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全國新樣態實驗區——廣西南寧市良慶區新樣態實驗區啟動儀式暨新樣態學校研訓活動在南寧市五象湖教育集團那黃小學成功舉行。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中國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牛楠森,廣西教育研究院辦公室主任王現彬,南寧市教育科學研究所黨總支書記黃勇,良慶區黨委書記施傑,良慶區區長王川,良慶區副區長梁紅英,良慶區政協副主席盧科榮,良慶區有關單位領導、家長代表及熱心教育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代表等300多人參加活動。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致辭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現場致辭,他介紹了什麼是「有人性、有溫度、有故事、有美感」的「四有」新樣態學校,希望良慶區把教育融入到本土區域發展、經濟發展、動態發展中,抓住教育利好政策,利用鮮活的案例和實踐的示範,從而推進學校向高品質、高質量發展。
良慶區黨委書記施傑致辭
良慶區黨委書記施傑致辭,他希望各級教育部門以新樣態學校聯盟為平臺,努力探索新樣態教育發展新理念,走好新時代下學校內生式發展之路,共同致力於構建魅力良慶的優質教育。隨後,施傑和陳如平一起敲響銅鼓,宣告「廣西南寧市良慶區新樣態實驗區」正式啟動。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和良慶區黨委書記施傑一起敲響銅鼓,宣告「廣西南寧市良慶區新樣態實驗區」正式啟動。
與會嘉賓與身著少數民族服裝的同學們合影留念
活動現場
活動第二階段,由陳如平作「新樣態學校的邏輯與路徑」的主題講座。陳如平結合實際案例,主張學校要通過全面育人、文化內生、課程再造、整體建構的方式,緊緊圍繞課程體系,抓實課堂教學模式的要素,努力達成「學校要有學校樣、一所學校一個樣、校校都有自己樣」的核心理念。講座結束後舉行了南寧市良慶區名師領航工程工作室授牌儀式。
陳如平作「新樣態學校的邏輯與路徑」主題講座
南寧市良慶區名師領航工程工作室授牌儀式
活動的第三階段,由良慶區教育局局長陳世強主持的新樣態學校研討會在那黃小學向陽書屋舉行。研討會先由新樣態實驗學校負責人就學校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和疑惑依次作發言。經過與會人員的熱烈討論後,陳如平等專家針對各校的實際,就各校存在的問題與疑惑給出了切實的意見和建議。
新樣態學校研討會現場
活動的第四階段,陳如平一行來到南寧市體強路初級中學進行實地指導,他針對學校發展提出的問題,剖析原因並提出改進建議,指導學校立足本校文化傳統、自身基礎和優勢潛能,精心打造自己的「樣與態」。
陳如平一行到南寧市體強路初級中學實地指導工作
本次啟動儀式與研訓活動的順利舉辦,標誌著良慶區打造廣西教育高質量發展標杆區,助力五象新區、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全面構建為改革創新、開放融合、多元共治的終生學習型城市再上新臺階。
小科普
新樣態學校聯盟是在2017年由原中國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現任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發起的,圍繞美麗學校、創新管理、智慧校園、課程再造,魅力課堂、家校共育六大行動項目研究,旨在突破以往的學校發展方式,強調立足學校文化傳統、自身基礎和優勢潛能,走內生式發展之路。
三年來,「新樣態學校」的構建在全國形成了 「群芳競豔滿園春」的喜人局面,結出了累累碩果,達到了「一個學校一個樣,校校要有自己樣」的目標和要求,得到了各地基層學校和教育局的極大認可。
它解決了基礎教育發展中遇到的迷思困惑,通過指導試驗區中小學編制學校發展規劃,對試驗區中小學校長、教育行政幹部進行定製培訓,指導試驗區及實驗校開展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方式變革以及提供全方位的政策諮詢、學術支持和平臺推廣等方式,為諸多薄弱學校、新建學校、農村學校以及沒落的百年老校指明發展方向,促進了學校發展方式的轉型,引導學校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致力創建原生態、去功利、致良知、可持續的現代品牌學校。
目前,全國已有60個實驗區1265所實驗學校加入了新樣態學校聯盟。今年,良慶區經教育部發展研究中心審批通過,成為廣西首個全國新樣態實驗區;南寧市五象湖教育集團、南寧市五象教育集團、南寧市景華教育集團、南寧市體強路初級中學、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中心學校及南寧市良慶區第三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等6所學校成為廣西首批、全國第三批新樣態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