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產電視劇創作年度關鍵詞 "品質"整體提升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品質(年度關鍵詞)

  2016年,電視劇創作給人最深的印象是品質的整體提升。在內容方面,思想表達以普通百姓的生活語言、生活智慧為載體,因而更為生動、更為貼切;在藝術方面,敘事策略的選擇更加靈活,影像語言更加具有現代感;在製作方面,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帶來新鮮的視聽體驗,也增強了作品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這一年裡,電視臺與視頻網站競爭加劇,同時也開始嘗試深度合作,出現了網臺合制、網臺聯播等新形式。大IP(知識財產)不再萬能,玄幻劇退潮,古裝偶像劇風光不再,網際網路引發的電視劇產業變局朝著一個令人欣喜的方向發展:品質重新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在這個意義上,對品質的追求既是一種回歸,又是一種共識。

  革命歷史劇追求思想深度

  就革命歷史劇而言,2016年稱得上是一個豐收之年。一批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的優秀作品亮相螢屏,在獲得廣泛認可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收視成績。

  儘管取材、視角、風格各異,但準確把握歷史發展趨勢,深度開掘歷史資源,以真實的細節和氛圍彌合歷史事件與藝術虛構的罅隙,注重表現革命領袖的人格魅力,是這些作品的共同特徵。《長徵大會師》開創性地用紅軍長徵的幾次會師表現歷史進程的重大轉折,頗具史詩風範;《絕命後衛師》再現紅34師官兵在紅軍生死存亡關頭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赤膽忠心,充滿悲壯氣氛;《彝海結盟》以紅軍穿越大涼山地區富有傳奇性的故事彰顯民族大義,洋溢著濃鬱的民族風情。

  幾部具有代表性的偉人傳記電視劇也體現出與上述作品一致的追求。《彭德懷元帥》以紀實風格還原彭德懷的一生,塑造了一個有血性、有擔當、一心為民的公僕形象;《海棠依舊》重視審美意境的營造,生動呈現了周恩來在決定國家命運關鍵時刻的非凡智慧和鞠躬盡瘁的精神。

  諜戰劇是2016年觀眾關注度比較高的題材。近年來的諜戰劇普遍遵循「諜戰+情感」的模式,追求極致化的情節和極端化的情感。《解密》講述一個數學天才破譯密碼的故事,圍繞真相層層展開,表現人物的精神成長;《麻雀》比較好地把諜戰敘事與日常生活敘事結合起來,通過對人性弱點的探究,描摹諜報人員豐富的內心世界;《父親的身份》用一個女孩的心路歷程反映主人公的情感衝突和人性善惡的較量,在諜戰劇中可謂別具一格。

  諜戰劇的偶像化在本年度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故事是過去的,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外在形象卻是現代的,諜戰英雄仿佛是從現實直接走進劇中的「90後」,故事情節擺脫不掉千篇一律的成長儀式,人物與環境脫節、行動與情感脫節等問題凸顯。如果一切都服從於打造偶像,勢必造成對品質的妨害。

  現實劇追求生活質感

  在現實題材方面,曾經紅火一時的「家鬥劇」「幸福劇」淡出螢屏,創作者更加注重捕捉社會熱點,在生活的波折中尋找理想的光芒,在人性的溫暖中挖掘向上的力量。本年度的現實劇中最值得關注的有兩類作品。

  一類是以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再現普通百姓生活的作品。《安居》用輕鬆幽默的方式敘述包頭棚戶區改造過程,在生活的艱辛和苦澀中透露出濃濃的人文關懷。《生命中的好日子》生動展現了「50後」對人生和夢想的追求,寫出了改革開放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深刻變化。

  另一類是具有話題意義的都市情感劇。《小別離》由孩子出國留學引發的衝突,真實地寫出了教育問題所帶來的普遍焦慮;《小丈夫》用誇張的方式描寫婚戀關係中的價值觀差異,也寄託了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嚮往;《中國式關係》勾畫了現實生活中各種複雜交錯的關係,在人情世故中寄寓了理想主義情懷。

  應該說,這些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觸及了社會現實,從不同側面提供了我們所處的社會轉型期的精神樣本。前一類作品注重傾聽百姓心靈深處的聲音,強調理想的力量,但有時由於未能將理想轉化為思想而影響了作品的深度;後一類作品注重契合當代觀眾的審美情趣,但有時將生活打磨得過於精緻和亮麗,在反映現實的同時也製造了一種疏離感。

