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史論 | 千年帝國的隕落——再讀《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2021-02-13 歷史獨角獸

引言:關於君士坦丁堡陷落,史學界已經有了太多優秀著作,自英國史學家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起,各派學者著作汗牛充棟,卷帙浩繁。而即使在這群煌煌巨著之中,已故拜佔庭史學家斯蒂文·朗西曼爵士的著作——《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是別開生面地寫出了自己的特色,從更深遠的角度對這一影響東西方歷史的裡程碑事件進行闡釋剖析。本文正是對這本名著的一次重讀,試圖走進這位偉大史家那富有歷史關懷的內心。

(本文作者為安條克親王,授權歷史獨角獸獨家發布)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陷落。享壽千年的的拜佔庭帝國,最終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圍

即使是以冷酷著稱的西方史家,對君士坦丁堡的悲劇也是深深哀嘆,雖然他們的理性早已認定拜佔庭的覆滅是早晚之事,然而在敘說這一事件之時,仍不免在筆墨中飽蘸情感。這是古典時代的休止符,當年稱雄地中海的羅馬帝國,至此徹底灰飛煙滅,「這是荷馬與柏拉圖的第二次死亡」。

▲穆罕穆德二世進入君士坦丁堡

斯蒂文·朗西曼爵士是一位卓越的拜佔庭史學家,骨子裡滲透著英倫貴族的睿智與優雅,他學富五車,一生著作等身,同時還是個精力充沛的旅行家。這本《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他最為知名的幾部作品之一,書中旁徵博引,內容充實,但又不艱深晦澀,佶屈聱牙。大師的筆墨十分平實,但又充滿了故事性,讀之令人漸入佳境,手不釋卷。

在往昔的歷史課本之中,受馬克思主義史觀影響下的史家強調的方向總是放在奧斯曼的強大、西歐各國的首鼠兩端、各個希臘人帝國的內訌相爭,進而闡述拜佔庭滅亡的必然性,這種敘史手法無疑有其正確性,但卻過於冷酷。朗西曼爵士的這本著作則是另闢蹊徑,從同時代人的敘述之中,為我們勾勒出了君士坦丁堡陷城前後的眾生相。他在富有故事性的背後,亦兼顧到了紮實的考據。正因如此,在他的筆下,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比之歷史課本上冷酷無情的前因後果闡述,更多了一絲人文氣息,但也更加深了讀者心中的悲劇色彩。

朗西曼在書中曾言,對他而言,君士坦丁堡陷落中的希臘人是一群帶有悲劇色彩的英雄,人人都明白這是一座遲早會陷落的城池。自從米哈伊爾八世從拉丁帝國的國王手中接手了一個殘破的君士坦丁堡以來,已過了近兩百年,落城的命運或許就早已註定。拜佔庭帝國早已不復當日輝煌,即使是君士坦丁大帝或查士丁尼大帝在世,怕也是不能力挽狂瀾。更何況帕列奧列格家族的人們熱衷於內戰,等到故事開頭的曼努埃爾二世即位之時,時間的齒輪已轉動到15世紀,首都光復整整一百多年,拜佔庭的貴族們仍舊在無限的內訌中虛耗著實力,與西方教廷之間仍舊打著毫無意義的嘴炮。

▲1450年東地中海局勢

作為全書的開頭,朗西曼不落窠臼,淡淡的從1400年曼努埃爾二世皇帝的歐洲出行開始講起。歐洲各國盛大的禮遇,來自東方的皇帝那雍容優雅的談吐舉止,筆鋒一轉,就開始講述拜佔庭帝國危在旦夕的局面,「我細細忖量,如此高貴的基督教貴族卻被東方的薩拉森人逼迫得走投無路,以致要遠赴西方乞援,這是多麼可悲。哦,古羅馬的榮耀如今何在?」文中引用的時人的一句哀嘆,也瞬間營造出了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曼努埃爾二世像

