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日凌晨時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塌了。從媒體報導來看,造成該射電望遠鏡這次坍塌的主要原因是900噸的望遠鏡接收設備平臺墜落並砸毀了鏡面,最終造成了坍塌。作為曾經世界上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直徑350米的阿雷西博為人類探測宇宙立下不小的功勞,它曾發現了第一個脈衝雙星、第一個毫秒脈衝星以及證明了中子星的存在。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被建造在波多黎各島的山谷中,由康奈爾大學負責日常管理。過去多年中,來自多個國家,多所大學的相關項目都在這裡進行,以至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被稱之為「人類之眼」。所以在它被損壞後,整個國際天文學界都為之震驚。好在目前已經有了完美替代品,而且探測性能要比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更強,它就是位於中國貴州平塘的「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
中國國家天文臺表示,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中國天眼」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至今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另外,基於「中國天眼」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已經達到四十餘篇。其中一篇關於快速射電暴的論文被《自然》期刊認可為年度十大科學發現之一。
就在國際天文學界為未來的項目擔憂之時,中國宣布重大消息,即中國將向世界開放「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作為目前國際天文學領域「唯一重要的儀器」,「中國天眼」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國際天文學研究的基礎設施。這也足以證明,中國的目標是讓「中國天眼」走向世界,變成「世界巨眼」。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外國媒體對中國這個決定紛紛表示讚嘆。不過說到底,這確實也是國際天文學界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