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別兩年能與上師再次相會,雖然僅是短暫的停留,但作為弟子們已經是非常滿足與歡喜。
有的師兄攜帶一家老小前來拜訪上師,有的師兄從杭州特意趕到上海只為和上師須臾間的小敘,也有很多師兄為了在緊湊的時間段內可以看到上師,耐心地在賓館等待上師外出歸來.
大解脫經上海共修開始至今,上師對大家的共修非常讚嘆,為了能讓弟子們一起念誦經典,共修善法,積累善業,這次有緣和大家共同念誦《大解脫經》並做了簡單的交流。
上師在這次共修後,做了以下幾點內容的交流。
(根據現場聽聞的記憶整理編寫,文字內容會因編輯略有差異。)
1.學佛的緣分,每個人都不同。
這次有新參與共修的道友,也有一些老道友,我們今天能相遇是緣分,有的緣分深,那麼經常可以見到,可以保持很長時間的聯繫,有的緣分淺,可能見一次後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再相遇。這都是自然的事情。
希望大家能好好學習佛法,但是學佛也不是強迫性的,是歡喜的,不能圍著佛法起煩惱,這是造業的。
比如說,有的人學佛會吃素,有的人會念經或者念咒,有的喜歡磕頭,有的細化放生,這都沒有絕對的,不是說每個人都一定要強迫自己又要念經又要吃素又要磕頭又要放生,不是堆一起壓在頭上這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善法,我沒有強制要求必須要大家這樣做或那樣做,希望大家歡喜地去做力所能及的善事,改變自己的心。
2.大解脫經的功德
這部大解脫經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前宣講的經典,內容很深廣,大家念誦的時候可以多多思考,在其他地方道場,他們有人可以做講解,共修念誦的時候會暫停幾秒鐘做下寂止和觀修。
上海目前沒條件這樣做也沒關係,讀的時候可以慢慢地,一點點去想,所讀的內容是什麼意思,佛法講聞思修,我們要儘量去思維佛經的內容和意義。
(在開始念經前,師兄們討論到從其他地方也見過這部經,在國內很早就流傳了,只不過版本不一樣。念誦圓滿後,上師對這一點做了簡單說明。)
2007年開始我有推廣這部經,一開始這部經的法本比較難請到,最早流傳的是從臺灣傳過來的,翻譯的版本也有很多,在藏地這部經也是有拉薩版本,拉卜楞寺版本,德格印經院版本,很多版本都有流通的情況下,所以大家接觸到了不一樣譯本的經書,也是正常的。
不少道場的師兄們都有發心念誦這部經,有的弟子已經完成了三千遍的念誦,也有很多弟子發願念誦一千遍,大家有空的話可以多念,不是強迫的說一定要每天念一部,而是希望大家按自己的情況去安排時間和佛法修行。
這部經的感應裡,有人獲得了不可思議的瑞相,不是說要大家追求這個,但每個人的感應不同,這部經的功德利益也是很大。
在我的弟子中,有的通過念這部經,一點點圓滿了自己的心願,祈求家庭圓滿的,生意從小買賣做成大生意的,雖然學佛最終目的我們是為了離苦得樂,獲得解脫,但是這些暫時的福報也可以通過念誦共修《大解脫經》來獲得。
3.學佛拜師,切忌盲目追求名聲
我作為一個出家人,佛法學習了十五年,但是說起修,我也不是做的很好,我也在繼續修行。
我們學習佛法,不是跟著名聲去學的,從外表我們無法判斷出別人的境界。
比如有的出家人五部大論能講得非常好,但他的修行內證可能並沒有那麼好。有的出家人講經講的很一般,甚至不太好的,但他卻是有內證修行境界的一個好修行人。
這些我們從外在都無法判斷,所以我們學佛的時候,不能簡單的只看出家人的頭銜或者名氣,現在這個社會也是比較複雜,大家要用智慧來學佛法。
4.希望在家弟子做好自己應盡的社會職責
在座的大家都有五十多歲了,家裡有各種事情需要大家去處理,照顧老人或者帶第三代的孩子,我們要做好孝順父母,恭敬長輩,做好這些世間的義務,這是我們學佛的基礎。
學佛和家庭生活要互相協調好,不要造成衝突,一方面是要做好支撐家庭的事,另一方面也不能忘了我們學佛念佛的目的。
這周的《大解脫經》共修,參與的師兄們帶來了各類水果供養三寶,燃酥油燈,點妙香,誦佛經,因緣會遇時大家得有此機遇共修善業。
釋迦摩尼佛在初轉法輪時說的第一法印就是「諸行無常」,但凡是因緣集聚而現的法,都是隨緣而變化的,如同道場中點燃的油燈與燃盡的妙香,這也是在宣說著佛陀的法音。
2017年6月18日,道場共修於13:25開始,共修念誦圓滿於15:40,共修交流與休息之後,上師17:05分左右離開上海共修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