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回到神秘事務局
我是分享奇怪知識的狼叔
今天,我們來聊
百慕達三角
關於百慕達三角這個地方,一直以來都流傳著許多神秘的傳說,這些傳說呢,大家肯定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一些,狼叔從小就是聽著這些傳說長大的。
這個所謂的百慕達三角啊,它的地理位置處在北大西洋海域,是由北部的百慕達群島,西部的佛羅裡達州,以及南部的波多黎各,這三個地方的連線,所形成的一片區域。
從16世紀初開始,這一片區域就流傳著各種各樣離奇的傳說,船隻和飛機的失蹤事件也屢見不鮮,所以百慕達三角,又被人們稱為「魔鬼三角」。
我們所熟知的著名航海家,哥倫布,就曾經在百慕達三角,經歷過一段離奇的事件。
初次接觸
1502年,哥倫布率領著他的探險船隊,從西班牙加的斯出發,正在進行著第四次遠赴美洲的探險行動,當他們行駛到大西洋百慕達三角海域的時候,原本風平浪靜的海面卻突然狂風四起,海水捲起幾十米高的浪,就像一堵一堵的水牆一樣,直接砸向甲板。
哥倫布隨即立刻命令船隊調轉方向,他想先行駛到佛羅裡達海岸尋求庇護,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他們卻發現,船隊中所有的指南針全部失靈,而沒有了指南針,他們就根本沒有辦法在大海上辨別方向,在經過了幾個日夜的努力後,他們才最終在狂風惡浪中脫險。這個時候,他們重新檢查指南針,發現指針方向向西北偏離了36°。
後來,哥倫布在他寫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中,詳細的記錄了這次驚心動魄的遭遇。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與這個區域發生的神秘事件近距離接觸。而在這個區域,所發生的失蹤事件也是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一個,發生在20世紀初的一戰期間。
神秘消失的獨眼巨人號
1918年2月16日,美國海軍最大的運輸船,獨眼巨人號,從裡約熱內盧出發,正常執行運輸任務,船上裝載著11000噸錳礦,以及306個船員。
他們先是航行到巴貝多進行必要的補給,為接下來前往巴爾的摩的9天長途旅行做足準備,而前往巴爾的摩最近的一條海路,恰巧會經過百慕達三角。
兩天後的2月23日,獨眼巨人號的指揮官,喬治·沃利,命令船員動身前往最終目的地,巴爾的摩,並且留下了一句話:「天氣晴朗,一切順利。」(Weather Fair, All Well.)
然而9天的時間,早就已經過去了,獨眼巨人號,卻遲遲沒有到達巴爾的摩,可美國方面也並沒有收到來自於這艘船的SOS求救信號,這在當時引起了美國海軍的極大關注,他們先是嘗試著與獨眼巨人號進行聯繫,但是卻沒能成功,隨後又派遣搜救隊,對所有可能的航線進行了地毯式的搜索,結果也是一無所獲。
1918年6月1日,當時身為美國海軍助理部長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正式宣布獨眼巨人號失蹤,而在官方聲明中只有很簡短的一句話:這艘船的失蹤是海軍史冊上,最令人困惑的謎團之一。
這個事件,至今仍然是美國海軍歷史上人數最多的非戰鬥傷亡事件。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在失蹤或失事之前,連求救信號都沒有發出呢?根據推測,當時的人們得出了一個結論,有某種未知的災難,非常迅速的在短時間內,導致了獨眼巨人號失事,以至於所有船員都來不及作出反應。但是這種推測,似乎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獨眼巨人號消失得如此徹底,甚至連一個當時所有船上都會攜帶的軟木救生圈都沒有找到。
最詭異的一點是,在時隔多年以後的1941年,獨眼巨人號的姊妹船:變形蟲號和海神號,也在一個月之內,相繼消失在在百慕達三角海域,而它們的航線,與獨眼巨人號幾乎一致。
而這片區域好像不僅僅對過往的船隻感興趣,從它上方經過的飛機,有的時候,也不能倖免於難。
星虎號失蹤案
1948年1月29日,隸屬於英國航空公司的星虎號客機,從亞速爾群島起飛,準備飛往百慕達,飛機上有6個機組人員和25個乘客。
按照原定計劃,星虎號應該在第二天凌晨5點抵達百慕達機場。在它飛到距離百慕達機場東北方向190公裡的時候,機長向百慕達機場發送了一份無線電,內容是:氣候和一切情況良好,我們將在預定時間到達。
百慕達機場指揮塔馬上就收到了星虎號機長的信息,就在他們正要為星虎號著陸做準備的時候,卻發現星虎號的無線電突然中斷了,指揮塔中的工作人員馬上嘗試重新聯繫星虎號,但是他們卻再也沒能收到它的信息,甚至連緊急呼救的信號都沒有。
百慕達機場立即派出海岸防衛隊前去搜尋,結果連它的影子都沒有找到,星虎號客機連同機上的31名乘客,就好像瞬間消失在了天空之中。
活著回來的人
