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舞臺:金晨表演
隨著《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的熱播,主題曲《無價之姐》也風靡一時。
整首歌聽上去很有活力,充滿著律動感。
李宇春寫的歌詞很不錯,第一段刻畫了娛樂圈女星遭遇的現實障礙,第二段落直接展示「我」對待自身事業的態度,第三段落的歌詞其實也可以適用於娛樂圈以外的其它圈子的女性面臨的現實阻礙與對衝破種種阻礙的渴求,這使得整首歌跳脫出了娛樂圈的狹窄範圍,進而關注到了全世界、各行業女性的共同命運。
歌詞的第一段落開頭就設置了一個具體情境——娛樂記者對女明星的採訪。這無疑是很多娛樂圈女明星常常會面臨的現實情境,明星們為了宣傳自己出演的影視劇、綜藝等作品常常要接受各路媒體的採訪。
「娛樂記者的採訪,淨重幾斤幾兩」
但是,有些娛樂記者的採訪往往不會關注那些作品本身,不注重去挖掘明星一部部作品內容的差異,反倒是圍繞著明星的舊日緋聞、現時私人情感問題、打扮問題等「與明星職業魅力沒多少重要聯繫」的問題大做文章。
翻來覆去的問題無非是:
「你都xx歲了,怎麼不找個終身伴侶?」
「你都xx歲了,年輕的新人都出頭了,你有沒有職業發展的焦慮?」
「xx媒體拍到你和xx出遊的照片,你和xx是什麼關係?」
諸如此類的問題,正如李宇春在歌詞中批判的那樣,既刻板又膚淺,無非是在給一個個鮮活的女明星貼上「xx歲」、「少女」、「xx的女友」、「擁有xx流量的xx線女明星」之類的標籤罷了。
近年來,網絡上、媒體上有不少指責明星為了紅而造出xx人設的論調。但是,大家有沒有反思過一個問題,造人設這種事情倘若能夠成功,靠明星一個小團隊的力量能行嗎?若沒有一些媒體的標籤化採訪、沒有網絡追星族對扁平化人設的瘋狂迎合,明星的xx人設又如何能立住呢?
所有明星都要為外界塑造的人設買單嗎?
面對娛樂圈光怪陸離的現實問題,李宇春在第一段落的結尾處給出的態度是:
「保持獨有的鋒芒,尤其遍地已偶像。」
「狂我的狂妄,荒我的荒唐。」
「打翻青春的雞湯,管你的臉方不方」
翻譯一下就是說,無論娛樂圈裡有多少類似的偶像,但「我」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特色,「我」可以選擇拒絕被餵「青春是朝陽,中老年便已近黃昏,再無能為力」的毒雞湯,儘管這種特立獨行的姿態在很多人看來是「狂妄」的,甚至是「荒唐」的,正如唐伯虎放言,「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中年女演員有必要焦慮嗎?
如果諸位看官把第一段落的歌詞首尾部分聯繫起來看,畫面就更有意思了!那些娛樂記者在訪問明星那些刻板的問題時,往往期待對方能夠給一個有「賣點」、有「噱頭」的答案,否則八卦小報的銷量怎麼辦呢?這時,若是有某位巨星有足夠強大的氣場可以當面打破xx標準答案,某些娛記的臉色就難看了。
「你怎麼看待中年女演員的焦慮?你還有戲可拍嗎?」
巨星可擲地有聲地答覆:
「我是中年女演員,但我仍然有戲可拍,青年、中年,沒所謂的。」
第二段落的歌詞是一組呼應,「看我弄潮搏浪」與「看我乘風破浪」扣上了——既是時代的弄潮兒,也是歷經風暴的鬥士。
「多認真的亮相」和「多誠實的欲望」對應——成功既需要認真的付出,也離不開袒露的上進心。女性不應該羞於擁有所謂「野心」的狀態,正如《乘風破浪的姐姐》裡藍盈瑩可以大膽地在鏡頭前唱出她自己的上進心——「入行八年說我沒有女主臉,可姐姐我的戲約排到了大後年。」
《乘風破浪的姐姐》參賽者藍盈瑩
第三段落的歌詞表達的內容和前兩個段落的歌詞內容有重複的地方,仍然是在講「外界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對女性成長的損害」與「女性要如何自由選擇」的問題,只是這一段落的視角已不再局限於娛樂圈女星的範圍,而是擴展到了全社會普通女性的範圍。
站在聚光燈下、萬人簇擁、珠光寶氣的女星也好,格子間裡默默工作、領著一份普通薪水的女白領也罷,抑或是那些尚未踏入社會、求學校園、不施脂粉的女學生,大家在生活的過程中免不了都會遭遇一些社會上根深蒂固的偏見、苛求的損害,有的甚至要遭遇嚴重的「風暴」,但是「我」仍然可以選擇做自己的「無價之寶」,小能挑口紅,大能挑人生道路,那可真是「A到爆」。
除了歌詞內容以外,我覺得歌詞中的押韻也很有巧思。
第一段落,歌詞尾巴基本上押「ang」韻,讀來、哼唱都朗朗上口。
「採訪」、「幾兩」、「開場」、「裙妝」、「一腔」、「氣場」、「原諒」、「高仿」、「形象」、「鋒芒」、「偶像」、「狂妄」、「荒唐」、「雞湯」、「方不方」這些詞的後一個字的拼音都以「ang」結尾。
第二段落,「搏浪」、「亮相」、「破浪」、「欲望」、「努力唱」後一個字都押韻「ang」。「跳」、「搖」、「吆」押韻「ao」。
第三段落的歌詞則是極為工整的押韻,每句歌詞的結尾都押「ao」韻,「不妙」、「哪個罩」、「刀」、「口號」、「挑」、「造」、「笑」、「無價之寶」、「A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