  在品質被更加強調的同時,2016年的電視劇也有不小的改進空間。泛喜劇化現象在本年度的現實劇中仍舊比較突出。不論故事是否適宜,一律採用輕喜劇風格,這種簡單化的背後,是商業邏輯在起作用。我們當然也需要以幽默的態度面對生活難題,但更需要以嚴肅的態度直面人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那些歷經挫折、磨難之後仍然懷有希望和夢想的堅強靈魂。(作者為《中國電視》雜誌執行主編李躍森)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國產電視劇:在品質提升中記錄時代發展
    創作者用態度和實力印證了電視劇作為影響力最大的大眾文藝樣式,推動社會進步與文化繁榮中的獨特作用。用生動的時代故事為社會注入精神力量文藝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是反映時代、謳歌時代的生動載體。2020年,圍繞重大時代主題展開創作的電視劇有兩個突出亮點:一是集中整合優質創作資源對重大社會事件進行藝術化、高質量的快速反映,二是「單元劇」的創新呈現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 國產劇在品質提升中記錄時代發展
    此外,本年度電視劇領域值得關注的一個文化現象是「名著改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裝臺》年底登陸螢屏後,由於較為理想的文學質感、煙火氣息、地域風情、製作品質以及濃厚而別樣的現實主義風格,收穫了高口碑與高收視。然而更多的名著改編劇卻招致爭議,如《絕代雙驕》《鹿鼎記》等。
  • 《中國電視劇2016產業調查報告》發布
    1月7日,在深圳舉行的2016中國(深圳)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上,《中國電視劇2016產業調查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16年1—9月共備案電視劇892部、34946集,數量再創新高,較2015年同期增長10%。
  • 國產電視劇:從一地雞毛到品質取勝
    雞毛蒜皮、婆媳紛爭、抗戰神劇正被越來越多富有正能量和高品質的好故事取代。影視文藝創作正從故事情節的曲折快速提升到價值觀、世界觀的引導和構建,市場和口碑獲得統一。據統計,在去年臺網共同熱播的前30部電視劇中,47%改編自網絡熱門小說。在《花千骨》《羋月傳》《何以笙簫默》等超級大劇市場影響力的帶動下,各家影視公司紛紛大規模採購各類IP,版權價格也迅速翻番上漲。
  • 收藏2016中國電視劇產業最全報告:盤整期電視劇產業正在加速洗牌
    宏觀來看,2016年國產劇市場偶有爆款,卻整體平淡,原有市場格局正在發生新的動態變化。在單部集數方面,2006—2015年備案劇集平均單部集數整體呈上漲趨勢,2015 年達到約39集/部,而2016年,單部電視劇已經增長到40集,電視劇越拍越長,但劇情拖沓,注水嚴重卻已然成為國產劇硬傷,備受詬病。2016年,電視劇製作機構數量略有下降。
  • 國產電視劇如何在一年間,完成從一地雞毛到品質取勝的蛻變
    據艾漫數據調查,去年最受關注的電視劇人物排行榜裡,《花千骨》的男主角「白子畫」名冠榜首,觀眾們熱捧這一角色的原因是「超凡脫俗」。該劇製片人唐麗君對記者表示,過去一提到偶像,影視作品往往容易流於演員帥氣靚麗、服裝道具精美的表象,但更重要的是人物性格塑造、價值觀的傳遞。可見,國產電視劇的「品質」已有很大的改進。
  • 騰訊視頻年度指數報告發布,涵蓋電視劇電影等十大篇章
    昨天,《2020騰訊視頻年度指數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涵蓋了電視劇、電影、節目、動漫、少兒、紀錄片、doki、短視頻、家庭大屏、WeTV在內的10個篇章,並針對「雲戰疫」設置了特別篇。2020年,電視劇行業呈現整體提質的良性發展態勢,影視工業製作持續升級,電視劇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 年終評選看花眼,2016年日本Yahoo!年度熱門關鍵詞!
    ▼俳優部門&年度大賞:藤岡靛眼熟吧?前天的推送裡還提到了這個日本新紅起來的「網紅」,看來本村才是走在時尚最前沿的人,不過要說模特只能說未免牽強,這位妖豔的小哥在日本人氣很高,與女朋友一起出入各大綜藝節目,都上了年度關鍵詞了!詳情請移步 日本網紅龍切爾迷倒萬千少女的原因竟然是.▼運動員關鍵詞:福原愛
  • 2018百度搜索排行榜榜首 2018年度流行語、年度關鍵詞
    今年,百度App沸點榜單設置了:年度國內事件、年度國際事件、年度國民驕傲、年度淚點、年度關鍵詞、年度人工智慧關鍵詞、年度全民熱議、年度流行語8個子榜單,共計涵蓋80個熱門話題。6秒55、亞運會獎牌第一、港珠澳大橋通車、武大靖破世界記錄、國產航母出港、人造太陽1億度、最高成就獎鄒市明、一箭六星發射成功 年度淚點事件:汶川地震十周年、李詠去世、重慶公交墜江事故、金庸去世、重慶幼兒園傷人事件、山東壽光洪災、霍金去世、單田芳去世、斯坦李去世、小紅莓主唱去世 年度關鍵詞:世界盃、中美貿易爭端
  • ​2021年國產劇趨勢前瞻:深耕現實題材 開啟品質時代
    過去幾年,影視行業資本退潮,政策助推行業生態規範化,提質減量成為國產劇的關鍵詞。2019年,國產劇產量已出現低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無疑是對影視行業的一記重擊,上半年影視公司註銷數量同比大幅上升,國產劇面臨新一輪寒潮。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顯示, 1至11月份電視劇備案630部,較2019年減少181部,前三季度電視劇獲準發行許可119部,較上年同期減少42部。
