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清代福建省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沿海島嶼等分布地圖《福建全圖》

2020-12-23 騰訊網

《福建全圖》地圖描繪了福建省所轄10府、2直隸州、4廳、62縣所轄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沿海島嶼等分布;另附臺灣島中央山脈以西的半部及澎湖群島;臺灣西半部的行政區劃大致表達了。全圖以計裡畫方的方式(每方百裡)繪製,方位標於圖之四邊。圖右上方附圖說,敘述境內若干府、州道路裡程及省會福州府與京師順天府(北京)的方位、距離、裡程。圖中以不同符號表示府、州、廳、縣位置,詳盡標示了主要的市鎮村堡;鄰省境外接界的州縣,也分別有標示。

《福建全圖》尺寸: 70釐米 x 76 釐米 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以下為部分截圖

本圖為《皇朝直省地輿全圖》套圖之一,全套圖是在康熙以來繪製全國政區輿圖的基礎下及參考胡林翼(1812–1861)主持編繪的《大清一統輿圖》所完成的。全圖以方格不附經緯繪製;各圖圖幅大小不一,不便裝訂成冊。全套二十六幅;其後崇文書局(湖北官書局)再補繪《新疆圖》,共二十七幅成一套。套圖的行政區劃內地各省以同治元年(1862)為斷;是十九世紀中期所編制較準確的分省輿圖。

福建,簡稱「閩」,位於祖國東南沿海,兼跨中、南亞熱帶。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面、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面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山多林茂,水系發達,有獨特的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海岸曲折,多良港。

