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記:錯位的愛情與婚姻,傷害了自己,也撲滅了所有幸福

2020-08-23 逆風分享

最近,《隱秘的角落》非常受人追捧,豆瓣評分9.2。在驚嘆於小演員們精湛的表現力和老戲骨們的精彩配戲之外,對於「錯位的愛情與婚姻」的思考,又一次讓我想起了張愛玲的成名作《金鎖記》。

不管是《隱秘的角落》中的周春紅,還是《金鎖記》中的曹七巧,這些身心俱疲的女子,遇到了她們的愛情與婚姻錯位的時期,不僅傷害自己,也深深傷害了自己的骨肉至親,下面不談「隱秘」,談談「金鎖」。


隱秘的角落受人追捧

源於金錢交換的婚姻,壓抑而苦悶

七巧是一個窮人家的女人,卻偏偏被命運捉弄,她的哥哥為了優厚的聘禮而讓她嫁入了姜家。

在那個被稱為大戶人家的大宅門裡,七巧原本以為自己從此過著好的生活,但結果卻事與願違,她嫁的是一個殘廢,長年壓抑的生活和無法滿足的愛情,使她突然領悟到,自己只是有錢人家為這個殘廢兒子買的一個玩具而已。

她完全不具有生命,她也完全不會被重視,從此,她開始變得不平衡進而瘋狂的讓物質欲望增長,被欲望籠罩的七巧逐漸失去了當初的單純,慢慢地走進了自己挖給自己的墳墓。

金鎖記是一部錯位的愛情作品

絕望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日積月累

在這樣一個看似完全失去了生活意義的家庭裡,七巧起初也依然天真地嚮往著自己的愛情。

她喜歡上了自己的小叔子姜季澤,她幾乎是不顧一切的去愛他,七巧以為婚姻不會影響到自己尋找愛情,卻不明白,她的愛情和婚姻已經早早錯開了,不再具有了重合的機會。

愛情和婚姻已經錯開

在這種愛情和婚姻的矛盾掙扎中,七巧的丈夫和婆婆相繼死去,七巧以為自己的生命會出現第二次奇蹟,她以為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終於有機會結合,她滿心歡喜的等待那個時刻。

小說中,當姜季澤第一次到她住的地方,對她說了一番柔情的話語後,她幾乎幸福的暈眩。她覺得自己,正沐浴在光輝裡細細的喜樂,這樣的喜樂,甚至讓她確信,她的上一個錯誤的婚姻,其實只是為給這次的愛情創造機會,這也讓她產生了錯覺,以為她嫁到姜家就是為了和姜季澤相愛。

七巧在大家庭裡失去生活的意義

錯位的愛情與婚姻,毀了自己也毀了家人

七巧也不是懵懂無知的少女,她特別小心,因為她害怕姜季澤欺騙她,所以,她也在試探。隨後,在試探後證明,姜季澤的柔情只是因為看重七巧手裡的錢。

於是七巧憤怒起來,即使明知道自己是在出醜,也不可抑制的憤怒,她只為自己最後希望的破滅憤怒,她原本以為無論如何自己的愛情和婚姻是可以走到一起的,沒有錯位的遺憾,可是結果卻偏偏是錯位的。

姜季澤也許對她是存了一份心思,但遠遠不是七巧想要的愛情,因此憤怒的七巧選擇了報復。這種報復是慘烈而扭曲的,她不僅把自己關在黃金的牢籠中,還親手扼殺了自己兒女的愛情和婚姻,斷送了兒女的幸福,也造成了更多人的悲劇。

傷害自己和親人

錯位的愛情與婚姻,使得她們的人生成為一個個矛盾體

張愛玲的作品,字裡行間沒有虛假的華麗,沒有海誓山盟,沒有兩心相悅,更多的是反諷社會現實,作品中更多呈現出來的虛偽、利益、冷漠,讓人為之嘆息。

之所以如此,也在於她自身的家庭中就充滿了矛盾、錯位和不幸。對於愛情,張愛玲全身心投入,她加上了自己的才華,她愛的沒有了自己,她不但丟失了自己求生的砝碼,還將自己推進了毀滅的深淵。

而人的一生中,無常會隨時出現。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不幸的女子,她們的不幸往往會延伸到自己的下一代中,使得這種「原生家庭」之罪蔓延,就像《隱秘的角落》中的周春紅,只是區別在於,她對孩子幸福的毀滅「隱秘」而不自知

張愛玲也是矛盾體

結語

所幸的是,在我們的時代,女人的權利和自由是充分的,婚姻不幸我們可以大膽的選擇離婚,重新開始自己的幸福,我們也萬不可把失敗婚姻中的陰影帶到生活中,再造成對下一代的不幸

其實,愛情與婚姻的錯位有時也是追求,不同的是,男人喜歡把事情簡單化,而女人卻喜歡把事情複雜化,男女的思維錯位造成了愛情與婚姻的錯位,也造成了婚姻在兩個人之間的錯位。

