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後浪」,請先從不打雞血開始

2021-02-23 麥傑遜

昨天,演員何冰的上面這段為B站打的一個廣告視頻,在朋友圈刷屏了。

我非常喜歡何冰的演技,例如《白鹿原》裡的鹿子霖,《大宋提刑官》裡的宋慈等等,都是他演繹的非常經典的角色。

看到這段視頻在朋友圈刷屏,我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可能這段視頻迎合了年輕人的心理,所以才刷屏了。

然而今天早上我到年輕人很多的微博裡一看,發現似乎並不是這回事。因為在微博上,關於這段視頻的評論,被頂得最高的,很多都是這樣的言論:

從公布的統計來看,微博上的年輕人應該是很多的,但是為什麼在微博上被頂得最高的卻都是這種評論呢?

我的看法是:可能真正認為這段視頻好的,其實並不是年輕人,而是認為自己還年輕的人。

這段視頻有什麼問題嗎?並沒什麼大問題。但當我看下來後,我有一個不舒服的感覺,那就是這段視頻太「燃」了——何冰是咬著牙齒讀完這段視頻的,而且配樂更是極端地激情澎湃。

對我而言,我並不太喜歡這種風格的演講,因為當一個演員咬著牙齒演講並配上一個激情澎湃的配樂演講的時候,無論他講的是什麼,總能讓一部分人有一種打了雞血一樣的感覺。

為什麼這會讓一部分人有一種打雞血的感覺?其實,就是因為它運用了一些我們常遇見到的——「洗腦術」。

那麼這段視頻中,運用了那些「洗腦術」呢?

01

「製造高亢情緒」洗腦術。

這段視頻中,運用得最為熟練的一個洗腦術,就是製造高亢情緒。

注意觀察一下你會發現,在這個視頻中,演講者通篇的情緒都極其高亢,而且配樂釋放出的效果也是非常高亢且激情澎湃的。

當一個人沉浸在這種氛圍的時候,洗腦(中性詞)就開始了。

這種「製造高亢情緒」的洗腦術,在一些公司晨會非常常見。例如在一些公司中,領導層每天都會讓員工喊一些情緒非常高亢的口號,或者唱一些非常洪亮的歌,或者讀一些非常「勵志」的名人名言等等:

還有在一些學校,也會用喊高亢口號的方式讓準備高考的學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備考:

還有一些廣告,用的也都是這種策略:

這種製造高亢情緒的手段,就會讓一群人瞬間有一種「歸屬感」,從而不假思索的認為自己就是群體中的一員,進而為這個集體「賣命」。

02

「製造慣性思維」洗腦術。

相信很多人都被一個腦筋急轉彎耍過:

問:什麼老鼠兩條腿?答:米老鼠!

問:什麼鴨子兩條腿?答:唐老鴨!

實際上,什麼鴨子都是兩條腿。但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會回答唐老鴨有兩條腿呢?

因為絕大部分人一聽到米老鼠,就會想起唐老鴨。這就是人的慣性思維。

其實「製造慣性思維」這種洗腦術操作起來非常簡單,那就是不斷重複一個概念,讓這個概念印在你心裡,此時再一提起某件事,你就會本能地想到與之捆綁的另一件事。

仔細觀察一下你會發現,其實何冰在演講的視頻中,一直在建立的概念,就是年輕人最好最幸福」這個概念。

這個概念正確嗎?當然正確,但是當前面一直說一堆正確的話的時候,後面突然來一句:「和年輕人一起擁抱B站」,此時你就會慣性的認為,這句話也是非常正確的。


實際上,QQ和微博的年輕人比B站要多得多,但是當年看這個廣告一次後你會發現,當再有人一說到年輕人的時候,你就會想起B站;當一有人再說到B站的時候,你就會想到年輕人。

這就是「製造慣性思維」洗腦術營銷(中性詞)的力量。

這種「製造慣性思維」洗腦術,在娛樂圈非常常見。例如某個明星一直在公眾視野建立一個形象,而當下次你再看到這個明星時,你的腦子裡就會印出這個明星的形象。

比如,王寶強=老實,劉德華=天王,吳秀波=暖叔,成龍=耐打,迪麗熱巴=吃貨,吳京=愛國,翟天臨=學霸,汪峰=上不了頭條...等等。但是實際上,這些明星形象設定,很多都不是真正的他們。

03

「只告訴你局部信息」洗腦術。

只告訴你局部信息,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洗腦方式。

這種洗腦方式,通常洗腦者只給你提供單一的信息源和信息通道,而把其他的信息源和通道統統屏蔽。

這種洗腦方式,洗腦者通常會告訴你:XX永遠是正確的,XX是真理,XX是最好的公司,XX模式一定能讓你賺錢...但是他們從不會提供相反的信息給你。

在B站的這個視頻裡,演講者一直在告訴年輕人:

「我非常羨慕你們」

「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

「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

...

