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大火是一場註定會發生的災難?

2021-02-15 Vista看天下

撰文 | 朱煒 於舒暢

 編輯 | 張   帥 

當地時間4月15日,法國巴黎著名地標巴黎聖母院起火,火情迅速蔓延,現場濃煙滾滾。(東方IC 圖)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有些事情總是來得那麼猝不及防,比如死亡,比如毀滅。

 

4月15日,工人們像往常一樣,在巴黎聖母院四周搭建腳手架。10年工期的新一輪修繕工程,已啟動近一年,卻仍處於第一步準備階段。於是,越來越多的腳手架被樹立起來,密密麻麻地圍住了聖母院的尖塔。

 

這個古老的龐然大物已經到了不得不修的臨界點。儘管大教堂始終莊嚴美麗,每年仍能吸引著數以千萬計的遊客慕名而來且流連忘返,但畢竟已經經歷了800多年的風雨侵蝕,建築本身早已傷痕累累——殘破的滴水嘴獸搖搖欲墜,牆壁被汙染,被雨水腐蝕。

 

而那高達93米、聳立在教堂中央的尖塔,按照《紐約時報》的描述,也已是「靠梁支撐、綁帶固定」的程度,不復昔日之輕盈。而上一次大修已經是一個半世紀前的往事——正是在那次大修中,尖塔被法國建築師勒·杜克拔高了13米,成為現在的模樣。

 

工程一拖再拖,是因為政府撥款遲遲未至。一次徹底的維修,估計需要1.5億歐元,而法國政府給巴黎聖母院的年度維修預算只有200萬歐元。兩年前,政府終於決定開始這新一輪修繕,定下工期10年,撥款卻只有4000萬歐元——有人吐槽,「只夠修個塔尖」。

 

火苗正是從塔尖下方躥起來的,18點50分左右。隨後,大火很快就吞噬了教堂的穹頂和尖塔。

 

儘管出動了400多名消防員,無數消防車、高壓水槍和無人機,最終以一名消防員重傷的代價,保住了鐘樓和主體結構,教堂內保存的諸多文物如耶穌受難荊棘冠等也完好無損,但這場燒至凌晨時分的大火,仍使巴黎聖母院損失慘重:屋頂被燒掉三分之二,尖塔也在半空中折毀,黯然墜地。

 

在塞納河橋上,巴黎市民和外國遊客們,震驚地看著眼前這一幕。一些人流著眼淚,大多數人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中。

 

24小時之內,巴黎聖母院燃燒的視頻被觀看了數億次,無數人表示悲傷。「喚起人們情感共鳴的,與其說是這座建築滿目瘡痍的場景,不如說是『失去它可能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經濟學人》在文章中寫道。

「1163年(巴黎聖母院)開工,那年辛棄疾剛開始為南宋做官;1345年竣工,那年朱元璋剛開始當和尚。」誠如旅法作家張佳瑋所言,過去8個世紀中,巴黎聖母院就一直端坐在巴黎的中心島,看著塞納河水在一旁汩汩流過。

 

無數人在這裡哭過笑過自拍過,它像位慈愛的姨母,充滿故事和魅力,日夜陪著法國人。

 

這座哥德式建築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同時也是世俗意義上丈量法國的坐標。來往行人總是會在入口附近停下來,低頭尋找一顆鑲嵌在人行道上的青銅星星。那是法國道路的零起點(Point Zéro)——人們總是由它開始,計算巴黎到法國其他城市的距離。巴黎的中心,就是巴黎聖母院。

 

想要領略這座古老教堂的美麗,無需多麼專業的鑑賞能力。翻譯家李玉民用「壯觀」一詞形容自己的初印象。他告訴本刊記者,第一次參觀教堂的時候,他還不是雨果那本同名著作的譯者,但後來接連翻譯了《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也算是一種神奇的緣分。

 

