。平江縣考察團一行先後前往我市6501研學教育基地、新文書苑、紅纓步行街幼兒園等地參觀交流,詳細了解我市民辦學校辦學狀況、師資隊伍建設、管理體制機制等情況。
  • 普通人想改變命運,這是最靠譜的一種方式!
    而相似的是,他們都非常重視教育。國華紀念中學就是在企業家心懷感恩、關心教育下建成的純慈善、全免費高級中學。2002年,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及女兒楊惠妍投入2.6億元創辦了全國唯一全免費、全寄宿民辦高級中學——國華紀念中學,旨在招收家庭貧困、成績優秀、心智健康的學生。
  • 打造民辦教育新高地!濱州蒼龍湖實驗學校將於9月1日正式開學
    精緻教育,打造個性化未來。近日,記者了解到,由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北京新譜華教育科技集團合作創辦的濱州蒼龍湖實驗學校將於2020年9月1日正式開學。學校計劃招生870人,其中一年級6個班、七年級10個班、高一年級4個班。
  • 一所民辦中學如何改變寒門學子命運?碧桂園這支微電影講透了
    國華紀念中學是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和聯席主席楊惠妍捐資依法興辦的全國第一所純慈善、全免費、全寄宿民辦高級中學,如今也是碧桂園「教育精準扶貧」的重要一環。農民出身的他經常會提起曾經窮得差點沒讀高中,因得到政府資助才完成學業、改變命運。後來,在兄長楊國華幫助下,他入門建築行業,從建築包工頭逐步成長為世界500強公司掌舵者。
  • 萬山區與神州天立教育集團成功籤約——天立國際學校落戶萬山 家...
    9月25日,萬山區與神州天立教育集團在萬山紅大酒店舉行籤約儀式,銅仁天立國際學校正式落戶萬山,孩子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國內一流教育。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吉剛主持籤約儀式田玉軍表示,神州天立教育集團作為中國中西部辦學規模最大、品質最高、自主辦學城市最多的民辦教育集團,整體規模和辦學質量均位居全國民辦教育集團頂尖水平,有實力、有品牌、有先進的辦學理念,是中國基礎教育創新者和引領者,尤其是羅實董事長務實、踏實、紮實的創業精神讓人飲佩;近年來,我們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積極探索創新打造教育高地的路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