演講者說的這些是對的嗎?當然是對的。

但是,當今後一些「前浪」突然對這些「後浪」說一句「漲房租」或者「我們公司要996」的時候,這些「後浪」立馬就被打回現實了。

只告訴你局部信息,不告訴你全部信息,從而讓你相信他說的是對的,這就是「只告訴你局部信息」的洗腦術的力量。

順便說個題外話,那就是當人長期處於單種信息的環境下,人就會逐漸失去思考的能力,從而被動接受單一信息。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人天生就渴求信息,就像需要食物和水一樣。二當一個人面臨要麼接受單一信息要麼不接受任何信息兩種選擇時,人只能選擇前者。這就是為什麼傳銷組織或其他洗腦組織要求成員不得隨意與外界接觸的原因。

實際上,讚美年輕人當然是可以的,但是我更喜歡的是那種實事求是的讚美,以及那種不打雞血的讚美。因為如果當讚美是建立在打雞血之上的時候,那這種讚美,很有可能是虛幻的。

以上,就是我看完這段「後浪」視頻後的一些思考,但願對你有用。

· END ·

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老莫公眾號

老莫微信:lliigg22

備註公司與職業更易通過

相關焦點

  • 奔跑吧,後浪。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
    這是B站請在B站很受歡迎的何冰老師做的一次演講,錄製的一條短片。因為何冰老師出色的臺詞功底,以及視頻中許多戳中人的文案,讓許多人產生了共鳴。比如:「你們年輕人,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你們生活在一個好時代。」
  • 麥當勞出《後浪》續集了,新一代後浪炸雞登場!
    開門見山後,何冰老師就以鏗鏘有力的語調開始表演,文案風格與後浪極為相似。>何冰老師以旁觀者的角度聚焦新一代與眾不同的行為特質,認可、讚美新一代充滿鬥志和幹勁的寶貴品質,寄語新一代跳出桎梏,活出自我的美好期待。
  • 當下的年輕人算哪門子的後浪,充其量是些不值錢的韭菜!
    有關後浪的討論火了,起因是B站的一個視頻演講《奔湧吧,後浪》在網上引發了普遍的吐槽。在視頻中,演講人何冰大灌毒雞湯。他一上來就說「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這話讓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中國已經大踏步邁進了共產主義社會了,可以按需分配了。
  • 《後浪》請原諒我對你的不敬,有些話我想對你說
    「一代不如一代」最開始,用在的是「80後」的身上,那時的長輩們把八零後稱為養尊處優的一代,也是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獨生子女最高峰的一代。「90後」開始跟八零後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比八零後更特立獨行的性格「非主流」,使他們也成為了飽受批評的一代,他們是經歷了網際網路迅速發展崛起的一代,他們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享受到了網際網路發展帶來的機遇與便利,如今漸漸也與八零後一起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力。有著號稱「蛋蛋後」的零零後們暫且不提,你們最多也才初入社會,等待著你們的還是未知的未來。
  • 什麼前浪後浪,人生就該一直浪
    "無論前浪、後浪,我們都應該「一直浪」?只要你覺得自己還是青年,那你就可以一直浪。沒有人甘願隨著年齡增長淡出社會主流,聲量越來越小,說什麼都鮮有人聽。無論是稚氣未脫小頑童,還是垂垂老矣白髮人,都不願自己被視如空氣。
  • 一朵小破浪花眼裡的《後浪》
    視頻裡,去國外高空跳傘、在電競舞臺上揮灑青春或者穿著漢服在市井裡穿過,這些似乎都是大城市的後浪們才有機會和能力去選擇的生活。小城市和農村的後浪們,估計看著視頻裡的畫面會感覺有些遙遠和陌生。他們只有選擇努力學習,走出山村才可以擁有更大的天空;他們只有選擇拼命工作,才可以在大城市有一絲落腳之處。這些,也是無數後浪們的現狀。
  • 《後浪》刷屏,你說的浪是什麼浪?
    可以為了使命堅守崗位可以為了榮耀執著前行但是他們希望體現個人價值希望得到長輩和社會的認可"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你們也在啟發我們怎樣去更好的生活"說到生活現在的青年也確實是會玩這些後浪也確實挺浪進國企嗎?
  • 麥當勞出《後浪》續集了,新一代後浪炸雞登場
    後浪也自此成為了形容新一代年輕人的網絡熱詞,在日常生活中高頻出現。現如今,「後浪」效應雖然漸趨平息,但是仍然發揮著不小的影響力。,為宣傳新品拍攝了一支《後浪》的續集片,不過這次的主角就讓人大呼意想不到!
  • 《後浪》,一碗加了迷藥的青年訂製雞湯
    ,後浪!」60後何冰所代表的「前浪」主動走向了「後浪」,而轉發《後浪》者似乎更多的是中年一代,有人說它猝不及防地俘獲了那些經歷過摸爬滾打,深知生活不易的前浪們。《後浪》備受讚譽,卻也爭議不斷。它過於簡單地「討好」年輕人,反而給很多年輕人以隔靴搔癢的不適與尷尬。
