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薔娥:只要居民需要,我就風雨無阻

2020-12-24 江蘇頻道

宋薔娥在社區為居民量血壓。(通訊員孫丹丹/攝)

昨天,家住姑蘇區勞動路550號小區的宋薔娥再一次來到新滄社區,履行她與居民之間延續了23年的默契約定——每月13號為居民免費義診。「二十多年來,我堅持每月13號免費為居民量血壓、測血糖、看報告單。只要居民們有需要,我就風雨無阻。」宋薔娥說。

退休醫生開免費診室

存下20餘本「資料庫」

據了解,今年80歲的宋薔娥畢業於原蘇州專區醫學專科學校,後從原蘇州地區醫院退休。1997年,退休一年的宋薔娥搬到了新滄社區轄區內居住,在社區書記的邀請下,開始在社區開展義診。據宋薔娥回憶,20多年前,勞動路附近還是一片農田,由於醫療條件差,居住在附近的村民看個病都要去很遠的地方。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為了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了解自己身體的基本情況,宋薔娥決定每月13號,在社區裡為周邊居民免費看病。

從1997年到2020年,23年的時間裡,宋薔娥堅持每月13號來到社區,為居民們義診,並記錄下每一次的義診情況,時間長了,13號已經成為居民們心照不宣的義診日,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節假日,宋薔娥都會來到社區,一次也沒缺席。宋薔娥表示,義診主要是通過量血壓、測血糖為村民們做一些基本的身體素質記錄,以便觀察每個人的數據變化,及時發現異樣。因此,從第一次開展義診開始,宋薔娥就堅持記錄下每一位居民每一次測量的數據,並整理成冊。「張雲珍,78歲,田多裡17號,1月血壓……12月血壓……,血壓穩定。」「莫根泉,91歲,12月血壓偏高……」截止到今年,宋薔娥已經存下了20多本義診記錄本,堆起來足有半米多高,而這樣的堅持也讓宋薔娥掌握了300多位居民的獨家「資料庫」,成為居民們最信任的人。

義診室瀰漫濃濃溫情

老村民乘公交來問診

「姓名、年齡、家庭地址,每次測量的數據……所有的記錄不能有半點馬虎。」宋薔娥說,23年來,來參加自己義診的居民有幾百人之多,甚至有些居民搬家到別處,每個月依然趕過來量血壓、測血糖,和老鄰居們聊聊天。

今年78歲的張雲珍是宋薔娥的「老顧客」,每個月13號,張雲珍總是早早來到新滄社區活動室,排隊等著宋薔娥來給自己量血壓。原來,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由於家附近沒有醫院,患有高血壓的張雲珍就開始定時來社區測量血壓,每一次,宋薔娥總是認真記錄下測量數據,並詢問最近飲食情況,給予專業的建議。「宋醫生會詳細分析測量數據的變化原因,有些醫院裡的報告,她也能詳細幫我解讀。」經過二十多年的時間,在張雲珍看來,宋薔娥不再單單只是一位醫生,更像是自己多年的老朋友。

如今,儘管張雲珍已經搬到了別的小區居住,但每個月13號,她總要坐著公交車來社區見一見宋薔娥,請她量量血壓,和她聊聊天,這樣才算安心。而在宋薔娥的記錄本上,像張雲珍這樣的「老顧客」還有很多,他們的名字、年齡、身體狀況,宋薔娥的心裡都記得滾瓜爛熟。有些老人生了重病,只要一個電話,宋薔娥準能按時上門問診。

服務隊伍不斷壯大

診室不斷添加接力人

「時間長了,大家都成了老朋友,每逢節日、生日等日子,總有居民給我送吃的,這讓我覺得自己的堅持很值得。」宋薔娥說,此外,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關注義診室、參與義診隊伍,為這個「大家庭」注入新鮮的血液。

今年72歲的王培英就是第一個主動申請加入義診室的人。2005年,王培英由於患有高血壓,便來到社區請宋薔娥給自己量血壓。看著頭髮花白的宋薔娥一邊量著血壓,一邊在義診本上記錄著,明顯有點來不及。王培英便萌生了義務幫忙的念頭。我「不是專業醫生,但我可以幫忙作記錄。」王培英說,沒想到,就這樣,王培英和宋薔娥成了15年的老搭檔。去年10月份,剛從宜興搬到新滄花園居住的退休醫生易漢琴受到宋薔娥的影響,也加入到義診小組當中,成為宋薔娥的又一得力助手。

