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搬運|《想見你》編劇簡奇峰X林欣慧:用偶像愛情劇包裝「青少年認同」的敏感議題

2021-02-08 臺影資訊站

奇幻懸疑愛情偶像劇《想見你》隨著劇情慢慢揭開穿越背后角色複雜的關聯與愛恨情仇,討論度與收視熱度同步爆增。這次運用奇幻懸疑的手法把偶像劇愛情講得既絲絲入扣又別開生面的幕後功臣,就是一直推陳出新、既寫偶像劇又喜歡挑戰新嘗試的編劇組合簡奇峰和林欣慧。

 

說起這兩個名字也許觀眾還有些陌生,但說起他們合作編寫的偶像劇,大家肯定耳熟能詳。他們從《愛就宅一起》開始共同合作,當時已經看得出創造「非主流」偶像劇CP的企圖心,再到2012年的《前男友》直接創造出被譽為史上「最黑女主角」的林春嬌(李千那飾),隨即推出的《花是愛》則有著「渣男男主角」白宗祐(吳慷仁飾),再到2015年的《必娶女人》的犀利討論。說起他們的「偶像劇」,會發現他們既同樣會用浪漫的鋪張寫愛情、卻又有自己一套不同的切入點,究竟他們怎麼成為搭檔而且一合作就是十年,而這次在《想見你》裡頭,他們又想討論什麼「敏感議題」呢?

 

同公司結緣「被欽點」 因為不一樣而「在一起」

說起簡奇峰和林欣慧這對搭檔的長期合作,是因為兩人同在可米的期間被齊錫麟齊哥「欽點」,要他們合作寫劇本,覺得應該會有不同的火花。於是兩人從第一部合作的《愛就宅一起》開始試水溫,沒想到在合作過程中發現對方真的有自己沒有的優點,剛好十分互補。林欣慧笑說:「其實我比較像男生,雖然我寫愛情偶像劇,但私下我不太看浪漫愛情劇,喜歡看的都是恐怖片或驚悚片 現在也正在努力開發自己的恐怖驚悚劇本。」簡奇峰也坦承:「我入行就是因為喜歡《愛情合約》和《薔薇之戀》,開始寫電視劇的時候就嚮往愛情偶像劇,也因為自己是看日劇長大,從北川悅吏子、《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情書》什麼的我都很喜歡。」兩人除了個性和喜好互補外,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則是:他們每次都想寫新的東西,這也成為他們創作路上常常主動出擊的關鍵。

 

有趣的是兩人的分工,通常是兩人一起討論每集的分場,然後實際的劇本對白本是一人一半分,一般而言這種狀況為了讓最後的劇本風格一致,一定是彼此或其中一方再去重新修順一次。但林欣慧表示:「我們歷經初期的磨合之後,我們已經水乳交融,只有一些小小個人的口頭禪會有辨識度,但其他是完全認不出哪些是誰寫的。我們在《前男友》的時候還需要修對方的臺詞,但到《花是愛》就已經不用了,當時慷仁就直接說他真的認不出來有兩人不同人寫。」

 

簡奇峰對於神奇的磨合則笑著解釋道:「我們一開始會互相檢視對方的臺詞,那其實檢視到後來,編劇都會有不服輸的個性,所以自己下筆寫的時候就會先想會不會被改,我們其實對對方在要求跟水平上心裡都有個底在,其實知道會不會被放過或被挑出來改。我們的每一場戲不管是設計或臺詞的營造,因為寫的時候會互相要求,反而觀眾看不出來是誰寫的。到現在合作十幾年了,我常常還會看到欣慧某場戲覺得寫得很好,然後掛完電話就開始又再改自己的戲和劇本,不想認輸。有時候看到播出覺得效果真的更好,就覺得還是值得的。」

 

談起兩人能擁有一定程度的劇本主導權,他們先感謝合作的製作單位,覺得他們自己很幸福被支持,但他們還是有想要突破的東西,此時他們也會主動開始尋求其他合作管道,主動出擊還是他們的特點。林欣慧坦言:「像《必娶女人》就是我們第一次跟三鳳合作,本來是因為找了於中中導演,才會進來三鳳,當時確實寫得比較辛苦,因為是第一次合作磨合。」

(編劇林欣慧和簡奇峰)

