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佔中」後盤點香港的反對派到底是誰?

2021-02-13 江西組工微訊

「佔鍾」的鬧劇算是在年末消停了,沒錯,是「佔鍾」不是「佔中」。從9月28日開始七十多天的佔領運動,佔領了政府總部所在的金鐘,購物中心銅鑼灣,百花齊放的旺角,唯獨沒有佔領中環。這些行動是不是違法,違了那幾條法,參與者之間流傳著有多個版本。如今這種一鍋粥似的鬧劇背後的原因有各路高人珠玉在前,我不敢再做添足。僅從我自己的認知,說一說反對派這個詞。

香港的反對派到底是誰?他們在反對誰?

從9月28日「佔中」啟動,香港警方使用催淚彈進行應對,我就不止一次表達過一個觀點,就是香港警隊內部有人不想戴紫荊花,而想戴金皇冠。因為過早使用催淚彈只會激化矛盾,落人口實,而且警隊為了保護士氣同進同退,肯定會維護做出使用催淚彈決定的現場指揮官。至於明知道催淚彈會適得其反,使用了催淚彈卻又按兵不動這個決定是出於什麼目的,不好做過於陰暗的揣測。但不能排除警隊內部有人接受英國指令,在關鍵時刻做不利港府決定的可能。有興趣的看官可以查查擾攘了一年多,耗資近千萬進行調查,最後連莫須有罪名都沒有定成的「湯顯明案」,就會知道回歸之時多個政府部門是從殖民政府整體過渡,帽徽是換了,心思怎麼樣很是難說。

做這個鋪墊的原因是,所謂反對派,香港特區政府不敢定義,部分香港媒體不想定義,職能部門裡有人帶著同情定義,中央政府不知道定義得合不合適……這中間的縫隙,並非是一種措施,一個標準能夠填平的。而香港普通市民,甚至是高喊公民抗命的學生,你問他公民抗命是什麼,為什麼,誰支持你們,誰反對你們,能得到的有意義的答案也很有限(公民抗命就是與政府不合作,迫使政府收回人大決定[這裡的謬誤為我聽過的原話],我要真普選,不要假選票,不要篩選,全香港有良心的市民,香港人都支持我們,大致上是標準答案)。其實沒有人能確切說出反對派到底是誰,就像香港的社會、香港的一些職能部門一樣,是一個經濟發展、執行能力上正值壯年,在政治眼光、大局觀念上卻是蹣跚學步的老小孩。

內地的媒體說「外部勢力」,外部勢力是否存在?我聽到不止一個案例證明不僅存在,而且還十分積極。某國領事館由於人手不夠,還強拉盟國領事館加入,結果弄得很不愉快。但這些人所起的作用,並沒有他們自己期望的那麼大,香港真正的矛盾所在,仍然在香港自身。

第一類反對派是從基層靠「博政治眼球」成長起來的,提起那些人,老牌的「政棍」們恐怕要露出鄙視的神情了。這次拒絕撤離最終被捕的「佔中」人士中,很多都是議員、政治人物。他們只是在最後一天喊喊口號,去去警局,就成功將學生七十幾天的「抗爭」吸引來的傳媒注意力統統轉移到了自己身上,不可謂不老辣。而這些人的鼻祖,應該算是立法會議員——「長毛」梁國雄。

梁國雄一貫以言行出位著稱,每次立法會議員接受特首邀請出席晚宴,開胃菜都是「長毛」被保安抬走。我自己採訪過的三次宴會,「長毛」就用了紙棺材、黑色區旗、紙錢等道具來侮辱行政長官。不過「長毛」這種為反對而反對並不僅僅針對回歸後的香港政府,港英時期他曾經加入左派組織「革馬盟」,在「革馬盟」內搞過文革式的批判,隨導師研究馬列毛思想,組織遊行,為港英所忌,多次入獄。可以說通過反對來成為異見領袖是梁國雄不變的上位手段,目前仍然貫徹不變,以香港政客的表現來講,很是難得。

但這種本土反對派的問題在於,他們沒有政治實踐的基礎,所有關於中國的好與壞,關於香港的是與非,其實都是幻想,都來源於他們自己的一廂情願,或者是盲人摸象。對於基層民間疾苦他們確實有所體會,但由於沒有長遠的規劃,所以他們拒絕忍耐,拒絕等待,一切都要求立竿見影,而基本不考慮現世報的副作用。

梁國雄可以說做出了一個示範,就是一個被港英所不齒,在街頭賣魚蛋的小販,能夠通過政治,變身為一個每月拿十幾萬稅款,有自己辦公室,可以請助理,罵特首不用負責的議員,罵罵政府就可以變成民心所向。梁國雄之後的陳偉業等等就是遵循著這條道路越來越注重「我反對」這一形式,而忽略了梁國雄們當年從雄心萬丈,主動出擊,到葉公好龍,物極必反的思考過程。

第二類是陳方安生等「亂港四人幫」所代表的,頗有社會地位的人物。其動機則更好理解,他們「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回歸之後威風不再,自然要找舊主子找找場面。

