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23:00,周杰倫發布了全新單曲《說好不哭》,朋友圈刷屏了,QQ音樂崩了,那些曾經聽他歌長大的人,聽著聽著,就哭了。
2003年,我在一所寄宿制學校上初一,每天從早上6點到晚上9點,時間被學校安排的明明白白,屬於自己的時間只有晚自習之後到熄燈之前一個小時多一點。
學校以管理嚴格著稱,沒有手機,沒有電腦,連給家裡打電話都要找班主任申請,然後去校門口的IC卡機上打幾分鐘,更別說其他娛樂活動了,考上高中再說。
那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熄燈以後躺在床上聽歌,裝電池的MP3在學生群體裡都屬於「奢侈品」,大多數人聽歌用的都是裝磁帶和CD的隨身聽甚至複讀機,而且十有八九都是給家長謊稱「學英語」騙來的。
第一次聽周杰倫的歌,是在同學的耳機裡,雖然從頭到尾沒有一句歌詞聽清楚,但卻被旋律深深吸引。
同學說:這首歌叫《回到過去》,是周杰倫唱的。
我說:真好聽。
想回到過去/試著抱你在懷裡
羞怯的臉帶有一點稚氣
想看你看的世界/想在你夢的畫面
只要靠在一起/就能感覺甜蜜
那天晚上,同學聽著歌睡著以後,我拿過他的隨身聽,取出磁帶,《八度空間》這個專輯名和封面上周杰倫半人半骷的形象便深深地印在我腦海中。
從《半獸人》到《最後的戰役》,我一口氣將專輯翻來覆去聽了兩遍,直到電池電量不足,耳機裡傳來變調的歌聲才意猶未盡的睡去。
情竇初開的年紀,總是有很多傷春悲秋,說給家長怕挨揍,寫進日記怕暴露,告訴同學又怕成為別人嘲笑的由頭。
周杰倫的歌,給了我們一個宣洩的藉口,很多說不出口的情感,都被他用歌詞唱了出來,而且旋律還那麼動聽。
那時候王力宏、任賢齊和謝霆鋒還如日中天,Beyond樂隊也在散發著最後的光芒,周杰倫就這麼毫無預兆的橫空出世,長得不帥、吐字不清,還diao的不行。
利用放月假的機會,我跑到縣城的音像店,一口氣買了周杰倫所有4部專輯的磁帶,然後偷偷塞到行李箱底層帶到了學校。
之後的一個月,一向英語成績還不錯的我,在月考中故意「失手」,以此來說服我媽給我買了一臺隨身聽「練英語聽力」。
毫不誇張的說,那段時間每天晚上都要伴著周杰倫的歌聲入睡,他前4張專輯中幾乎所有的歌曲只要前奏一起我就能跟著唱下去。
那個年代的Jay迷最「驕傲」的成就都如出一轍:古詩文怎麼都背不過,但周杰倫的歌詞卻倒背如流。
雖然嘴裡從來不承認追星,但房間裡貼的是周杰倫的海報,抽屜裡裝著周杰倫的磁帶,電視裡放著周杰倫的MV,嘴裡哼唱著周杰倫的歌曲,枕頭下還藏著講周杰倫故事的書。
前段時間流行蔡徐坤「唱、跳、籃球、Rap」的梗,當時很多老Jay迷就說:我們杰倫18年前就已經玩過了。
2004年,周杰倫首次登上央視春晚,當《龍拳》的旋律響起的時候,坐在電視機前的我渾身起雞皮疙瘩,跟著他從頭唱到尾。
直到結束的時候,才發現旁邊等趙本山小品的老爸像看外星人一樣盯著我,然後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念叨了一句:唱的是個啥麼,一句都沒聽懂。
那個表情和眼神我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和如今我們這代人看蔡徐坤等年輕偶像粉絲的表情如出一轍。
我低聲頂了一句:爸,你不懂,這是周杰倫啊,如今兩岸三地最紅的明星!
