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拜登再次獲得肯定,在已經結束的選舉人團投票中,拜登以毫無懸念的票數獲得了優勝,正式成為美國的下一任總統。反觀當前的美國總統川普卻迎來「致命一擊」,此前針對「選舉舞弊」的種種指控都因為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束而付之一炬。不過,這場圍繞美國總統之位的鬧劇終於要全劇終了嗎?恐怕現在還為時尚早。
據了解,不同於美國大選的票數問題,選舉人團的表決是具有決定性的,畢竟每個地區選出的選舉人就那麼幾個,哪怕是一些人轉投了川普,在幾個「戰場州」都已經再次肯定了拜登的情況下,總統人選已經一錘定音了。川普要是還想著當總統,只能遵照他此前自己所說的2024年的下次總統選舉再來了。不過川普是不是就束手無策,只能在白宮看著自己的鬧劇劇終?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這段時間以來,川普「打嘴炮」雖然依舊賣力,但明顯已經開始布下各種「後手」,其中最為重要的自然是人事調動,一方面這是防止自己的勢力被拜登打壓而轉調的結果,另一方面自然就是儘可能給拜登「使絆子」,從軍方的國防部長到近期可能會「回家過聖誕」的司法部長,川普不斷通過人事變動的方式來擴大共和黨的影響力,將整個美國政壇都搞得一團亂。更麻煩的是,雖然接下的來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川普已經隨著權力過渡逐漸成為一個「閒人」,但這並不可能對其造成「致命一擊」。
因為他哪怕在當了總統之後一直都是個商人、媒體人以及企業家,再怎麼離開政壇,他的實際影響力已經隨著執政期間的種種措施擴大到了極點。換句話說,雖然川普很難在離任前的一段時間裡做出些什麼離譜的事,但至少,他依舊擁有足夠的影響力,能夠讓美國政壇以及很多他的普通支持者來攪亂整個美國社會。實際上類似的行為早就開始做了,只是政治是政治,它始終都不是真人秀,所以川普還是敗了。
但對於拜登來說,雖然他贏了,但也是慘勝,即便上任也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籠罩在川普的陰影中,尤其是經濟和社會上的「爛攤子」。這意味著他的「一百天計劃」基本是沒有什麼徹底執行的可能,目前美國國內給予拜登的肯定是因為這些人對川普是否定的,如果拜登沒有足夠的魄力和治理能力,那麼這場鬧劇可能到2024年川普再次「捲土重來」都解決不了。
必須要知道的是,之所以很多美國人都對川普轉變了態度,最根本的原因是川普將美國強大的基礎砸了個稀巴爛,或許普通民眾不理解經濟全球化,不理解軍事戰略和國際形勢,但他們很清楚,醫院裡人滿為患、企業破產、自己失業、救助金拿不到而且暴力事件日漸增多,沒有人想要這樣的生活,這些雖然有外部不可抗力的因素,但實際上,川普如果八年總統當完,那麼現在的各種情況即便沒有出現,未來的美國也必然會出現。
目前拜登所能做的,某種意義上也就只有儘可能維持「身份政治」,這是彌合社會矛盾的基礎,但川普所帶給美國社會的「排外」、「激進」甚至是「保守」的影響卻不是身份政治能夠解決的了的,除了更加開放與包容地跟全球各國合作,拜登幾乎沒有其他的路可以減緩美國的頹勢,但如果他這麼做了,保守主義勢力能否再給予他肯定就不好說了。這場鬧劇,顯然還沒到可以劇終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