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之名》賀子秋:討好別人,你Duck不必

2020-09-09 李多想

最近,身邊很多朋友都在給我安利《以家之名》這部電視劇。

衝著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這三位高顏值的主演,我也瘋狂追了一陣。

沒想到,劇情竟讓人如此上頭。

目前看來,這部劇雖有「高開低走」的趨勢,但它的熱度可依然居高不下。

其中,賀子秋這個人物角色就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1

三個重組的家庭,兩個爸爸,三個孩子。

說起來,我也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畫風清奇」的家庭組合了。

也許是看多了家庭的「撕逼」大戰,如今看到這樣溫馨日常的劇情,不免令人感慨。

原生家庭的不同經歷,也決定了三個孩子不同的性格。

這三個人裡,不同於天真的李尖尖和高冷的凌霄,懂事的賀子秋更讓人有好感。

就像一個家庭中有三個孩子,處在中間位置的第二個孩子總是比較聽話和懂事,而賀子秋的出現,就屬於這樣的定位存在。

子秋的媽媽賀梅和前夫離婚後才發現自己有了身孕,家裡人都勸她打掉,但她還是選擇生下了子秋。

在此後的生活裡,小子秋就經常跟隨媽媽四處相親。在相親對象眼中,他就是一個「小拖油瓶」。

在別人的介紹下,賀梅在一次相親中認識了李海潮。

和過去的其他相親者不一樣,初次見面,李海潮就對子秋很好。

就在子秋以為媽媽會和李海潮結婚,並高興的將其稱為「爸爸」時,賀梅卻丟下兒子去了外地。

劇中有一個情節,讓人印象很深刻。

賀梅離開後,子秋回到鄉下外婆家生活,李海潮就帶著尖尖和凌霄去看他。

半路上,年幼的子秋灰頭土臉的背著比自己大的竹簍,笑著喊李海潮「爸」,那一刻李海潮看著眼前的子秋,滿眼都是心疼。

子秋的外婆不想供子秋念書,每天帶他到地裡幹活,李海潮看在眼裡,放在心上,最終決定把他接到自己身邊生活。

從小到大,身邊總有人告訴子秋,叫他對李爸要孝順,對妹妹李尖尖要謙讓,似乎每個人都在提醒他:你現在是「寄人籬下」,不要惹李家人不開心

在家裡,子秋確實也不用長輩為他操心,反而懂事得令人心疼:

半夜偷偷在洗手間給家人洗衣服;

主動去麵館幫爸爸打掃衛生;

被李尖尖欺負時,還笑嘻嘻地跟在身後保護她;

哪怕是在吃飯時,也要把肉讓給家人吃,說自己不喜歡吃肉;

……

小小年紀,他就像大人一樣,主動替李爸分擔家務,用心照顧李尖尖,同時還要顧及凌霄的情緒。

於是,很多人看到這裡,都認為子秋是通過討好的方式在這個家謀生存。

隨後,這個角色也引起了網友們對「討好型」人格的爭論。

2

其實不然,賀子秋相對而言是幸運的,在經歷黑暗時,能遇上李海潮一家伴他成長。

人們常說,人的性格多半源自生長的環境,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

儘管小時候的子秋經常被別人欺負,但李海潮視他如己出,該給他的疼愛一點兒也沒少給。

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子秋,性格溫暖又細膩,孝順爸爸的同時還溺愛妹妹。

家人的關心和寬容,讓賀子秋擁有了愛和被愛的幸福,也讓他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正因如此,他才想要拼盡全力去維繫這個家,只有足夠珍惜,才會用心守護。

那些看完劇引起「討好型人格」共鳴的想法,其實從賀子秋身上是看不到的。

反倒是子秋二姨每次來看子秋時說的話,很容易就讓人走進「討好型「人格的誤區。

二姨總會語重心長的告訴子秋:要主動幫家裡幹活,要謙讓,要懂事,要讓李爸和李尖尖開心.....。

好在,子秋從未懷疑過家人對他的真心,也從沒覺得心理失衡過,他始終堅信家人是愛他的。

所以,就算多年來二姨三番兩次「教導」他,周圍鄰居開他玩笑「不聽話就把他送走」之類的話,他的信念也沒有動搖過。

「討好型」人格的人,只是一味的討好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既小心翼翼怕得罪人,又瞻前顧後極度敏感,並且是懷疑人性的。