  • 《後浪》90後00後才不是被毀掉的一代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昨晚,B站(嗶哩嗶哩彈幕網)獻給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後浪》在央視一套播出,並登陸《新聞聯播》前黃金時段。國家一級演員@人藝何冰 登臺演講,點讚當今年輕人的專業態度及自信、大氣等優秀特質,配合青春影像混剪,充分詮釋了年輕人表達自我,擁抱世界的態度。「奔湧吧!後浪!」
  • 《後浪》太煽情?B站:只是《新聞聯播》前的廣告
    B站青年宣言片《後浪》在央視一套播出,並登陸《新聞聯播》前黃金時段。隨後,片中演員何冰的演講在朋友圈刷屏,並引發網友熱議,「後浪」一時間成為熱詞。  《後浪》策劃的目的是什麼?誰寫的解說詞?是否過於 「打雞血」「煽情」?5月4日,B站的相關人士在線上接受了國內媒體採訪時進行了回應。
  • 湖文學子自製英文版《後浪》,請收藏!
    奔湧吧後浪,奔跑吧湖文學子!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和否定而內心強大的人 從不吝嗇讚美和鼓勵向你們的大氣致敬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與共 和而不同年輕的身體 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 審美和價值觀The week are accustomed to ridicule and denial.
  • 後浪?所有慷慨激昂的演講,都不如低聲說出哪怕一點真相
    片中何冰老師慷慨激昂,訴說著當代青年的美好生活,以及他們前浪多麼羨慕後浪青年所處於一個美好時代。片中的青年有著美好的選擇。他們去遠行,登山、旅遊,體驗高空跳傘;女孩穿著漢服翩翩起舞;快樂地吹奏樂器,幸福地舉著相機攝影;在電競舞臺享受勝利、揮灑激情等等。生活實在太美好了。
  • 在前浪與後浪之間,還有非浪
    《非浪》的演講者朱一旦出生於1983年,他的視野更多關注的既不是前浪,也不是後浪,而是拍在沙灘上的非浪,是苦苦掙扎於選擇金錢還是理想、金錢還是健康、金錢還是家庭的非浪。以演講者出生年代的不同,我們可以以每15年為一個區間進行前浪、非浪、後浪的區分。
  • 《後浪》刺痛了年輕人的內心,他們是否幸福?這與演員何冰何幹?
    《後浪《後浪》以何冰老師作為中老年代表,向年輕一代人表達了羨慕、敬佩和鼓勵之情!視頻顯示年輕人出國旅遊;參加網遊競技獲勝;在大海上漂流冒險;在飛機上準備跳傘;拿著數萬塊的GO pro做各種酷炫運動……視頻最後說:「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和否定,而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和鼓勵
  • 我們不是何冰視頻中的後浪,要努力成為朱一旦口中的非浪
    主題為《後浪》的視頻,在五四青年節,我們以為這是在鼓勵青年,但沒想都,是在」激怒「我們。視頻中的年輕人,出國體驗高空跳傘,在繁華都市穿著漢服,在電競舞臺恣意揮灑激情,生活好像很有激情很酷。再配上何冰老師激情澎湃的演講,好像新一代的年輕人真的如視頻中那樣豐富多彩。
  • 也許《後浪》這碗雞湯應該這么喝
    ,一方認為該視頻宣揚正能量、使人積極向上,而另一方則說該片過於打雞血、煽情,並且所述「後浪」的範圍也過於狹窄。不同於網上其他人的遭遇,我的好友圈在五四當天並沒有被《後浪》刷屏,恰恰相反的是我的好友圈幾乎沒有一個人對該片進行推送,這可能是因為我的微信好友不多、也有可能是我的朋友和我一樣年齡大了看事物更冷靜,當然更有可能的是《後浪》的影響力未必如想像中那麼大。
  • 世界終將屬於「後浪」!
    有網友說,「後浪」和何冰再次印證了B站的逼格! 2020年5月3日,bilibili網站(簡答B站)獻給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後浪》在央視一套播出,並登陸《新聞聯播》前黃金時段。 五一節前曾在B站刷到以講授「法律」聞名的羅翔老師,他兩天吸粉百萬,被譽為B站之光。
  • 後浪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後浪演講稿全文     在今年的五四青年節,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後浪》刷屏了,簡短的幾 ,表達了對年青人的讚美和認可,演講中的文案引發了巨大的討論 。     弱小的人,     才習慣嘲諷與否定;     內心強大的人,     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     向你們的大氣致敬。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 「奔湧吧,後浪!」——何冰B站演講全文文字版完整稿
    5月3日晚,央視在《新聞聯播》前播出了B站青年宣言片《後浪》,這是B站首次登陸央視黃金時段。《後浪》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和觀察者網6家主流媒體聯合B站發布,為當代青年風採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