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彈頭如何穿「裙子」防熱?

2020-12-23 騰訊網

如果仔細觀察飛彈彈頭部分就會發現在許多飛彈與彈頭銜接的過渡部分都有一個突然放大的部分,一旦彈頭與飛彈彈體分離,這個放大的過渡段部位就像小姑娘在腰間穿著一件短裙一樣。那麼,為什麼飛彈彈頭要在尾部繫著一條「短裙」呢?

▲ 彈道飛彈彈頭的幾種常見外形,其中前兩種都似穿著裙子(圖片來源:《彈頭設計》宇航出版社)

在前面已經談到,彈頭在高空再入的時候,啟動環境非常惡劣,在這時如果彈頭出現前後翻滾的狀態,將使彈頭燒蝕的毫無規律,甚至以防熱最薄弱的尾部衝向溫度最高的前面,而且這種毫無規律的運動將打亂彈道設計,因此為了避免彈頭在高速再入時出現不對稱燒蝕,減少其滾動共振,保證彈頭突防系統的正常工作,進而有效地提高彈頭的命中精度,就必須準確地對彈頭進行定向和穩定控制。這就要求在彈頭上設計有相應的末段控制系統,以便控制彈頭的飛行姿態。

穩定控制的技術途徑雖然有很多,但最簡單和使用最多的一種控制彈頭再入飛行姿態的方法是,在彈頭的尾部作一個穩定裙設計。這種裙狀過渡段的設計本身是彈體殼體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它並不承受過高的載荷,只是在彈頭穿過大氣層時,如同羽毛球上的羽毛段,利用空氣的阻滯,不斷調整彈頭飛行姿態,使所謂的空氣動力作用的壓心保持在彈頭質心之後,就可以保證彈頭頭部始終向前,同時也可以降低一定的下落速度。當然,倘若彈頭再入飛行的速度很高,僅僅依靠結構上的穩定裙是不夠的,還必須在彈頭上安裝調整彈頭姿態的姿控小火箭、制動折翼及精確的姿控系統等,通常這種姿態控制系統會使彈頭再入時繞其相應的彈體對稱軸旋轉,這就像步槍子彈頭通過膛線加速旋轉,在出膛後高速旋轉,以避免遭遇空氣或目標物後側偏甚至翻滾,確保了子彈的較高命中精度。不過,由於彈道飛彈彈頭內部結構強度和核裝置工況的要求,彈頭的旋轉速度不可能像子彈那麼高,其只能保持慢旋狀態,這種慢旋不但能保持飛行方向和精度,還能保證彈頭的防熱可靠,因為彈頭在再入時因為由於存在再入傾角的關係,導致軸對稱的彈頭不同側面的阻力不同,這直接造成彈頭表面不同方向的燒蝕情況有很大不同,而沿著飛行軸向緩慢旋轉,可使彈頭覆蓋層不同側面燒蝕均勻,避免了因為不均勻燒蝕造成外形不對稱,最終導致彈頭在高速氣動環境中出現振動,甚至面一側或點的過渡燒蝕導致彈頭最終解體和燒毀。但由於這種設計使彈頭艙內寶貴的載荷容積變小,因此通常是彈道飛彈再入技術較為初級的國家,或在防熱材料和結構設計難以取得突破的情況下採用,而且大多用於剛開始面臨彈頭再入防熱困境的中程彈道飛彈上,在發展中遠程和洲際飛彈時這種通過彈頭獨特外形緩解再入防熱問題的做法就難以行得通了。我們在在美蘇彈道飛彈發展初期都可以發現這種彈頭外形設計,但很快在防熱技術成熟後,這種外形設計就非常少見了,而在近期朝鮮「勞動」和2017年發展起來的「火星-12」等中程飛彈,以及伊朗的「流星」2和「奇亞姆」等中近程飛彈上都還可以看到這種設計。可見,彈頭穿「裙子」載入大氣層可不是為了清爽或好看,而恰恰相反是為了防熱呢。

▲ 射程只有1000多千米的勞動飛彈採用多級圓錐的裙形再入體設計,可以滿足彈頭再入防熱要求(圖片來源:prokorea.ru)

李文盛:電子工程學士及軍事學碩士,原總參某部高級工程師,從事軍事信息與軍事戰略研究,以及遠程作戰問題研究,長期參加中國軍控學會《年度國際軍備控制與裁軍報告》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全球核態勢評估(年度)報告》的撰寫,在軍內外十餘家刊物發表學術及軍事科普論文400餘篇,參與《俄羅新軍事基本情況》、《美國未來作戰系統》等多部論著撰寫,主持或參加了多項國家及軍隊科研項目,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多項,為核戰略與核武器發展、作戰使用專家,在防空與反導,以及常規遠程作戰方面也有較深研究。

