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實習生 金舒洋
「過去一年來,福州金魚在全國舉辦22場巡迴展,在北京地鐵天安門站投放了宣傳海報,在全國範圍內打響了知名度。」昨日上午,在閩侯潘氏金魚養殖場內,總經理潘國誠熱情洋溢地向前來調研的政協委員和專家介紹金魚小鎮建設一年多來取得的成績。
「推動閩侯縣荊溪鎮關中村打造『金魚小鎮』」是市政協2019年專題協商議題。該議題直接推動了市政府工作報告把建設金魚產業園區列入2020年工作計劃。為進一步促進專題協商成果轉化落實,市政協以將在我市舉辦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為契機,將「福州金魚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打造福州金魚小鎮」列入2020年重點提案,以重點提案督辦的形式打造福州金魚小鎮「升級版」,進一步推動我市金魚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在潘氏金魚養殖場新址,64畝標準化養殖區裡100餘萬尾各色金魚暢遊,金魚銷售館建設步入尾聲,金魚文化展示中心即將動工。
政協委員和專家在潘氏金魚養殖場調研。記者 錢嘉宜 攝
「從硬體上看,建設腳步很快。我們今年的目標是把福州金魚『金字招牌』樹起來,以三產促二產帶一產,打造鄉村建設與三產不斷融合的高質量金魚小鎮。」市政協委員、主提案者黃小紅開門見山表達了來意。
「要形成完整的金魚產業鏈條,必須要對整個關中區域統籌規劃。」市政協委員陳秀絹表示,在市政協的推動下,關中村已成為2019年閩侯鄉村振興示範點,要儘快促成以關中村為核心區域,輻射整個「關源」區域的金魚產業發展集群,讓資源優勢更加集中,把福州金魚產業做大做強。
市政協委員王詩潤則說:「現在我們已經有了辦金魚巡迴展的經驗,建議由有關部門介入,加強福州金魚文化史料研究、文物搜集與保護,以世遺大會為契機,推出具有福州特色、國際話語、創意融合的金魚文化對外展覽,或引進一批高水平金魚文物來榕展覽。」
「金魚小鎮還應成為金魚養殖人才高地。」市政協委員黃小紅說,金魚小鎮的活力在於創新,而創新的核心正是人才。根據前期調研,金魚養殖從業人員學歷普遍都在本科以下,建議市委、市政府能為金魚小鎮養殖人才引進出臺配套政策,同時打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吸引相關企業、研發機構等入駐,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戰略聯盟。
黃小紅的說法得到了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張子平的認同。他表示,金魚小鎮要加強科教元素,金魚本身就是很好的科學研究材料,在育種、繁殖等養殖過程中還有諸多值得進行探究的環節,通過金魚小鎮科教基地建設,未來有望實現私人定製等更多樣化的金魚產品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