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政府號召大家「就地過年」,歲末的農夫市集似乎也比往年更加熱鬧了一些。
在年貨市集上,我們隨機採訪了幾位置辦年貨的集友們,嘮嘮今年如何過年,過年吃什麼?
丁先生和王女士夫婦是市集的老集友,夫妻倆經常一起來趕集,自稱 「傳統」的北京人,今年像往年一樣和家人在一起過年。每年的這個時候對於他們家人來說白菜蘿蔔是當家菜。丁先生會動手做蘿蔔泡菜:白蘿蔔紅蘿蔔用鹽殺水後,再用晾涼的冰糖水和醋醃製,配上年夜飯上的葷食,特別解膩!年夜飯,家裡人會聚到一起包餃子,飯桌上一定不會少了魚和雞。妻子王女士負責在市集上採購食材,他和父親負責做飯。丁先生還不忘提醒我們,過年在家吃飯的時候,一定要選白菜,因為白菜就是「百財」,他們也祝大家牛年平安順遂!秦女士也是北京人。因為住在三元橋附近,平時會在集室採購食材,周末則會帶著孩子來趕集。往常過年都會帶著孩子出去玩,今年只能在北京原地過年。以前的年夜飯都會和家人一起到飯店吃。今年由於疫情,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一大家子都會一起在家做飯。公公婆婆年夜飯傳統是一定會做一道粉蒸肉,秦女士這次趕集就是過來買肉的。楊女士是市集的忠實集友。5年前為了給孩子找尋最安全的食材了解到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經常從西北五環家裡專門來三元橋和香格裡拉飯店趕集。夫妻都是河南人,今年響應政府號召在北京「就地過年」。
在河南老家有一道特色的「紅(烘)」肉,會從臘八一直吃到過年,一家三口來趕集就是為了準備這道家鄉菜的食材,今年在北京過年,就自己動手做,也能要吃到從小到大的家鄉味道。王女士全家人都很關注飲食安全,自從在網上了解到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後,和父母一起住的王女士就一直堅持在市集上給全家採購食材。
周末的年貨大集上,王女士和父親一起來囤年貨。因為是北京人,今年也和往年一樣在家做年夜飯。每年的保留菜就是燉肉和年糕,因為家人對市集的認可,所以這四五年來家裡吃的東西幾乎都是在市集採購的。女生是河南人,男生是湖北人,女生從事環保相關的工作,所以對北京有機農夫市集早有耳聞,但是由於平時不太做飯,這是他們第一次來趕集。
在河南老家過年都要宰羊煮羊肉慶祝,而在湖北男生家有吃蒸魚的傳統,討個「年年有魚」的彩頭。但是這些對於90後的他們都太過複雜了。所以在年貨大集上他們只買了零食和日用品,年三十會叫上不回家的朋友們一起聚聚。遠在老家的家人早早就寄來了特產年貨給「就地過年」的孩子們,讓他們在北京依然能吃到家鄉的味道。沈先生說這是2021年的第一次趕集,帶著女兒來年貨大集寫福字,順便買菜。祖籍江蘇的沈先生已經在北京過了二十多個除夕,每年的年夜飯都會做一道燴菜,裡面有冬筍、木耳、大白菜、胡蘿蔔、蘑菇等原料,用紅燒糖醋的做法燴在一起。他說,重要的是都必須是有機的食材。他從有機農夫市集成立的時候就一直關注,也一直關注有機農業並且踐行有機的生活方式。豆子的公司就在三裡屯那裡花園附近,所以周二經常和同事們一起,來市集吃個午飯再買點菜。
3年前豆子為了孩子吃到健康的食物開始在市集上買菜,還把市集的理念和食材推薦給了同事們,慢慢就開始相約一起趕集。
這個春節,北京本地人的豆子希望能和家人守一起,過一個更有年味兒的新年,年夜飯要自己動手做一道魚給家人。王女士是從北京電視臺的報導中得知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的,趕集已經有七八年了,兩個孩子都是吃市集的菜長大的。
王女士是山西人,丈夫是北京人,今年一家一起在北京過年,雖然沒有山西的銅火鍋,但是年夜飯一定會有婆婆親手做的獅子頭,還有一道用臘八醋和京糕、粉條、蝦米皮拌的看家菜。王女士丈夫說,地道的北京人會在年三十兒的零點吃餃子,諧音「交子」,意為更歲交子,大吉大利!小白平時的工作很忙,孩子是家裡老人幫忙帶,經常只是晚上回家陪孩子睡個覺。趕集對她來說是最好的放鬆休閒的方式,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她甚至會利用午休的時間從望京打車來三裡屯那裡花園來趕集。
小白說,幸福的生活就是每天能自己做飯,天天吃有機的菜。孩子放假就和老人回老家了。今年春節小白夫妻依然會回到內蒙古包頭,和家人一起吃有肉有魚的年夜飯。燕女士是從雜誌上知道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的,從懷孕開始趕集,今年女兒也快十歲了,是真正的市集寶寶。平時不止會趕集,也經常會去三元橋集室社區菜店補貨。燕女士說家裡吃的東西都是從市集上買的,連女兒的零食也是,現在包裡還裝著秋梨膏棒棒糖。老家江蘇的燕女士今年和家人一起在北京過年,家人以素食為主,年夜飯一定會煲一鍋松茸湯、炒幾個青菜、喝一點紅酒,大年初二一早會按照老家的傳統吃湯圓。在採訪的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發現,市集不僅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放下手機、走出家門」的理由;也創造了「陪伴家人、朋友相聚」的真實場景——夫妻、朋友、同事、父女、母子、一家人結伴,趕集買菜、置辦年貨、回家做飯、陪伴交流。看到這種返璞歸真的生活,讓人有一種很實在的幸福感。不知道大家趕集買菜回家吃飯時,菜有沒有變得更香了呢?
「菜有菜味,肉有肉味,買菜也有人情味!」 這一直是農夫市集追求的目標。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線下趕集,面對面交流,一同支持本地生態小農,支持友善環境的生產方式,不僅可以吃到小農應季新鮮的生態食材,也是一種更健康、更綠色的環保生活方式。牛年將至,讓我們繼續關心糧食、蔬菜、土地和農民。北京有機農夫市集也將同大家一起努力應對生活的改變。除了固定舉辦每周2~3場的農夫市集,市集的兩家社區菜店——【集室·三元橋】和【集室·橡樹灣】也將為您提供服務,把不能來趕集的小農食材帶到您身邊。
年前還有一場年貨市集,下周二在三裡屯那裡花園。
另外今年春節從初三到初八,我們將邀請農友一起,在社區菜店【集室·三元橋】輪流當班兒,陪街坊鄰居聊天、喝茶、做美食、過大年。歡迎自帶碗筷來嘮嗑兒!(具體安排請關注公號後續推送哦!)
採訪整理 | 吐吐
編輯 | 靈泉,天樂
👇點擊閱讀原文發現更多美味。支持生態小農,創造健康、公平、可持續的食物體系和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