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一檔《Miss.Trot》橫空出世,創造了韓國綜編頻道綜藝歷史記錄,獲得18.1%的最高收視率,成為年度收視冠軍。這檔由TVCHOSUN製作的新概念trot選秀綜藝,力在發掘和打造新時代的Trot女王,在全世界範圍引發K-Trot韓流。
Trot作為大眾性音樂,直擊下沉用戶市場。藉助於第一季的熱潮,節目耗費一年時間打造出第二季《Mr.Trot》,繼續尋找能夠席捲世界的Trot Man,意在打造出新一代的Trot之王。
原以為此類傳統文化題材的選秀只是切中部分用戶的審美潮流,在想像中演繹。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季首期節目播出,時長長達2個半小時,不僅節目魅力不減,甚至還有點讓人上頭。
和過去的音樂選秀有何不同?
和過去傳統的選秀節目相比,這檔節目的節目定位同樣也清晰明確,基於Trot音樂文化的題材選擇,這檔節目不再是主打「青春潮流」,而是回溯傳統音樂,抒發復古情懷。
在K-pop韓流大勢下,如何利用Trot這一垂類題材破圈,其實是節目最大的難點。不論是經典選秀,還是新興的偶像養成,都是以K-pop文化為主流的節目形態,打破固有模式,重新找到符合Trot文化調性的玩法才能在市場中獲得聲量。
節目首先強調「歡樂一家親」,開心快樂是節目整體基調。競演氛圍活躍,從選手到導師都共同配合營造出和諧愉悅的景象。男女老少皆可看,所有人跟著音樂節奏一起樂呵,就是節目最大的魔力所在。
從第一關卡導師選拔賽段來看,節目弱化了淘汰的殘酷賽制,用點亮愛心代替人員晉級,只強調留下,不指明離開。所以只要不滿13顆愛心,選手就不能正式晉級,在這樣隱藏的規則之下,選手們還是能收穫來自導師的鼓勵和愛意。
導師瘋狂「示愛」,選手也適當崇拜,伴隨著音樂節奏,整場競演漸入高潮,全員盡嗨。這種大聯歡的狀態,為Trot文化獨闢了一種方式,就是土潮一起嗨。
不論是《Miss .Trot》還是《Mr. Trot》,當中的導師軍團其實已經不再是傳統選秀中專業評審的角色。導師中歌手和綜藝人幾乎對半平分,極大程度模糊了評判標準,重點強調表演的感染力,只是讓專業歌手把控整體專業水準。
除此之外,在節目的舞美設計上也呈現出一種「土潮味」。絢麗的色彩搭配迎合了80年代的審美風尚,演唱歌曲時的滾動字幕,以及整體懷舊式的舞美色彩,都儘可能的契合了Trot曲風和調性。
這一點其實值得借鑑的是,不必將所有的傳統文化都貼合現在的審美趨勢,如果將K-Trot用K-Pop的方式重新演繹,那麼節目連同傳統文化一起也一定變味。不用藉助現代化的手段將舞臺打造的多麼華麗,只要符合文化調性,突出不一樣的風格品味,就是成功的設計。
人物群像如何刻畫?
其實對於《Mr.Trot》這樣的選秀節目來說,要想破圈不僅只是依賴於經典老歌的傳唱,更是需要將一個個鮮活的「人」真正刻畫出來,最後打造成代表Trot文化的新星。
節目的參賽選手涵蓋了9歲到45歲的年齡區間,不僅有韓國本土選手,甚至還有來自中國、菲律賓、非洲等各地的參賽者,報名的參賽者已達到150:1的競爭率。即使經過篩選,首期節目亮相的也達近百人,所以在數量如此龐大的選手中,如何才能刻畫出人物群像,立住人物呢?
《Mr.Trot》首先將所有選手分組。幼少年組、大學組、爸爸組、 Trot神童和其他曲風組各分設一組,現役Trot歌手、職場部兩個類別根據數量和定位分為AB兩組,根據人物的身份、年齡等特徵細分群體,集中凸顯人物特色,強化標籤。
節目開場全員率先亮相,全身紅衣走秀先給觀眾留下全員人物畫像的初印象。不拖沓、點到為止就是節目推進節奏的方式。亮相結束後就根據分組進行舞臺表演。
在這裡,需要特別提一下監控室內候場選手的群像刻畫。第二現場的選手表現是為競演所服務的,內容的連接也存在一定的邏輯性,為了保證選手表演的完整性,表演過程中很少增添候場室的鏡頭,只有在導師互動過程中,才增加其他選手有趣的反饋,起到增強效果的作用。
說回節目的核心內容舞臺競演部分。首期節目著力刻畫了幼少組和職場B組,一組人小鬼大、少年老成,另一組堪稱音樂界的達人秀,都成為最亮眼的部分,帶來亮眼驚喜。
在幼兒組中,任道型、洪箴言兩個孩童之間的神仙友情從候場室開始就做了簡單鋪墊。後期還將兩人的對話話題進行了總結,塑造出「成熟老練」的兒童形象。一直到上臺表演和開口演唱,都是真誠表達和真情投入。
沉浸式的表演、全身心投入的應援,兩人的童真和純淨極具感染力,甚至讓導師在臺下感動落淚。雖然Trot音樂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但年少的選手依舊會帶來全新的詮釋和感悟,從容自得的個性和年齡形象還會形成強烈反差。
職場組的選手中,分飾男女雙人角色演繹經典二重唱已不能算作新鮮事,邊唱歌邊做魔術、邊唱歌邊打跆拳道仿佛才是真本身,曾獲跆拳道大賽第一名的羅泰周,在舞臺上表演迴旋踢時也能保持穩定氣息,讓導師大呼表演完美。
這個舞臺讓我們重新反思現當代網紅經濟催生下的審美,國內綜藝選手畫像往往太過單一。在過去的《這樣唱好美》中,幾乎分不清各位選手的樣貌,他們本人的特色也不夠鮮明。不論是大學組還是媽媽組,每一位都「美得雷同」、「美得一致」。
其實,在經典音樂的選秀節目中,首先找到節目定位,再根據主題塑造人物才是第一要義。不能為了迎合當代流行趨勢,而失去了經典音樂原有的明顯特徵。貼近和契合傳統文化本身,才能根據復古情懷,提高聲量強勢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