對於巴黎聖母院,沒有誰能比雨果描寫得更好,在他的筆下,聖母院宛如一場「石制的波瀾壯闊的交響樂」:

 

「聖母院的門臉兒,建築史上再也沒有比它更為壯麗的篇章了。正面的那3座尖頂拱門,那鋸齒狀飛簷層浮花刻鏤,有著28座列王塑像的神龕,那中央的巨型花瓣格子窗戶兩側有兩欞側窗,猶如祭師兩側有其助祭和副助祭,那高高單薄的梅花拱廊以細小圓柱支撐著笨重的平臺,還有那兩座偉岸的沉黑鐘樓,連同它們的石板前簷,上下重疊為雄偉的6層,構成和諧宏大整體的一部分……」

 

時空以一種奇妙的方式聯結在了一起,正如中法文化比較研究專家、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在接受鳳凰網採訪時所說,「巴黎聖母院被雨果放進了歷史、文明和情感的大範圍內,早已超出了建築的範疇。」

當地時間4月16日,法國巴黎,火災後的巴黎聖母院。(東方IC圖)

「全球化並不止於經濟,還有文化。人們不僅僅會為了工作、安全保障而到世界其他地方去,他們也在尋求美好的事物、尋找歷史。」《經濟學人》寫道:「熟悉感可培養出好感。比如,你曾在哪座建築充滿陽光的臺階上休憩、在哪幢建築前和愛人自拍合影,那建築就會成為你回憶裡溫暖的存在,進而成為你自己的一部分。」

 

人類自以為能掌握命運,但其實隨時都在面臨失去。或也正因此,儘管損失比想像的要小,但當巴黎聖母院尖塔轟然倒塌,曾經以為的永恆被動搖時,人們不能不惶恐、不能不沉思。

 

回憶當時在火場外的感覺,索邦大學歷史系學生卡米爾稱,伴著為巴黎聖母院祈禱者的聖母頌——「聖母瑪利亞,神的母親,在此刻,在我們死去之時,請為我們這些有罪的可憐人祈禱……」——他「心中充滿了悲傷和憤怒」:無論你是不是基督徒,我們歷史的一部分正在著火。

 

當失火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他正在為8點場的全國電視講話做準備。

 

法國已陷入分裂,總統並不受他的國民歡迎。於是深受「黃馬甲」運動抗議之苦的馬克龍,從今年1月15日發起一場全民大討論,議題集中在「生態轉型」、「稅收制度」、「民主體制」和「國家與公共服務重組」四個方面,希望能藉此機會修復中央—地方關係,汲取施政新思路,並從抗議運動中「解套」。

 

然而,在一萬餘場集會、兩萬七千封郵件和193萬條公民建議之外,法國媒體普遍對這次「大辯論」的成效持謹慎與懷疑態度。反對者自然將這種辯論斥之為「誇誇其談」,支持者也難言樂觀。

 

但當發表講話的背景不再是愛麗舍宮的辦公室,而是燃燒的巴黎聖母院;當這位年輕的總統眼含熱淚說出,「此時此刻我感到很痛心,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小部分被大火燒掉了」,並宣布將「不惜一切代價」重建巴黎聖母院時,他的政治生命又有了新開端。

 

《經濟學人》評論道。「有時候,民族悲劇能讓一個分裂的國家重新凝聚起來。」

 

「我們會一起重建巴黎聖母院,這也許是法國的使命之一。」為完成這個「使命」,馬克龍定下了5年的期限。

 

總統的動員史無前例地有效,法國各界紛紛慷慨解囊,富商巨鱷們仿佛展開了一場競賽:開雲集團率先宣布捐款1億歐元,路易威登集團立馬跟上,捐款2億歐元,同時承諾提供「創意、建築、財務人才支持」;石油巨頭道達爾公司隨後也宣布捐出1億……在短短兩天之內,認捐金額已逾8.8億歐元。

