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更新
TVN水準回升《自白》——平淡的任重道遠
出乎意料的精彩。給我的感覺,有點像奧斯卡獲獎電影《聚焦》(《spotlight》)。依然是一群被權力傷害過的小人物,在案件十年後,契而不舍追求真相的故事。雖然取得比較圓滿的大結局,還是需要主角光環和倉促的開掛。
但大部分探案過程和反覆求證,還是貼近事實,經得起推敲。需要線索,就一家一家排查,需要證據,就一點一點找尋。
每個角色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都有所助力。雖然後期這個故事節奏趨於緩慢,但是不失為一部好劇。
我還是喜歡結局的。因為夠真實。
就像秋室長終於落網之後說的:只是折斷一根微不足道的枝幹而已;難道你以為你們能撼動根深蒂固的大樹嗎?
但全劇還是在傳達一種正能量:即使微不足道的人,依然堅守職責,堅守道德底線,沒有放棄追求過真相,總有一天,漫長的過程會迎來成功。
4月最值得期待的三部劇就是《權力的遊戲》最終季,以及以下兩部韓劇:
這兩部同時開播的懸疑新劇,真的是一個比一個過癮,
《自白》畢竟出自口碑良好的TVN。不管是劇情整個邏輯和案件分析的嚴密度,都要比同期作品優秀很多。自從《信號signal》起,這種破案犯罪題材,都喜歡套用類似的結構——全劇集主要揭秘一個圍繞主人公的大案件,中間穿插無數小案件,整個劇就很豐富,人物形象也有血有肉。
但《自白》的所有小案件的主人公們,最後都巧妙地被串聯在整個大未解之謎裡,環環緊扣。哪怕全劇情感克制,沒有過多的煽情,主人公們也都沒有開掛或者上綱上線地美化,就是有種引人入勝的激動和緊張。
劇本太添彩了,以至於演員的演技,只要不掉鏈子,都是錦上添花。何況這些老戲骨們真的很棒。老警察的樸實踏實認真,陳女士的氣質優雅和思維清晰,自帶醫生屬性,主人公李俊昊也完成的不錯。
相比之下,《囚犯醫生/Dr.Prisoner》就顯得解氣帶感多了,看反派變態的演技很過癮,看南叔一次一次化險為夷吊打壞人很爽快,為五分鐘一反轉的驚心動魄而揪心。
以至於我現在都習慣了這個節奏,如果男主的計劃順順利利的超過十分鐘,反而不正常了。一聽到那個熟悉由緩到急的心跳的背景音,就激動。
《天空之城》裡我們的歡樂瀑布車教授,在裡面飾演的一號反派宣科長,有如百足蟲,死而不僵,多少次以為可以下線,結果還是能反轉。
不過這樣與壞人勢均力敵的數次對決才更精彩。正是有了宣科長一次又一次鍥而不捨的反擊,我們南叔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對他進行更純粹更猛烈的降維打擊。宣科長真的是孜孜不倦地給自己挖大坑
但是主角光環還是有點明顯,有些邏輯並不嚴密,然而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好劇。因為比起嚴密推理,這部劇的重點,更是在角色塑造和人性打磨上。
不過還是需要明確一點,電視劇中經過藝術處理後,這些出現的壞人,或者做過壞事的普通人,包括為了復仇,伸張正義,不惜放棄自我放棄底線的男主,不管他們顯得多麼有個性有人格魅力,壞人始終是壞人,錯事始終是錯事。
前期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富二代,進了監獄以後,王者變青銅,簡直就是為搞笑輕鬆情節而生,然而再怎麼搞笑蠢萌,他囂張跋扈,自私自利,藐視他人生命,隨意踐踏別人的人生,這是不爭的事實。
男主復仇者聯盟裡,那些站在他這邊的監獄相關人士,不管是金尚春還是那個潑辣刁鑽,特別吸睛的女士,別忘了他們一個僱兇殺人,而另一個就是殺了大學生女小三的黑幫老大。
電視劇三觀還是很正的,至少男主從沒有百分百相信過他們,而他們確實會隨時反水,畢竟大家都是因為利益才結合的。
本著不劇透的原則,我就先寫寫我的觀劇感受。下次劇評再見哈~~~
小冒堅持原創的day251 探案刑偵TVN新劇第三彈。
最近新一季韓劇一改一季度的蕭條和乏味,很多新劇真的讓人充滿期待。
這部《自白》目前也是剛結束首播,從前兩集看,有很多伏筆和懸念。
