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壓低聲音會不會比較性感呢?
讓我裝會B,周末了,哈哈哈
對了,這段語音是周五錄製的,
所以時態當成現在完成時?】
《營業部長吉良奈津子》雖然收視持續低迷,和隔壁的「賣房女」有些差距,可並不妨礙我把「星期五」奉為「追劇亢奮日」。
而且我對創意總監山本好感倍增。
選同事和選伴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個選事業心契合的,一個選幸福感匹配的。
灑脫的中分,小眼睛,簡單的穿衣搭配,外表乾乾淨淨,內心小宇宙不可估量。感覺和他擦肩而過,都能感覺到那股無名的力量。
他是時尚的,但是不張揚,深色或者白色的Tee,最簡單的配飾。往往生活中辣眼睛的創意,要麼土,要麼騷。(os:還好我不是創意,我還是保留一絲風情騷吧。。。)
他屬於典型的高調做事低調做人style。他冷峻,但沒有桀驁不馴,他有驕傲的資本,但依然保持謙卑。
松田龍平演得很好,我順便把他另一部電影代表作《編舟記》也看了,電影中他飾演一位辭典編輯,對文字和紙張的苛求和摯愛,讓人動容。這部電影很凝神,膠片的質感,慢節奏,處處流淌著紮實的基本功,無論是表演還是對事業的那份執著,讓我想到了一個詞「security&serenity」:安寧~
「匠心精神」被他詮釋得入木三分,每次看到手繪,握筆寫字這些特寫,內心深處總會麻一下。
做創意的人,總要寫寫畫畫的,一筆一划,都是內心的火花。
而且他的人設有一點我很喜歡:不愛應酬。
應酬太多,會干擾到創意,原本一片淨土是不能被打擾的。
我喜歡他這些怪癖,不苟言笑,把精力放在「生活的放空」和「工作的聚焦」中。
他有抱負,也記仇。
當初做新人的時候不被領導重視,於是默默發憤圖強,終於坐到了今天的位置。他會把波折當成動力,記仇也僅僅是對事不對人,這樣還能保持寬大的心胸。
今時今日,面對當年不重視自己的領導,他還是會挺身而出,為她排憂解難。
能做大事的人,心一定要大。
但我很欣賞他這種沒有侵略感的「心大」。
職場中最怕的就是戾氣侵擾,會讓創意破功。每天都有朋友和我分享他們在職場被戾氣所傷,我就寬慰他們說,內心有太多雜質,工作上的靈動感就展現不出來了。那些有戾氣的人,花期都不長,而且缺愛,也不懂得愛別人,做出來的內容自然也不會有創意了。創意,其實沒有那麼高冷,基本點就是一定會打動人。
就像現在的女子體操,除了本身動作難度外,現在更看重力量與藝術美學的融合。每個動作不是光看爆發力,還要看藝術感。
而生活或者工作中的藝術感不就是那份一塵不染的小靈氣麼?
你理想中的創意總監是什麼樣的呢?
創意總監不是單純用來崇拜的,而是去交流和學習的。
山本的工作方式很踏實,做創意並不是頂著外表的浮誇和縹緲,其實內心很安靜。比如幫運動鞋做創意,她會去馬路邊蹲著看「行走的美女腿」,一邊跺著腳。
靈感源於生活,學會做一個有心人。
他也懂得懷疑自己,當遇到瓶頸的時候,他不願意將就,不願意重複過去的自己。
瓶頸代表著自己還願意努力,願意突破。
在套路盛行的今天,多少人還會用真誠去感化自己?
劇中他遇到瓶頸,寫不出方案的時候,也僅僅是一個人出走,在大馬路上彷徨,然後躲在海洋館。
總覺得他時刻守著自己的底線。
在生活中很難遇到這類創意總監,創意是最不能敷衍或者浮躁的,而我們每天看到的各種創意,大多數都是套路在充數。
當年做新人的時候,也聽過一些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做分享。那時候就聽得一知半解,以為自己道行不夠深,悟性不夠。現在想想,當時的大咖們都把自己架空了,所謂的靈氣穿透不了地心。
轉眼幾年過去,當時的大咖也許還在這個行業,只不過顯得有些過氣,一年又一年地做各種獎項的評委。我也不確定他們有沒有推出過打動人心的作品。
所以,套路也許能讓人興奮一會兒,但無法打動我們。
劇中的山本一直就是這麼不苟言笑,但他有好人緣,也有拿捏得當的人情味。
我喜歡這種分寸感。
做創意的人,很辛苦,心要靜,也要能熬,耐得住寂寞。
最近沉迷日劇,所以有點感觸。對了,男主的《編舟記》一定要看,原來編撰辭典,要去生活中採集很多詞彙樣本,根據不同場景來做不同定義,尤其是很多新詞用法。
好了,祝你們繼續周末快樂了。
公關,一輩子都要修煉的.
娛樂,一輩子都要享受的.
新浪微博/美拍:@一直風和日麗的風和君!
新浪娛樂專欄:風和日麗
網易新聞客戶端:風和日麗
今日頭條:風和日麗
--按下去,掃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