當地時間4月15日,法國巴黎,巴黎聖母院起火後,法國總統馬克龍(中)到現場視察救火情況。(東方IC圖)

如此看來,火災既是不幸,也是幸運。至少拖欠多年的維修經費一步到位,徹底翻修的計劃即刻上馬,但只是,勒·杜克的尖頂已成廢墟。

 

在巴黎總教區經濟事務總長菲利普·德庫沃維爾看來,捐款盛況的背後是讓人羞愧的現實:「我們總要等到災難發生才會想到補救,這是人的本性。」

 

「對這樣一座大型建築而言,缺乏切實的維護和日常的關注才是造成這場災難的根本原因,」法國國家遺產研究所科學委員會主席讓-米歇爾·勒尼奧德說,「這一切註定是要發生的。」

 

其實深究原因,此前撥款之所以總是捉襟見肘,並不完全是政府的短視。

 

1905年,《世俗法》(又稱「1905年法」)通過,確立了法國政教分離的原則。

 

根據這一原則,教堂的所有權屬於政府,使用權卻歸於教會。二者的分離讓利益各方齟齬頻生——政府只會按既定的法律相應撥款,不足的部分自然推給了實際的使用方;而教會只能四處籌措資產,甚至把目光投向了財大氣粗又崇尚法國的美國遊客。

 

聖母院大火之前,整個法國天主教會其實也和總統馬克龍一樣正處於「麻煩深重」的境地。

 

近年來頻繁曝出的孌童醜聞,讓天主教會形象一挫再挫。而就在一個月前,時任裡昂大主教巴爾巴蘭因為庇護涉嫌性侵的神職人員,被世俗法庭處以六個月徒刑緩期執行,更讓法國天主教會形象跌至谷底——即便巴爾巴蘭宣布退休,都無法為教會止損。

 

而從更加廣闊的視野來看,法國天主教會的另一個對手,或許是以世俗化為核心的現代性本身。根據一份不完全統計,近三十年來,法國民眾的宗教信仰比例大幅走低。1986年,82%的法國人是基督徒(其中新教徒只佔微不足道的1%),而15.5%的人沒有宗教信仰;30年之後的2016年,基督徒比例縮減至51.1%,而無信仰者則增至近四成(39.6%)。

 

在這種背景下,無論對法國人還是外國人而言,巴黎聖母院越來越成為一個旅遊勝地,而與教堂這一屬性漸行漸遠。

 

但當巴黎民眾佇立街頭遙望聖母院、齊聲吟唱聖母頌時,法國人心底和歷史緊密相連的某種宗教情懷被喚起,法國天主教會某種程度上說,也迎來了改寫命運劇本的機會。

 

