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映了一部美國愛情電影——《怦然心動》,至今為止在豆瓣上獲得了超過120萬人的評價,依舊維持著9.1的超高分。
那麼這部優秀的電影,僅僅只是歌頌愛情這麼簡單嗎?不!
雖然它看起來不過是講述了一對青梅竹馬浪漫閃光的愛情故事,但讓電影取得成功的原因還有十分細節的人物刻畫,以及它傳遞的正確價值觀。
迷戀布萊斯的朱莉
電影講述了外向活潑的女生朱莉和內向膽小的男生布萊斯之間的愛情故事,朱莉第一次見到布萊斯就怦然心動了,從此開啟了倒追之路,她期待和他相處,幻想和他接吻。
可布萊斯的性格讓他無法直面朱莉的愛,也不知如何開口拒絕,此後兩人產生了一系列的誤會,當朱莉失望透頂決定放棄時,布萊斯才發現,在不知不覺中自己也已對朱莉怦然心動……
初看時,被影片中浪漫的場景迷住,少女心也情不自禁被喚起。電影的主人公是兩個孩子,他們的感情純粹又自然,不摻雜任何雜質。
再重溫電影,每次都有全新的感悟,這部電影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還有許多道理值得深思,今天就列出我最有體會的4個道理與大家分享。
兩人的愛情從真正的牽手開始
布萊斯的父親:目中無人、小肚雞腸、強勢霸道,他看不起朱莉家的院子,也看不起朱莉好心送來的雞蛋,還喜歡在家裡大呼小叫,對人指手畫腳。
朱莉的家庭是個自由快樂的集體,父親是個自在的畫家,善於發現世間的美好;母親賢惠且自尊,也十分尊重孩子們;兩個哥哥崇尚熱愛、無拘無束。
心理醫師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寫道:「健康有有毒的家庭體系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家庭成員作為個體,擁有多少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度。」
在家中自由度極低的布萊斯就成為了反映家庭教育的鏡子,一開始他對朱莉的糾纏不厭其煩,但不敢直接對朱莉說出心裡話,而是選擇故意和朱莉討厭的女生走得很近;
後來,布萊斯沒有與朱莉一起保護梧桐樹,雖然心裡感到愧疚,但道歉的話卻說不出口,他的顧忌太多;
朱莉懇求布萊斯一起守護梧桐樹,布萊斯無情地離開
在布萊斯得知朱莉家沒有公雞,母雞卻一直下蛋之後,他認為這些雞蛋是「有毒」的,但他依舊不敢直接拒絕朱莉的好意,而是把雞蛋都收下,再偷偷丟掉。
一系列的事情都折射出布萊斯的家庭教育問題,對孩子的品行品格不加以重視培養,自然使得布萊斯無法成長為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從早期的布萊斯身上,我只看到了怯懦。
朱莉發現布萊斯偷偷丟掉雞蛋
而反觀朱莉,她的直率豁達、堅韌不屈,也是從她的父母身上學到的。
當朱莉最愛的梧桐樹被砍掉之後,她的父親送來了一幅畫著梧桐樹的畫,說:「我不希望你忘掉你在樹上的感受。」溫情又浪漫的一幅畫讓朱莉重獲笑容。
父母對生病的叔叔多年不離不棄,這也讓朱莉成為一個善良真誠的人,她會大方地分享雞蛋,也會直接地表達不滿,真實灑脫。
朱莉和布萊斯的性格行為在電影中形成鮮明對比,他們的性格差異導致了一系列誤會的發生。性格差異的原因是兩個家庭中的家長性格不同,孩子正是反映家庭教育的鏡子。
父親畫了梧桐樹,送給朱莉
朱莉喜歡一棵大梧桐樹,她喜歡在上面看雲起雲落的天邊,還會看著遠遠而來的校車,向一起等車的同學們播報還有多久校車就要來了。
在梧桐樹上的朱莉
一個男生對朱莉的行為不喜歡,與一起等車的布萊斯抱怨了幾句,布萊斯便順勢站在了朱莉的對立面,在梧桐樹即將被砍掉,朱莉懇求布萊斯和她一起上樹保護梧桐樹時,布萊斯利落地拒絕了。
鄰居們都說朱莉家的院子醜陋,雜草叢生,布萊斯便以靠近他們家為恥,生怕有人看到他與這麼醜陋的房子距離太近。
作家傅翔曾說:「最乏力的批評是人言亦言,沒有主見,沒有思考,別人怎麼說就跟著說,只有受啟發的思維,而沒有自己一套思考問題的方法,更沒有思想的高度與思想的體系。」
布萊斯就是被困在身邊的雜音當中。直到布萊斯最尊敬的姥爺對他提出建議:多去了解朱莉,別帶偏見。
姥爺希望布萊斯不要帶著偏見去認識朱莉
此時的布萊斯才意識到,他和朱莉從未好好聊過天,他根本不知道真實的朱莉是個什麼樣的女孩兒,明明朱莉就住在他的對面,可他總是從別人的口中去認識朱莉。
偏見,往往就是這樣產生的。