因為犯罪片積累的夠多,就連連環殺人案都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套路。前兩集聚焦的兩起手法相似的殺人案本身,就在《火星生活》《特殊案件專案組TEN》《隧道》《信號signal》《殺人回憶》這些經典影視劇中見識過了,可以說連觀眾都已經熟悉兇手的畫像以及犯罪心理。
那這部劇要靠什麼來講這個「新瓶裝老酒」的故事呢?全在本劇的視角。
他的切入點,不在於破案,一開始大家都對誰是兇手心知肚明。關鍵是,怎麼證明他的罪行,怎麼才能板上釘釘抓住他讓認罪,怎麼才能將犯人繩之以法。
所以,本劇更像是結合了懸疑,破案的庭審劇。大量的過招環節其實都是在為庭審服務。通過這個題材的劇,我對法律體系和刑罰有效性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尤其是法律體系本身存在的令人無話可說的悖論和困境:
五年前,無論是從現有證據或是刑警的直覺,大家都確認兇手是韓宗久無疑。可是男主崔律師,卻緊緊抓住警察為將證據包裝得更充分的小手腳,推翻了一系列證據,讓殺人犯無罪釋放。
不夠充分不夠完美的證據,以及抓人心切的紕漏瑕疵,所以犯人可以主張「無罪推斷」,法律不能有效地聲張正義。調查成本高,審判成功率比想像中低,應該也是我們司法體系會面臨到的問題。這是其一。
五年後,韓宗久再一次成為一起極為相似的殺人案的真兇,只是這一次證據確鑿,無處可逃。可偏偏,這一次真不是他做的。
崔律師也發現了兩起案件的不同之處,兇手只會越來越瘋狂,殺人模式只會維持或者升級,手法只會更兇殘,怎麼會比五年前還收斂倒退?
五年前因為韓宗久的翻案,而失業的老刑警,也是本劇的另一個男主,也發現了這個秘密,而且還掌握了證明他清白的證據。但是他希望韓宗久親口承認五年前的罪行,不然他願意看著他因為新案件被判刑贖罪。
崔律師作為一個非常忠實於本分的律師,甚至要求韓宗久當庭承認自己五年前的罪行,通過兩個案件手法的不同,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為什麼敢於這麼做?因為即使說出來真相,也不會對他有任何審判,因為「一事不再審」。這是其二。
刑法中的「一事不再理」,是指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就同一事實再行起訴和受理。
理由基礎是:既判的事實,應當視為真實。簡而言之,在英美法系,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罪行受兩次起訴和審判。第一次無罪釋放,即使知道他是兇手,也不會再次判決。
多可怕,多無語。
所以,這個特殊的切入點,對於我這個法律小白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心靈震撼。破案從不是終點,犯人得到應有的懲罰才是真正的完結。
甚至刑罰結束也不是真正的結束,比如韓國「素媛案」原型案件的兇手已經刑滿釋放,重回社會了。
雙男主的設定,有點像《火星生活》裡的CP。老刑警搭配小鮮肉,但又是不同的合作方式和人物性格。
2pm的李俊昊,是愛豆轉型的演員中,為數不多的表現比較穩定和日趨成熟的一位潛力股。就和他一開始在男團中的位置一樣,積攢實力,慢慢等待屬於他綻放的季節。
李俊昊飾演的律師,因為父親是殺人犯,所以即使成績全國第二,也無法做法官和檢察官。這個人物的設定,一改男主的正義大氣形象,第一集,他從初出茅廬的實習律師一舉成名,然而卻是通過幫助一位癲狂的變態殺人犯擺脫了罪名。
作為一個律師,為一個殺手洗脫了罪名,五年前還可以當作是警方辦案不力,證據不完美,五年後確認了他的犯罪事實,再一次為他辯護的心情又是怎麼樣?
每一次他做出決定前,都會沉默地在屋頂上思考。真的很好奇他在想些什麼。
何況除了這個案件,崔律師父親為何成為「偷心殺人犯」,他換心以後為何總是做夢,心臟的主人經歷了什麼,一直幫助他的助理是敵是友,是不是就是心臟主人的媽媽,一直出現的神秘人是誰。。。種種疑團都讓人充滿期待。
看完首播,最深的感觸,我對這個世界,只比一無所知好一點點。我們的世界所信賴所精心制定的規則,本身就不是完美無瑕的。很多問題,真的需要認真了解,沒遇到,就珍惜這份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