這或許比8.8億歐元捐款價值更高。

……

以上內容節選自Vista看天下APP《號外》第12期。

閱讀全文及精彩書摘請長按二維碼,獲得完整雜誌:巴黎聖母院:一場複雜的大火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被大火燒成煉獄!
    然而巨大的災難在巴黎當地時間15日下午6:30(約北京時間16日0:30)降臨。正搭起腳手架進行維修工程的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滾滾濃煙遮蔽了塞納河畔的天空。  法國政府發言人安德烈芬諾表示,當前並不知道引發火災的具體原因,也沒有證據表明有任何人在火災中受傷。 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在推特上表示, 「一場可怕的大火襲擊了大教堂,巴黎消防員目前正全力以赴試圖阻止火災,請大家尊重安全邊界。」巴黎檢察官辦公室表示已開始著手調查火災成因。
  • 巴黎聖母院大火,活該?
    2019年4月15日,法國時間晚6:50,一場大火侵蝕了這座850歲的哥德式教堂——巴黎聖母院。在悲劇面前,巧合顯得更加荒謬和沉痛。 大火之前,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一項耗資600萬的修繕工程。而據《衛報》報導,「法國警方稱火勢突然,很可能與教堂的修繕工作有關。」
  • 韓國總統文在寅:巴黎聖母院大火是全人類的損失
    (觀察者網訊)法國巴黎聖母院4月16日發生重大火災事故,其有800年歷史的標誌性哥特尖塔在火災中倒塌。對此韓國總統文在寅16日指出,巴黎聖母院是人類的重要寶物之一,此次火災是全人類的損失。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4月16日消息,文在寅16日在社交媒體臉書上稱,(巴黎聖母院火災)實在令人感到心痛,法國國民對此次災難的惋惜和悲痛會愈發深刻,他向法國國民致上慰問之意,相信巴黎聖母院將很快得到修復。
  • 巴黎聖母院大火:一年之後,這個世界級的災難,不應該被遺忘
    「1」災難發生 提起巴黎,就會想起巴黎聖母院。 在此之前,恐怕沒有人會想過,「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 巴黎聖母院主教 派屈克·肖維神父 但在2019年4月15日,一場大火改變了歷史。而巴黎聖母院本身,給了人信念。
  • 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音樂在這裡發生過千百個故事,她會消失嗎?
    然而巨大的災難在巴黎當地時間15日下午6:30(約北京時間16日0:30)降臨。正搭起腳手架進行維修工程的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滾滾濃煙遮蔽了塞納河畔的天空。巴黎聖母院周圍的人們無暇欣賞傍晚的風景因為眼前正是烈火燃燒中的800歲的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我們常見的明信片視角是聖母院正面
  • 巴黎聖母院,一場大火的心痛與痛心 ——2019時評作文之「頭腦風暴」(三)
    在外國網友看來,他們會認為是「有中國網友如何如何說」,雖然這些偏激而惡臭的言論,完全是極端個別,完全代表不了什麼,但會讓所有國人覺得羞愧和不安。——曹林《巴黎聖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犯罪》(中青網)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犯罪巴黎聖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犯罪,對人性、道德和文明共識的犯罪。
  • 大火之後,巴黎聖母院風採依舊
    這一輪由上海信託 | 上善公益傾情呈現的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巡演,帶著二十周年紀念版的光環,卻又恰逢聖母院遭遇火災受損。二十周年和火災,很多人會覺得只是相關的話題和噱頭,但是參加了媒體採訪、看完演出,小編卻真實感受到了它們的分量和烙印。
  • 巴黎聖母院大火:卡西莫多失去了他的鐘樓
    本是電影中隨口而出的一句臺詞在巴黎當地時間4月15日下午6:30災難降臨了這巨大的災難性問題卻變成了答案近日,當地時間15日下午6點50分左右,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發火災,熄滅了火之後,灰也是冷的大火之後,輝煌不在        ——雨果《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有著800多年歷史
  • 加西莫多的眼淚:巴黎聖母院大火
    ,一場大火燒毀了巴黎聖母院,巴黎耳熟能詳、為世人所知的建築不勝枚舉,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聖馨教堂、凡爾賽、盧森堡公園,可以說巴黎的每一條街,每一塊石,都是歷史的印記,在靜靜訴說這個城市的故事,我們雖然號稱文明古國,卻鮮有城市能有古文明和現代生活結合的城市,千篇一律的水泥叢林。
