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趣的人都關注了有趣的小陶器
此次國慶最美照片徵集活動,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線上徵集,共收到83名同學的240張作品。從中挑選出了30份優秀作品參加微信投票。
你更喜歡哪一位同學的作品呢?
來為他們投上你寶貴的一票吧!
[ 1 ]
彭康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登山時咬咬牙再堅持一下
總會看到最好的風景
人生路上同樣如此
路上多少艱難險阻
路上多少妖魔鬼怪
再堅持一下下
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2016年10月3日登萍鄉武功山
[ 2 ]
胡飛
《白天黑夜都在路上》
最美的假期,來到一個充滿意義的城市。看到夢幻般的小鎮、黑夜也有白天不同的美,讓我停住了呼吸。最美的路上,火車上拍下了最美的山河橋梁,那就是太陽剛升起的時候。
[ 3 ]
曲佳藝
《香港2016》
[ 4 ]
朱藝璇
《陪閨蜜重返高中校園》
國慶假期,陪閨蜜重返高中校園。
為祖國慶生,走高中母校,憶奮鬥時光。
坐在、站在、躺在曾經每日相見的操場,
懷念在那裡奔跑的日子。
用照片替閨蜜記錄這時刻
[ 5 ]
周麗芳
《國慶遊》
涼風習習,在大家的期盼中迎來了國慶。
隨著同學們的返家以及出遊,整個校園空蕩蕩的。
不如約上三五好友,來個景德鎮一日遊吧。
去看看那幽靜自然的玉田水庫和復古時尚的陶溪川吧。
[ 6 ]
馮麗穎
《九寨風光》
九寨的風光本來就是自然過濾之後留下的原味景色,潺潺水流,幽幽深溝,緩緩飄葉,初秋的九寨溝不像深秋那樣多彩,但它的水美得的確很專一且奇妙,你無法輕易辨別那是水中景還是景中水。九寨溝給的感覺像是遇見了那個一見鍾情還讓人想回眸不斷的人。
[ 7 ]
朱幗眉
《秋之遊》
假期的開始伴隨的幾天陰天三天後久違的太陽終於出來了,是個去海邊的好日子風不算太大吹在臉上剛剛好舒服的不得了。天實在是藍的過分於是帶上相機和幾個老友敘舊,傍晚回到家中一起做飯西紅柿炒雞蛋也可以很美味~
[ 8 ]
楊宇輝
《餘一暉》
拿著相機,行走在傍晚的鄉間小路,一切是那麼的熟悉,熟悉的桂花香,熟悉的狗吠聲,還有那熟悉的農家菜。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深愛著這片生我養我的那片土地。有人說,世界最讓人享受的或許是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羅浮宮的蒙娜麗莎,曼徹斯特的老特拉福德。在我眼中,一切都比不上故鄉的那抹餘暉。我深海著腳下的這片土地,她周圍的一切都讓我著迷。你看!那抹高掛的的餘暉正是她在對我笑呢!
[ 9 ]
邱欣玥
國慶假期
這次國慶節,先去了婺源李坑看了一下這裡的風景。然後,回到了南京,雖然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卻還沒有上過紫峰大廈,所以這次就和朋友一起上去拍了一張照片。之前的先鋒書店就一直說是最美書店之一,便在國慶也去了先鋒書店,留下了自己的回憶。
[ 10 ]
孟超
《楊柳夾岸,豔桃灼灼》
楊柳夾岸,豔桃灼灼,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出露,月況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楊柳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魄。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一句話來讚美蘇杭的景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如果說蘇杭是中國的人間天堂,那西湖就是杭州的人間天堂。
[ 11 ]
耿瑤
《好久不見》
這組照片是在上海宜家商場拍的,想展現的就是清新舒服的感覺。確實宜家真的超級舒服,不僅是家居生活用具的購物天堂,還是吃貨的天堂!現在真的是什麼都越來越完善方便了。拉上幾個好友一起,玩一天都不是問題呢。拍這組照片是很慵懶的,生活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到了假期每個地方都會人滿為患。雖然宜家人也不少,但是和自己家一樣的環境,還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呢,這樣子的生活方式也是我自己最想要的。
[ 12 ]
楊舒晴
《紅了》
楓林映清泉,綠樹掩幽谷",遼寧東部山區桓仁滿族自治縣南部有一處集 "森林、溪水、氧吧、楓葉"的休閒度假旅遊景區——楓林谷景區。景區楓葉景觀優美,秋霜之後,楓葉由綠轉黃,由黃漸橙,由橙變紅,由紅而紫,五彩斑斕,與十月湛藍的天空輝映,構成一幅絕美的畫卷。登至紅楓頂,縱目一望,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夕陽在山,楓葉在絢麗的晚霞下,盡顯楓情萬種。紅色象徵著國家的紅火與昌盛,更為國慶增添了一抹節日的氣氛。
[ 13 ]
李丹陽
《空山雨後晚秋圖》
十一小長假,天氣驟涼,秋季將至。在雨後的小山坡上,寂寥的空山,溼冷的空氣和一切即將枯萎卻依然在風雨後頑強生存的生命,不禁讓我肅然起敬。他們面對風雨的氣勢和對生命的渴望仿佛冬天的到來沒那麼可怕,並積極地等待著春天。在這樣的節氣下,在這樣假期裡,這些生命的堅韌讓我想到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在重重的寒冬風雨下,不曾放棄,頑強生存,在抗爭與希望中等待春天的來臨。謹以這空山雨後晚秋圖,獻給祖國67年華誕,願祖國繁榮昌盛!