而簡奇峰也特別為後進編劇提點道:「如果大家想知道我們為什麼可以跟製作單位這樣合作,我會說其實『誠實』很重要。很多時候當你面對製作單位的要求時,你必須誠實地回應。很多人都會告訴你說,製作人要你改就乖乖改,或是一定要堅持不改,但所謂的『誠實』就是你要誠實地去檢視為什麼會被要求改,如果真不好當然就要改,但如果有些真的是跟你的設想相違背,還是必須誠實地去 FIGHTING。其實那時寫完《必娶》的時候跟三鳳的製作人麻怡婷曾經大吵架過,但這種東西吵到後面其實他們可以理解編劇的堅持在哪,大家也都知道我們最在乎的不是金錢跟工作,而是我們希望作品好,希望作品出去可以很驕傲,那樣的態度其實製作人會看得到,欣賞你的就會把你留下來,當然不欣賞的就會拜拜。很多年輕編劇為了機會,可能會對對方不誠實、或對自己的能力不誠實,可能還沒有那個心力跟技巧去寫好故事,但又沒辦法坦承,這都是比較不好的狀態。要成為讓製作人有信任感的編劇,誠實是很重要的。」

 

林欣慧則補充道:「我認為本來的屬性也很重要,我必須很誠實的說,因為我們會主動尋找合作夥伴,我們中間跟很多製作方及導演談過,其實聊過一兩次就大概會知道彼此到底會不會有共識、能不能一起工作,還是要找到性格相符的,這很重要。」

 

簡奇峰也強調,主導權的另一關鍵在於他們的故事都是自己原創,因此能夠站得住腳,他提到:「我發現臺灣編劇有件事比較奇怪,就是好像不太會自己主動提案。我們的故事通常都是自己發想、自己提案,不管是《稍息立正我愛你》、《前男友》、《花是愛》、《想見你》都是,《必娶女人》雖然一開始是中中導演丟過來的想法,但最後我們也是改成自己的東西。」說到這裡,簡奇峰也笑說:「所以我自己面對三鳳也有點不太好意思,有種用他們的錢來完成自己的故事跟夢想的感覺。」

 

所以簡奇峰對編劇們提出一個想法:「重點在『你有準備好自己的故事嗎?』,很多人都在等別人給想法、給案子,或是寫劇本只考慮到證明自己能不能寫、卻沒想到這個故事能不能做,這樣在創作上面就會比較被動。」

 

許多編劇聽到這裡一定會想到下一步的困難—即使我有自己的故事,但我該找誰呢?誰才是可以信任去提案的對象?對此,林欣慧直言:「我身邊確實有很多編劇怕點子被偷走,但其實我覺得不要因為害怕就不跨出那步。我相信即使是同一個點子,交給我們寫或其他編劇寫,一定最後會發展出不同的故事和劇本。」簡奇峰也補充道:「因為劇本不是小說,寫完很好看就好。劇本只要沒有被拍出來其實就什麼都不是,所以我們籤合約的但書都是希望在某個期限內把它拍出來,因為我們還是影像創作者。」

 

坦承有著強烈自我創作欲的簡奇峰也笑說:「我覺得身為編劇要有佔有欲,如何在劇本上有自己的印記,告訴大家這是我的故事,我覺得最重要的依賴的就是自己的原創概念。」

 

雖然合作十幾年,總也有歷經低潮或爭執的時候。他們談起在《花是愛》結束後真的一度想要拆夥,林欣慧笑說:「結果奇峰寫了戰力分析圖,用五宮格說明我們兩個人各自的強項是什麼,有點不知道正經還是開玩笑,反正就是強調我們性格和面對事情的態度都不一樣,可以互補。」簡奇峰解釋道:「像我覺得自己容易做錯決策,就會交給欣慧去做,她也會放手讓我去衝案子,我們就是相信對方的長處,不會去質疑對方的決定。」

 

經過這一層互相理解後,兩人不管如何相持不下,都是當天就會解決。簡奇峰提到:「欣慧跟我合作時最常說的就是『沒有對錯只有選擇』,在創作的時候不用吵贏吵輸,而是一起做出最好的選擇。我們心裡都有尊重對方的那一塊,那是共識,而且我們都是理性的,能拋開情緒去討論。」林欣慧也補充道:「通常會吵得比較兇的時候,都是故事還沒有成形的時候,但一旦故事成形之後,就是很快一起去建立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和事件。」

 

《想見你》背後的敏感議題 想說的其實是「青少年認同」

聊起兩人一直以來挑別人不敢寫的議題往下切,林欣慧笑說:「那時候就是因為市面上沒有,但事實上劈腿等現象就是存在,我們就想去寫很現實的人性的掙扎面。當然我相信不是沒有編劇想寫,而是就算編劇敢寫,往往也會被電視臺擋掉,只是我們很幸運做出來了。」

 