  • 巴黎聖母院大火映紅法國悲慘世界
    而恰在此前一小時,這場大火就不期而至一燒沖天。迫使馬克龍一臉悲戚親赴現場,演講也不得不推遲到第二天。 然而以我在法國生活二十年的心得體驗,這場大火併不意外,唯一意外的是發生在800年之後。 巴黎聖母院遭大火吞噬。
  • 巴黎聖母院大火燒了什麼?還留下了什麼?
    「這是整個法蘭西民族的災難 」無數法國人聚集在聖母院附近有人跪在地上禱告,有人在啜泣有人眼含淚花的唱著輓歌災難發生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電視講話中宣布:將重建巴黎聖母院同時將發起一次國際籌款掌控法國開雲集團的皮諾家族已宣布將捐款一億歐元用於修繕工作
  • 巴黎聖母院大火背後的生意
    刷屏的內容,是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凌晨被熊熊大火吞沒,哥德式的塔尖也在滾滾濃煙中倒塌……要知道,當地時間就在聖母院著火一個小時後,本應是馬克龍針對黃馬甲運動發表全國講話。本質是來說,法國的黃馬甲運動就跟國內的「996」很類似,因此馬克龍今天演講的效果,肯定還不如職業老師馬雲,必然會誘發新一輪的示威和對抗,馬克龍已經很慘的支持率估計又要再跌一下。
  • 巴黎聖母院被大火燒成煉獄!法國人痛哭哀嘆「國殤」
    這是《巴黎聖母院》第四卷「善心的人們」中,第三節「聖母院的敲鐘人」的一段。在巴黎聖母院的鐘樓裡,那個畸形兒卡西莫多曾經「熱愛它們,撫摸它們,對它們說話,懂得它們的言語」。無論是兩翼交會處尖塔的排鍾,或是門廊的那口大鐘,或是後殿交會處的鐘塔與兩座主鐘樓,卡西莫多「對它們都一一滿懷深情」。然而,當地時間4月15日的一場大火,「它們」付之一炬。
  • 巴黎聖母院大火「燒得好」???
    ——摘自維克多·雨果《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被燒了當地時間15日傍晚,法國巴黎著名地標——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教堂尖頂在大火中坍塌,建築受損嚴重,值得慶幸的是主體結構倖免於難。記者在現場看到,火勢兇猛,火焰竄入高空,甚至高於教堂尖頂。
  • 巴黎聖母院被燒是活該?失去聖母院的不只巴黎!
    誰也沒想到,就在幾個小時前巴黎聖母院突遭大火網上有惋惜的聲音但同時也出現不少罵"燒得好"的話語叨姐看了後心情複雜全人類最痛心的一天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即便沒有去過,叨姐相信每個人也都曾在中學課本上,了解過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
  • 巴黎聖母院起火原因居然是這樣…....
    甚至在愛情電影中,聖母院作為巴黎永恆的地標,還成為了感情忠貞不渝的象徵。不會有人真能想像,巴黎聖母院會有消失的一天。然而巨大的災難在巴黎當地時間15日下午6:30(約北京時間16日0:30)降臨。
  • 不曾發生過的天火,未曾了解過的巴黎聖母院
    今天凌晨巴黎突然就火了,火到全球都為之驚嘆。這火不僅吞噬了全球聞名的巴黎聖母院,還讓全世界文化藝術愛好者的心都碎了,更是整個法蘭西民族的災難。根據多家外媒的報導,始建於1163年,並於1345年完工的巴黎聖母院,在此次失火之前正在經歷翻新工作。
  • 巴黎聖母院大火內部照片曝光,拱頂一部分崩塌十字架倖免
    法國著名景點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周一(15日)發生大火,教堂標誌性的尖塔被烈焰包圍,之後折斷塌下。火勢到入夜仍未救熄,但已受控制。消防部門正盡力為教堂降溫,避免倒塌,並搶救教堂內的藝術品與文物。
  • 夜思 | 巴黎聖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不敬
    巴黎聖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不敬來源: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ID:zqb_caolin作者:曹林巴黎聖母院遭遇意外浩劫,遮天蔽日的火災場景,讓世界震驚,更讓人痛心。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 巴黎聖母院首次曝光大火後內部真容!
    距離震驚世界的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圖為巴黎聖母院著名的黃金十字架,它幸運地逃過了一劫。火災發生後有網友轉載了黃金十字架的圖片,稱它能夠完整保留因為「上帝顯靈了」,隨後有網友給出了科學的解釋,稱黃金的熔點高因而得以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