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評社臺北1月3日報導,馬英九在東吳大學嚴家淦法學講座演講「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時,指近日傳出大陸福建地區打算分3年聘3000位臺灣博士,臺灣人才被大陸挖走,很多人很擔心人才外流,「但我高興得要命」。
馬英九表示,近日傳出大陸福建地區打算分3年聘3000位臺灣博士,臺灣人才被大陸挖走,很多人很擔心人才外流,「但我高興得要命」。(中評社 倪鴻祥攝)馬英九說這句話的目的
那麼,馬英九說的是真心話嗎?他就真的這麼樂意大陸挖走臺灣的人才嗎?在匯賢君看來,馬英九說的當然不是真心話了。既然不是真心話,為什麼又要說這句言不由衷的話呢?原因有三:
一、藉機對外炫耀自己的政績,刷刷存在感
我們知道,馬英九除了剛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時的民望極高外,隨著執政時間越久,後面民調下跌就越厲害。據臺灣「中選會」統計,2012年的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總投票率為74.38%,馬英九及其搭檔吳敦義最終獲得689萬1139票,得票率為51.6%;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及其搭檔蘇嘉全獲得609萬3578票,得票率為45.6%,經過近一年的對抗和競爭,馬英九僅以高出6%得票率的微弱優勢勝出獲得連任,而2008年第一次競選時的得票率是58.4%,高出民進黨的41.6%得票率近17個百分點。
但其在任期內還是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兩岸領導人實現了歷史性的握手,兩人文經貿往來獲得了新突破新發展,陸生來臺學習就業政策性更好,陸配剛開始是8年,在其任內改為了6年。
二、趁機攻擊政敵民進黨和蔡英文
由於蔡英文上臺執政後,拒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並且對臺灣島內政敵特別是國民党進行打壓清洗,還進行去中國化的文化臺獨,導致島內怨聲載道,兩岸經貿不斷不見起色,臺灣經濟搞不上去,就業率下降,失業率快速上升,臺灣民眾收入減少。
相比之下,大陸經濟發展迅速,發展機會更多, 工資收入也比臺灣更可觀,所以很多年輕人都希望到大陸來發展,加上大陸中央政府針對臺胞來陸就業創業專門推出了很多的優惠利好政策,於是兩岸形勢慢慢開始逆轉,以前是大陸希望到臺灣發展,現在是臺胞希望到大陸發展,這就可以用來提醒告訴臺灣民眾,蔡英文更無能,執政後搞的臺灣一團糟,還不好國民黨執政的更好。
三、為國民黨2018年九合一選戰拉票
2018年臺灣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九合一」地方選舉,國民黨在上一次有槍有炮有炒票的大好情況下都敗的一塌糊塗,如今,國民黨黨產被凍結之後已經沒有錢,無法像過去在選舉補助候選人或動員地方社團支持助選,其行政力量、政治力量、組織動員都會有困難,想要打贏「九合一」地方選舉更是難上加難。
現在通過往自己臉上貼金,黑一把蔡英文,刷刷存在感,也算是為國民黨和自己的代理人吳敦義在「九合一」地方選舉提前暖暖場、拉拉票。
臺灣人才流失的另一層原因
為了給自己和臺灣政客挽回點面子,馬英九還不忘酸溜溜的解釋說: 情勢在轉變中,臺灣人才被大陸挖走,很多人很擔心人才外流,但這樣很好啊,表示大陸願意提供給臺灣年輕人很多機會,也可以帶動臺灣薪資水準,不是壞事。 並說臺灣人才有一點過度供應,他們在臺灣找不到工作,若能在大陸或海外有工作,不是很好嗎?大陸幫我們解決失業問題,我高興都來不及,我們人才可以再培訓也沒有問題,這樣雙方也能更交流。
這是馬英九的自我安慰,但即使是這麼小小的安慰恐怕也不可能了。
據央視報導,2018年最新大學排名,臺灣高校排位持續下滑,只退不進。相比之下,中國大陸的高校排名逐年快速上升,並不斷超過臺灣的高校。
這是有原因的,經濟上搞不好,投入到教育上的經費就自然會縮減,科研人員的工資、經費都得不到保障,慢慢的人才自然會流到經濟好、經費足、政策好的大陸進行工作,即使繼續留在臺灣高校工作,沒有獲得足夠科研經費投入,也很難產出科研成果,也就無法保持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更為致命的,高校人才流失,直接導致了高校教學水平的下降,導致生源的減少,沒有了生源沒有了人才就沒有了優勢,無水之源又談何再培訓,誰來培訓?培訓誰?培訓什麼?
最近,在馬來西亞中學瘋傳一封「別讓孩子到臺灣念大學」的公開信,就是最好的例證,在島內引發了廣泛關注。
「別讓孩子到臺灣念大學」!
馬來西亞獨立中學、麻坡中化中學校長彭進財3日接受臺媒採訪時,證實確有此事。他透露,馬來西亞獨立中學校長和海外校友會都收到這封題為「為我們的孩子著想」的信。信中稱,臺灣因經濟低迷,大學教育素質每況愈下,同時面臨中國大陸及大馬高教的競爭,多家大學陸續面臨倒閉厄運。臺灣各大學在馬來西亞招生活動層出不窮,提供很多優惠,「免費這個,免費那個,做一些垂死掙扎」。
公開信同時列舉臺灣升學七大弊端,其中第二點是,「臺灣用的是繁體華文,又如何適應中國及亞洲簡體的華文市場呢?」第三點是「不管你喜不喜歡,臺灣與中國的關係只有繼續被邊緣化。以後我們孩子的臺灣大學的同學人脈及資源,肯定在已經崛起強大的中國市場與發展上處於劣勢」。第七點提出臺灣升學弊端的結論是,「大馬留臺學生回到馬來西亞後,就業率只有10%,是一個非常恐怖與令人擔憂的情況」。
彭進財稱,麻坡中化中學每年畢業生約300人,其中1/4到臺灣讀大學,但不可否認,近年大陸也很積極到馬來西亞招生,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都提供優厚獎學金,近年該校學生赴大陸讀書的人數在增加。不管承認與否,臺灣在兩岸教育中的劣勢越來越明顯,公開信上談的幾點都是事實,這意味著蔡英文「新南向」吸引東南亞學生到臺灣就讀的計劃已經失敗,並且必然失敗。
根據臺灣教育部門去年1月的統計,馬來西亞在臺僑生有1.6萬人,僅次於陸生。 如果上述的問題繼續惡性循環下去,別說馬來西亞學生不再到臺灣留學,恐怕就連臺灣的學生都要紛紛到大陸的高校來上學了。
臺胞盧麗安:有人從臺灣打電話給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歡迎臺灣同胞都來大陸學習、工作、生活!
關注、點讚、分享即是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