[ 14 ]
餘心怡
《姑蘇曉夢》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綿綿江南,白牆青瓦;
老城裡支起窗欞,拱橋流水淙淙過,時光的侵蝕視若無睹。
就是這樣一座充滿味道的老城,江南的小家碧玉、玲瓏剔透在這座城裡展現的淋漓盡致,它像極了一個待嫁閨中的少女,含蓄而又靦腆···
但是,蘇州的魅力遠不及此,高速快捷的軌道交通,繁華的商圈,充滿文藝氣息的誠品書店,高樓,美食···隨著國家的繁榮,現代化的氣息一點一點的滲入這座城市,在維持自己原有韻味的同時,它也將現代化大都市的氣息融入其中,這一點與祖國的發展息息相關。
[ 15 ]
林詩月
《最美不過夕陽》
最美不過夕陽。遊西安古城,還是夕陽時最美!
[ 16 ]
張鵬
《三峽》
這張照片是我國慶期間去的湖北宜昌三峽水壩,位於三峽中「西陵峽」之口。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距下遊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裡;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工程從最初的設想、勘察、規劃、論證到正式開工,經歷了75年。在這漫長的夢想、企盼、爭論、等待相互交織的歲月裡,三峽工程載浮載沉,幾起幾落。在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20世紀90年代,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莊嚴表決,三峽工程建設正式付諸實施。三峽大壩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工程,耗時12年,總投資近1000億人民幣,是國家首批AAAA級風景區,是人力改造自然的象徵,同時也展現了我國日益繁榮富強的實力。
[ 17 ]
付甜鑫
《上海印象》
現代的高樓大廈與古代的傳統樓閣相碰撞,彰顯著文化的多樣性。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造就上海這個著名的國際大都市,人流的湧動也體現了人民的富足,國家的昌盛。自中國成立以來,黨帶領人民把家園建設的越來越繁榮,也把人民生活變得美好!
[ 18 ]
胡藝璇
《線索》
有感受過書的芳香嗎?
有過在一個明媚的早晨,端起一杯香茶,淡淡回味,
正如回味字裡行間趣味的經歷嗎?
那是暖陽,那是甘霖,那是躲在書中的線索。
[ 19 ]
羅爽
《無題》
國慶節期間去廣州遊玩攝於紅專廠。一個由廢棄罐頭廠改造的地方,但是意外的富有文藝氣息,在燥熱的天氣中帶來一抹清涼,是一個隨手拍都能拍出感覺的地方。
[ 20 ]
陳研婕
《放飛》
在別人手裡拿到一隻小鳥~它很驚恐地望著我們,拿到的時候還在我手上拉了一坨熱翔~感受著熱流哈哈~
然後把它放了,還幾次回頭像是不敢相信我們會把它放了一樣。
然後在小溪裡洗了洗手 ,
希望改革開放後的祖國就像飛出去的小鳥一樣崛起。
[ 21 ]
吳慧珍
《西湖》
處處風景處處詩,到了西湖便會不由自主地愛上它,
遊人心底留下的不僅僅是讚美和依戀,
還有一個浪漫的夢想…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此刻這首詩便是對眼前美景最好的寫照了。
這座充滿喧囂的城市,被絢爛的陽光叫醒了。
四周的翠綠,遮擋住了視線,
陽光給這座樓房鍍上了金色的影子,
大樹讓這片土地留下了斑駁的色彩。
[ 22 ]
譚嘉欣
《藏身之地》
十月一號迎著輕快的風向南行,第一站便是這似與天相連,與地相欠的鰲園。很靜,可能是因為前不久莫蘭蒂的光臨。在嘈雜的城市呆久了,迎面而來的天然的氣息和悅心的景色讓我很是愜意,學習累了,工作倦了這裡可能會給你不期而遇的驚喜。
[ 23 ]
盛開勇
《夫妻-相濡以沫》
這張照片,是我在去三寶的路上拍的。咋一眼看到有點奇怪,為什麼是女伴載著男伴?依照咱們學校的情況應該是男載女悠閒地騎行。我慢慢的騎著自行車,看到男伴的手有打吊針止血棉。原來如此。
[ 24 ]
費瑩
《廬山戀》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山水文化,是人們以自然山水為素材而創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客觀世界和自身的過程中闢出的一片壯麗天地,亦是構成中華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
[ 25 ]
楊怡
《國慶登高》
國慶回家,與家人一起爬山,看雲氣圍繞,山巒疊翠。
[ 26 ]
徐曉潔
《夕-翠湖》
在放假期間,回到了我的家鄉——江蘇南京,雖然是沒有太多的古色古香,卻是在回家時感到了放鬆。在回到校園後,無意間的美景也是深深打動著我。
[ 27 ]
陳瀟
《西藏薩嘎》
[ 28 ]
洪靖怡
《從你的城市走過》
你站的方向,吹過來的風都是暖的。
如果我想你了,就翻幾座山,過五百公裡路,去牽你的手。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 29 ]
袁芳
《帶著國旗去旅行》
像天空的繁星,燦爛美麗;像清晨的小花,清新絢麗。祖國用67年的沉澱,鑄就今天的輝煌,願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 30 ]
張曉函
《無題》
今年的國慶長假變成「國慶想家」。
陶大的風景又仿佛讓人在度假,水天一色,一枝一蔓,悠悠然而神往。
(投票截止時間為10月20號晚11點)
編輯: 舒天 孫均興
責任編輯:田倚凡 駱鵬輝
審核:李明文 劉杏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