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7 17:20 |永康日報 |記者 陳曉蘇 編輯 應桃蕊
12月27日,由省法學會、中共金華市委主辦,省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中共金華市委政法委、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中共永康市委承辦,杭州師範大學沈鈞儒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中華法系與法治文明研究院協辦的「龍山經驗」高峰論壇暨省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永康市舉行。
開幕式上,金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鄭餘良;浙江省委政法委一級巡視員、省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陸劍鋒;中國法律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張生;浙江省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會長,浙江財經大學副校長、教授李佔榮先後致辭。最高人民法院長三角一體化辦公室副主任、第三巡迴法庭主審法官何君;金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劍敏,金華市副市長、公安局長董旭斌,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湯海慶;省高院立案庭負責人高毅龍和永康市領導章旭升、張群環、胡積合、葉成超、朱茂均、黃瑞燕,市法院院長樓常青以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西北政法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國內知名政法院校的百餘名專家學者、青年學子參加活動。
鄭餘良表示,當前,金華市正著力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的新徵程。推進現代化先行,離不開高效能的基層治理和高質量的法治保障。過去,我們以打造「龍山經驗」都市版為契機,加強駐企服務員、民情民訪代辦員、基層治理網格員「三大員」隊伍建設,創新開展「大家訪、大代辦、大接訪、大化解」活動,有效提升訴源治理能力。舉辦「龍山經驗」高峰論壇,為大家相互交流學習、共同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力提供了一個平臺,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平安建設、法治建設等重要論述精神,認真吸取各位領導、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持續深化「龍山經驗」的實踐做法,加快打造「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創新的金字招牌,全力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示範市。
作為浙江省法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閉幕後舉辦的首場重大學術活動,陸劍鋒認為,這既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際行動,也是對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發展。他指出,「龍山經驗」起源於永康司法實踐,拓展延伸到地方全域社會治理領域,已經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鮮活經驗,具有豐富理論價值和重要實踐意義。「龍山經驗」是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的成功經驗,蘊含著「社會協同、公眾參與、調解為先、訴訟斷後」等現代治理理念,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具體實踐,也是貫徹省委關於「利民為本、法治為基、整體智治、高效協同」工作理念的重要體現,希望更加注重總結提升推廣,更加注重突出黨建引領,更加注重強化訴源治理,更加注重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更加注重推進共建共治共享,助力「重要窗口」建設。
而在張生看來,「龍山經驗」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典範,是傳統法律文化與現代基層治理的完美結合。其利用傳統資源與現代手段,尤其是網格化、智能化這一手段,實現最佳治理效果,也為相關體系、制度的重新建構提供了實證性的理論支持。
李佔榮說,「龍山經驗」是「楓橋經驗」的升級版,「龍山經驗」的生動實踐已經為法治浙江建設提供優質的理論素材。舉辦「龍山經驗」高峰論壇,通過專家學者的交流與碰撞,一定能提升「龍山經驗」的理論品質,優化「龍山經驗」的標準體系,使「龍山經驗」乃至永康經驗成為法治文化陣營裡的一面鮮豔旗幟。
永康市委書記章旭升在主持開幕式時簡要介紹了永康市市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同時,他表示,舉辦「龍山經驗」高峰論壇,就是為了進一步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與「龍山經驗」這一基層實踐的系統研究,為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提供參考和路徑。希望各位領導和嘉賓通過此次論壇分享經驗、分享思考、分享智慧,交流思想、碰撞火花、提供方案,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論壇期間,舉行了專家論壇、互動研討等多項活動。何君,永康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胡積合和杭州師範大學楓橋經驗與法治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餘釗飛分別作專題報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趙曉耕;西北政法大學校長助理,中華法系與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長、教授汪世榮;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教授易益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帥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所博士生胡榮明和湯海慶;全國人大代表黃美媚;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張紅;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謝紅星;浙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中偉等人則分別圍繞「龍山經驗」的歷史底蘊和法治實踐作發言。與會人員還實地參觀了龍山法庭。
16090608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