與領事館們串通一氣的也可以理解為這一派,說白了還是為了利益,只不過有的是為了以前有現在沒有的利益,有的是為了以前沒有現在可能會有的利益。

第三類是原來在港英政權中層、底層的人。港英對基層控制主要通過警察、紀律部隊和政治部。政治部其實類似秘密警察,60、70年代曾積極打擊左派,也曾經打擊過國民黨殘餘勢力,目的都是為了維護「日不落帝國皇冠上的明珠」的穩定和光彩。而97年回歸之後,所有政治部人員基本都有BNO身份(觀察者網註:即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但不少流落他鄉。筆者曾經在泰國遇到一位老爸是政治部的朋友,他講了這麼個故事:

當年他年紀很小,還沒有警廉衝突,政治部一家獨大。他出入茶餐廳、電影院或坐電車,從來沒有買票的概念,都是用他爸爸的私章蓋章走帳,或者是出示一下印章了事。他當時以為是印章做憑證,他爸爸每個月月底去結帳,後來才明白,正常公務員工資根本不可能支撐這種開銷,這些免費的午餐、電影票,都是對政治部的「孝敬」。打擊左派時也十分賣命,將一個敢在港督府前示威要求「華洋平權」的人打傷之後扔下海「教訓」,並且限制這人的就業,逼得他不得不出家為僧避禍。後來由於打擊左派時出手太狠,又在政治部位居中層,回歸前被英國政府全家接到英國,但確定情報都已經過時之後,就開始通過加徵稅款,限制就業等辦法將他們一家擠出了英國,此時又不能回香港,不能去加拿大等國家,最後只能拿著英國護照在泰國定居,做導遊謀生。

看官當然可以斥我道聽途說,一面之詞不足為憑。但深受英國恩惠,在港英殖民時期享有的優越地位由於回歸消失;或者一直籍籍無名,由於佔領需要,被英美許以重酬,甘心賣命的大有人在。這一群人說難轉化,因為他們利慾薰心,說容易轉化,因為他們唯利是圖。但他們對紅色中國,對中國普通人的無來由的鄙視,對英式宗主文化的優越感,崇拜心都根深蒂固,即使轉化,也不可能可靠。

第四類最讓人無奈,是媒體、學生這些「天生的無辜者」。他們天生佔據道德高地,用群氓的形式引領著運動,並且以放大鏡看警察,看政府,尋找「你錯一所以我可以錯一萬」的藉口。只舉一個例子,「佔中」期間,部分學生日夜佔據金鐘,隨地便溺,金鐘海富天橋下行向東大概三十米,拐角的位置到現在仍然氣味盎然,有興趣來香港旅遊的朋友可以自行考證。更別說偷接電線盜取政府電力,佔領七十天換三十個女朋友這種花邊新聞了。而媒體的傾向更為讓人覺得部分港人聰明有餘,磊落不足,想要好處,又不肯出頭擔責任,將所有問題都拖入「你先打我還是我先打你」這樣的羅生門,一旦無人監管,又會吃光拿淨唯恐吃虧,小人之心令人作嘔。也舉一個例子,香港政府全資、僱員大部分屬於公務員序列、享受公務員待遇的香港電臺公開支持佔領,12月12日,金鐘清場後交通恢復第一天,香港電臺新聞報導如下:http://rthk.hk/rthk/news/clocal/index_news.htm?clocal&20141212,其新聞取向,措辭導向適當與否,各位看官可自行判斷。

紛爭背後,其實只有兩個字:短視。港人生活在相對平穩的環境中,其實大可不必擔憂制度變遷導致利益受損,但也正是這種平穩,讓國家的意義,長遠的規劃,隱忍的好處顯得十分虛無。確實,國家破立、民族存亡的選擇從未在香港的面前出現過,但以國人的角度來看,港人的歷史,就是亡國也奴,不亡國也奴的歷史(港英所謂殖民歷史,其實就是不亡國而奴的歷史)。結果現在亡不亡國奴不奴都事不關己,無論怎樣都不承認國家布局當中,香港是其中一環這一現實;不接受國家拍肩膀,而希望跟國家比肩膀;不想承擔任何責任,好處要立竿見影;不通過妥協建立政治信任,而要通過聯通外國挾洋自重(有香港大學生赴英國參加聽證會,要求重新履行南京條約),後果可想而知。

加上近二十年香港經濟發展的動力逐漸不足,貧富差距急劇加大,社會司法對於富人的約束越來越無力(可以查最近宣判的許仕仁案的來龍去脈來了解一下香港的司法系統),導致部分年輕人一方面十分焦灼,一方面十分絕望,一方面無論怎麼學都無法拼贏內地的學生,更別說去內地就業,另一方面就算留在香港,也要辛苦幾十年才能勉強買個房子,而這房子和他們在TVB上看到的、坐車時路過的豪宅又相差十萬八千裡,更何況如果打定主意買房,那就沒有錢買名牌包、去蘭桂坊,幾十年節衣縮食臨淵履薄,這種令人灰心的辛苦,他們不想吃。