「有了新人的加入,我們這個義診小組也變得更加有活力,我的年紀越來越大,希望有更多的人接過我手中的接力棒,為更多的社區老人服務。」宋薔娥說。

相關焦點

  • 周華健:《風雨無阻》
    專輯《風雨無阻》,劉志宏和周華健共同製作(上圖)《其實不想走》,劉志宏作詞作曲,洪敬堯編曲,李庭匡吉他演奏。從專輯《讓我歡喜讓我憂》開始,周華健和劉志宏就開始合作了,一直到後來發行的專輯《雨人》,差不多已經15年了。
  • 「風雨無阻」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風雨無阻,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in all weathers 無論天氣好壞;風雨無阻 He goes fishing in她出去跑步風雨無阻。但是我不喜歡跑步,我更喜歡散步。 She likes to ride her bike in all weathers. 她喜歡騎自行車,風雨無阻。
  • 薦歌 | 周華健《風雨無阻》
    上個世紀國語情歌的經典作品《風雨無阻》。怎麼說呢,風雨無阻的歌詞單拿出來看和放在歌裡聽是兩種感覺,筆拙,說不清那種感覺,不過我覺得,這一點倒是很難得。梁博在《環球人物》採訪裡說過的一個觀點:「我欣賞的歌詞,是放到音樂裡有能量的歌詞。它單摘出來,可能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句子,可能是一個最爛的詩,都不重要。它的語境很舒服,在音樂裡發揮了力量,我就能接受它。」
  • 冬日溫情:美國小鎮居民自發走出家門,感謝風雨無阻的快遞員老哥
    今年,安東尼已經為當地居民們遞送了數千個包裹。 當下美國,社會暴動不安,失業率居高不下,感染人數不斷飆升,人們收入逐漸減少,沮喪、不安、緊張、抑鬱,人們被負面情緒籠罩著,而安東尼日日不變的笑容,給霍爾斯利鎮的居民帶來暖意。
  • 我是港澳臺居民,我能使用電子客票嗎?需要取票嗎?
    昨天咱們給大家詳細說了說電子客票的用法 有一些小夥伴私信給福站君 問「我是港澳臺居民」我能使用電子客票嗎? 需要取票嗎? 福站君的回答是 完全可以! 不必取票! 1、實行電子客票後,什麼證件可以識讀?
  • 你成功了我做你的全職太太,你失敗了風雨無阻我陪你從頭再來
    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致愛的親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這首歌是劉歡唱的《從頭再來》,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的人心太急,太燥,急於求成,一旦失敗有的人又會一蹶不振,缺乏了從頭再來的勇氣。
  • 風雨無阻向前進 | 「夢想不死,我們不散」
    風雨無阻向前進 | 「夢想不死,我們不散」 時間:2020.02.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中國電影報導 分享到:
  • 《風雨無阻》激蕩中國力量
    《風雨無阻》激蕩中國力量 2020-07-02 0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只要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可能我是那種比較希望被需要的人。所以,只要你找我,我一直都在。比如心情不好的時候給我發消息,我都會回,有事跟我說,我會做第一個傾聽者。只要你願意,你的生活任何每一個細節我都想知道,不管是開心的,煩惱的,我都願意聽。
  • 寒假兒童電影推薦:《跳出我天地》——為夢想去堅持,風雨無阻
    今天推薦的是一部比較久遠的電影,2009年上映的英國電影《跳出我天地》,推薦指數:★★★★。父親和哥哥為了生計在罷工抗爭,在他們看來男人需要的是力量,比如拳擊,而芭蕾則應該是有錢人家的女孩玩的東西,所以即便是威爾金森夫人說比利有天賦,他的爸爸和哥哥還是不支持。
  • 僅限陝西省居民!華清宮門票只要40元,憑身份證號購買!
    9月剛開始 西安華清宮景區 就給大家帶來了福利 陝西省內居民 只要40元就可以購買原價120元的華清宮門票
  • 一線老黨員特殊的60歲生日:只要組織需要,疫情不退我不退
