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公園(Linkin Park),美國搖滾樂隊,1996年成立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由主唱查斯特·貝寧頓(主音)、麥克·信田(主要負責說唱)、貝斯手大衛·菲尼克斯·法雷爾、吉他手布萊德·德爾森、鼓手羅伯·巴登和DJ約瑟夫·韓組成。
2000年發行首張新金屬風格錄音室專輯《混合理論》(Hybrid Theory)。2003年發行第二張錄音室專輯《流星聖殿》(Meteora)。
2007年發行第三張錄音室專輯《末日警鐘:毀滅·新生》(Minutes to Midnight),從這張專輯起林肯公園開始轉型,在音樂風格上與前兩張專輯有了很大的區別,曲風開始變得流行化,減少了金屬在歌曲中的比例 。
2010年發行第四張錄音室專輯《烈日千陽》(A Thousand Suns)。
2012年發行第五張錄音室專輯《生命·進化·原點》(Living Things)。
2014年發行第六張錄音室專輯《狩獵聚會》(The Hunting Party),這張專輯重新拾回了樂隊出道時的新金屬風格 。
2017年發行第七張錄音室專輯《光芒再現》(One More Light),這張專輯中包含了更多的流行元素。就在這張專輯發行之後,同年7月20日,查斯特·貝寧頓在住宅內上吊自殺 。
演藝活動外,林肯公園還助力於慈善事業。
2005年創立公益組織「Music For Relief」(MFR)。2008年為四川地震災區提供援助。2011年獲得聯合國基金會頒發的「全球領袖」獎 。
各獎項匯總情況:葛萊美獎共提名6次,獲得其中的2次;MTV音樂錄影帶大獎共提名18次,獲得其中的4次;全美音樂獎共提名10次,獲得其中的6次;MTV歐洲音樂大獎共提名22次,獲得其中的10次。
林肯公園,新世代的音樂頑童,無門無派,嬉笑怒罵遊走於各門各派之間,博採眾家之長,是這個時代獨一無二的混種音樂霸王。
林肯公園認為「混合理論」就是樂隊努力的目標,樂風融入另類搖滾、嘻哈節奏、炫麗的電子樂等元素,成為了搖滾樂E世代的精神堡壘。
林肯公園在世界範圍內不僅引發著混合音樂風暴,也激勵著不甘人後的年青人們發現自身力量。
在他們的身後,是年青人自由、博大、包容的精神世界 。
林肯公園的現場,是一種低調的搖滾震撼。和很多樂隊不同的是,他們從不以發洩為藉口而濫用粗俗字眼。
相反地,他們執著於將沮喪、痛苦和孤獨的情緒轉移到強大的音樂中,因此專輯中的歌曲大部分都傳遞著積極意義,帶給世人宣洩、紓解和治癒的力量。
樂隊成員在工作中的團結一致,在音樂上的積極追求,在生活上的低調純粹,在公益上的不懈努力,都使得這支樂隊顯得如此的特別,充滿陽光。
甚至曾對年輕人音樂一無所知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都成為了他們的忠實歌迷 。
林肯公園,一個樂隊的名字。你可以叫它聯合公園,也可以叫它林肯公園。
你可以說以前從沒有聽說過,也可以用你對音樂對時尚最挑剔的眼光審視他們。
但是無論如何,林肯公園的確是這個時代最獨一無二的混種音樂霸王,他們早已在全球大放異彩。
林肯公園樂隊的組成是一個地球村。
主管DJ混音與採樣的喬瑟夫是韓裔美國人,而負責說唱部分的主唱麥克則是日美混血兒,兩位有亞裔血統的成員使樂團在整個亞洲市場都具有了很強的說服力,況且他們的平均年齡也只有22、23歲。
沒有哪一支樂隊會有如此衝勁,他們獲得了2001年全美專輯銷量總冠軍,全球專輯銷量第二名,格萊美最佳新近藝人、最佳搖滾專輯、最佳硬式搖滾演唱三項大獎提名,Billboard 音樂獎最佳新近藝人、最佳搖滾藝人獎雙料提名,全英音樂獎最佳國際新近藝人提名等等如此令人咋舌的成績。
就像人們所說的,林肯公園不是一個樂隊,而是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