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女性,100%未婚。
1914年首演的寶冢歌劇團,已經100歲了。
寶冢,並非是個體的存在,而是代表了一種歌劇團現象。
自1914年首演以來,該團創作了一幕又一幕浪漫的歌舞劇,在日本國內久演不衰,家喻戶曉,並遍訪諸多國家,所到之處均深受好評和各階層人士的熱烈歡迎。
寶塚歌舞團一直遵循創始人小林一三的創團格言:純真、優雅、美麗。
寶塚歌舞劇團現分為"花"、"月"、"雪"、"星"、"宙"五組演員班子,以及一個名為"專科"的特別班。演員均為畢業於寶塚音樂學院的未婚女士,經過兩年艱苦的訓練,獲挑選的學院才可投身寶塚超現實的奇妙世界。
痴迷京戲的人大多愛的是男扮女裝的旦角,而愛越劇、愛黃梅戲的,多半沉迷於女扮男裝的生角。古來如此。雖然李碧華越來越不刁鑽越來越不刻薄,越來越不是我喜歡並習慣了的那位厲害的姑婆。但寫寶塚不寫別人,單單寫了天海。李碧華到底還是目光如炬。
寶 冢
文|李碧華|香港壹周刊 "潑墨」 專欄
痴迷的女學生和家庭主婦,會給寶冢的「男役」寫情信:
「我希望懷有你的孩子!」
她們明明知道,名聞全國的「寶冢歌劇團」,三百五十名演員全是女的,男角當然是反串。但這個團最受歡迎的仍是文武生,正如廣東大戲,往往文武生號召力最強,稱之為「鶴」,因它「擔起」(用口銜起)整個班。
而寶冢的男角,亦以吸引得觀眾意亂情迷為己任。「性別扭曲」的夢幻的魅力,叫團譽至今不 衰。觀眾去看戲,得一個月前預訂座位,票價分七千五、五千五及三千五日圓,最貴的折合港幣近六百元一張。
大部分女觀眾(很少男人,更少壯男)都習慣了所有 演員濃得像打翻色碟的化妝,極長極黑的上下眼睫毛,一絲不苟的戲服,整齊的歌舞,團規追求「溫柔、美麗、優雅」,但調情場面,男角會柔撫女角的大腿和胸 部,親熱擁抱不可或缺。如果男角沒有吸引力,叫座上客如何代入?
寶冢這全女班,成員以「少女」為主,非常殘酷,一如它的名字,少女之寶是青春,她們一旦決 心投身入團受訓,寶貴的青春日子葬送於此,一去不返。
應徵者年齡須在十五至十八之間,學校收容之後,便過嚴峻的集體生活,踏入校舍前深深鞠躬,穿制服,排單行或雙行行走通道,永不橫衝直撞。一年級生每天清晨七時起,獻出八十分鐘時間清潔院舍。
只有接受過兩年制課程的「畢業生」,才可登上舞臺。七年之後,才 具「演員」資格,與劇團正式籤約,編派入花、月、雪、星四大組別中一組。演員要成為「明星」,得看數年表現。有觀眾緣,最紅的「頂級角兒」,數年後便因年 紀稍大而「榮休」,由新星接替,後浪推前浪,永遠保持「少女味」,鮮活而無情。
角兒完成了她們少女之夢後,因底子厚,退團後除了為人妻母,也有從事寫作、 歌唱、舞臺演出、幕後策劃或投身影視界。一日為星,長期為星,是所受的訓練令她們慣於昂視步。
一回在寶冢站的阪急百貨店,見一位男裝麗人,短髮,染紅褐, 約五呎七八高。身上一襲三宅一生皺或一團的銀灰色長大衣,仰首昂然走過。她「人戲合一」,以為走在舞臺上。那些日本女子,目瞪口呆又驚又喜,但無人夠膽上 前說一句話或要籤名。其氣派,顯示她與眾不同與及被「神化」了。
當然也不是位位男角都有型,有些還像人妖。卸妝後的素顏,可能與臺前「面目全非」。不過, 論「地位」,女角遠遠不及。——真是變態的戀慕。
天海佑希(右)
「性別歧視」。
在十二月二十六日東京演出後便退團的一位,近日引起極大迴響,一來她是「頂班馬」,二來, 與其他刻意誇張男色的角兒相比,她反有一份清秀美,臺下還像個嫵媚的女生,一點也不男人婆。