相關焦點

  • 描繪清代江西省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等分布地圖《江西全圖》
    《江西全圖》地圖描繪了江西省所轄13府、1直隸州、2廳、1州、75縣等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等分布。全圖以計裡畫方的方式(每方百裡)繪製,方位標於圖之四邊。《江西全圖》尺寸: 71釐米 x 61釐米 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本圖為《皇朝直省地輿全圖》套圖之一,全套圖是在康熙以來繪製全國政區輿圖的基礎下及參考胡林翼(1812–1861)主持編繪的《大清一統輿圖》所完成的。
  • 中國臺灣島和澎湖列島的全景地圖清代《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
    《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描繪了清代光緒8年(1882 年)以後繪製的臺灣島和澎湖列島全景彩色地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現臧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這幅地圖由福建地方長官李聯琨設計和繪製,作為給該省總督行政管理參考的備忘錄。
  • 福建省行政區劃簡介
    福建省,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因古時境內有福州、建州(今南平建甌市)兩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福建。福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臨浙江,西接江西,南連廣東,東南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
  • 描繪浙江省沿海6府各要口的海岸地貌地圖《浙江沿海要口全圖》
    《浙江沿海要口全圖》全圖涵蓋範圍:北起自杭州灣北岸與江蘇省交界處,南至溫州府甌江口;西至錢塘江杭州府一帶,東至海,主要描繪了浙江省沿海6府(嘉興、杭州、紹興、寧波、台州、溫州)各要口的海岸地貌。(如:島嶼、暗沙、礁石、江流、城鎮、海塘、沙灘、溪澗等)並標示有航道與水深。
  • 用地圖描繪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山東運河光緒年間《山東運河全圖》
    《山東運河全圖》圖文並茂地展現了清代光緒年間山東運河錯綜複雜的水道狀況。圖幅繪製精美、註記豐富,地圖中能清晰的看到脈絡貫通的運道、支渠、河流、湖泊、閘壩以及詳細文字註記。
  • 從衛星地圖看馬祖列島,離福州才50公裡,目前仍屬於臺灣省管轄
    說到臺灣省與大陸相近的島嶼,往往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金門島。金門島距離廈門市中心僅僅幾公裡,在廈門海邊用肉眼就能看見,所以知名度非常高。其實在福建沿海還有一個緊貼大陸的臺灣省管轄島嶼,那就是馬祖列島。馬祖列島位於福建省閩江口外,南北綿延54公裡,總面積29.52平方公裡。馬祖列島西距福州市區約50公裡,東距臺北市約200公裡,距離最近的大陸海岸線約10公裡。島上有居民10000人左右,大多使用福州長樂方言,而非臺灣省通行的閩南語。馬祖和金門一樣,原屬於福建省。當前臺灣省對馬祖地區的行政區劃仍然為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簡稱馬祖。
  • 福建最沒有存在感的城市,外省人幾乎沒聽過,也是全省最窮的城市
    福建是東南沿海經濟強省之一,境內擁有福州、泉州、廈門三個發達城市。除此,三明為福建省區域性中心城市、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也是福建美食之都沙縣的存在地。龍巖是閩粵贛三省交通樞紐,是中國唯一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南平是福建省著名的山水旅遊城市,境內擁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武夷山。
  • 從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的清代地圖,看兩百年前海南黎家風情畫卷
    《瓊郡輿地全圖》是清代嘉慶年間繪製的海南地理與風俗長卷,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地圖全卷本圖雖為地圖,卻以民俗採風為主要目的,描繪了當時聚居在海南島中部未漢化黎民(生黎)的生活場景,並附有簡短的文字說明。
  • 中國豎版地圖問世 南海諸島不再插圖表示(圖)
    新華網長沙6月24日電 記者日前在湖南地圖出版社了解到,其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地勢圖》《世界知識地圖》,湖南地圖出版社獨立繪製的《中國地勢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地圖已得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認可,獲得審圖號、書號
  • 臺北故宮藏17世紀《坤輿全圖》亮相,以中國為本位的世界觀
    清代皇帝如何認識世界,17世紀中國人眼中的世界地圖是什麼樣的,19世紀的中國又如何在沿海地區的海洋發展史中站有一席之地?其中17世紀由傳教士轉譯繪製的世界地圖《坤輿全圖》系由八長幅拼接而成,是中國地理學史上現存唯一的東、西半球圖。在地圖中,傳教士南懷仁為迎合當時中國士大夫以中國為本位的世界觀,特意將本初子午線定在北京。
  • 【周年特輯】【地理資訊113】《中國古地圖精選》
    所選清代康熙年間繪製的地圖有甘肅圖繪和海口要隘水陸遠近形勝全圖等,雍正年間的太湖圖等;乾隆年間的有福建沿海圖、山西省兵備圖和晉省地輿全圖等。從繪製形式上講,較珍貴的彩色手繪地圖,如軍事類有直隸各海口大小炮臺圖、山東各海口炮臺圖說、九江附近長江大觀、津邑濠牆全圖、軍衙配置圖、長門海口炮臺圖和荊州八旗牧馬圖等。
  • 福建的一個千年古縣,是陸上女神的發源地,被譽為福州後花園
    福建省有這樣的縣,建縣已經有1200多年了,但縣城只有60多年的歷史,這個縣依賴山附近的水,風光優美,是寶天華,被稱為「山水之城」,也有人稱之為「福州後花園」,這裡有「一都四鄉」的美稱,是「中國食用菌之都」、「水電之鄉」、「福建東第一華僑鄉」、「水果之鄉」、「文化體育之鄉」,這就是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
  • 印度行政區劃和我國類似:北部的邦人口多,大城市分布在全國各地
    通過本文我們來了解一下印度的人口分布。印度的兒童印度行政區劃:一級行政區37個,「邦」下轄區設置和我國的市縣鄉一樣印度的政府劃分的一級行政區劃有37個,包括28個邦、9個中央直轄區。「邦」是主要的一級行政區劃,規模一般較大。9個中央直轄區中的德裡首都直轄區、昌迪加爾、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達曼-第烏、本地治裡5個地區大致相當於我國的直轄市;兩個外海群島: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和拉克沙群島;另外的兩個地區:查謨-克什米爾和拉達克位於中印巴三國交界之處,是爭議地區。
  • 福建被忽略的一座島嶼,是馬祖列島最大島嶼,有「海上公園」之稱
    現在的福建是旅遊島的熱門省份之一,在當地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島嶼都有自己的發展潛力,我充分說明了那個島的發展價值之高,福建本身的島嶼數量很多,所以不能說每個島都很有名,但是無論在哪個島的發展中,很多島嶼都有自己發展的意義,另外,讓人感受到更加獨特的感覺,所以,我來認識一下福建省被忽略的島嶼,
  • 史上首座長江大橋或在宜昌 地圖中的湖北故事多
    而到了清代,有關湖北的地圖更加準確。1754年繪製的《大清分省輿圖》之湖北圖,用不同圖形顏色標註了山脈、州府等,當時的湖北省界與今天已有些相似。到清同治元年(1862年),由湖北巡撫嚴樹森主持繪製的《鄂省全圖》中,對驛站、道路,長江各沙洲都已有標識。  古代地圖中,還隱藏著一些趣聞。
  • 福建會不會發生大型地震?離臺灣省的地震帶這麼近有關係嗎?
    從福建的現有地震記錄來看,福建省的地震特點和四川這些地方還不太一樣,時間分布上具有明顯的強弱交替之分,也就是存在所謂的地震活動期,而且就福建的地質構造特點來說,原本一般都不可能發生七級以上大地震,這大概與福建地下不同區域在地殼厚度上存在一些明顯差異也有關。
  • 民國地圖中的1928年廣州城:珠江邊密集的船屋,雨過天晴的沙面島
    圖為民國年間的廣州市全圖,目前由日本京都大學館藏。圖為記者在1928年所拍攝到的廣州西堤的街市晨景。遠處若隱若現的高樓即為大新大廈,在朝陽的照耀下,美輪美奐。圖為地圖中的大新大廈位置,圖中所標記為「大新公司」。此大樓由著名僑商大新公司創始人蔡昌於1922年建成,成為當時的中國最高樓。在當時,大型大廈也是華南地區最知名的百貨商場。
  • 馬祖地區距大陸僅9公裡,隸屬福建省2個縣級行政區,卻由臺灣管轄
    圖文 / 呆丸刺史大家好,這期給大家介紹的是隸屬福建省但由臺灣管轄的馬祖地區,說起馬祖地區,相信很多人會想到馬祖列島,實際上,馬祖地區是由馬祖列島與白犬列島兩部分組成。馬祖地區範圍馬祖列島位於福建閩江口外,呈東北-西南走向,距大陸最近點約9公裡,由馬祖島、北竿塘島、高登島、東引島、西引島、東沙島等28個島嶼組成,總面積約23平方公裡。
  • 走近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集》
    圖集第一部分序圖包括中國的地理位置、地勢、近海、行政區劃、行政區劃沿革、民族自治地方及建制市分布等專題地圖。圖集第三部分省級政區圖按省級政區分為34個單元,詳細反映了我國行政區劃的現狀,是圖集的主體。每一省級單元自成體系,包括政區略圖和文字說明,省級政區全圖和擴大圖,市轄區圖和城市圖四部分內容。圖集第四部分為附錄和索引。附錄包括全國街道辦事處一覽表、全國政區名稱生僻用字及地方讀音簡表。政區名稱索引收錄全國鄉級以上政區名稱3萬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