  • 百度重現2019年度記憶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年度關鍵詞
    昨天下午,百度2019沸點年度榜單正式發布。今年,百度開設了包括年度關鍵詞榜、年度國民驕傲榜、年度事件榜、年度熱議榜、年度科技榜等13個榜單,呈現了網民2019年在各個領域中最關注的焦點議題。&nbsp&nbsp&nbsp&nbsp縱觀2019年榜單,「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佔據了多個榜單的C位,那些值得銘記的國家大事和在各自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的人物也成為了網民關注的重點;同時,以AI、5G為首的科技熱詞搜索熱度依舊不減,而文化產業特別是國產電影、電視劇的集中崛起更是推動百度沸點在今年設立了與之相關的單獨榜單。
  • 2016年電視劇開年網絡收視總結(整體篇)
    經歷了市場劇變的2015年以後,2016年電視劇開年表現如何?小V通過梳理2016年至今的電視劇網絡點播數據,一起來看看2016年電視劇開年至今有哪些數據表現值得我們關注。今天先就整體流量趨勢進行分析,明後兩天將分別根據網絡劇、電視劇的實際個案進行梳理。數據說明:網絡播放量指欄目視頻在網際網路上被點擊數量的總和, 包括:優酷/騰訊/樂視/愛奇藝/搜狐/響巢/芒果TV的頁面數據。
  • 《謎砂》獲封年度品質劇作 林楠:再接再厲
    林楠執導多部作品已獲獎網易娛樂5月10日報導   由北京慈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李宗翰、趙子琪、李乃文等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的刑偵懸疑大劇《謎砂》日前一舉斬獲2017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大獎,獲封2017年度品質劇作。
  • 《警花與警犬》入選2016年度中國電視劇選集
    《警花與警犬》海報  搜狐娛樂訊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度中國電視劇選集》20部入選劇目出爐。由大唐輝煌聯合公安部宣傳局、北京市公安局、中藝博悅文化傳媒出品,于和偉、侯夢莎、金美伶、王浩鈞、崔可法等主演的大型公安青春勵志劇《警花與警犬》,入選《2016年度中國電視劇選集》。  大型公安青春勵志劇《警花與警犬》憑藉「警花」、「警犬」獨特的清新熱血風格,屢屢創下收視高峰,劇中圍繞人與犬之間的情感描寫更是直擊人心,令不少觀眾潸然淚下。
  • 在品質提升中記錄時代發展(記·藝2020)
    個別劇作雖然在人物的豐滿與立體、情節的重心與邏輯、敘事的節奏與創新等方面還有提升空間,但總體而言,這些作品講述脫貧故事時較好地發揮了電視劇的特色和優勢,從多個維度藝術地觀照了脫貧攻堅和鄉村建設的萬千氣象與巨大成就。
  • 2017電視劇二十大關鍵詞:「積壓劇」「小戲骨」「摳圖」「天價片酬」……
    在這過去的一年裡,國產劇圈的熱鬧程度絕不亞於文娛圈任何一個領域的表現。 歲末之時,新劇君通過回溯國產劇行業在2017年的整體表現和熱點事件,用復盤2017年國產劇關鍵詞的形式,為同行們提供一份與行業有關的「2017專屬回憶」。
  • 製造一部國產良心劇必不可少的六大關鍵詞
    一大波年輕觀眾也沸騰了,劉燁與祖峰之間若有似無的革命基友情,女觀眾喜聞樂見的「暖男」和「小鮮肉」,「報告建豐同志」、「混帳王八蛋」等劇中角色的口頭禪都紛紛登上微博話題熱度榜。《紅色》聚焦1937年淞滬之戰後,以上海淪陷為背景,以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市井傳奇勾勒出大時代的輪廓;《戰長沙》則首次選取了「長沙會戰」這一中國抗戰史上的重要節點戰役,一段沉重卻不常被提起的歷史,裹挾在家族抗戰題材之下,骨子裡流淌的卻是青春偶像劇的血液。不靠緋聞,不靠炒作,不刷下線,卻在微博、朋友圈引發「全民安利」的盛景,這三部國產劇被網友賦予一個共同的名字:國產良心劇。
  • 高質量良心國產電視劇(2010-2016年)
    高質量良心國產電視劇(2010-2016年)【導語】: 去年一部《琅琊榜》、一部《偽裝者》的熱播及高評價讓觀眾看到了國產電視劇的未來,雖然近年來雷劇神劇眾多,但其實還有很多優秀的國產電視劇,或許有些並沒有在衛視臺熱播,但口碑是騙不了人的。
  • 2019電視劇品質盛典具體是什麼情況?(附:獲獎名單)
    3月5日晚,2019電視劇品質盛典在上海舉行。作為一年一度電視劇行業的重磅活動,本屆品質盛典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視劇行業精英。盛典當晚的紅毯儀式上,眾星雲集,周冬雨、唐嫣、吳謹言、王雷、吳尊、焦俊豔、劉濤、鄭愷、俞灝明、許魏洲、楊爍等近百位嘉賓著盛裝亮相,現場星光熠熠。
  • 2018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評選結果發布
    7月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式公布2018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評選結果,來自全國各省級廣播電視機構的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