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報導稱韓國一位32歲的男演員因胃癌去世,令人頗為惋惜。
樸志勳的家人今天發布了他去世的消息,並向他患病期間所有鼓勵和慰問他的人表示了感謝。家人寫道:收到許多熱情安慰和激勵,託大家的福,我們好好送走到天堂去的弟弟了,這對我的家人有很大的幫助,我會記得這份恩情。」
樸智勳出生於1989年,模特出身,曾出演《芝加哥打字機》。從此他成功轉型演員,在劇中他飾演黃金熊出版社新進職員全鬥燁,因此而走紅。
他在社交帳號中,留下了最後一張自拍。照片中,躺在病床上的他露出樂觀的笑容。
32歲是一個男孩的黃金年齡,原本應該擁有大好前程,未來將會充滿無限可能。誰又能想到,無情的病魔這麼早就將他帶走了,美好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2歲。
所以說世事難料,明天和意外,真的預料不到哪一個先來,不到最後一刻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會停留在哪個歲數。
胃癌是全球高發腫瘤,在東亞尤其多。
下表是全球胃癌發病率排行榜,可以看到,中國、日本、韓國都是全球胃癌發病率最高地區之一。
全球胃癌發病率排行榜
事實上,全球胃癌發病率排名前四是韓國、蒙古、日本、中國。四個東亞國家,居然壟斷了前四名,真是難兄難弟。
韓國發病率全球排第一,比中國還要高一倍!但由於人口基數大,中國發病人數全球最多。每年有100多萬新診斷患者,其中50萬左右都在中國!
2019首屆「胃癌關愛日」公眾宣教活動上表示,當前胃癌高發與大部分現代人的不良飲食與生活習慣有很強的關係,胃癌發病人群已越來越「年輕化」。
據介紹,胃癌早期表現可能就是上腹部隱痛、消化不良等,很容易被當成胃痙攣、慢性胃炎等「胃病」。「因為覺得年輕,就不把胃病當回事的患者,並不在少數。」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教授說,胃癌的發生除遺傳因素外,還與不良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有極強的關係,一定要儘早就醫,及時診斷治療。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在我國其發病率居各類腫瘤的首位 ,每年約有17萬人死於胃癌 ,幾乎接近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4,且每年還有2萬以上新的胃癌病人產生出來 ,胃癌確實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胃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40~60歲多見,男多於女,約為2:1。
全球每年新發胃癌100餘萬,其中42%在中國,死亡約80萬,約35%在中國,可想而知中國的胃癌情勢是多麼嚴峻。青海、福建、甘肅、吉林、江蘇、山東、遼寧、寧夏、上海等地是我國胃癌高發區。
最近網絡上很流行一個詞語——下意識二十歲。
總感覺自己還年輕,總感覺自己才二十歲出頭,但身體各種不好信號卻給我們潑了一盆冷水。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這一代人承受的壓力變大了,再加上熬夜、不健康飲食、環境汙染等,重疾年輕化,已經成為當前的社會趨勢。
在重疾越來越年輕化的今天,廣大年輕人在努力拼搏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健康飲食,規律作息;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要為自己購買一份健康保障,以防萬一。參閱《2020保誠全新重疾-危疾加護保2|高達660%賠償!等候期縮短至1年!服務逆天!》
在大病面前,一紙確診書敲碎的不只是生命的希望,同時也成為了金錢的吸入口!參閱《434億!2019年內地客戶香港保險投保數據曝光!重疾險最受青睞!》
家人在醫院外奔波勞苦,籌集一切可能的費用,被逼得走投無路。旁人非親非故,沒有幫你的義務;社保杯水車薪,沒有幫你的能力。
去年年底,著名網絡歌手吾恩在確診晚期癌症後表示,以前總以為自己年輕,所以沒下定買保險的決心,如今看來投保真的很有必要。
有很多人也和他一樣,知道要買保險,但卻沒把買保險這件事當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來對待。
當生活被一堆瑣事纏繞時,便很自然地將買保險這件事放到了一邊。然而,當真正需要保險的那一刻,才發現已經遲了。
人人都應該知道,拖延症帶來的可能只是「等沒了健康、等沒了機會、等沒了選擇」。
誰都無法預知未來,很多事情可能一等就等成了永遠。
所以,想要做的事情就趕緊去做,不要給自己留遺憾,因為風險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