然而子秋所做的一切更多是出於本能,就像你本能的對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好一樣。

一開始,他付出的方式可能會略顯笨拙,但卻沒有刻意「討好」的因素存在。

3

破碎後又重組的家庭,對於孩子來說,多少都有一個觸碰就會疼痛的地方。

哪怕天真爛漫的李尖尖,也會偷偷把過世媽媽的東西藏在抽屜裡,想媽媽的時候拿出來看看。

從小被媽媽拋棄的賀子秋,同樣也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

但他的敏感更多是對媽媽的離開心懷不甘,更想給自己一個被拋棄的交代。

當李爸問他想不想去找媽媽時,他笑著否認了。

可回到房間後,他卻一個人偷偷看媽媽留下的照片,當家人出現時又匆忙收起來。

即使是走在路上,看到類似媽媽的背影,便不顧一切追上去。

一系列行為都能看出他是想媽媽的,但保護家人的念頭,讓他潛意識裡隱藏了自己內心的敏感訴求。

在人生最重要的成長期,儘管沒有媽媽呵護,但他的生活也充滿了愛和歡樂。

所以,賀子秋的人生也算是幸福的。

畢竟,誰又敢保證,如果當初子秋跟著自己的媽媽,一定會過得比現在好呢?

4

可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好的運氣。

經歷過家庭變故,又長期處在寄人籬下的環境裡,極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在我們身邊,就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孩子在本該「任性」的年紀,卻總想方設法來「討好」身邊的大人,看起來十分懂事。

「討好型」人格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長此以往,不僅會造成當事人的軟弱性格,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

說到底,這樣性格的人,「人畜無害」對誰都好,可唯獨忽視了自己。

很多人都以為那只是性格使然,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真正了解它。

如果你滿足了以下幾點特徵,那就證明你是討好型人格:

1. 內心敏感,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會想很多,也非常小心翼翼,做錯一件小事也會自己懊惱很久。太在乎別人的感受,又不願給別人添麻煩。

2. 缺乏主見,唯唯諾諾

和別人在一起時,沒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事事跟隨,處處迎合。寧願委屈自己,也不願得罪別人。