在內憂外患之際,拜佔庭帝國為了求得西方的援軍,而不得不與羅馬教廷展開曠日持久的談判。在曼努埃爾二世之前,米哈伊爾八世和約翰五世都曾經試圖撮合東西教會和睦。然而,1054年的大分裂之後,東西之間的裂痕已難以彌合,即使是在外敵壓境之時,兩大教派也在徒勞地打著口水仗,而且,在東正教會內部甚至也發生了分裂。皇室的內訌,教會和民眾的分裂,始終貫穿著帕列奧列格王朝。不管是皇室內部抑或教會內部,都無法產生出一個可以彌合分裂的克裡斯瑪式人物。曼努埃爾二世雖然也富有才華,並且盡力為緩和皇室內部矛盾而努力,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強力的國家支撐,但憑個人,已經難有起色。

讀史時,人們有時也會進行歷史的假設。譬如,面對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帝國,拜佔庭難道真的一點起色都不可能出現?如果拜佔庭人同意東西教派和解,西方會不會進行強有力的援助?如果拜佔庭人抓住巴耶濟德一世被帖木兒俘虜、奧斯曼陷入混亂之際,奪回一部分失地甚至根除土耳其之患,是否又能讓這古老的帝國煥發新春?不過,歷史愛好者喜歡假設,而歷史學家則會用冷靜的筆觸告訴人們歷史的殘酷。拜佔庭人的高傲與偏執,西方國家的居心叵測,都不可能使得東西和睦成為現實。一句 「蘇丹的頭巾勝過教宗的教冠」,便是拜佔庭人內心的真實寫照。而奧斯曼帝國在前幾任蘇丹的文治武功下,早已鑄就雄厚基礎,巴耶濟德一世的被俘並不足以使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崩塌。不論是移民巴爾幹多年、早已根深蒂固的土耳其人,還是巴耶濟德一世留下的一支足以拱衛歐洲前線的武裝力量,都使得拜佔庭和西方國家不敢妄動,遑論覆滅奧斯曼。

▲安卡拉之戰帖木兒俘虜巴耶濟德一世

朗西曼用了全書三分之一的篇幅來逐步展開拜佔庭所面臨的死局,而接下來的三分之一,則是奧斯曼如何將軍的過程。按照常理來說,這樣一場對比懸殊沒有懸念的戰爭,似乎並不值得用如此宏大的篇幅來敘述。然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實在是太悲壯,太具有史詩性,故而朗西曼以富有感情的筆墨,來描述這一場史詩戰役。他運用了豐富的史料,勾勒出了以君士坦丁十一世和穆罕默德二世為首的眾生相。在他的筆下,沒有勝者為王敗者寇的思想,只有一群堅持為信仰而戰的人。尤其是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夜,守城的兩個教派的人士共同舉行的徹夜彌撒,對比之前教派分離的敘述,強烈地震撼了讀者。最後的一小部,朗西曼敘述了戰後眾人的歸宿,其中使用了很多少見的史料細節,這一小部,如大鐘轟鳴之後的餘韻,看著一個個剛剛熟悉起來的名字就這麼進入了史書,思之令人憮然。

▲君士坦丁堡之戰

當然,朗西曼爵士的這本巨著也並非毫無瑕疵,如譯者馬千先生在注引中所詳細剖析的兩處史料錯誤,和作者本人在書中所自帶的西方史觀(如誇大奧斯曼在攻陷君士坦丁堡後的暴行)等等。然而,瑕不掩瑜,朗西曼爵士無愧於拜佔庭史大家。他以細膩的筆觸,優雅的文字,帶讀者回到了那個時間的節點,去見證一個千年帝國的隕落。

「君士坦丁被盟友們背棄,可他屹立在城牆缺口,決不後退一步,直至被異教徒的大軍所吞沒——羅馬最後的皇帝,連同他殉葬的帝國,永遠消失了。」

▲矗立於雅典的君士坦丁十一世騎馬像


END—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後臺回復關鍵詞看乾貨

 | 拿破崙 | 老布希 | 威尼斯 | 德川家康 | 鳥羽伏見之戰 | 第一次十字軍東徵 | 亞歷山大 | 薩摩藩 | 關原之戰 | 731 | 淑女 | 井伊直政 | 忍者 | 坂本龍馬 | 廢藩置縣 | 一休 | 土方歲三 | 希特勒 | 桶狹間之戰 | 少年兵 | 建設江戶 | 跑女戰國行 | 韋馱天 | 日耀美術館 | 食彩之國 | 孤國春秋 | 