其實那時候誰也不會想到,他會成為橫亙華語樂壇近20年的天皇巨星,畢竟那是華語樂壇百花齊放的年代。
2005年,我上高一。
軍訓結束之後,很快就投入到緊張的學習氛圍中去,和初中不同的是,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些,也有了更多的精力去
那時候班上喜歡周杰倫的人是真多,尤其是女孩子對他更是如痴如狂,這種熱情甚至超過了愛屋及烏的程度,如果哪個男孩留了周杰倫式的長髮,都會被女孩們追捧。
那時候,身邊最不缺的就是劉海長的遮住額頭,鴨舌帽簷壓得比眼睛還低,三句話不離diao,穿著美特斯邦威衣服,然後故作深沉的男生,我一個朋友,為了模仿周杰倫,甚至開始不穿內褲。
那年11月初,中午吃完飯走進教室的時候,耳邊傳來一陣陌生的旋律,傷感而唯美,只聽旋律和歌詞,眼前似乎都會浮現出一種傷感的場景。
我個人覺得《十一月的蕭邦》算是周杰倫的經典之作,而這首《夜曲》則是皇冠上的明珠。
這首歌,我單曲循環了整整一個月,直到現在,依然靜靜地躺在我的手機播放器中,為了下載這首歌,我特意開通了QQ音樂的會員。
那時候為了周杰倫沒少折騰,用省吃儉用的錢偷偷買了一部MP4,拿到手的第一時間,就衝進網吧,將所有周杰倫的歌都下載到裡面。
從那以後,我上課的姿勢就變了,永遠都是一條胳膊撐著頭,袖子扣在耳朵上,表面上是在聽老師講課,耳機裡周杰倫在不停地唱歌。
那幾年的周杰倫是真的火,以一年一張的效率不停地推出新專輯,出一張火一張,曲風也在不停地自我改變,嘗試了很多中國風歌曲,也合作過許多大牌明星,無論是內地還是港臺,只要是樂壇的頒獎典禮,永遠都有他的身影。
除了唱歌之外,他還進軍大銀幕,一部《頭文字D》的上映,讓豐田的AE86和秋名山成為熱點,直到現在說起飆車,依然離不開秋名山車神,無數80後還將藤原とうふ店印在自己的愛車上。
從那時候起,周杰倫就開始有點「不務正業」了,參演了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周潤發、鞏俐、劉燁等影帝、影后合作之後,他開始過起了當導演的癮。
自導自演了電影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不說,還以一年一部的頻率開始活躍在大銀幕上,2011年甚至進軍好萊塢。
但是平心而論,雖然周杰倫在音樂上的天賦很強,但演技真的太勉強了,尤其是和他合作的都是陳道明、周潤發、黃秋生、鞏俐、楊紫瓊、劉燁、周迅這樣帝後級別的人物,更顯得周杰倫在影片中的尷尬。
也許是那一代人都長大了,也許是真的像別人說的那樣「周郎才盡」了,在2007年的《我很忙》和2008年的《摩傑座》之後,周杰倫的熱度開始慢慢下降了。
經過2009年一年的蟄伏,當他在2010年推出《跨時代》這張專輯的時候,市場上的反響並沒有那麼熱烈,以前那種唱一首火一首的時代,不復存在了。
對一個歌手來說,專輯是否賣的火爆,不能只靠鐵粉,因為他們是固定的消費群體,即便質量差一些,也不會影響他們購買,體現歌手號召力,還要靠「路人粉」。
從這點來講,周杰倫那幾年的專輯做的確實不夠優秀,除了那些鐵粉之外,又有幾個路人粉知道專輯裡的歌名?更不要說哼唱幾句了。
不過周杰倫自己對這個好像並不在意,依然不緊不慢的出著專輯,嘗試著自己喜歡的風格,甚至還在2015年「抽空」和昆凌結了個婚。
空閒的時候也從來不炒緋聞,不蹭熱度,偶爾上一次新聞,也很少是因為出新歌,不是老婆懷孕生孩子,就是被抓拍到在網吧打遊戲。
剩下的,就是一些俗得不能再俗的梗,什麼出專輯的速度比不上生孩子,什麼參加綜藝節目給孩子掙奶粉錢,什麼說話耿直不會轉彎等等。
讓粉絲們傷感的是,大多數關於他的新聞,卻和他的新歌無關。
周杰倫上一次出新歌,是什麼時候?2018年5月15日,那首《不愛我就拉倒》。
不愛我就拉倒
離開之前 不要愛的抱抱
反正 我又不是沒有人要
周杰倫上一次進入大眾視線是什麼時候?2019年7月,因為蔡徐坤粉絲的一句「不紅」的質疑,千千萬萬85後、95前在微博打榜,將他捧到了話題榜第一。
但是就像一個參加了打榜的同事發朋友圈說的那樣:以後別和那些年輕人拼數據了,我們給你花錢行不行?他哪裡是周杰倫?他是我們的青春啊!
不知不覺間,出生於1979年的周杰倫已經40周歲了,曾經的那幫鐵粉也大都為人父母,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周杰倫的橫空出世,宣告了中國流行音樂巔峰時代的到來;周杰倫的悄然淡去,也宣告了一代人一去不返的青春時代。
此刻一邊聽著周杰倫的新歌,一邊打字,腦海裡全都是16年前那個躲在被窩裡用磁帶聽歌的少年。
說你怎麼了說你怎麼過
放不下的人是我
……
你會微笑放手說好不哭讓我走
你什麼都沒有卻還為我的夢加油
說好不哭的,我怎麼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