簡奇峰則認為:「其實我覺得有時候不是議題本身不能寫,只要是好好寫議題,再難的議題也可以被拍,也可以寫得好。像十元姐的《與惡》或《出境》,不管是以葬儀社和死亡為題材,或是探討殺人犯該不該死,這麼硬、這麼難的議題都可以寫了,我們這些真的不算什麼。」而兩人在《想見你》真正包藏的議題,竟然並不是時空穿越或愛情本質的辯證,而是「青少年認同」。

 

林欣慧表示:「其實我們寫的三個青少年主角身上都有一些特別的地方,而他們無法正視自己的特別。我們很容易忽略青春期少年的煩惱,覺得他們還這麼年輕能有什麼大不了的煩惱,但其實這個問題很嚴重。最近演藝圈我們也是看到很多年輕的生命動不動就消逝,我們很喜歡多給這些人一些溫暖。」

 

簡奇峰進一步說道:「我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常聽到厭世發言,有時候原因我們看起來可能覺得『不過就那種小事』,但每個人心裏面的悲傷都不能被忽視,也包括我們在13集最後才揭開的兇手,跟這個點也有關。我們有時候太習以為常,尤其網絡時代,傷害別人很容易,但好像大家都覺得你應該要很勇敢、不受傷,但每個人心裡的感受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選擇在開頭花一整集去描述女主角怎麼樣壓抑自己的悲傷。」簡奇峰正色說道:「曾經我看到人家失戀難過覺得有什麼大不了,但有個前輩跟我說,如果你不能去理解那樣子的悲傷的話,你永遠不會寫出好劇本。當下我才意會到,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忽視別人受傷的地方。」

 

陳韻如的「特別」跟她的家庭有關,包括設定不給她手機但弟弟可以玩電動等等,林欣慧解釋道:「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她壓抑了自己的喜好,進而也影響到她的人際關係,她害怕別人跟她成為朋友後如果不當朋友會失落。」而在「原版」王銓勝的身體裡面,也放了另類的設定,讓他在青少年時期特別彷徨,林欣慧感性說道:「他想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但卻好像變成罪過,希望觀眾看了若為他覺得難過的話,可以同理到現實世界裡的類似狀況。」

 

而目前穿越時空的懸疑線線索愈來愈多,觀眾的討論也愈來愈熱烈,對此簡奇峰說:「其實這陣子我愈寫愈在做一個功課,就是希望讓觀眾參與互動,我覺得這次有一點成功,因為觀眾看了之後有一直討論後續的情節,就算他們猜中也沒關係,因為我希望他們有參與感。」林欣慧也笑說:「他們很早就猜中有雙穿越,但還沒人猜到真正的兇手是誰。」

他們坦言很早就想做「愛情推理劇」,因為製作單位總是說推理在臺灣沒有市場,簡奇峰直言:「但這怎麼可能?推理怎麼會沒有市場?美日韓都有,為什麼臺灣會沒有?我不太相信。如果臺灣市場要愛情,那我們為什麼不能用愛情來包裝推理?我相信偶像劇的觀眾會長大,也會有新觀眾加入,我還是想要為他們做些事情,但也不想忘了老觀眾,所以就做愛情推理。」

 

而在這次《想見你》裡面特別黑暗到「破格」、顏毓麟飾演的謝芝齊一角,幾乎可以說是挑戰了偶像劇的底線,怎麼會誕生這個角色,除了前述講青少年的煩惱與邊緣性以外,簡奇峰笑說:「其實這個角色我在寫的時候常常抱持一個想法,就是寫來讓製作公司刪、讓導演改,所以我就放飛自我,有多狠就寫多狠,但沒想到都沒有被打槍!結果就變成現在這樣了。」林欣慧也笑說:「而且黃天仁導演特別喜歡那些黑暗的戲。」

 

這次他們跟黃天仁已是第三次合作,在《花是愛》之後曾經問導演想拍什麼,當時黃天仁就說想做推理劇,所以在《想見你》確定走向推理之後,他們第一個就想到黃天仁,這次的合作可以說是《花是愛》奠定的緣份,而看來《想見你》也有機會像《花是愛》一樣,成為話題久不退燒的另一部「另類」偶像劇。