天海佑希。東京都生,一九八五年以十八比一的競爭率考入學校,八七年隨月組登臺。人氣急升。
我看過《花扇抄——花恣戀錦繪》,那時是九三年,對寶冢的演員並 不認識,也看不清楚面貎。選這劇目,純因名字好聽的關係(我是字迷),但臺上男主角很搶鏡。同行的日本朋友告訴我,這是天海佑希。——十年也出不了的一個 角色。
照說她如日方中,狀態才剛上巔峰,竟到「榮休」之時。這一走,「毅然」退團,必有更好出路。人們總是猜想她是不是同性戀?或要嫁給有情郎?或不滿團 方苛刻?或是到NHK?.其實她要拍電影,戲路應該很廣,能正能邪。
寶冢時期(左)和現在(右)的天海佑希
身價定唬人。
寶冢「製造」明星不易,一切都是商業行為。八十一年前,寶冢只 是一個小小的溫泉鎮,阪急鐵路總裁小林一三為沿線發展興旺,度出絕世好「橋」,在終站建溫泉酒店,建娛樂中心,組少女歌舞團.從此,觀光旅 館、溫泉、遊樂場、動物園。大大小小的商店(紀念品、花、書籍、寫真、衣物、咖啡館.)星羅棋布。
紅星帶來的財富更多,CD、錄影帶、漫畫、 TV、個唱、出堂會、相關紀念品、電影、舞踴會。珠寶飾物.光是觀劇後來買明星相的人,差不多搶光了,很多照片的間格,都貼上「売切」的字樣。
劇目由最早的《巴黎修道院》,每年改編國內外文學作品,也令其俗豔加添三分文化氣息——雖然最終仍是俗豔。
傳奇地,歷代少女的青春歲月如緋色櫻瓣飄落,——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寶冢小鎮在聲色藝和性別迷惑的營養中,在市場主導下,自成一國。「成棚人靠佢搵食」。我們又一次明白,世道多麼 雜亂,歌舞令之昇平。不過是這樣。
▶寶冢百年紀念周邊
購買請移步:shop115504020.taobao.com
預定購買請移步:shop115504020.taobao.com
預定購買請移步:shop115504020.taobao.com
▶紀錄片
《寶冢主演男役傳說 狂熱的100年》
寶塚トップ伝説 ~熱狂の100年~ (2014)
主演: 蘭壽富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14-05-04
片長: 49分鐘
豆瓣評分:8.0/10
短評:
♦一次機緣巧合下看了寶冢團live之後,那種渾身鳥肌的震撼至今念念難忘。女兒身男兒役,帥氣裡加一點俏皮,剛強裡夾一絲陰柔,和臆想裡的白衣翩翩公子哥完全重合,真正的風流倜儻。大概是同為女人所以知道女人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每個動作每個眼神都打動乙女心。P.S.桃李的聲音很不錯 by 紫蘇バジル
♦初代奧斯卡如今成為肥胖的中年婦女太叫人唏噓了,歲月無情,相比之下,現役反而沒給我留下什麼印象…… by yamamaya
♦寶冢美學極盡奢華,堅持百年構築的理想國,給觀眾一個永不幻滅的夢。男役的光芒太閃耀,娘役其實也很優秀。專業素養要求臺上臺下戲人合一,這一點才是我最欣賞的。by Fran
友情提示❶ 投稿請將文稿發送至 rhjs@foxmail.com,我們會在24小時內回復。
❷ 想看什麼選題,請直接回復消息告訴我們
❸ 回復關鍵字可閱讀往期相關內容。
(回復下面這些關鍵字可分別收到1-5條往期內容。它們是:文化、設計、浮世繪、特色街區、購物、歷史、美食、日劇、電影、動漫、旅行、攝影、讀書、設計、傳統、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