3. 不敢拒絕,察言觀色

生活中,對於他人的各種請求,不會也不敢拒絕。即使被佔了便宜也自己吃「悶虧」,簡直把「吃虧是福」這句話發揮到了極致。

4. 取悅他人,不敢做自己

以取悅他人為目的,經常幫別人做這做那,不敢做自己。一天不敢發太多次朋友圈,怕別人嫌自己煩。就算發了朋友圈,思前想後又刪掉了。

寫在最後

蔣方舟曾說過,真正能夠欣賞到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故作討喜的樣子。

總在討好別人,卻不懂得討好自己,將對方看得太重,反而會成為自己心裡的」枷鎖「。

在我看來,你根本沒有討好別人的必要,喜歡你的人不需要你討好,討厭你的人,那你更不必去討好他。

勇敢的做自己,讓自己開心比什麼都強。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 討好型人格:PUA式教育害了多少的孩子
    最近大火的《以家人之名》我想很多人都看過來吧,今天賀子秋討好型人格登上微博熱搜,在劇中賀子秋的原生家庭可謂是爹不疼,媽不愛。寄養在李海潮家,二姨還天天讓賀子秋在養父家要懂事,多幫忙,什麼事都要讓著李尖尖。導致賀子秋小小年紀就懂事的讓人心疼,半夜起來洗衣服,那麼小就幫麵館的忙。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其實是個心機鬼
    集齊了上半年熱劇小生小花的由譚松韻、張新成、宋威龍主演的《以家人之名》又名《下一站,冰糖燉錦衣》開播了。別的小孩會天真會撒嬌,他會「有心機」去討好別人,變成個乖小孩。從見第一面小尖尖就感受到了侵犯,所以她不喜歡賀子秋。但是賀子秋從他媽媽和李海潮第一次相親開始,他就知道自己要討好這個小妹妹。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屬於討好型人格嗎
    《以家人之名》最近迎來了劇情的轉折點,賀子秋知道了凌霄與李尖尖在一起,悲傷說出為什麼都不要他。播出到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賀子秋受到家人的影響很大,從小就會對李家人和身邊的人很好,因為他害怕失去,也害怕被拋棄,他希望能擁有一個家,擁有一個不會拋棄他的人。
  • 《以家》賀子秋「討好型人格」登熱搜,有缺陷才是人的常態?
    近期,《以家人之名》名場面不斷出現,進入李海潮家裡生活後,賀子秋也是非常懂事,在賀梅離開家把賀子秋獨自一個人扔給李海潮之後,賀子秋更是表現出了遠遠超過同齡人的「成熟」,自己承擔起家裡大大小小的家務,在飯桌上還不敢吃肉,十分惹人心疼。
  • 《以家人之名》討好型人格的賀子秋,藏著3000萬孩子的隱痛
    作者:智慧主創團來源:智慧父母ID:gh_7377be104ede最近,《以家人之名》大火,裡面那個「討好型人格」的賀子秋也頻頻上熱搜。子秋從小就懂得「討好別人」,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實在太沒有安全感了。被李爸爸收養後,為了留在這個家,他竭盡所能地「討好」李尖尖,哪怕要受很多委屈。有次,子秋看到餐桌上的小青蛙玩具,好奇地玩弄起來。李尖尖見狀憤怒地打掉了他手裡的小青蛙。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是病態的討好型人格?這才是他的魅力所在
    納蘭澤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文/白甫《以家人之名或許是賀子秋對李尖尖種種的關心示好,網絡上出現了「賀子秋討好型人格」的熱議。不過觀眾對於這個略帶貶義的標籤並不買帳。那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呢?就是一味的討好別人,而忽視自己的感受。看到這個解釋,好像賀子秋還真是那麼回事。
  • 《以家人之名》討好型人格賀子秋:婚姻裡,越討好,越卑微
    ,你可以不那麼懂事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從開播到現在,在彈幕上看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心疼子秋,他太懂事了」。在兄妹三人吵架後,凌霄可以氣衝衝地摔門而去,但賀子秋卻不敢這樣,他只能默默端起飯碗繼續吃飯。甚至出門跟在李尖尖身後說:「你可以生氣,可以不理我,但你不能不要我啊!」不管是小時候的子秋,還是長大後的子秋,他先想到的永遠都是有恩於自己的人。
  • duck不必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duck不必是大可不必的諧音
    duck不必是什麼意思什麼梗?近日,在李佳琦直播間刷起了「duck不必」這個詞。所以,你duck不必是什麼意思呢?duck不必類似的梗有哪些呢?據悉,「duck不必」是2019年度新熱詞,最近在網上蠻火的。下面就跟360常識網來一起去看看duck不必的意思以及來源出處吧!
  • 以家人之名:我身邊的「賀子秋」
    在《以家人之名》的劇中,賀子秋無疑是最讓人心疼的一個,賺足了觀眾的淚點。賀子秋從小被父母拋棄,寄養在李爸家中,懂事、乖巧、孝順、隱忍。雖然李爸對他視如己出,但賀子秋依然一直尋找著他的媽媽,只不過不曾對旁人說罷。即使他與他媽媽相見之時,他說再遇到就當不認識,我想他只不過是愛而不能得罷了。
  • 心疼,賀子秋討好型人格:太懂事的孩子沒糖吃
    最近,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再次登上熱搜,凌霄和李尖尖終於在一起啦!與此同時,也登上熱搜。童年就被媽媽拋棄,親生爸爸又不知道在哪裡的賀子秋,從小就懂得幫大人幹活兒,被養父李海潮接走後,也仍然不安地主動在半夜洗衣服、打掃麵館,網友紛紛表示,賀子秋太懂事了,體貼得讓人心疼。
  • 遇到《以家人之名》中賀子秋這樣的男人,最好別嫁
