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社裡轉一圈,就會對日本文化產生各種各樣的小疑問。這次從名字開始讓我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了解「神宮」、「大社」、「神社」、「宮」的不同吧!
「神社、大社、神宮、宮。」——有什麼不同呢?
·〇〇神社
·〇〇大社
·〇〇神宮
·〇〇宮……
這樣的名字經常會在日本遊玩排行榜上出現。比如:
神宮——伊勢神宮、明治神宮、平安神宮、橿原神宮等等
大社——出雲大社、春日大社、宗像大社等
神社——冰川神社、八坂神社、靖國神社等
宮——筥崎宮、水天宮等
社——神明社、天神社等
說實話,誰沒有過「這些稱呼有什麼意義嗎?」、「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呢。
其實「神宮、神社、大社」等的稱呼叫做「社號」。每個名字都有「一定的基準」。在日本,學校也是會學習相關知識的,下面就讓我們來一一探索吧。
「神宮」的含義是什麼?和神社有什麼不同?
奈良縣的橿原神宮
伊勢神宮、熱田神宮、橿原神宮、平安神宮、明治神宮等。
名叫〇〇神宮這樣社號的神社以一言以蔽之,就是與日本皇室祖先、皇族等皇室有著深厚淵源的神社。
供奉的神是「皇族的祖先」或「皇族」的神社就叫做「神宮」。
讓我們來看看神宮和它們所供神明的例子。
·伊勢神宮(三重縣)——天照大神
天照大神:被認為是天皇的祖先神,日本人的總氏神
·明治神宮(東京都)——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成立明治新政府
·平安神宮(京都府)——桓武天皇、孝明天皇
桓武天皇:公元794年遷都於平安京 孝明天皇:明治天皇之父
·橿原神宮(奈良縣)——神武天皇
神武天皇:被認為是日本的初代天皇
順便說一下,「神宮」社號的神社有很多,如果只稱呼「神宮」,那就是指「伊勢神宮」。伊勢神宮的正式名稱就是「神宮」哦,它就是如此特別的存在。
如果要稱為神宮,必須要得到天皇的許可
在昭和戰爭結束前,神社都是由國家管理的,據說要稱為「神宮」必須要得到天皇的許可。
但是戰爭結束後,國家沒有了神社管理制度,即使沒有天皇的許可,根據神社的情況,可以命名為「神宮」。
當然,現在在神社本廳旗下擁有「神宮」之名的,幾乎僅限於有著特殊歷史的神社。
過去日本只有三家「神宮」
正如剛才所說,現在被稱為「神宮」的神社變多了。
而過去,在日本全國範圍內只有3個神社可以冠名為「神宮」。一個是剛才提到的「伊勢神宮」,剩下的兩個是茨城縣的鹿島神宮和千葉縣的香取神宮。
鹿島神社的一鳥居
為什麼鹿島神宮和香取神宮能和伊勢神宮並稱為「神宮」呢?這又是一段長長的故事了,在此不做贅述。
「大社」的含義又是什麼?
實際上,「大社」這種社號,就像剛才所說的「神宮」=「伊勢神宮」一樣,原本「大社」=「出雲大社」。
但是戰後,神社級別很高的,在全國範圍內神社的總本社等被稱為了「大社」。讓我們再來看看例子吧。
·全國諏訪神社的總本社「諏訪大社」(長野縣)
·全國春日神社的總本社「春日大社」(奈良縣)
·全國稻荷神社的總本社「伏見稻荷大社」(京都府)
·全國住吉神社的總本社「住吉大社」(大阪府)。
·全國熊野神社的總本社「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那智大社、熊野速玉大社」(和歌山縣)
總而言之,戰前的「大社」只有出雲大社。但是戰後,依據明治時代的社格制度,有了「官幣大社」、「國幣大社」這樣的神社,以及總本社的神社都稱為了「~大社」。
「熊野三山」就是日本約3000個「熊野神社」的總本社。
那麼什麼是「神社」呢?
「~神社」是最普通的稱呼方式。但在以前並不是統一為「~神社」。
有著「~權現」、「~明神」等神的名字作為社名的地方。還有像「~稻荷」、「~八幡」等給人感覺不像「神社」的地方。當時它們統一稱為「~神社」。
將「神社」和「寺廟」明確分開是從明治時代開始的。在江戶時代以前是神佛合一的時代,也就是說,寺廟和神社都是被供奉在一起的。
「宮」有什麼含義呢?
鎌倉宮
最有力的說法是,宮的語源來自地位高的人居住的地方——「御屋」。是在祭祀天皇或皇族的神社使用的名稱。例如:
·鎌倉宮——祭祀護良親王
·東照宮——祭祀德川家康
·天滿宮——供奉學問之神·菅原道真
八幡宮和神社的區別是?
日本各地大約有44000個八幡宮呢,是日本最多的神社,還有有八幡社、八幡神社這樣的名稱。
八幡宮的總本社是位於大分縣的宇佐神宮。
·宇佐神宮(大分縣)
·石清水八幡宮(京都)
·筥崎宮(福岡)
上述三社又被稱為「三大八幡」,還有將筥崎宮替換為鶴岡八幡宮(鎌倉市)的說法。
「八幡宮」並不像之前的社名,是由供奉著的神來命名的。
八幡宮供奉的神主要是:應神天皇(別名:譽田別命)、比賣大神、神功皇后(應神天皇的母親),合在一起作為「八幡大神」供奉。
所謂的「應神天皇」,就是被稱為「實際存在的第一位天皇」的天皇。但是,為什麼應神天皇會成為八幡神呢?關於這點眾說紛紜,好像並沒有明確答案。
到這裡已經基本完整傳達了社號的含義,通過社號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到神社的歷史和所祭祀的神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