寫留言

相關焦點

  • 臺劇又出爆款,《想見你》編劇分享另類偶像劇創作歷程
    近來奇幻懸疑愛情偶像劇《想見你》隨著劇情慢慢揭開穿越背后角色複雜的關聯與愛恨情仇,討論度與收視熱度同步爆增。這次運用奇幻懸疑的手法把偶像劇愛情講得既絲絲入扣又別開生面的幕後功臣,就是一直推陳出新、既寫偶像劇又喜歡挑戰新嘗試的編劇組合簡奇峰和林欣慧。
  • 李子維等《想見你》角色名有原型 編劇曝取名靈感
    左起影評雀雀、編劇林欣慧、編劇簡奇峰、製作人麻怡婷,以及許光漢、柯佳嬿、施柏宇和大鶴《想見你》劇照《想見你》劇照《想見你》劇照>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柯佳嬿[微博]、許光漢[微博]等主演的大熱劇集《想見你》全劇13集上周日收官,但話題仍持續延燒,編劇簡奇峰、林欣慧接受臺媒專訪時分享了在取名上的小趣事,原來劇中柯佳嬿[微博]、許光漢[微博]一人分飾兩角的陳韻如、李子維和王詮勝都真有其人!
  • 《想見你》籌劃8年!編劇曝故事「為柯佳嬿而寫」:相信許光漢一定紅
    記者李欣容/專訪夯劇《想見你》播畢後仍有高度討論,編劇簡奇峰、林欣慧接受《ETtoday》專訪時分享了故事開始的機緣,原來早在8年前,就開始了規劃,而當初製作人麻怡婷提出想讓許光漢擔任男主角時,還有點擔心市場考量,簡奇峰笑說,「我根深蒂固相信他會紅
  • 《想見你》大結局:春暖花開之際你最想見誰?
    令歌手伍佰自己都頗為意外,1996年的那首《Last Dance》,時隔20多年被劇迷們翻出來循環播放,「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今天,就讓我們進入那充滿旖旎感情和哲理思考的《想見你》世界。
  • 臺劇《想見你》憑藉什麼成為年末爆款劇?
    那麼,《想見你》的編劇,是如何做到既能夠顛覆我們對偶像劇的既定印象、打破偶像劇窠臼,又能把這些元素完美的雜糅在一起? 以臺媒《娛樂重擊》的一句話概括,《想見你》不是把懸疑解謎放在愛情「旁邊」,而是放在了愛情「裡面」。
  • 《想見你》編劇收最感動回饋:很多人說,她曾經是陳韻如
    記者李欣容/專訪 柯佳嬿、許光漢主演夯劇《想見你》昨(22日)在衛視中文臺播出完結篇,編劇簡奇峰、林欣慧接受專訪時透露,最後陳韻如在廢墟中與莫俊傑、黃雨萱的對話都是經過專業諮詢,甚至陳韻如這個角色,也是為了讓所有網友參與其中,感受到鍵盤霸凌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是兇手。
  • 若沒有探討青少年議題,即將收官的《想見你》會大打折扣
    事實上,陳韻如這個角色是《想見你》的「題眼」,就像編劇在採訪中說的,《想見你》想探討的是「青少年認同」這一議題,「其實我們寫的三個青少年主角身上都有一些特別的地方,而他們無法正視自己的特別。我們很容易忽略青春期少年的煩惱,覺得他們還這麼年輕能有什麼大不了的煩惱,但其實這個問題很嚴重。」
  • 《想見你》收官,這些劇中的B面你關注到了嗎?|專訪編劇簡奇峰、林欣慧
    在最終回之前,金牌創作人對談該劇編劇簡奇峰、林欣慧,特別從《想見你》的B面出發,和他們聊了聊劇中的B面人物,或許可以透過他們,看到這部劇更深層的表達。 學生時代的王詮勝暗自喜歡班上一位男同學,但當他鼓起勇氣表達心意時換來的是「好噁心」這三個字,幾乎同時又遭遇了校園霸凌,最後終於絕望地走向大海深處,選擇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故事只有一首歌的時間,沒有任何臺詞,編劇簡奇峰、林欣慧給這段青澀的愛情賦予了「藍色初戀」這樣憂鬱的名字。
  • 金鐘獎/恭喜《想見你》!入圍6大獎勇奪戲劇節目獎
    眾所矚目的得獎名單出爐,「戲劇節目獎」得獎名單揭曉,由《想見你》奪下大獎。▲《想見你》奪下戲劇節目獎。(圖/ETtoday攝影中心)《想見你》描述2019年的黃雨萱失去交往多年的男友王詮勝後,意外靈魂穿越回到1998年,成為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陳韻如,並遇到和逝世男友長得完全一樣的李子維、以及默默守候陳韻如的莫俊傑,在複雜交錯的時空之中,逐漸浮現出種種謎團,並試著改變過去和未來的命運。
