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發稿,《熊出沒.原始時代》累計票房已達近7億,打破《熊出沒》系列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而該系列電影總票房也已突破26億,成為目前中國最賺錢的系列動畫電影品牌。
對於這樣的數字,外界有點看不懂。兩隻熊和伐木工光頭強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能支撐這部動畫電影連續6年上映,且票房連年攀升(僅2016年略有退步)。
一邊《流浪地球》一舉將國產電影「做大做強」,吸引了行業內外目光;一邊是《熊出沒》六年來步步為營,保持自己的節奏和風格,不斷打破自己的票房紀錄,這兩種現象都非常有趣,而後者的經驗似乎更具有普遍的借鑑意義。
《熊出沒》系列的長久生命力
《熊出沒》截至目前已經是6歲「高齡」,不但還沒有衰敗的跡象,反而品牌長青、屢創佳績。此前頗有生命力的喜羊羊系列大電影是從第四部開始由盛轉衰的,此後節節敗退,最終定格在第七部。目前,《熊出沒》系列還沒有步其後塵的跡象。
除了上一部《熊出沒》大電影的發行權旁落光線外,樂創文娛(前樂視影業)一共負責了自第一部開始,5部《熊出沒》的主營銷發行工作。
樂創文娛營銷副總裁黃紫燕將《熊出沒》系列的成功歸功於其不斷的創新和提升,「我們沒有透支這一個IP,而是不斷的提升品質,無論是從故事內容還是製作方面。你現在回去看第一部《熊出沒》會覺得很粗糙,而後面每一部都有提升,到今年這一部已經跟第一部有天壤之別。」
在以專業和苛刻著稱的豆瓣上,6部熊出沒電影的評分都在6分以上,2015年《熊出沒之雪嶺熊風》更是高達7.4分,這幾乎是國產低幼類動畫電影最高分。
不過,黃紫燕拒絕將《熊出沒》系列看做是低幼動畫。「我們從沒有將《熊出沒》歸為低幼,而是合家歡電影」,她說,「你會發現,這一類型是中國動畫電影市場中最缺乏的,在《熊出沒》之前,幾乎是一個空白。要不然就是成人向電影,不適合小孩子看,要不然就是低幼向,大人完全不感興趣的。而《熊出沒》兼顧了這兩種需求,讓大人在陪伴孩子看的同時,也不會無聊。而且值得高興的是,今年有很多不帶孩子的年輕人也走進了電影院看《熊出沒》」。
「我居然看《熊出沒》看哭了。」在某在線票務平臺的評論區,有觀眾寫到。
黃紫燕表示,最後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是從初步統計來看,今年有18%的購票人群是不帶孩子的,這是對《熊出沒》系列全家歡屬性的一個肯定。
電影的預期值管理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熊出沒》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小豬佩過大年》。《小豬佩奇》本身就是可以跟《熊出沒》勢均力敵的強勢動漫IP,更重要的是,在電影上映前一個月,小豬佩奇的營銷物料《啥是佩奇》毫無徵兆的火了。這種火爆甚至成為社會事件,引發了各行各業的借勢營銷。
黃紫燕毫不諱言,自己那時候也「慌了」。
「那天早晨我走進辦公室,感覺公司裡氣壓都低了,一個同事走進來,問我,黃總,《啥是佩奇》你看了嗎?我們咋辦呀?我一邊安慰他,但是內心也很沒有底。」黃紫燕告訴記者。
不過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上映後,僅第一天兩者票房接近,此後《小豬佩奇過大年》被《熊出沒·原始時代》全面碾壓。目前前者票房僅為1.1億,後者已經高達近7億。
為什麼火遍朋友圈的《小豬佩奇》反而不敵聲量較低的《熊出沒》呢?
黃紫燕提出了一個電影行業的「預期值管理」的概念,「電影營銷其實就是在進行預期值管理,當大家都不知道你的電影的時候,你要通過宣傳讓目標觀眾都知道這部電影的優點,提高目標觀眾對它的預期值。但如果預期值被提的太高,脫離電影本身能夠提供的,反而會起到相反效果。」
在這一理論框架下,目標受眾的鎖定和預期值的管理同樣重要。首先,要讓自己的目標受眾達到與電影本身質量匹配、或者略高於電影的預期值,其次,這一動作鎖定的對象應該就是電影的目標受眾,如果硬要把非目標群裡拉進影院,就會造成預期值錯誤匹配,甚至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此前《愛情公寓》電影的慘敗是最好的例證,該電影創下貓眼最低評分2.6,網絡罵聲一片,正是因為很多對這部電影期待很高的觀眾發現電影實際嚴重偏離他們預期,從而有了上當受騙的感覺,於是產生了大量的報復性差評。
回到《熊出沒》本身,樂創文娛一直以來強調的就是分眾,所以,他們對電影的營銷定位從來沒有脫離以3-15歲年齡段為中心的家庭觀影群體。也就是說,走進電影院看《熊出沒》的人,都非常清楚他會看到什麼,電影也完全在他們的預期內展開,有時還略微高於他們的預期,這就是《熊出沒》系列獲得持續成功的主要原因。
從地網到以城市為單位的整合營銷
眾所周知,此前樂創文娛創造的地網發行體系是其在發行領域的最強利器。然而,隨著在線購票業務的發展,當90%的人都在走進電影院之前就買好票了,作為「最後一公裡」影響觀眾購票決策的地網發行還有意義嗎?
黃紫燕透露,早在兩年前,看到了網際網路宣發和在線購票的趨勢,樂創文娛的地網團隊就開始轉型。從去影院發傳單、擺立牌、爭取排片的「勞動密集型」工作變成與線上營銷互補、協同作戰的整合營銷隊伍。
地網團隊的人員也不斷精簡,從最初的300多人精簡到60-70人,每個人負責一個城市或片區,熟悉當地的線下生態,單體作戰能力強。
本次《熊出沒》的營銷同樣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上部分是公司總體統籌的、與各類媒體合作的口碑傳播,線下部很多分則是由地網團隊成員分頭進行的。
「比如與某個城市或者電影院周圍的幼兒園、商場、遊樂場、學校等等的合作,都需要當地的地網人員協調執行,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當地的情況。」
與兩家融創Mall的合作也是今年《熊出沒》營銷的一大亮點,可以看做是樂創文娛與融創文娛地產板塊融合的第一步。
為了年年出新,今年《熊出沒》還推出了方言版。黃紫燕表示,方言版的推出有兩個初衷:首先春節假期是人口遷徙最集中的時期,方言版會讓在外工作的人感受到家鄉的溫暖;其次也是隨著城市化率的提升,方言日益式微,方言版是為了向下一代普及方言文化。
目前,四川、河南、陝西、湖南、廣東話五大方言版本已經在全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