    隨著《以家人之名》的劇情從親情向,轉為愛情向,很多人都對李尖尖的「官配」凌霄很不看好「討好型人格」。具體表現為:「別人拒絕你時輕描淡寫,你拒絕別人的時候,覺得自己犯了天大的錯;幫別人忙時,比做自己的事情更加小心謹慎,甚至覺得是自己的本分;自己從不會開口要求,因為擔心被拒絕;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PUA式的教育下成長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開播以來,各種相關話題常常在熱搜榜上佔據一席之地。其中最受大家關注的角色除了李海潮爸爸,當屬賀子秋小哥啦!但是關於賀子秋的話題一直都是「讓人心疼」、「懂事」等等...何為討好型人格: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你終究是個沒有心的人
    一部是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主演的青春成長治癒系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該劇以溫暖,逗趣,感人的畫風,贏得了一大批觀眾的積極入坑,追得欲罷不能。但是,經過仔細的思考之後,苗苗卻發現《以家人之名》中,備受關注的賀子秋,卻能用《琉璃》中最經典的一句臺詞來形容,那就是:賀子秋,你終究是個沒有心的人。原本,苗苗對賀子秋的心疼,不亞於劇中任何一個角色,總是覺得子秋好可憐,但是,卻被最近賀子秋的種種神操作給氣到了。
  • 《以家人之名》告訴你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優秀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熱播,譚松韻、宋威龍還有張新成主演,講述無血緣關係的兄妹三人的成長治癒親情劇。這部劇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家的孩子有多優秀,一家三子,李尖尖、賀子秋還有凌霄三個學生,作為大哥的凌霄高中在全年級第一名
  • 《以家人之名》開播後,從凌霄和賀子秋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以家人之名》8月10號火熱開播,這部劇講述了因為家庭變故,三個原生家庭缺失的孩子組成了新的家庭,成為了彼此依賴的新家人,三兄妹相互扶持與過去和解,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故事。他對妹妹的死抱有極大的愧疚,卻從未與人說,時刻注意著母親的情緒,討好著母親。
  • 《以家人之名》:趙華光賀梅太噁心,不配做父母,賀子秋太慘了!
    文/寧靜致遠話娛樂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已經播出12集,頻頻上熱搜。譚松韻飾演的李尖尖從小母親就去世了,一直是父親李海潮又當爹又當媽,陪伴中成長。懂事的賀子秋知道自己在這個家裡的地位,寄居在別人家,吃別人家的,用別人家的,所以害怕李海潮把他送走,每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白天幫助李海潮打掃衛生,擦桌椅,到後廚幫廚,晚上主動的在衛生間裡洗衣服,什麼事情都讓著李尖尖和凌霄,委曲求全,著實讓人心疼。
  • 《以家人之名》:「被拋棄的賀子秋一生」,承包了整個夏天的淚點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最讓人心疼的是最懂事的小哥,他承包了整個夏天的淚點。在李尖尖和凌霄宣布戀情的時候,賀子秋委屈地說了一句:「為什麼都不要我了」。當初只是隱約覺得這句話有點戳中淚點,後來才發現這句話背後藏了賀子秋半生的委屈與陰影。
  • 以家人之名:凌霄賀子秋人設崩塌,披著親情的瑪麗蘇劇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剛開播的時候,口碑非常好,甚至有不少網友都發出感嘆,終於有一部主述親情的國產劇了。可隨著大哥凌霄和小哥賀子秋回國後,電視劇的口碑就下降了不少,凌霄和賀子秋的人設都崩了。他們都是被自己的爸爸撫養長大的,爸爸對他們也很好,有討好李尖尖的心思,怎麼不去討好自己的爸爸?凌霄一回來,第二天就去診所上班,是為了李尖尖,完全不考慮凌爸的心情。賀子秋比凌霄早三個月回來,一回來先去找的人不是李海潮,而是李尖尖。他不知道李爸有多想他,為了等他回來,在他出去留學的九年時間裡,每天都站在店裡望著門口,還經常打掃他的房間。
  • 賀子秋有多乖,李海潮的心裡就有多苦,討好型人格的孩子沒有自我
    賀子秋的18歲生日宴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才播了4集,收視率就衝入三甲,第一集中,故事就把李尖尖、凌霄、賀子秋三人的背景做了一個基本的交代,主線是沿著凌霄和李尖尖展開,賀子秋只能算是一個二號人物,處於邊緣地帶。
  • 《以家人之名》最「懂事」的賀子秋和那些沒童年的孩子
    就像八月爆款劇《以家人之名》中賺足觀眾眼淚的「小哥」賀子秋。 在母親子宮裡就經歷了親生父親的第一次拋棄,差點無法降臨到這個世界。 童年時代又因為母親在深圳意外入獄,面對第二次「言而無信」的拋棄。 他們會故作堅強,從來不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淚水。 他們會刻意討好,希望用「懂事」來博取大人的歡心。 在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他就一次次經歷「被拋棄,被拒絕,被嫌棄」的痛苦。 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安全感的人很多,不為人知的傷痛很多,黑夜的痛哭很多,不幸福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