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綜藝也玩起了諧音梗。與韓國電影《惡人傳》名字相似的音樂真人秀《樂人傳》,在韓語發音中也極為相似。這檔KBS打造的音樂綜藝,聚集了非音樂領域活躍的藝人,通過新一輪的學習深造重新確立音樂人的身份。
和節目名稱一樣,節目的主邏輯也一直圍繞著這樣的流行梗進行敘事。不懂音樂的「惡人」們,要通過這檔節目進化成更好的、懂音樂的「樂人」。
首期節目播完,確立了這檔綜藝的整體調性。既非嘻哈音樂的潮酷風格,也非一般音綜的流行風格。這檔綜藝從人物海報到節目畫風都以暗黑色調為主,更接近於歷史劇集或是武打電影的風格,完全打破了受眾對於音綜的印象。
學習音樂的第一步就是先拜師
開篇使用戲劇電影的拍攝手法,策劃了一個「樂人傳」的故事。從第一人稱出發交代了李尚敏作為發起人,參與這檔節目的原因。作為曾經的音樂製作人, 因為公司倒閉後遠離音樂,到如今時隔二十年再次回歸,對音樂這件事一直抱有極高熱情。
幾位主人公雖然主要專攻其他領域,但他們與音樂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金俊鉉在不朽的名曲搞笑明星特輯中獲勝,文世允自帶靈魂低沉嗓音,年初還出演過另一檔JTBC的音綜《我心中的抒情曲》,BOOM已經出了八張音樂專輯。
這些非專業的音樂人們重新集合,由製作人李尚敏為他們作曲。聽起來是件搞笑的娛樂事件,但是也滿足了綜藝節目所需要的敘事由頭和事件動因。自2005年起李尚敏就想要打造「9龍7星」組合,並以刺青的方式刻在後背每日提醒自己。做音樂的決心和動力昭然若揭。
在製作人李尚敏的面前,6人分別開始接受非正式的考核。所謂的非正式考核也就是只需要表演自己的個人技。跆拳道國家代表常備軍的金曜漢在音樂伴奏下表演高踢腿踢蘋果;李主儐開始吉他彈唱,但也總是走調和錯拍。
這些表演本身帶有詼諧的搞笑氣氛,而個人音樂實力的欠缺也在之後被點明。李尚敏作為唯一的製作人,也表明了可能會在節目中給幾位音樂人打造專屬歌曲的想法,產生具體的音樂作品甚至舉辦演唱會是未來節目敘事發展的主要出口。
開場結束後,李尚敏公布首期節目的第一個任務,要求六位「音樂人」分成兩組去拜訪韓國傳奇音樂人宋昌植和宋佳人,並嘗試在兩位音樂大師身邊進行深入學習音樂課程和人生經驗。
所以在第一期節目的後半段,節目就轉場進入到演播室內的「音樂試聽會」。與開場相同,後半程也是以訪談脫口秀的內容形態為主,只是在同一場景下,讓李尚敏和六位成員一起來觀看拜訪音樂大師的真人秀片段,共同回顧學習音樂的過程。
從場景的設計,到環節任務的推動,始終都是由製作人李尚敏發布任務、掌握流程來推進敘事。而他打造「九龍七星」的使命也反覆在節目中強調,這個類似於電影中的神秘任務的主邏輯線,讓所有的嘉賓都沉浸其中,紛紛扮演好自己的「非樂人」角色。
傳奇音樂人的元素
圍繞經典音樂人策劃的綜藝節目,韓國其實做過不少。其中《sugar man》就是其中模式較為成熟的一個。這檔演播室內的音樂綜藝規則相對明確,且經過三季的磨合節目類型也相對經典。
以找回音樂人為目標,節目分別設計了猜歌手、訪談和翻唱三大環節。主持人在與觀眾互動、了解完觀眾對歌曲的認知度之後,引出當期音樂人,重新在舞臺上進行音樂作品的演繹。
與一般的音綜不同,《sugar man》在音樂表演之外,還會專門由劉在石進行現場訪問,以了解音樂人近期的發展以及音樂歷程。用採訪的形式加深觀眾對音樂人的了解。
除《sugar man》之外,過往的傳奇音樂人和音樂大師大多會在各大真人秀中出現,並且逐漸展現出音樂標籤之外的真實個性。比如以拜師學藝為主的《家師父一體》,讓年輕的藝人向不同領域的專家拜師學藝,其中就不乏知名音樂人。
這類的真人秀節目,主要還是通過生活紀實來透視人物在專業領域之外的個性。從年輕藝人出發,學習並收穫前輩成長中的人生感悟。此類節目聚焦的傳奇代表,是一個個具有多面性格的「人」,這也是普通音綜無法展現的另一面。
回看這檔《樂人傳》,同樣使用紀實的方式對人物進行塑造,而並非將音樂人請到演播室進行訪談,目的也是能更加立體的展現人物形象。三位成員前往宋昌植的工作室進行拜訪,一定程度上也是對這位音樂人的揭秘之旅。
作為第一次上綜藝的知名音樂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一直保有自己的神秘感,有許多外界所不了解和好奇的地方。比如是否會看電視或者使用電腦,是否了解外界信息,是否真如傳言只穿膠鞋等等。
他們的拜師過程正如一次傳言驗證之旅,意義在於為觀眾解密。由於這部分的拜師只是節目中的單期任務,後續的發展還未可知,所以傳奇音樂人能否在節目中真正發揮作用還有待繼續觀察。
節目中加入大師級的人物元素,實際上是想增加多一層維度的人物關係。除了製作人李尚敏之外,還需要新的人物來協助成員們進行音樂方面的專業學習,才能真正幫助非音樂專業的綜藝人們實現從「惡人」到「樂人」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