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組搭檔的陳宥維和王楚然
張大大被爾冬陞評價「無語」
「演員遇到一個劇本有問題,但是給很多錢。通常都是爛片給的錢多,越爛的片給的錢越多。我當演員的時候也拍過很爛的片子。」——爾冬陞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是香港導演爾冬陞參加的第一檔綜藝節目。上臺前,他向趙薇求援:「理論的那一套我不太會說,你要看住我、照顧我。」一旁的陳凱歌安慰他,「你辦金像獎,經驗多多,絕對沒問題。」他則哈哈一笑,預測自己會當個和平使者,「那我就演一個好人吧。」
沒想到,這個嘴上說著「peace and love」的「綜藝新人」卻成為第一期節目話題中心。
犀利的導師
對不達標的演技直刺痛處
第一組,女演員王楚然,出演過年初大熱劇《清平樂》,人氣頗高;男演員陳宥維,去年以《青春有你》第八名的成績,加入UNINE正式出道。二人合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片段,表演完畢,爾冬陞直接開腔:「這段戲,你們演得很吃力,我看得很辛苦。如果這是拿到我劇組的試戲,基本上把你們刷掉了。」
爾冬陞評價王楚然,「上鏡漂漂亮亮,但你知道你這種外形的女演員,全中國有多少?最糟糕的是沒有性格,太多了。」
對於市場初評級中拿到S級的陳宥維,他批得更狠,「你要知道自己的弱點,弱點非常多」「你連五官的控制都還不知道技巧」「你的哭很尷尬,好像在吃口香糖」「需要上表演課,找的老師要直接敢跟你說你沒有演戲天賦的」「過幾年你就會被淘汰,連男團都回不去。年紀大了沒粉絲會看你的,很快你就老了。或者你談戀愛了,那些女粉絲就會覺得你背叛了她們,就立馬去追另一個偶像了」。
為了緩解尷尬的氣氛,主持人大鵬提議陳宥維和王楚然擁抱一下,算是給彼此一點鼓勵。沒想到,現場粉絲提出反對,陳宥維不敢抱了。臺下的爾冬陞急了,「為什麼不能?」
爾冬陞不是不知道做偶像的難處,只是建議這些年輕的偶像想清楚,「想做偶像,就先把偶像做好。但如果要做演員,就不能有各種各樣的束縛。」同時,他提醒粉絲們,太多幹涉偶像的選擇,是會影響他們的前途的,「一旦有了這樣那樣的約束,以後就沒導演找他合作了。」
演繹《我和我的祖國》的張大大也遭到爾冬陞的「重擊」。看完表演,他先沉默了十幾秒,然後擠出兩個字:「無語。」「你都沒眼神的,她(王智)說什麼你都沒反應。」隨後,他又補了一句,「如果你來試我的戲,我會直接把選角統籌罵一頓。」
聽到這番點評,張大大坦言「自己被刺痛到了」。他訴苦說,被評價為S級的演員可以優先挑選角色,自己是最差的B級演員,只能挑選剩下的,無戲可挑只能演這個最難的,好像一名小學生要去解答一道研究生甚至博士水平的題。
苛刻的分級
B級演員只能挑剩角色
市場評級是《演員請就位2》新增的一個環節。節目策劃階段,主創團隊找到多位業內製片人,將40位演員分為S、A、B三個等級,S級最高,B級最差。這個評價體系囊括了個人魅力、代表作品、商業價值、大眾輿論甚至是否符合預算等多個範疇,換而言之,就是站在商業運營的角度來看,市場在選擇一名演員時,重點要考慮哪些因素。
在爆款劇《想見你》中飾演男二號莫俊傑的施柏宇,因劇中角色的超高人氣和不錯的演技被評為S級;現象劇《三十而已》中被罵上熱搜的「林有有」扮演者張月,出道不到三年,也被定為S級;在《二十不惑》中飾演段家寶的董思怡被評為了A級。
被放到B級的包括唐一菲、馬蘇和倪虹潔等多位資深演員,以及「風評」上頗有爭議的新人。《老九門》中的張副官張銘恩因為「大眾輿論」這一項上的認可度較低,被定為B級。電影《過春天》的主演孫陽是B級。原因是《過春天》這部電影本身僅僅收穫900萬票房,製片人們認為孫陽自身的流量和知名度略遜一籌,還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市場吸引力。
發起人大鵬用「殘酷」形容不同級別演員受到的不同待遇,入場後,S級演員能在沙發區落座,A級演員的座位是有扶手的椅子,而B級演員就只有坐在沒有靠背、硬邦邦的蘋果箱上——「心理、生理上都不舒服。」
不僅是座位的不同,等級的差異決定演員在節目裡不同的起點——當所有演員落座後,節目會進行第一次表演的選角,選角規則是按照市場定級由高到低的順序,讓演員自行進入角色長廊挑選。S級排行第一名的演員可以在40個角色裡隨意挑選,反之市場定級順序靠後的演員面臨的選擇則會越來越少。
唐一菲立刻道出了規則的殘酷性:「突然就明白了,好演員為什麼會更好,擺在他面前的選擇就更多,他可以選擇他想塑造的角色,跟好的團隊合作,這是個良性循環。像我們B級,放在你面前的,只有一盤花生米,你要麼選擇吃,要麼選擇餓著肚子離開。」
當然,以市場為導向的初定級,最終要在舞臺聚光燈下被「擠幹水分」。演員們要通過之後每一場表演,為自己爭取到不同的級別定位。有人逆天改命,有人則如同一霎花火。
殘酷的現實
演員們話語權是較弱的
這很像現實中的影視圈,「市儈」得有些殘酷,它提醒圈內的人,必須要有清楚的自我認識,尤其是在市場、導演面前,演員們話語權是較弱的。
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衍生訪談節目《角》中,爾冬陞談到演員話語權的缺失。
「演員遇到一個劇本有問題,但是給很多錢。通常都是爛片給的錢多,越爛的片給的錢越多。我當演員的時候也拍過很爛的片子。」
「演員挑劇本,很多時候都會挑錯。我都知道演員會遇到什麼問題。現場改劇本這種問題,其實從一開始就能避免。」
導師席上,他堅持唯演技論,但真正執導影片時,他則直言流量在某方面是有用的,「我不覺得流量是不好的東西,演員是個商品,有流量之後就有市場,就有人找拍戲,這是非常現實的。」他認為,造成演員困境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大多數演員都在等待,而非主動爭取,「演員這個職業是需要主動爭取曝光度、打出知名度,讓自己被知道,才能有後續。」
正因為如此,雖然對陳宥維批評得很重,但在商討給予演員何種評級時,爾冬陞有點猶豫,要不要保留陳宥維的S級市場評價,想給S卡,「希望能幫他選一個好角色」;不想給,「怕他有了S卡,反倒主動選了不適合的角色」。對於敢於在這個舞臺上競技的演員,爾冬陞說,「他們值得幫的,有合適的機會,我會幫助他們,我很願意找他們。」
文/本報記者 祖薇薇
統籌/滿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