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讓我們的生活仿佛被按下暫停鍵。這突如其來的最長寒假,一延再延的返校日子,讓孩子們越發想念課堂、老師和同學。
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少年學報聯合未來·名校長聯盟策劃推出特別直播活動:「名校長說」第一季—— 「戰疫進行時 停課不停學」。
我們邀請名校長們來當「主播」,從2月19日起,每天一位名校長,為孩子們、家長們帶來七堂別開生面的校長主題課。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家長和學生都帶來不小改變。
面對突然變長的寒假,很多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自主學習、自主規劃時間;對中考生、高考生來說,升學考複習計劃突變,該如何趕上進度,確保考試不受影響;
對於家長來說,突然面臨每天24小時不分朝夕的陪娃,如何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如何高效又溫和的陪讀陪學、如何幫孩子做好學習規劃等,也是不小考驗。
而疫情帶來的這些影響,正是校長們想和大家談的話題。為了本次直播,校長們都做足了準備。
初中生學業壓力不小,尤其是今年有中考任務的初三生,該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學校長潘志平帶來的分享與此相關:《在家有效、快樂學習的三點建議》。人稱阿潘校長的他,17年來堅持給家長和學生親筆寫信交流,他把自己38年教師、25年校長、26年父親的經驗和思考,融入了每一個字,他的專著《一位智慧校長給家長的50封親筆信》曾入圍2018全國家庭教育影響力圖書TOP榜。相信他的課會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不一樣的啟發。
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初中部校長周虹則聚焦於親子關係。她帶來的主題是《變「跨服聊天」為「同頻共振」——疫情下的親子成長共同體》。學校的親子教育秉承「共同成長」理念,一方面伴隨著孩子的成長,進入青春期,家長的教育方式也要跟隨著「成長育」;另一方面,育兒先育己,陪伴孩子前行的同時是相輔相成,相依相長的過程。在疫情期間,可以通過哪些具體的舉措把抗「疫」的關鍵時刻變為升級親子關係,促進家庭健康的好時機呢?相信周校長的分享一定能幫到家長和孩子。
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俞國娣帶來的主題是《感動了,就說出來——有天談、談個天》。她想就時事讓孩子們學會聊天,學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成人,人就是這樣長大的。」俞校長曾多次隨「教育部特級教師講學團」到全國各地講學,深受歡迎,被稱為「中國『長三角』最具影響力校長」。在她看來,生活是最好的教育題材。
杭州市賣魚橋小學教育集團校長羅才軍,想和大家探討《在困頓裡突破困頓,在孤獨裡守望孤獨》,希望家長朋友和孩子們,在這一段特殊的居家日子裡,認認真真上好「勇氣」「孤獨」「愛的序位」這三堂人生課。
杭州市金都天長小學校長傅頌九希望分享的主題是,中小學生《如何應對「居家學習」新挑戰》。面對學習環境、組織形式、技術方式的變化,家長朋友應當做孩子「生活上的陪伴者、學習上的助力者、思想上的引導者」,幫助孩子做到「停課不停學,宅家有收穫」。
杭州市濱江實驗小學校長張翼文想給孩子們講的是《疫情面前的責任與擔當》。在他看來,萬物是有靈性的,人類應該做到將「善」惠及到世間萬物。祖國母親的強大給了我們足夠的力量與信心,疫情面前人人更好地做到自律,才能有更多的自由。
錦繡育才教育集團小學總校長丁杭纓,她想和大家分享,《如何讓孩子從疫情中獲得更重要的東西》。那麼,什麼是人生更重要的東西呢?千萬別錯過丁校長的分享。
這是校長版的「一席」,分享見解、做有價值的傳播。帶著孩子們,停課不停學,安心在家,抗擊疫情。為孩子和家長打開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視聽新世界,讓孩子和家長們足不出戶,就能聆聽校長們的真知灼見。
2月19日-2月25日
每天晚上7:00——7:40
我們不見不散!
(來源:少年學報)
>>>>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