三人成虎的例子我們所見甚多,可用耳朵去了解他人似乎已經成為習慣,當我們說出那句「我不喜歡這個人,因為我聽說……」的時候,已陷入這種耳聽偏見中了。
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人,請親自用眼睛和心去了解,耳聽的形象,總是帶有傳遞者的主觀想法——布萊斯最後領悟了這個道理,才沒有錯過朱莉。
布萊斯第一次向朱莉道歉
朱莉對布萊斯的愛來得熱烈,她直言:「遇到布萊斯的第一天,我怦然心動。」
此後,朱莉便不掩飾她對布萊斯的喜歡,每天粘著他,偷聞他的味道,期待和他的初吻;後來也不掩飾對布萊斯的討厭,因為她聽到了布萊斯和朋友在說自己生病的叔叔的壞話。
朱莉很勇敢,她勇於面對自己內心的不滿,她第一時間對布萊斯說出了真實感受,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她很清楚,再愛一個人,也需要有自己的底線,不能為了愛情放棄自尊和自愛。
朱莉勇敢地說出內心的不滿
之後出於禮貌,朱莉又為自己說話太重而向布萊斯道歉,在一來一往之間,找到了真正了自尊與自愛:不是歇斯底裡地謾罵,而是泰然自若地無視。
沒有火一樣的激情,也沒有餘怒未消,她那晚睡得很平靜。
銷書作家喬·維泰利說過:「愛自己就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方法。當你提升了自己,也就同時改善了你的世界。」
戀愛中的我們是否常常忘了努力去愛自己?總是會為了對方的行為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底線?或者不停地為對方的錯誤找藉口,從而不停地說服自己去原諒對方?
當我們在愛情中迷失自我時,不如像朱莉一樣安靜下來,多留一些空間給自己,並花點時間愛自己,做一些應該做但遲遲未做的事,不必將對方的一舉一動看得太重。
如此之後,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生命將漸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心態也在向踏實不浮慢慢靠攏。
魂不守舍的布萊斯
還好,布萊斯的姥爺為他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他直截了當地布萊斯說:「一個人的品行是從小養成的,我不希望你走得太遠,無法回頭。」
姥爺和布萊斯
布萊斯開始發生變化,從前的他總是逃避面對問題,後來漸漸學會反思自己的錯誤,最後他還對不正確的事情進行回擊。
面對好朋友一次次中傷朱莉,布萊斯終於像個男人一樣說出了喊出了那句「閉嘴」,維護心愛的人,也維護了自己內心的那份正義感。
哲學家西塞羅說:「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
布萊斯改過了,他向朱莉道歉,不僅僅是口頭上單薄的話語。他知道朱莉對梧桐樹的鐘情,於是他在獲得朱莉父親的許可之後,在朱莉家的院子裡為朱莉種下了一棵梧桐樹。
這是整部電影最浪漫的場景之一,青梅竹馬的他們在一次次誤會之後達成和解,是愛情的力量,也是成長的力量。
正在為朱莉種梧桐樹的布萊斯
布萊斯真正地長大了,他敢於直面曾經犯下的錯誤,在梧桐樹下望著始終被自己忽視的朱莉,他決定將過往聽到的偏見都拋諸腦後,重新認識朱莉。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不善於認錯,與親人朋友有了爭執之後便遲遲無法和解,這時候我們應該向布萊斯學習。
不要因為認錯而感到羞恥,因為這個行為恰恰證明了今天的你比過去更加聰敏,並且敢於直面錯誤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一起種梧桐樹的布萊斯和朱莉
《怦然心動》用雙視角講述的方式為我們描繪了一段愛情藍圖,同一件事給朱莉和布萊斯帶去大相逕庭的感受,有趣的描述方式和浪漫的電影構圖,讓劇情從始至終都充滿驚喜。
這部電影是值得反覆觀看的佳片,從中我們學習到的、感受到的,除了導演和編劇需要傳遞的正確價值觀之外,還有愛情本身的魅力。
現實生活中,看慣了分手、離婚、出軌的我們,似乎漸漸變得麻木,常常不想或者不敢去愛。可愛情本身依舊是純淨的,它沒有錯,它依舊值得期待。
若是感到世間浮躁,不如看看《怦然心動》裡愛情的美好,願每個人都能遇到那個彩虹般絢麗的人。
影評經典臺詞
感謝閱讀!
圖片來自電影《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