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下稱泛鑫保險)實際控制人陳怡攜款外逃事發後,引發各方猜測。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首次披露了抓獲陳怡的過程以及案件偵破的部分細節。據悉,泛鑫保險虛構理財產品對外銷售,因為經營問題,陳怡今年6月開始策劃外逃。在其出逃後,公安機關歷時60餘小時萬裡追緝,將其與該公司高級顧問江傑抓獲。陳怡身上查出折合人民幣700萬元的外幣。在審訊中,陳怡表示自己很後悔。
□公安機關
以涉嫌非法吸收存款罪立案
具體犯何罪還需進一步偵查
據上海市公安局透露,從2011年起,泛鑫保險借代理20年壽險和10年壽險的名義,虛構理財產品,向客戶銷售,籤訂的也是理財合同,並非保險合同。根據這種理財合同,3年的時間,客戶能拿到6%-12%的回報。
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負責人透露,根據上海保監局8月12日的報案形態,公安機關以涉嫌非法吸收存款罪立案偵查,但最後具體是什麼犯罪,還需要進一步偵查後確定,「目前只能說是嚴重的經濟犯罪」。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要求泛鑫保險停止銷售所有的產品。
據報導,投資者涉入泛鑫案的模式主要有泛鑫代籤保險合同、客戶自籤保險合同,以及代理人購買保險合同等三種,涉及金額8000多萬元。
上海「自由」但不能亂來
近年來,上海市公安局通過國際執法合作,已成功將一批潛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緝捕回國。
據媒體報導,7月份國務院原則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總體方案》,將在上海4個海關特殊區域內,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區將開放外匯市場,在區域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先行先試,並最終實現高度自由開放。
但在「自由」的同時,一些負面效應也將不可避免。在這個背景下,陳怡案也有些特殊的意義。上海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陳怡案正好也鍛鍊了公安機關的快速反應能力。今後不管是陳怡,還是其他人的經濟犯罪,不管逃到何處,公安機關都將有能力處置,打擊金融等經濟犯罪,公安機關絕不手軟。不可能說上海成立了自由貿易區,犯罪分子也可以「自由」亂來。
□追緝過程
嫌犯為出逃準備一個月
據透露,由於要向客戶支付高額的利息,陳怡也開始感覺到這種經營模式有問題,曾經調整經營模式,但為時已晚。
今年6月份,在感覺公司已經不行的時候,陳怡就有了外逃的想法,並開始精心準備。此外,陳怡收集了10多個國家的移民資料,並在境外開設了帳戶,做了很多移民公證。同時,陳怡出入境頻繁,購買了萬那杜國真實身份的綠卡,為外逃做各種準備。7月下旬,陳怡更是制訂了詳細的逃跑計劃。為了規避被抓的風險,陳怡的計劃是先飛往香港,然後從韓國中轉,飛往斐濟,再到萬那杜國。
7月24日,陳怡和公司高級顧問江傑抵達香港,停留4天後於28日飛往韓國,當晚即乘飛機飛往斐濟。對於陳怡為何要帶江傑一起出逃,兩人是什麼關係,公安機關沒有透露。
若晚10分鐘嫌犯將逃脫
8月12日在上海保監局報案後,陳怡已經身在斐濟,正在等待萬那杜國綠卡到手,離成功只差一步。
接到報案後,上海市公安局連夜對泛鑫公司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取證,並成立專案組立案偵查。8月17日,在確認陳怡已經身在斐濟後,公安部發出「紅色通緝令」,向全世界190個國際刑警成員國發布協查通報。
18日上午10時,境外緝捕工作組成員抵達斐濟。由於當天是當地時間周末,斐濟移民局並不上班。中國駐斐濟大使館的警務聯絡官,幾經周折聯繫上當地移民局的局長,對邊境進行了布控。
半個小時後,已經拿到綠卡的陳怡和江傑出現在機場,被當地出入境部門控制,並將其移交給中國公安機關。
此時,距離斐濟出入境部門收到邊控通知僅有10分鐘。也就是說,如果那位負責人的手機再晚接通10分鐘,或者邊控通知再遲發10分鐘,嫌疑人就會與警方失之交臂。
在陳怡、江傑兩人身上,公安機關查獲了折合人民幣700萬元的外幣,以及金銀首飾、貴重手錶等,但並未發現所謂的「5億」。
就在此時,陳怡還以為是護照出了問題,按照慣例她要被「退」回韓國。在回途的飛機上,工作組向其亮明了身份,陳怡這才明白自己被抓。
□陳怡:身心疲憊才出逃
在接受審訊時,陳怡表示,等她全面接手公司時,如果停下之前的業務,公司就會面臨倒閉。她當時心存僥倖,希望做大以後通過其他方式彌補損失。陳怡說,由於後來資金壓力非常大,再加上身體不好,「身心疲憊,所以就想離開了」。
陳怡說,到底準備去哪兒,她沒有長遠的規劃。至於出逃後果有多嚴重,她並沒有多想,她以為離開只是個人行為。
在斐濟被控制後,陳怡開始並不知道是被公安機關抓獲,但在知道是警察後,陳怡也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訝。陳怡事後說,她當時也在想,如果是公安抓她,她就想回上海自首,將問題交代清楚,「不希望連累到無辜的人」。陳怡說,很多事情只有她能講得清楚,如果她不在了,很多事情就會變成說不清的東西。
陳怡說,她現在很後悔,後悔不該做這個行業,後悔牽連了一些無辜的人,對別人造成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