若您覺得我們的作品還行,請點個好看支持我們↓

相關焦點

  • 改變西方文明的一件大事:君士坦丁堡陷落
    拜佔庭帝國延續了千年,強大了千年,也終有衰落的時候。起源於中亞突厥遊牧部落的奧斯曼人,約在公元十世紀皈依伊斯蘭教。他們窺視著安納託利亞高原的物產豐富、水草豐美,渴望西進在那裡放羊。時間來到了公元1453年。
  • 君士坦丁堡的「 5 次」陷落 書單
    斯蒂文·朗西曼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則是其中兼具學者理性與人文情懷的一部,出版半個多世紀以來重印達 18 次,因而成為最早譯介進入中國的拜佔庭史著作之一。本書譯者馬千在翻譯期間還讀過多本不同歷史時期的 1453 專著,這裡他將為諸位簡單談一談對印象較深的幾本國外專著的看法和評價。
  • 影音推薦|法提赫1453(又名:徵服1453) ——土耳其帝國的榮光
    >   『Fetih1453』講述的是1453年初,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親率步兵7萬多,騎兵2萬多,戰艦320艘,從海陸兩面包圍並企圖佔領君士坦丁堡,徹底滅亡拜佔庭帝國。希臘媒體指責該片過度滿足土耳其人的自大心理,而對於君士坦丁堡被血洗和希臘人遭受的大屠殺卻避開不談。要知道,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的5月29日在現在伊斯坦堡是一個公共假日,但對於希臘的東正天主教徒來說無異於是受難日。影片截圖:
  • 土耳其帝國的榮光——徵服1453!!!
    上映之后土耳其的普通民眾沒有對其失望,影片的CG、動作場面的編排和調度以及服裝設計等製作層面都獲得好評。1453年,對於土耳其人來說,是僅次於1923年土耳其建國之外最重要的年份。影片根據歷史上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役改編。君士坦丁堡戰役,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拜佔庭帝國的攻城戰,此戰是當時比較典型的一次要塞攻防戰。
  • 電影:徵服1453
    影 片 概 況: __________又名:法提赫1453 / 徵服者1453 / 開拓1453電影是土耳其史上成本最高的影片,影片根據歷史上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佔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戰役改編而來,是一部堪比好萊塢的史詩動作戰爭片。
  • 看電影學歷史:《徵服1453》
    作為本系列的第一篇,當然要隆重點,就從歷史上牛逼閃閃的君士坦丁堡開始吧!《徵服1453》就是這樣一部講述了奧斯曼帝國在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最近這些年土耳其比較膨脹,大有恢復奧斯曼帝國榮光之心,祖宗當年這麼大的豐功偉績自然要不斷的翻出來曬曬。作為一部有政治野心的主旋律影片,土耳其也是下了血本,投資超過1700萬美金,號稱其史上最貴影片。
  • 拜佔庭帝國千年興衰史,你需要了解這14本書丨書單
    這場戰爭不僅使帝國失去了最有價值的小亞細亞的四分之三的領土,還致使安納託利亞、巴爾幹半島等重要腹地陷落,並為君士坦丁堡的最終覆滅埋下禍根。識別二維碼6折特惠購買3.著迷於拜佔庭帝國光輝燦爛又豐饒複雜的歷史,圍繞著傳奇城市君士坦丁堡,菲德勒在旅途結束之後寫下此書。於是,讀者得以窺見拜佔庭歷史上最不同尋常的故事,包括文明的衝撞,帝國的陷落,基督教的興起,復仇、貪慾和謀殺。隨動蕩故事同時展開的,則是父子間關係的悄然轉化。歷史、回憶與感受相互交織,猶如教堂牆壁鑲嵌的馬賽克圖畫,異彩紛呈。拜佔庭帝國的盛衰,與君士坦丁堡這座大城的滄桑變遷,均一覽無餘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 《帝國的崛起:奧斯曼》開播,講述君士坦丁堡數次陷落和王權更迭的故事
    日前,優酷網在北京舉行線下看片會,宣布11月16日起獨家推出正版的劇情式紀錄片《帝國的崛起:奧斯曼》,每周一零點更新。區別於傳統紀錄片的形式,《帝國的崛起:奧斯曼》是一部高品質紀實劇,採用了電視劇劇情的敘述方式,高度還原歷史並解析劇情。