    「60歲生日在別人家門口過,還真沒有過,但這絕對會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次生日。」「這些小年輕從28日值守到現在了,看著就心疼,我這還沒退休能幫他們分擔點就分擔一下,別累壞了。」胡金華說道。2月3日起胡金華正式上崗,主要負責看守在被監督性醫學觀察的居民家門口,防止居民外出。他告訴北青報記者,「居民也挺配合的,我也沒什麼可擔心的,在做好工作的同時也做好自我防範就行了。」
  • 《風雨無阻 向前進》系列公益短片播出
    ——電影頻道聯手全國工商聯推出「風雨無阻向前進」企業家系列公益短片  北京訊:新冠肺炎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一手抓抗擊疫情,一手抓經濟發展,成為當下中國的主旋律。由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和全國工商聯聯合製作,主題為「風雨無阻向前進」的企業家系列公益短片,即日起正式推出,將在CCTV-6電影頻道和各大全媒體平臺陸續發布和播出。
  • 寧波「貓奶奶」餵養50多隻流浪貓,15年風雨無阻!
    說起陳奶奶的過去,老人一開始以幫月湖西區的老住戶倒馬桶作為經濟來源,6年前,住在這兒的老居民陸續搬走了,她就不做這營生了,每天堅持餵養流浪貓卻堅持了15年,一路上風雨無阻。老人說,15年前,她偶然發現居民搬家後留下了一隻小貓,看到小貓很可憐,便收養了它,最初只餵這一隻貓,做的貓食量多了,便分給路邊的流浪貓,後來貓越來越多,一頓下來就要吃掉兩大盆食物。
  • 只要你還需要我,我一直都在……
    只要你還需要我,依然能為你赴湯蹈火,哪怕是為愛犯了錯!就當分開這些年,懷戀那麼多的過錯。痛都麼執著,只要你還記得我,做你人生過客又如何?分開,無關對錯,只怪緣起緣落曇花一現。日記寫了一頁又一頁,不敢問歸期。字裡行間,卻編織著對你的思念。
  • 大陸居民與臺灣居民結婚,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第一步:臺籍方回臺灣辦理單身及直系三代無血緣證明(需要本人去)這一步需要的材料有1.戶籍謄本:5份(到戶政事物所辦理)2.臺灣那一方身份證、印章3.大陸那一方的身份證複印件然後帶以上三份去戶籍所在地法院(比如我是在臺中法院)去公證。
  • 2公裡的路他每天來回跑幾趟,風雨無阻去護旗
    圖片來源:現代快報  2公裡的路每天來回幾趟,風雨無阻去護旗  「颳風下雨都要出來,這點雨用不著打傘,不理順了我著急,看到國旗飄揚,我覺得生活很美好。」雨越發大了起來,雨水從張汝孝老人的衣服上滴下來。圖片來源:現代快報  「我一天至少要去2趟,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一天要6趟。」提到護旗原因,張汝孝說,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就像他一直把黨徽戴在胸前一樣,國旗對他來說有特殊的意義,是他一生的信仰和方向。
  • 香港居民身份證與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區別~
    不過,房委會條例規定,公屋僅限合資格的永久性居民申請。以單身人士為例,只要入息及資產上限,不超過10,100元及236,000元,即可向房委會遞交申請表參與輪候。 至於購買資助性房屋,也只限香港永久性居民申請購買。 這是否代表非永久性居民只能租買商品房呢?
  • 歌行《風雨無阻》,帶著冬日陽光,穿越喧囂的城市,縫縫補補走吧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風雨無阻》,由臺灣歌手周華健演唱的一首歌曲。這張專輯是他全盛時期代表作品,唱片叫好又叫座,僅臺灣地區的年度銷量就突破了74萬張。因為這張專輯的發行,周華健獲得了1994年「坊間KTV歌王歌后選舉「獲選四大歌王之一美譽,奉為華語樂壇經典歌曲。聽完這首歌下來,時間也似乎停止,記憶就像潮水一樣湧了上來。
  • 雨夜中掌聲與樂聲共鳴:南京森林音樂會風雨無阻座無虛席
    中新網南京10月4日電 題:雨夜中掌聲與樂聲共鳴:南京森林音樂會風雨無阻座無虛席  作者 邢紅 翟羽 申冉  夜雨、降溫,都沒有阻擋南京民眾赴一場「黃金周」裡的音樂之約。3日晚,風雨中,2020南京森林音樂會第三場——《森林的歡聚》音樂會在著名的中山陵音樂臺如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