專家介紹

出品 /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策劃 / 金赫

科學顧問 / 李文盛

監製 / 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相關焦點

  • 伊朗「魔改」空對地飛彈
    「賽吉爾」項目初步成功後,「亞西爾」飛彈也進行了測試。從照片上可以看出,「亞西爾」拆除了「霍克」飛彈原本的彈頭部分,換上截掉尾部的M117型航彈。伊朗空軍的F-14可以像攜帶「賽吉爾」那樣,在兩側機翼下各掛載一枚「亞西爾」。    雖然被描述為空對地飛彈,但外界並不清楚,「亞西爾」如何制導,甚至能不能制導。
  • 美試射洲際飛彈27年來首次搭載多彈頭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在國外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個1分鐘長度的視頻,視頻顯示這枚「民兵-3」飛彈從加利福尼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起飛,在飛行了大約6800公裡後,擊中在馬紹爾環礁的靶場中的目標。這是27年來民兵飛彈首次搭載多彈頭實驗,有媒體稱實驗是在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可能被撕毀做準備。
  • 【行業資訊】航天飛行器熱防護系統低密度燒蝕防熱材料研究進展
    樹脂基燒蝕防熱材料是以有機聚合物為基體,通過一系列化學和物理變化,犧牲材料自身的質量帶走大量氣動熱,從而達到防熱的目的。由於高可靠性、高性價比、裝配工藝簡捷,至今仍然被認為是最有效、最可靠、最成熟和最經濟的一種熱防護方式,在飛船、返回式衛星、飛彈等眾多航天飛行器熱防護系統中大量使用。
  • ...幾個國家評估稱,朝鮮「可能已經開發出適合彈道飛彈彈頭的小型...
    【聯合國報告:朝鮮「可能」已經開發出核裝置】據路透社看到的一份聯合國機密報告,朝鮮仍在繼續發展其核武器計劃,幾個國家評估稱,朝鮮「可能已經開發出適合彈道飛彈彈頭的小型核裝置」。這份報告由監督聯合國制裁的獨立專家撰寫。報告說,這些國家認為,朝鮮過去的六次核試驗可能幫助其發展了小型核裝置。
  • 美軍新飛彈彈頭帶6片摺疊刀,將目標大卸八塊
    據《戰區》雜誌12月3日報導,美軍無人機在敘利亞西北部發射了一枚飛彈,擊斃了兩名"基地"組織恐怖分子。按照常理來說這種事情在戰火不熄的中東來說根本就算不上什麼新聞,但是對於現場的目擊群眾來看,這與其說是美軍對恐怖分子進行了一次飛彈轟炸,更像是車內人員遭到了一場"暗殺"。
  • 「紫苑」防空飛彈性能如何?看完你就知道
    紫苑防空飛彈,又被稱為阿斯特防空飛彈,它是法國和義大利合作開發,並且是面向未來的一型防空飛彈系統。紫苑防空飛彈它不僅能在移動車輛上使用,它也能部署在艦艇上。紫苑防空飛彈雖是意、法兩國共同研製,但其實這個項目是法國主導的。
  • 日本發布全新高超音速飛彈研製計劃,不容忽視
    而對於飛彈自身,其中之一搭載的是普通的旋成體高超聲速滑翔彈頭,另外一種則搭載了技術上更為先進的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彈頭。▲日本計劃中的配備了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彈頭的陸基高超聲速飛彈飛行彈道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對比起旋成體高超聲速滑翔彈頭,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彈頭無疑擁有更強的縱向和橫向機動能力,因此,面對技術上越來越先進的各類反導攔截系統,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彈頭顯然具備更強的機動突防性能,且從某種程度而言,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反導攔截系統均無法有效攔截高超聲速飛行狀態下的乘波體高超聲速滑翔彈頭
  • 中國飛彈威力巨大,10米厚超強堡壘,F15戰機仍然難逃厄運
    如何應對敵方的先進戰鬥機,這是世界各國一大難題,當然聰明的猶太人給全世界展示了他們的絕招,空戰危險難贏,停在地面的戰鬥機成了最容易摘取的果實,所以,很多國家都加強了對敵方機場的進攻,中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最近,一款國產先進飛彈,輕鬆命中美國F-15戰鬥機模型的超重型堡壘,10米厚度防護,如同紙紮一般!
  • 盤點分析中國核彈數量和美國飛彈攔截能力
    近年來隨著我國火箭軍的不斷發展,我國目前已經形成了遠中近多種型號的飛彈。據目前已知的資料來看:我國飛彈庫主要型號有東風11,東風15等近程彈道飛彈和東風21東風26等中程彈道飛彈。加之近年來服役的東風41東風31和以東風5為主的洲際彈道飛彈等型號構成我國東風家族的龐大體系。