  • 1453年,烏爾班的大炮與穆罕默德二世的頭巾
    《今日伊斯蘭》對奧斯曼人及其帝國著墨不多,僅僅從託普卡普宮入手,談了點籠統的印象,這可能就是阿克巴對奧斯曼的態度。但這座皇宮顯然不能代表600多年歷史的強大帝國的歷史、文化及其在東西方文明競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說阿拉伯文明促成了西方的文藝復興,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則促成了歐洲的海洋文明。
  • 電影欣賞:【徵服1453】
    電影【徵服1453】 作品信息:《徵服1453》是法魯克·阿克索執導,德夫瑞姆·埃文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佔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戰役。作品簡介:土耳其史上最貴的影片,根據歷史上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佔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戰役改編,是一部堪比好萊塢的史詩動作大片。
  • 《帝國的崛起:奧斯曼》獨播,優酷人文持續布局全球頭部版權內容
    有這樣一部紀錄片,讓更多人聽到了羅馬帝國悲壯慷慨的回音,讓更多人不再忽視這一伴隨著君士坦丁英雄情懷的歷史,它就是由Netflix推出、2020年最新最熱的紀錄片,《帝國的崛起:奧斯曼》。豆瓣評分8.4,近2000人參與評論,這部曾令無數人沉溺其中史詩級大片將於11月16日在優酷獨播,帶領觀眾重回那段恢弘的歷史中去,解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與新時代的開始。
  • 拜佔庭的眼淚:奧斯曼大軍湧入君士坦丁堡,國王誓死不降孤身巷戰
    在歐亞古代戰史中,「君士坦丁堡」這個名字可以說是舉世聞名,《全球通史》中曾經這樣描述這座城堡:「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的首都,能和拜佔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輝煌歷史相媲美!」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在長達1000年的歷史中,1453年之前,君士坦丁堡遭受過25次圍攻,其中包括阿提拉的匈奴,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還有蒙古帝國。
  • 《帝國的崛起:奧斯曼》:史詩級紀實劇,全景式回望歷史進程
    土耳其版「權利的遊戲」重現改變世界的戰爭奇蹟不得不承認,《帝國的崛起:奧斯曼》是一部硬核的紀實片。首先得益於其宏大的歷史背景,1453年5月29日,土耳其人佔領了君士坦丁堡,歷時千年的東羅馬(拜佔庭)帝國就此滅亡,奧斯曼帝國成為這座「新羅馬」的主人。而這些都源於剛剛登基不久的奧斯曼。
  • 《帝國的崛起:奧斯曼》:史詩級紀實劇,全景式回望歷史進程
    如無意外,《帝國的崛起:奧斯曼》會是2020年口碑最好的紀實劇。首先得益於其宏大的歷史背景,1453年5月29日,土耳其人佔領了君士坦丁堡,歷時千年的東羅馬(拜佔庭)帝國就此滅亡,奧斯曼帝國成為這座「新羅馬」的主人。而這些都源於剛剛登基不久的奧斯曼。
  • 巨炮時代來臨-中世紀的巨炮,千年帝國的毀滅,皇帝戰死沙場
    1453年4月12日,導火線終於裝入了蘇丹火炮的火門。這支龐大的炮兵部隊在前線足足佔據了4英裡寬的位置。歷史上首次炮兵協同齊射開始了。這時的君士坦丁堡戰場,恐怕是戰爭史上體驗火藥威力最直觀和震撼的場所。烏爾班大炮的巨大威力令君士坦丁堡軍民喪膽齊射開始之際,天翻地覆,地動山搖,這是當時歐洲人從未領教過的。
  • 妙無言|《徵服1453》,土耳其史上最貴的影片
    中文名:《徵服1453》 外文名:Fetih 1453 類型:劇情 製片地區:土耳其 拍攝日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