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見人心,借錢看交情
在電影《老炮兒》中,六爺的兒子曉波,因為跟富二代爭奪女友,不僅打了人,還劃傷了人家的法拉利跑車。
對方報了警,曉波被送去警察局。六爺為了贖他出來,於是只好硬著頭皮,去向曾經的兄弟借錢。
一個兄弟說,閨女剛上大學,也等著用錢。另一個兄弟說,自己的媳婦把錢看得很緊。還有一個兄弟說,自己吃著低保,意思是也拿不出錢。
在碰了無數壁後,六爺感慨到,人都有好的時候,也有背的時候,別給哥們這點情分,都給弄擰巴了。
有一句話說:「多少情誼,始於交心,卻止於財帛。」
其實,一個人是否對你有情有義,只需在你遇到過不了的坎,邁不過去的難時,向他借一次錢就夠了。
在電影《兩隻老虎》中,張成功和範志剛,曾經是一對從小長到大的朋友,甚至小時候,當張成功被人欺負時,範志剛總是第一個衝出去保護他。
後來範志剛的眼睛出了問題,需要治療費,於是他向已經在商海賺到大錢的張成功借5000元,但張成功卻說沒錢,原因居然是害怕他還不起。
後來,範志剛眼睛瞎了,張成功感到了自己對好友的虧欠和良心上的不安,於是想要借錢給他作為一種彌補,但範志剛拒絕了,理由是怕自己還不起。
俄國作家克雷洛夫曾說:「當你遇到困難時,把朋友們找來,你會得到各種好的忠告。可是,只要你一開口提到實際的援助,你最好的朋友也裝聾作啞了。」
在好朋友之間,一旦談到借錢,就很容易讓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瞬間變質,甚至徹底破裂。
其實,錢對每個人來說,都相當重要。沒有人的錢是從大風中輕易刮來的,也沒有人的錢是從地上隨便撿來的。
肯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借給你的人,一定是真交情,反之,借錢就崩的感情,其實也沒有多牢固。
日久見真心,還錢看人品
不知你是否發現,許多時刻,我們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其實不需要看他做出怎樣的承諾,有時讓他還一次錢就夠了。
曾經在網上,有一個真實案例。
一個男子向好友微信轉了3000元,對方當時說,明天還你,今天現金有點周轉不開。
其實,這個男子也沒多的錢了,而且過兩天還要還車貸,但他把這份錢先借給了好友,想著幫他應一下急。
結果好友一直拖著不還錢,先是說自己在醫院陪女兒看病,然後又說,自己打架鬥毆被關了10天,後來又以法院凍結自己的私人帳戶為由拒絕還錢。
這個男子在來來回回被哄騙了15次後,對方依舊不還錢,於是忍無可忍的他,
決定把聊天截圖放在朋友圈,但對方居然以侵犯個人隱私為由拉黑了他。
其實,如果說借錢是看對方對你的情義有多深多淺,那麼還錢就是看對方的人品究竟是好是壞。
在電視劇《我是餘歡水》中,當朋友向餘歡水提出借錢的請求時,餘歡水毫不猶豫地,拿出了母親留給他的13萬。
但當他需要錢,去找好友要時,非常低聲下氣地解釋說,自己已經很不好意思了,要不是急用錢,也不會來要。
但好友卻一再推脫,甚至後來還威脅道,為了這點小錢至於嗎?再這樣逼債,就跟他絕交。
後來餘歡水實在沒法了,堵著好友讓他還了錢,但兩個人從此以後徹底決裂,甚至還成了仇人一般的關係。
其實,有時兩個人之間的友誼,就毀於一個交付了真心,但一個卻辜負和欺騙了對方的真心。
金星曾說:「金錢就是最好的試金石,在現在的契約社會當中,我想說一句,真金不怕火煉,真情不怕催錢。」
一個人還錢的態度裡,藏著他的人品。借了錢,卻藉故拖延,耍賴,故意不還的人,應該徹底與他劃清界限。
越親密的朋友,越不輕易談錢
作家三毛曾說:「與朋友之間不要有金錢的往來,因為借錢是十分考驗友誼的。」
其實,越親密的關係,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最好不要用錢去消耗你們之間的友誼,因為到最後,你可能人財兩空。
演員馬伊琍,曾在綜藝節目《圓桌派》提到,自己跟閨蜜之間從來不借錢。
當被問及原因時,她提到:「因為上海人很認同一句話,借急不借窮。比如說你只有10塊錢的話,就買8塊錢的東西,就像我跟閨蜜之間,從沒有一分錢的往來。」
同時她還提到,一個人要是今天臨時出門沒有帶錢,這個自己會借,再有就是家裡有人住院的時候,自己會借,但是要是因為窮,自己是不會借的。
有時,我們總以為,好友就是要什麼忙都幫,什麼要求都應,但其實想要維繫一段情誼,就不要輕易向對方借錢。
作家劉同,曾經說過一件事。
他有一個朋友,想要買一輛新車,但還差一點錢,於是問他借,但劉同卻說,自己雖然有錢,但卻不借。
原來劉同讀大學時,把很多好聽的CD借給了同學,但最後他們都不還,甚至當他去要時,還把同學的關係鬧僵了。
劉同後來也有多次借錢給好友的經歷,但最後沒有一次是愉快的,甚至連朋友都沒得做。
於是劉同決定,從此以後,不再跟朋友發生金錢關係,因為一談到錢,再好的朋友,都會走散,甚至徹底鬧崩。
有時,我們以為朋友之間,借錢是一件很正常不過的事。但許多時候,我們既高估了自己還錢的能力,也低估了對方貪婪的本性。
其實,朋友之間,不輕易談錢,並不是真的袖手旁觀,亦或在他們最需要你的時候,也不給任何的幫襯和扶持。
而是當這份錢不是非借不可,並且你意識到借了錢,自己不好開口問對方要,對方也不好還時,就學會幹脆地拒絕。
網絡上曾有一句話:「如果你想要看清一個朋友,那就借錢給他,如果你想要失去一個朋友就讓他還錢給你。」
其實,成年人的友誼,有時並不是經不起錢的試探和誘惑,而是我們彼此太容易在錢中,迷失自己,也弄丟彼此。
如果一個人在乎你,他一定會在你確實困難時,借錢給你。如果一個人值得你信任,他也會及時還錢給你。
但如無必要,請不要輕易,在兩個人之間,有太多金錢上的瓜葛和牽連。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