從1800年到1976年之間,百慕達三角區域,光是記錄在案的失蹤事件,就有143起,通過研究這些案例,我們就不難發現,並不是所有船隻和飛機經過這裡都一定會經歷危險,這些事故都具有很強的突然性和隨機性,無論身份是什麼,無論目的地在哪裡,無論是飛機還是船隻,無論體積大還是體積小,在這個區域內都有發生離奇事故的可能,
而對於經歷過事故的那些人,沒有一個人可以活著講出他們所經歷的事情,他們或是消失,或是遇難,幾個世紀以來,沒人真正知道這片海域裡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直到他的出現。
這個人,名叫布魯斯·格農,是一名在經歷過百慕達三角海域的神秘事件之後,依然倖存下來的飛行員,而他的這次經歷,要從50年前說起。
50年前的飛行
1970年12月,身為飛行員的格農,正載著他的父親和生意夥伴,從巴哈馬,安德羅斯鎮起飛,飛往美國邁阿密,這條路線,他們已經來來回回的飛過了幾十次。
飛行中的格農發現,在他們的前方有一片非常奇怪的雲,他本想從雲層中穿過。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飛機的儀錶盤卻突然失靈了,格農想要調轉方向,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驚慌失措的他立即呼叫地面控制中心,可控制中心卻報告說,沒有找到他的位置。
他們仔細觀察四周的情況,發現了兩個不同尋常的地方。
首先,當時的時間正值中午,可他們的四周卻變得昏暗無比,其次,飛機的周圍閃爍著強烈的白光,並且白光閃爍的速度正在變得越來越快,強度也越來越強,但是身為飛行員的格農判斷,這些白光絕對不是閃電,因為當時並沒有下雨,而且白光的樣子跟閃電很不一樣。
隨後,慌亂中的他們,看到了一條隱藏在黑暗中的U形通道,通道的盡頭隱隱約約的透出藍色的天空,格農駕駛著飛機全速沿著通道前進,可是通道的出口卻在逐漸變小,大約20秒後,他們終於有驚無險的衝出了這個地方。
然而危機並沒有解除,藍色的天空也並沒有出現在他的眼前。就在他們衝出的一瞬間,飛機儀錶盤的指針開始瘋狂的亂轉,緊接著,他們被一團黑霧所籠罩。絕望的格農再次嘗試聯繫地面控制中心,得到的消息依舊是找不到他們的位置。
隨著黑霧慢慢變淡,他們的飛機也逐漸出現在了控制中心的雷達上,地面控制中心的調度員,隨後立即與格農取得聯繫,並且報告了飛機所處的位置。
但這個消息卻讓他大吃一驚,因為調度員說,他們已經到達了邁阿密上空,可他們從起飛到現在,只用了45分鐘,而以往格農從安德羅斯飛到邁阿密,最少也需要90分鐘。
後來,黑霧漸漸消失,格農降落在了他們的私人跑道上,通過檢查油箱發現,飛機確實只用了平時一半的燃料。
他們就好像經歷了一次時空穿越,而這奇怪的現象,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
電子霧假說
有的科學家認為,格農在1970所經歷的,是一種電子霧現象,電子霧在自然界並不常見,它實際上是一種電磁環境汙染。
1979年,加拿大科學家,約翰·哈奇森,在他的實驗室中製造出了短暫存在的電子霧,根據他自己的說法,不正常的電磁場所形成的電子霧,可以造成飛機儀錶盤失靈,電子設備失效,強烈閃光等一系列之前難以解釋的情況,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破壞和改變物質。
而百慕達三角區域,很可能由於雷暴能量過剩等自然因素,產生了理論上只能在實驗室中出現的電子霧。
那大家可能也發現了,用電子霧假說來解釋飛機的遇難,貌似可以說得通,但是要如何解釋遇難和失蹤的船隻呢?
瘋狗浪
有一部分科學家,嘗試用瘋狗浪來解釋船隻失蹤的事件,所謂的瘋狗浪,就是出現在海洋中的異常巨浪,他的高度通常在20米到60米,相當於8層樓到20層樓的高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瘋狗浪只是作為一個傳說,在海員之間流傳。
然而後來,牛津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成功製造出了傳說中的瘋狗浪,他們使用兩組較小的波群,以精確且複雜的角度,互相交叉,使其中的一個波浪得到加強,從而形成了一個超大的波浪。
於是就有人用衛星對這個百慕達三角區域進行不間斷的觀察,結果不出所料,真的發現了高達30米的瘋狗浪。
由於瘋狗浪的形成條件非常苛刻,在自然界的這種複雜環境下,幾乎是很難形成的,形成條件的嚴格,也就導致它來的快,去的也快,幾乎是在一瞬間形成,又在一瞬間風平浪靜,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一些船隻連求救信號都沒來得及發出,就離奇的失蹤了。
那如果我們結合以上兩種假說來看,困擾著人們幾個世紀的秘密似乎是被解開了,可是為什麼電子霧和瘋狗浪,這些條件苛刻到幾乎只能在實驗室裡實現的現象,會在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發生在百慕達三角區域呢?這也許是一個新的未解之謎。
好了,今天的內容,我們先分享到這,我是狼叔,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