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可以靜下來寫點什麼了。
每個人在說話或者寫字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用詞習慣。
總有一些詞會高頻率地出現在自己的表達語境裡,比如「其實」、「以為」、「或許」.比如「後來」。
「後來」這個詞,看起來說的是以後,其實基本被用在回憶裡。
最常見的句式是,如果當初怎麼樣了,後來會不會就那樣了……
好像每一段感情用上了後來這個詞語,都會讓人難過。
我想起去年看過的一部電影,劉若英執導的《後來的我們》。
情節其實不是很複雜,不過是情人間分分合合的故事。
見清和小曉在北上的列車上相遇,在冰冷的城市裡相戀。
像普通的情侶一樣,熱戀的甜蜜讓他們溫暖著對方,身懷幸福過著缺少方向的每一天。
總說,會一輩子在一起。
但他們終於還是分開,負氣轉身,輾轉天涯,誰也不願意低頭,留給各自鋪天蓋地的悲傷。
十年後,見清和小曉在飛機上再次偶然重逢。
他們笑著說:「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但生活不是造句,沒有如果,只有後來。
你呢,你後來怎麼樣?想過如果嗎?
今晚要和你分享的歌,來自劉若英——《後來》。
《後來》發行於1999年,那一年,劉若英29歲。2017年,劉若英47歲,她在演唱會唱著《後來》,情難自製,崩潰大哭。
在這樣的語境下,我已沒有好奇心,也不會提及那些沒有證據的傳言。
我覺得當一個人下定決心開始去做的時候,後來已經不重要了。
今天我們依然會從「晚安計劃」的留言區裡,
找到一位朋友,
和我們一起去5月3日、4日的江湖音樂節現場。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