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位專家學者、大學教授來天長,專門研究了……

2020-12-22 騰訊網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天長)跨學科交流會在我市召開

12月13日,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天長)跨學科交流會在我市召開。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一級巡視員趙鯤,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知名院校的40餘名專家學者,我市市委副書記、市長賀家平,副市長陳學文等參加會議。

會議召開前,市委副書記、市長賀家平代表我市作了致辭,對本次會議設在天長召開和前來參會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賀家平說,近年來,天長堅持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引領,承擔實施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7項國字號農村改革試點任務。目前天長土地流轉率達到64%,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比例超過60%,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總數超過2000家,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村級集體經濟總量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蓬勃動力。

賀家平指出,2019年12月,天長與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合作共建天長鄉村振興研究院,一年來,通過校地深度合作,探索出了鄉村振興的天長模式。此次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跨學科交流會為校地雙方提供了深入交流探討的機會,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積極研討,為天長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出謀劃策,為下一階段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注入活力。

交流會上,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一級巡視員趙鯤圍繞「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法律與實踐闡釋」作專題報告,用豐富的地方實踐案例,闡述了實踐中對於不同類別的農村集體所有制的一些共性規定,並對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是否可以通過立法來解決實踐中的難題進行了客觀思考。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黨委書記林涵在發言中表示,該學院將與天長攜手,依託學院的研究條件、師資力量、科研實力以及天長豐富的鄉村振興實踐經驗,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切入,充分利用好研究院這個平臺,共同做好天長鄉村振興的文章。會議期間,我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還就我市推進農村土地制度創新、農村土地延包試點、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等項工作進行了匯報交流。

據了解,此次跨學科交流會匯聚了法學、社會學、公共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的專家學者,是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天長鄉村振興研究院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大型學術活動。活動期間還開展了學術研討、實地調研農業生產等活動,為我市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把脈問診,推動全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信息來源:劉清清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

承辦單位:天長市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ahtcfb@126.com

近期熱點

(向上滑動查看)