  • 世界軍事大國飛彈射程對比!美13000公裡,法9000公裡,中國呢?
    這次將會通過射程來看下軍事大國所服役的先進洲際飛彈如何。俄羅斯對於戰略力量發展相當重視,在經濟問題還位妥善解決的情況下,為了保證自身軍事的強度,俄羅斯加強了戰略力量,而洲際飛彈這類武器就是俄羅斯發展的首選,並且俄羅斯服役了多款洲際核飛彈,包括「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薩爾馬特」洲際飛彈,RT-2PM2白楊洲際飛彈,以及「短劍」洲際飛彈。
  • 為什麼標準3防空飛彈射程很遠?
    大家都知道當前全球範圍內射程最遠的就是俄制S400遠程防空飛彈了,土耳其甚至為了拿到這款飛彈不惜和美國翻臉。但是如果真的以防空為前提評選的話,實質上美國海軍裝備在提康和伯克艦上的標準-3艦載遠程反導飛彈才是射程最遠的防空飛彈,其射程有多遠呢?
  • 東風17飛彈讓美國望塵莫及!美國數十年的苦心研製成了廢鐵
    外形科幻的東風17要論外形東風17堪稱飛彈界裡的殲20,它不僅是中國第一種高超音速飛彈,同時也是世界上首種進入實用階段的高超音速乘波體武器,那麼究竟什麼是高超音速飛彈東風17的出現,對於提高中國戰略打擊能力有多大的意義呢?
  • 臺灣展示「萬劍」飛彈秀肌肉,其性能到底如何?
    臺灣地區展示「萬劍」飛彈。美國積極推銷遠程對地攻擊飛彈臺灣《聯合報》近日稱,外界傳聞美國政府將售臺7項武器裝備,其中3項都是具有精準打擊能力的遠程飛彈。例如「岸防巡航飛彈系統」的「魚叉」飛彈預算就超過300億新臺幣,此外「斯拉姆」-ER對地攻擊飛彈數量龐大、價格高昂,「為美方強烈建議」。
  • 美制「標槍」飛彈再獲重大升級 戰車有反應裝甲也扛不住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防務博客」網站5月7日報導稱,由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共同組建的「標槍」合資公司近日宣布,開始批量生產改進型的「標槍」飛彈(FGM-148F),這是即將交付給美國陸軍的最新型號反坦克飛彈。
  • 30枚飛彈能攔截一枚東風41?24枚一起發射,這可不是開玩笑
    所以介於其恐怖的射程,如何能夠攔截到東風41也是美國一直在推演的任務之一。那對於所謂的用30枚飛彈能攔截一枚東風41的言論到底是真是假呢?要知道這兩個東風41飛彈旅,24枚一起發射,可不是開玩笑。值得一提的是,東風41不僅可以攜帶10個分彈頭,還可以攜帶多個誘飛彈頭,這是技術的突破,也是我國戰略核力量中的王牌所在。
  • 街機遊戲《合金彈頭》系列BOSS介紹第二彈
    今天我們繼續說《合金彈頭》裡面的BOSS們!名字:吉普特·金屬性:警衛機器人武器:飛彈、雷射、巨爪、火箭發射器介紹:X軍團在海底建造了龐大的秘密工廠用來生產各種先進武器,廠子大了就要有人管,不過X軍團派出管的人則是個機器人,它就是吉普特·金,《合金彈頭》中為數不多的機器人BOSS。
  • 俄媒:俄羅斯已經5次成功試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
    來源:環球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2日報導,《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2012-2020年工作總結》中顯示,2012年至今,俄羅斯已經5次成功試射攜帶有高超音速可變軌滑翔彈頭的
  • 中國海軍未來殺手鐧,超高聲速反艦飛彈和艦載彈道式高速反艦飛彈
    近期, 在一名業內人士內公開講座上, 出現了臨近空間超高聲速反艦飛彈和艦載彈道式高速反艦飛彈」 的概念,所謂的臨近空間一般是指20至100千米高的空域, 在此空域,空氣密度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有利於包括飛彈在內的各種飛行器高速飛行。而超高聲速, 則需要其最大速度達到或超過5倍聲速。
  • 美國高超音速武器露出真面目,彈頭外形銳利,30年研究投入巨資
    戰忽局編外原創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公布了AGM-183飛彈的彈頭段,是一具外型相當銳利的高超音速滑翔體。(圖/洛克希德馬丁)近日,全球最大的武器研發與供應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首度公開了處於保密狀態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統的外形圖片,外界得以首次窺探到這款型號為AGM-183A的空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的彈頭段,不出意外,它的外觀相當銳利。去年6月17日,美國空軍愛德華空軍基地公布了AGM-183A的首次試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