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李瑞娜北京報導
籌謀數年IPO的浙江億田智能廚電股份有限公司(300911.SZ,此前簡稱「億田股份」,以下簡稱「億田智能」)終於走到上市程序的最後一步。日前,億田智能披露,將在創業板上市,此次發行價格為24.35元/股,網上、網下申購日為11月20日。
儘管億田智能IPO塵埃落定,且其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稱公司淨利潤約1.35億~1.65億元,增長37.36%~67.77%,但坊間對其經營、擴張壓力的質疑仍不絕於耳。
招股書顯示,這家傳統家族控股企業九成營收依賴集成灶這一單一產品,且毛利率低於同行10個百分點,隨著產能利用率下降,募投項目實施後新增產能有效消解也似乎並不容易。
對於上述市場疑問,《中國經營報》記者數次致電致函億田智能董秘,但均未回應。隨後,億田智能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會再次向領導請示,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得正面回復。
產能擴張承壓
根據更新後的招股書,億田智能此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666.67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擬募集資金7.83億元,其中5.68億元用於環保集成灶產業園項目,9503.1萬元用於研發中心及信息化建設項目,1.2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其中,環保集成灶產業園項目建設期2年,達產後,預期新增集成灶產能15萬套/年。
天眼查數據顯示,億田智能成立於2003年,通過股權穿透可知,孫偉勇、陳月華、孫吉合計持股80.83%。據招股書,孫偉勇與陳月華是夫妻關係,與其子孫吉同為億田智能實際控制人,其中,孫偉勇擔任公司董事長,陳月華和孫吉擔任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家族掌舵下,億田智能的快速擴張與其產能利用率的不斷下滑形成悖論。也正因如此,其新增集成灶產能15萬套/年的募投項目也備受市場詬病。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億田智能集成灶產能從2017年的10.02萬臺上升至2019年的17.50萬臺,但產能利用率卻在逐年下降。2017年至2020年6月,億田智能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8.62%、94.42%、77.99%、58.84%。也就是說,三年半時間內,億田智能產能利用率幾乎跌去一半。對此,億田智能解釋稱,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季節性影響。
倘若不考慮後續產能利用率繼續下跌,以2019年度計,億田智能的集成灶年產能為17.50萬臺,當期產能利用率為77.99%,即閒置產能為3.85萬臺,環保集成灶產業園項目新增15萬臺年產能,兩者合計為18.85萬臺。由於公司2019年度產量為13.65萬臺,上述合計產能18.85萬臺佔當期產量13.65萬臺之比為138.10%,以公司報告期內產量年化複合增長率12.01%簡單計算,要使產業園項目新增產能和現有閒置產能滿產,需要11年以上。
產能重壓之下,億田智能另一個大幅擴產集成灶項目也隨著一則政府新聞浮出水面。2019年7月,嵊州市人民政府官網公布了一則關於市領導督查重點建設項目的信息,其顯示,億田智能在建一個「年產30萬套智能環保集成灶建設項目」。
然而,翻閱億田智能最新更正的招股書,截至2020年6月末,在建工程顯示有一浦口工業園項目,餘額為1389.09萬元,但並未言明是否與集成灶有關。
業績增速放緩
產能或難消化的同時,億田智能營收也呈現增速放緩之勢。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9月,億田智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79億元、6.14億元、6.55億元、4.80億元,增速分別為44.39%、28.22%、6.59%、5.83%。
營業收入增速下滑同時,億田智能扣非後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增長則如過山車忽高忽低。翻閱歷年財報可知,2017年至2020年9月,億田智能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852.81萬元、6792.96萬元、9714.94萬元、8515.72萬元,增速分別為110.91%、-0.87%、43.01%、45.89%。
在外界看來,億田智能業績搖擺的主要原因是其產品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進而偏弱。資料顯示,公司專業從事集成灶等現代新型廚房電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集成灶也構成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據招股書,2017~2020年上半年,億田智能的主要產品之一集成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91億元、5.28億元、5.85億元、2.3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2.89%、87.56%、90.54%、93.67%,產品集中度較高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與此同時,億田智能集成灶這一主營產品的毛利率卻遠低於同行業。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6月,億田智能的集成灶產品毛利率分別為42.85%、40.48%和44.59%,而2017年至2019年,浙江美大、帥豐電器、火星人等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別為53.13%、53.99%和55.70%,各期超出億田智能毛利率約10個百分點。
「毛利率較低一般與企業的品牌溢價、市場規模以及銷售渠道有關。」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表示,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企業重視廚電電商布局,毛利率也會相對好看一點。
反觀億田智能,報告期內,公司經銷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8.68%、91.18%、93.62%和94.89%,佔比較高且逐年提升,公司對經銷渠道的依賴程度較高。
「集成灶這個行業技術含量並不高,只是在產品形態上把傳統的吸油煙機、燃氣灶、消毒櫃融合在一起,創新程度並不高。」梁振鵬指出,隨著家電頭部企業對這一行業入侵,價格戰一直比較激烈,這也預示了要想單純依靠集成灶完成市場突圍,難度並不算小。
公司負債困局
除了在經營發展中存在諸多的風險與挑戰,億田智能披露的財務數據也顯得迷霧重重。
在此之前,多家媒體刊文指出,經過核對採購金額、應付票據、應付帳款等財務數據發現,2017年、2018年億田智能大額支出去向不明,兩年均分別比理論上新增了千萬元債務,但公司並未對此作出明確解釋。
對此,記者多次致電致函億田智能董秘辦公室,希望就相關問題深入了解,億田智能工作人員也表示將再次向上級匯報採訪事項,但截至發稿未獲正式回復。
另一方面,億田智能的資金及負債真實性也引發行業質疑。招股書顯示,2020年6月末,公司貨幣資金餘額為3.01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511.42萬元,貨幣資金儲備充足,現金流狀況良好。
2020年6月末公司負債主要由應付票據、應付帳款、合同負債和遞延收益組成,金額分別為6841.27萬元、8481.32萬元、8562.97萬元和3611.79萬元,其中合同負債和遞延收益屬於不需要實際付款類負債。也就是說億田智能實際付款類負債合計為1.53億元,低於貨幣資金餘額。
對此,億田智能也坦承,2020年6月末,公司應付票據和應付帳款合計金額低於貨幣資金餘額,從整體來看,公司流動性風險較低。
然而,在公司流動性風險較低的背景下,依然決定本次IPO擬使用1.2億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這一做法無疑具有圈錢嫌疑。
而在此之前,孫偉勇家族兩次股權轉讓引入新股東的交易總額均超過1.2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8月,孫偉勇、陳月華將其持有的億田智能合計10.17%的股權轉讓給了三花控股、美盛控股、丁敏華等投資機構或自然人。在這輪股權轉讓中,億田智能的整體估值為12億元,孫偉勇、陳月華夫婦通過股權轉讓獲得了1.22億元的現金。
2018年12月,億田智能9%的股權被實控人轉讓給居然之家(000785.SZ) 和紅星美凱龍(601828.SH),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各受讓4.50%的股權。此次股權轉讓,億田智能的整體估值為14億元,億田投資通過股權轉讓獲得了1.26億元的現金。
此外,2017年至2018年期間,億田智能還進行了3次股利分配,合計7800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上市完成後,億田智能的家族控股會得到一定淡化,但依然擁有絕對控制權,如果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或影響力,通過行使表決權對公司的經營決策、人事安排等實施不當控制,則有可能損害公司及小股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