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閒下來去挖掘些難得的老照片,對於一個喜歡流行音樂的人來說是格外有趣味的。藝人大多私下裡也願意留下各種照片作紀念。而無孔不入的現代傳播渠道則不斷將一張張有意思的圖片擺到公眾面前……這個不多說,我們還是來看這張照片吧。
照片主體毫無疑問是正中的羅大佑,老歌迷大抵一眼即可認出這正是那個黑色旋風的羅大佑。背景依稀有「民歌」「羅大佑」與「研習創作發表會」字樣,並且由照片中央捲髮男子樣貌,可依稀推測該照片拍攝於1982年前後。然至於這個「研習創作發表會」的具體詳情,便不得而知了。
但是,在這裡真正想談的,並不是大家所熟識的青年羅大佑,而是照片中餘下的四個人。
在這裡我們還是先看一下這張照片中人物的簡單介紹
逐一來說,左一叫杜達雄,我們還是先來看幾個大佑唱片封面的細節。
看到這些您應該明白了吧?即使於當下依舊入時的《之乎者也》經典造型,讓人無法忘懷的《家》的憂傷剪影,《愛人同志》粗獷的線條輪廓與高明的防盜版墨跡;《閃亮的日子》與《告別的年代》中為轉型而出人預料的多變造型..構想出這些極其出色的唱片封面,杜達雄均功不可沒。在平面製作行業裡,他是1983年「金嗓獎」最佳唱片封面設計獎的唯一得主(作品《天天天藍》)。此外,大佑那張開天闢地的《之乎者也》在錄製完成三年後之所以能如願的成功發行,ADU也有推波助瀾之力。最初杜達雄的朋友與羅大佑相熟,因此結識了羅大佑。那時羅大佑還是臺灣省高雄醫學院的學生。剛為《閃亮的日子》作曲,這首歌雖然由劉文正演唱。但羅大佑卻藉藉無名,他打算做的唱片《之乎者也》也被當時的唱片公司認為太前衛而打了回票。
「我當時在華威廣告公司擔任設計部主任,二毛在那裡擔任AD(藝術指導),我把大佑的歌給他聽,他很有興趣。但當時也不敢冒然推出。就先把其中一首《童年》給張艾嘉唱,用大牌帶新人的方式來做。」
之後杜達雄專供男星藝術攝影,與之合作的王喜、徐君豪、蔣偉文、潘若迪全裸寫真均是響噹噹的作品,這裡也不多說。
下面說說左二
她的知名度大概是此照片中除大佑外最大的。和大佑一樣,她總是背負著一頂大大的帽子,人們稱她是「臺灣民歌之母」。
她叫陶曉清,是臺灣資深廣播人,民歌運動的推手。有關陶阿姨的詳細情況以及她對民歌運動起到怎樣的助推作用我不想多談了,自己度娘。
他的兒子馬世芳,我也不過多說了。
右二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她就是邰肇玫,1977年6月參加第一屆金韻獎比賽,與大學同學好友施碧梧組成了臺灣第一個女子二重唱(二重聲部)組合,隨即發表與施碧梧搭檔合唱《如果》及《小小貝殼》,立刻受到校園學子的熱烈歡迎,其後許多民歌手的專輯中也邀請她寫歌。
1980出版第一張與施碧梧的創作合集「看一看他」;之後單飛出版個人專輯「奔放奔放」,得到1980年度唱片製作金鼎獎。主打歌《奔放奔放》至今仍是民歌演唱會上必點安可曲。自1980年至1987年間,共出版9張專輯,幾乎全由她自己擔任作曲者,風格獨特多元、創作力驚人。(代表作品如:吉他、蘆葦、雪歌、留一盞燈、沉默…等等)
除了個人專輯的歌曲之外,作品也散見於其他歌者的專輯,譬如劉藍溪《起風的日子》、陳明韶《瓶中信》《下雨天的周末》、包美聖《走向我走向你》、楊耀東《山裡來的女孩》《空白明信片》、蘇芮《心痛的感覺》、金素梅《最後的戀人》、黃鶯鶯《也許你曾》等等。而《心痛的感覺》更有許多版本,《如果》也有廣東版傳唱。作品統計至少達200多首。
在1987年出版了《不設防的城市》專輯後,便遠赴美國定居,臺灣樂壇乍然不見蹤跡。闊別重逢於2004年一場「名揚四海」演唱會後,喚起樂迷無限的思念與復出的渴望,在網路上凝聚成她的「小玫家族」,應是國內首位擁有網路家族的民歌手。於是她再度的參加數場民歌演唱會(包括極重要的「民歌30--永遠的未央歌」)、以及由施孝榮主辦的「民歌高峰會」系列演唱會,而各唱片公司亦再度重視她的專輯而陸續復刻上市。
2007年她獨立出資錄製了一張新作品「等待你」,未在市面公開發行,僅在樂迷間流傳及網絡分享,仍然堅持她一貫的音樂要求,每首歌製作皆細斟慢酌。
我個人最愛的無疑是那首永恆的經典《心痛的感覺》,蘇芮、林志炫、柯以敏均較高水準的翻唱過這首歌。
在此也另送一張個人非常喜歡的老照片
當然如果你想八卦一點的話,那我再送上一張圖……
好了現在說最右面那位:熊天益。同為羅大佑的校友,也有著相似的棄醫從藝的經歷。熟悉臺灣流行音樂的朋友相信會從一些歌手的音樂作品中看到他的名字,如果不知道的話那他妹妹你或許聽說過,就是臺灣著名詞人熊美玲。他的作品我推薦一兩首吧,一是童孔的《冬雪》,出自童孔那張同名專輯,真是好聽到爆!尤其是二胡的運用。還有一首是張雨生的《是否真的愛我》,這兩首歌我都是非常喜歡的。
有時候一張照片可以牽扯出來的東西真的有很多,強叔希望就像聊天一樣我們分享自己喜歡的人喜歡的音樂喜歡的那個時代或者是喜歡的某種感動,一絲絲一點點的記憶都是財富。尤其在你失去某些當下的情緒的時候,這種感受的交流似乎讓你有繼續下去的動力,不管是繼續做什麼。
PS:本文內容方向最初來自於貼吧網友ID為戀上你的樣子的探究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