天長市疫情防控工作專欄

點一下「在看 」大家都知道

點擊播放 GIF 0.1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四川大學教授出任日本這一組織要職,系70年來首位中國大陸學者!
    據近期出版的日本道教學會會刊《東方宗教》第132號所載《日本道教學會役員表》,四川大學文化科技中心姜生教授獲選擔任日本道教學會評議員。這是日本道教學會1950年成立以來首位中國大陸學者獲任該職。姜生,1964年6月生於河北昌黎,現任四川大學文化科技協同創新研發中心主任、教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第三批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理論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維吉尼亞大學研究教授。主要從事歷史學、宗教學、科學史和漢墓考古的交叉學科研究。
  • 又有2位頂尖教授回國!「歸國潮」來了!
    「歸國潮」來了!早些年,我們看到的是很多人想著往國外跑,現在形勢開始逆轉,很多牛人已經開始回來了!我們相信,頂尖學者們的嗅覺是敏銳的、判斷是理性的。這些中國包括科研環境在內各個方面的進步,正在感召著這些優秀人才,讓越來越多心懷祖國的在外華人科學家重返故土。
  • 劍橋大學漢學研究的見證人——訪英國著名漢學家魯惟一教授
    劍橋大學教授漢語的同事有從倫敦大學調過來的蒲立本教授,他是中國歷史、現代漢語的專家;捷克籍保羅·克拉託奇維爾(Paul Kratochvil)講師,他是教授現代漢語的專家,著有《現代漢語》(The Chinese Language Today,1968),還曾去北京給毛澤東做過口譯員。
  • 十三位香港大學學者獲嘉譽為2020年度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十三位香港大學學者獲嘉譽為2020年度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2020-11-20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進語言學跨學科研究,上外這場大會引1.3名萬外語專家、學者及...
    近日,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召開成立大會。線上線下1萬餘位外語專家、學者和廣大師生的共同見證。本次大會由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上海外國語大學語料庫研究院承辦,旨在推進我國語言學的跨學科研究。
  • 英、美、法、澳等多國專家學者抵達湖北,紛紛與這所大學建立合作
    法國INSA魯昂國立應用科學學院Thomas Poisson教授來校交流訪問9月1日-9日,應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邀請,法國INSA魯昂國立應用科學學院Thomas Poisson教授來武漢工程大學交流訪問。
  • 中央民族大學舉辦「《紅樓夢》跨文化研究研討會」
    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吸引了國內外60餘位專家學者及青年學子參加。出席會議開幕儀式並致辭的有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中國語言文學學部主任石亞洲教授,北京曹雪芹學會創會會長胡德平,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院院長鍾進文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院長王衛華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館長劉明新教授。
  • 與張楚教授面對面┃聆聽「秒聚」的聲音——專訪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張楚教授
    「2015中國智慧財產權影響力人物」這個稱號對於張楚教授來說實至名歸,然而張楚教授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卻謙虛地說「有些意外」。獲獎感言中透露出的謙卑的語氣和務實的態度,讓我們更能體會到一個真正學者的溫文爾雅。
  • 我院張寒教授入選中國青年農業經濟學家論壇2020年度學者
    本次會議由中國農業經濟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青年學者委員會、北京農業經濟學會主辦,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承辦。全國政協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陳曉華,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諮詢委員會委員尹成傑,農民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唐園結、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朱守銀、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白軍飛等分別在論壇上作了報告。
  • 文匯網:古代文學史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教授羅宗強去世
    中華書局微博公號發布消息,古代文學史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教授羅宗強於4月29日在天津去世。1956年9月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1961年畢業後繼續在該校攻讀研究生,研習中國文學批評史。1964年畢業。1965年初被分配到江西省贛南師範學院中文系任教。1975年初返回母校,從事《南開學報》編輯工作,後轉至中文系任教。  198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博士生導師。1991年起,歷任南開大學中文系主任、南開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 四川大學長江學者姜曉萍博士論文涉嫌抄襲和重複發表
    四川大學長江學者姜曉萍博士論文涉嫌抄襲和重複發表近期有匿名人士在「川大心聲」公眾號舉報四川大學長江學者姜曉萍涉嫌學術不端。姜曉萍,管理學博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 、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萬人計劃獲得者姜曉萍。博士論文完全脫離專業,嚴重學術不端2008年12月,姜曉萍博士畢業,專業為「企業管理」,企業管理隸屬於一級學科——工商管理。
  • 華東政法大學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三十二位來自全國高校的專家學者在現場作主旨發言,十二位專家進行精彩點評,與會專家梳理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框架, 圍繞全面依法治國和法治中國建設進行了學術闡釋,從多個角度解讀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要義,專題研究習近平法治思想在不同領域中的運用問題,貢獻了富有洞見的理論觀點。
  • 專家研究多年:太聰明了!
    特別是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他們獨特的喪葬文化引起了許多民俗專家的研究興趣。數以百計的棺材鑲嵌在離水平面幾十米甚至數百米的懸崖上。 山峰陡峭,巖面十分光滑,巖腳是深不可測的勒西河.. 從河上的小船上抬起頭來,洞穴是分散的,高的還是低的,或者是小的還是大的,一點一滴,是無法實現的。 古人是怎麼做到的,太多學者找不到,1997年,龍虎山旅遊集團還專門拿出30萬元作為獎勵,徵集民間智慧解謎..
  • 牛津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理察·貢布裡希教授訪問中國佛學院
    英國牛津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查德·貢布裡希教授一行訪問中國佛學院合影留念佛教在線北京訊   2016年10月16日,巴利聖典學會前主席、英國牛津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早期佛教研究專家理察·貢布裡希教授一行訪問中國佛學院。
  •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它以全球高校和研究機構在計算機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數量」作為主要依據,對各個研究領域的學者和研究單位進行排名。由於近幾年來中國學者在各大頂會中發表的論文數量迅速增長,我們可以時不時地看到 「**大學世界排名第**」 的新聞出現。這樣的聲音對於剛剛有起色的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來講確實能夠起到提振士氣的作用。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中國在AI學術研究上與美國相比還有巨大的差距。
  • 專家學者探討西北民歌「花兒」傳承和保護(圖)
    專家學者探討西北民歌「花兒」傳承和保護(圖) 2016-10-30 23:09: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首屆大道論壇在西安隆重召開 20餘名專家學者相聚外事學院
    、方法論」、「現代新道家的價值論」等議題展開了豐富研討,到會專家學者分享和交流了權威學術研究成果。四川大學傑出教授、老子研究院院長詹石窗,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人類學研究所副所長宮哲兵,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道教研究中心主任孔令宏,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教授、所長李利安,陝西社科院研究員、宗教所原所長樊光春,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副所長謝陽舉,陝西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劉學智,陝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康中乾,西北政法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張周志,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郭小武,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 「陝西省中華職業教育第五屆社務委員會專家與調查研究委員會第一...
    11月17日上午,陝西省中華職業教育第五屆社務委員會專家與調查研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西安歐亞學院行政中心一樓東會議室舉行。會議由專家與調查研究委員會主任、西安歐亞學院董事長胡建波教授主持,委員李明富、姚聰莉、劉正安、楊雪峰、王越群、楊潔、王雄、趙巍、朱廣良、王永智、張永良、張雄、趙健出席會議,陝西省中華職教社秘書長王彥平、2020年度5個重點職業教育課題組代表列席會議。  陝西省中華職教社副主任、秘書長王彥平宣讀了省社關於成立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 廈門大學設立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中心 助力多元文化對話
    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賴虹凱與廈門大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陸建德共同為中心揭牌,標誌著廈門大學外語學科建設在創新發展之路上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來自境內外多所著名院校和科研機構的領軍學者,以及多位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主編,以線下+線上蒞會方式助陣,共襄盛舉。
  • 國內專家學者齊聚中南大,共話後疫情時代翻譯事業與教學發展
    線上和現場共計536人參加開幕式並聆聽了大會的主題報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發展。大會現場開幕式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鄒進文代表學校致開幕詞。湖北省譯協會長、武漢大學劉軍平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他表示,在疫情的特殊時刻,各位嘉賓在雲端和線下相見,非常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