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化在封神榜中一共死了兩次,一次在面對魔家四將時被魔禮青一個白玉琢打死,第二次在金雞嶺下被高繼能一槍刺死。按理他師傅清虛道德真君能救他一次,也能救第二次,可是為什麼就不救了呢?這主要是由於黃天化下山後的行為導致他師傅清虛道德真君對他的態度有了變化。
一是黃天化的性如烈火
在《封神榜》中,黃天化的性格可以說是性如烈火,一點就炸。在黃天化第一次下山往潼關救父之時,終於見到了自己的父親,親人團聚原本是好事。可是黃天化沒有見到母親時先是埋怨父親黃飛虎狠心拋棄母親,當得知母親被害時當場氣倒在地,醒來後當場就表示要殺到朝歌為母親報仇,青峰山修道也不去了。這個喜怒與形色的性格明顯是和闡教修道不相符的。
二是黃天化連破闡教戒律
在姜子牙對戰魔家四將那一次是黃天化第二次下山。第一次在潼關是父子相認,這一次是父子重逢,你看黃天化一看到家人重逢都幹了什麼?「飲酒歡聚」、「吃葷」,「穿王服,帶束髮冠,金抹額,穿大紅服,貫金鎖甲,束玉帶」。這還有哪一點像修道之人,你再看看楊戩、哪吒都沒有像黃天化這樣一下山就變了修道之心的。難怪姜子牙在看到黃天化這個樣子就說,我雖然身居相位,也不敢忘記「崑崙之德」。這是因為姜子牙有前車之鑑,當初他被元始天尊安排下山後,也是開葷戒、酒戒、色戒。元始天尊知道後就訓斥姜子牙,還收回了當初的許諾「雖然你去,還有上山之日」的承諾,冷冷地表示「你為人間宰相,受享國祿,稱為『相父』,凡間之事,我貧道怎管得你的盡」。這說明闡教修道對這些戒律是看重的,一旦破戒那就會受到懲罰。
所以黃天化在破戒後受到的懲罰就是一出場就被打死,師傅清虛道德真君在將他的屍體復活後就開口大罵黃天化破戒之事。而且從這兩次的下山讓清虛道德真君看出黃天化對於修道根基淺。從當初被他帶到崑崙山修道到現在十三年過去了,從三歲到十六歲按理天天跟在清虛道德真君耳濡目染應該有一定的修為,但書中的黃天化也還像是一個在凡間的凡人一樣。
而當初三教在共議封神榜一事時,對於封神的標準是:根深者為仙,根淺者為神,再次者就到輪迴去了。所以說對於黃天化這種修道根淺的只能在伐紂的過程中死掉封神。
師傅清虛道德真君有意讓黃天化死後封神
為什麼會說清虛道德真君有意讓黃天化死後封神,我們看黃天化的幾次下山。第一次下山黃天化是在潼關對付陳桐,清虛道德真君是給了法寶花籃兒和莫邪寶劍,還傳授了黃天化怎麼破陳桐的辦法。這一次黃天化按師傅說的收了陳桐的火龍鏢,用莫邪寶劍殺了陳桐。
第二次下山師傅清虛道德真君明顯就在放水了,給了黃天化的法寶是從陳桐那裡沒收來的火龍鏢。要知道陳桐和魔家四將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假如按武力值1-10來分的話,最低為1,最高為10,那麼陳桐頂多就是3,而魔家四將至少是8以上。這麼厲害的對手,師傅就給了一個武力值3的武將的武器,不是放水是什麼呢!在被魔家四將殺了一次後,傅清虛道德真君馬上就給黃天化提升武力值的裝備攢心釘,黃天化有了這個寶貝武力值立馬是滿滿的,輕鬆殺死魔家四將。再看清虛道德真君給他的坐騎--玉麒麟,這個坐騎是平時真君遊山玩水之用,武將加成貌似沒有,還減少武力值,因為太慢了,不是打仗專用,最後黃天化倒黴就倒在這匹玉麒麟身上,在對戰高繼能中因為玉麒麟被蜈蜂蜇眼,導致黃天化被玉麒麟撅倒在地,命喪高繼能槍下。
而且清虛道德真君其實已經算到黃天化到死在高繼能手下,因為之前姜子牙出徵金臺拜將的時候,黃天化問師傅清虛道德真君兇吉,師傅清虛道德真君看黃天化是命運不長,面帶絕氣,低首不語;然而心中不忍,真是可憐。還告訴他「逢高不可戰,遇能即速回。金雞頭上看,蜂擁便知機」。
所以說黃天化的兩次之死,清虛道德真君應該都是知道的,而且還有意促成這兩次死亡。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