相關焦點

  • 《金鎖記》:別讓自己成為不幸婚姻的傀儡
    --------《金鎖記》《金鎖記》是張愛玲創作的中篇小說,寫於1943年,小說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正值青春年華的曹七巧也是尋常女子,心裡自然會對愛情、婚姻充滿美好的憧憬。可是她卻被哥哥嫂嫂賣給了殘疾人做老婆。姜家上下輕視她,丫鬟都看不起她。年少時的美夢破碎,曹七巧的苦悶與悲哀無處化解,人性漸漸變得扭曲。
  • 【名著導讀】《金鎖記》張愛玲
    《金鎖記》是作家張愛玲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4年上海《天地》上,後收入小說集《傳奇》中。 《金鎖記》主要描寫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親手毀掉自己兒女的幸福。
  • 張愛玲作品|金鎖記
    《金鎖記》主要描寫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親手毀掉自己兒女的幸福。張愛玲另闢蹊徑,講述了一個母親對自己親生兒女迫害摧殘的傳奇故事,從而反映了特定的社會環境和具體的生活環境怎樣把一個原本有著溫情性格的正常女人變成一個陰鷙狠毒的「吃人者」。
  • 解讀《金鎖記》中,曹七巧的屈辱婚姻,愛情經歷,性格扭曲的人生
    導語:張愛玲在《金鎖記》中是描寫一個女性在沒落的封建社會裡受著壓迫,從受害者逐漸變成加害者的一部作品。《金鎖記》 中的曹七巧是張愛玲筆下的一個經典的女性形象,這個性格扭曲的女子對愛情仍然是充滿著渴望。 她對愛的追求,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了張愛玲本身的愛情理想。曹七巧對愛情的態度,也體現出了一部分人在遭受壓迫之後的愛情觀。
  • 《金鎖記》:曹七巧,是如何一步步走入金錢的牢籠?
    女兒好不容易找到了兩情相悅的愛人,準備步入婚姻殿堂,她就在未來女婿面前揭穿女兒吸大煙,女兒的一樁美好婚姻也被葬送了。最後她終於如願以償,和自己的一雙兒女在那座深宅大院一起孤老終身。曹七巧在自己的丈夫身上,情人身上都無法尋找到她想要的安全感,最後她在金錢裡找到了安全感,由此帶上金錢的枷鎖,不僅將自己的一生幸福鎖在金錢中,更是將一對兒女的幸福牢牢鎖在那座小院中。
  • 《金鎖記》:得不到幸福的曹七巧,也毀了孩子們的幸福
    張愛玲《金鎖記》一書中的曹七巧,本是街上一個普通小商戶家的女兒,陰差陽錯地嫁給了姜家二爺,搖身一變躋身上流社會。只是這樣的身份轉變,並沒有給曹七巧帶來什麼,在這個家裡沒有一個人瞧得起她。她能嫁入姜公館,不過是因為二爺身患軟骨病,沒有家世好的人家可以挑選。她能做正頭奶奶,也是姜老太太怕她照顧二爺不盡心盡力,給個名頭套住她而已。
  • 張愛玲《金鎖記》:什麼樣的女人,用欲望榨乾了自己和兒女?
    在張愛玲眾多的文學創作中,《金鎖記》是一部獨特的小說,它長期以來被忽視,甚至遭遇偏見,不少讀者認為作品中的人物變態、扭曲,最後每個人的結局都悲慘,因而閱讀體驗不很愉快。但傅雷對它的評價相當高,認為這是張愛玲所有作品中,寫得最好的一篇,把它譽為「文壇最美的收穫」。
  • 陳思和談張愛玲《金鎖記》
    也許這些評價都有些過分,但《金鎖記》是張愛玲所有作品中最令人感到心靈震顫的一部,大約是毫無疑義的。但是對《金鎖記》也有不同的理解。我先講一個故事:十多年前,《金鎖記》曾經被改編成話劇搬上舞臺,當時編演都希望一位著名表演藝術家來主演曹七巧,這位藝術家是我的朋友,沒想到她認真讀了劇本以後卻婉言謝絕了。為此我特意問她為什麼不願意演這個角色?
  • 從敘事結構、敘事技巧和現實意義來解讀《金鎖記》的魅力
    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徹底扭曲,行為變得乖張,親自製造了金錢的枷鎖,將自己和一雙兒女埋葬在了這個枷鎖中。今天我嘗試從敘事結構和技巧,以及小說的現實意義,來解讀《金鎖記》的魅力。01、《金鎖記》敘事結構分為因、果兩部分張愛玲的《金鎖記》,我們讀起來可以明顯感覺到小說分為兩大部分。
  • 張愛玲《金鎖記》‖一把黃金鎖,鎖定了曹七巧的悲劇人生
    總之,花一般的年紀過去了,昔日單純的愛情也一去不復返。十年,這把黃金的枷鎖斷送了曹七巧的青春與愛情。十年後,當曹七巧失了送上門的「幸福」之後,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她人性的惡劣開始變本加厲。自己的不幸,使她容不得任何人的幸福,即便這人是她的至親骨肉。女兒是她第一個犧牲品,然後是兒媳、兒子。
  • 看完《金鎖記》,我終於知道為何婆婆婚姻不幸,兒媳也無法幸福了
    自古婆媳難相處,人人都清楚,但難相處到像張愛玲筆下《金鎖記》裡的曹七巧那樣的婆婆,還真是少見。曹七巧稱得上最刻薄的婆婆,恐怕她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小說為中篇,字數不多,卻完完整整地講述了曹七巧三十年婚姻故事,在這三十年裡,她的婚姻生活很不幸。