  • 《想見你》大結局受認可 劇迷呼籲出續集
    不少高分劇後期都曾遭遇口碑崩壞的場面,而《想見你》從播出到收官,豆瓣評分由8.1上升到9.2,大結局也基本上得到了認可和好評,劇迷紛紛表示不舍,「我圓滿了,這個結局、彩蛋」「感謝在這個特殊時期遇到這個神仙劇組」。 好看的不只是愛情推理,劇情「彩蛋」你看懂了嗎?
  • 豆瓣9分《想見你》:臺灣偶像劇蓄謀已久的一場自我變革
    《想見你》的編劇簡奇峰和林欣慧,倆人一直搭檔合作。他們面對臺媒採訪時說,其實很早就想做「愛情推理劇」,但因為迫於各類資方建議說,臺灣沒有推理劇市場而放棄。 如此以來,編劇成功在偶像劇裡,設置了愛情推理,形成了至少兩類推理線。無論是看愛情劇的觀眾,還是看推理劇的觀眾,都會被劇情吸引下去。簡奇峰與搭檔林欣慧時刻關注著網絡上觀眾的討論,看看是否有猜中結局的高手。
  • 玩時間的高手:黑白文娛專訪《想見你》導演黃天仁
    「《想見你》的出發點很單純,一個揉合懸疑推理、讓人不知不覺掉眼淚的愛情故事,但隨著劇情和角色的發展,挖掘出友情、親情和青少年認同的議題,但無論觸及哪些議題,內核都是在嘗試以更多的溫柔和同理善待世界
  • 《想見你》:臺灣電視劇突然的崛起
    今年臺劇的開年神劇出現了——《想見你》,劇集會在這周末大結局,但懸疑的走向依舊讓人捉摸不清。當《last dance》「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開始洗腦,高能劇情才剛剛開始。一定是伍佰策劃了這一切!為了打歌!
  • 豆瓣電影日曆 2021 年 2 月 14 日《想見你》
    2019年11月17日-2020年2月16日衛視中文臺首播圖像制式高畫質電視聲音制式立體聲播出日期2019年11月23日-2020年2月22日各地節目名稱日本時をかける愛韓國상견니製作創作與背景編劇簡奇峰和林欣慧是長年合作的默契搭檔,曾憑藉《前男友》和《必娶女人》入圍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他們繼《花是愛》、《稍息立正我愛你》後再度與導演黃天仁合作。
  • 從《流星花園》到《想見你》,臺灣偶像劇是否又迎來一輪新的高峰
    《想見你》就是柯佳嬿的愛情劇代表作,是她這輩子不再接愛情劇本也可以的那種代表作。就像香港導演許鞍華那樣。青少年認同的議題在三個高中生身上得以呈現。莫俊傑因左耳聽力受損而自卑、陳韻如因家庭失和而孤僻、王詮勝因性取向遭他人歧視而抑鬱。如果腦洞再開大一點的話,就是王詮勝在空難時穿越到了過去,他也因某種因素取代了李子維,黃雨萱確實找到了王詮勝。
  • 對話《想見你》製片人麻怡婷:要相信觀眾的智商
    黃雨萱的靈魂,穿越到1998年,陳韻如的身體上 故事雛形是在15還是16年時,我們剛合作完《必娶女人》,我跟兩位老師聊,說我想做一部療傷適合哭泣的劇,簡奇峰老師就跟我提出了他之前做夢夢到的故事,聽到的時候起了雞皮疙瘩,覺得實在太感傷了,但因為故事一開始就設定男主角離世
  • 《想見你》熱播讓伍佰老歌再翻紅 編劇揭選歌原因
    網易娛樂1月20日報導 據臺媒,柯佳嬿、許光漢主演的《想見你》掀起討論熱潮,而貫穿全劇的懷舊老歌《Last Dance》是伍佰於1996年發行的歌曲,20多年後因劇翻紅。而《Last Dance》的MV是剪輯伍佰演唱會畫面,伍佰唱到「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這句歌詞時,用手指遮住雙眼,柯佳嬿與許光漢劇中也重現這個動作,相當逗趣。
  • 從《想見你》看臺灣偶像劇:從黃金十年到蟄伏復興
    儘管這部劇的人物設定仍然是「灰姑娘+白馬王子」,但是開始逐漸擺脫偶像劇不切實際的童話設定,開始慢慢走向寫實。  到2011年,《我可能不會愛你》把現實向風格發揮的淋漓盡致,在臺灣和內地獲得高口碑、話題度的程度前所未有,或許僅今年的《想見你》才可超越。這部劇中,林依晨擺脫了稚氣的童話愛情,演繹了成人向的現代愛情,人物個性也從懦弱笨拙向獨立自信轉變,更貼近了當時社會的時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