  • 《金鎖記》:中國自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沒有之一
    所以一個人要有尊嚴,一個人要過一種審美的生活,首先要衣食無憂,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的,因此物質生存,金錢的重要性就格外的突出,在這一點上,很多文學作品都有很精深的表現。第二步呢,是十年之後,她丈夫死了,婆婆也死了,雖然分家時吃了一點虧,但是她有自己實實在在的房產,自己的錢財。按說到了這個時候,她有條件去尋找自己的感情幸福,但是在那樣的時代,女性有這樣的主動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那個原來對她有過一點感情的小叔子姜季澤來了。
  • 張愛玲《金鎖記》讓你回味無窮的一篇文章,你還喜歡張愛玲的什麼
    一、作者簡介1、張愛玲,《金鎖記》 傅雷」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2、代表作:成名作《金鎖記》《傾城之戀》1943年;小說集《傳奇》;散文集《留言》;長篇小說《半生緣》二、主題思想小說成功塑造了曹七巧這一典型形象,對隱秘複雜可怕的人性進行了深入的挖掘
  • 《金鎖記》愛上小叔,逼死兒媳,趕走女婿,缺愛的女人有多可怕?
    ——《金鎖記》張愛玲曾說:「人生有三大遺憾: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夢未完。」 《紅樓夢》深深影響了張愛玲的寫作之路,打開《金鎖記》,仿佛在看袖珍版《紅樓夢》。這篇小說也因此被傅雷稱為「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他評價道:「愛情在一個人身上得不到滿足,便需要三四個人的幸福和生命來抵償。」這無疑就是主人公曹七巧的一生寫照。
  • 錯位的中國式家庭關係,是謀殺幸福的真兇
    更重要的是,即便婚姻已經破裂,他依然不認為自己有問題。雖然她離開了確實不幸福的上一段婚姻,但如果她認不清自己,只是想當然地以為換個人就能好起來,也走不了多遠。信念和行為模式不調整,生活是不會發生改變的——這句話也送給張靚穎,不管是跟母親還是跟男友,不斷了心裡對他人的依賴,幸福未必會如期而至。
  • 婚姻中,比愛情更重要的是學會愛自己
    幸福的婚姻是,在婚姻中進行修行,不斷在問題中學會成長,學會愛,成為一個完整、獨立、有力量的自己。1.在不幸的婚姻中,學會痛則思變鍾曉芹和陳嶼的婚姻生活可謂「自由」,一人養貓,一人養魚,各過各的,婚姻中幾乎都是嫌棄或批評。
  • 《金鎖記》|張愛玲的奇特女性文學體驗,母性的消解,人性的顫慄
    她把兒子當作半個情人對待,她不願意看到兒子跟任何一個女人在一起,想方設法的破壞兒子的婚姻。為了達到獨佔兒子長白的目的,她不僅誘使、縱容兒子長白吸毒,還要纏住兒子整夜整夜地陪著自己抽大煙,以探聽兒子與媳婦的房事為樂,逼得兒媳婦獨守空房。並且還將這種房事隱私當著親家母與兒媳的面,添油加醋的宣揚出去,讓兒媳當眾難堪。
  • 《金鎖記》毀了自己兒女一生的曹七巧,她最大的錯是連自己都不愛
    圖片來自網絡一,小家碧玉《金鎖記》中的曹七巧本是個健康活潑、聰明伶俐,手腳勤快的麻油店小老闆的女兒,雖然不是大富大貴,過的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日子。二,不幸的婚姻如果說哥嫂為了攀高枝,不惜讓曹七巧嫁給一個病病怏怏的男人,是曹七巧沒有辦法主宰自己的人生,那麼,她愛上自己的小叔子,就是她自虐的開始。
  • 《金鎖記》
    事實上,這個天才已經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的最大化,這樣說,無異於那些了不起的人訴說著自己要過平凡生活的希望,矯情!我猜,這笑話八成是為了博得不能成為天才的凡人們阿Q式的一笑而特意創製的。世界上並沒有這樣的天才,也絕無沒有遺憾的人生,這笑話講的雖是天才的事情,目的卻是在安慰平凡的人們:你看,他都天才了也還是會有缺憾,所以當天才也不是什麼好事,倒不如作個凡人。
  • 張愛玲《金鎖記》:愛的缺失,比金錢的缺失更能毀掉一個人
    一一切的不幸從一場錯誤的婚姻開始有人說,婚姻是一個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嫁對了,幸福一生,嫁錯了,有可能萬劫不復。而曹七巧的不幸,正是始於一場錯誤的婚姻。曹七巧出身貧寒,家裡是開麻油店的,哥哥嫂子因貪圖富貴,把她賣給了豪門望族姜家的二少爺當姨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