最後一種則是內地人,在內地受教育後來到香港換了護照,便仇共恐共,對內地持鄙視憐憫之情,實際上自己在香港也只是勉強溫飽。要麼大義凜然,永遠站在輿論安全的風口浪尖上,頗有指點江山之意。這種人在內地特別有市場,不需多說,諸公自辨。

(來源:觀察者網 作者:鳳凰衛視記者 常洛聞)

相關焦點

  • 「佔中三醜」之一戴耀廷被香港大學解僱
    中聯辦發言人本月13日曾嚴厲譴責反對派政團執意開展非法「初選」,並點名戴耀廷協調此次反對派「初選」是典型的涉嫌犯法。發言人稱,從非法「佔中」「修例風波」,到發起「雷動2.0」「35+計劃」,戴耀廷團夥及反對派的目標是奪取香港的管治權,妄想上演港版「顏色革命」。
  • 解析香港當前政治社會形態 回應「佔中」亂象
    訪談背景2014年8月31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9月28日凌晨,香港出現「佔中」示威遊行。香港「佔中」怎麼回事?「佔中」發生的本質原因是什麼?香港「佔中」,誰在搗鬼?請聽嘉賓為您一一解答。
  • 胡錫進:香港從「佔中」開始一步步走向悲劇,真是可惜
    香港從「佔中」開始,一步步走向悲劇,真是可惜了。什麼事情搞成極端都會走向負面,民主也一樣。一國兩制,香港與內地不一樣,這還用說嗎?但香港反對派非要逞能,要拿到在西方體系裡「最正宗的民主」,不僅能找香港特區政府的麻煩,而且還足以對抗中央政府,他們想效忠誰就效忠誰,效忠美國英國也成了他們的「神聖權利」。找死啊?問問中國14億老百姓,有誰想讓香港內地化?
  • 香港反對派不要臉大全
    前一陣被取消議員資格(DQ)的幾個前香港反對派議員,失業後的日子應該很難過吧?DQ4人組,左起:郭榮鏗、楊嶽橋、郭家麒和梁繼昌。回港後,與2名有份訪美的議員一同召開記者會,詳盡交代有關尋求美國政府在法案下制裁香港特區、準備建議美國政府制裁的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名單,及聯同其他政治組織遊說美國政府及國會議員支持並實施制裁的事宜。
  • 【關哲】香港怎麼了?10個問答說清「佔中」
    同樣悸動蕭瑟的還有港股、銀行、政府服務機關……佔中行動引發世界輿論關注,數萬市民與數千警察一起出現在香港街頭,各類新式媒體工具如無人機攝影和自媒體通訊工具參與其中,運動的景象香港近年少見。社交媒體傳言紛紛,西方媒體更是稱其為「雨傘革命」。關心香港未來與國家前途的國人都在疑問:香港怎麼了?香港年輕人上街想要什麼?他們是誰組織的?他們的訴求是什麼?誰在主導?
  • 香港反對派假扮發錢抹黑反佔中 舞港英旗擾遊行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昨日遊行期間,有反對派搞手假扮向遊行群眾派錢,藉此抹黑昨日的活動。「8.17和平普選大遊行」發言人陳勇告訴記者,位於中環的遊行終點,不斷受到不明人士的挑釁,抹黑行為層出不窮。
  • 香港動亂起因探源:元朗事件中的黑衣人與白衣人到底是誰,又是為何掘人父母墳墓
    到底出了什麼事?何君堯是誰,為啥會扒掘他家父母墳墓?警方接警後以「強行進入罪」拘捕9名示威者。 看到這裡,大家是否很是疑惑,修例到底哪裡招惹了反對派? 我們先看為何修例?緣起:法律縫隙中的無可奈何 2018年2月,一個姓潘的香港女孩被父母發現下落不明,警方調查後發現是該女與男友同遊臺灣期間因發生爭執而被殺害並拋屍郊外。
  • 香港反對派議員鬧辭,既可悲又可笑
    任何社會設立議會都是出於促進治理良性運轉的建設性目的,這些反對派議員之前搞拉布,極力癱瘓立法會運轉,現在又搞「總辭」的攬炒,這是對民主進行破壞性的異化,將之變成撕裂香港的依據。這次鬧辭暴露了香港反對派已經走火入魔,他們根本沒想正常履職,滿腦子都是如何擴大政治對抗的能量。第二,他們這樣做沒用,阻擋不了香港由亂到治的新進程。
  • 反對派是如何侮辱香港市民智商的
    圖:新聞聯播電視截圖香港反對派在「七一」當天暴力衝擊立法會的事已經鬧上新聞聯播了,當全社會都在譴責他們的行為踐踏香港法治、破壞香港社會秩序時,反對派還在耍一些小手段試圖掩飾自己極端暴力圖:Facebook反對派還「貼心」的配上中英文雙語說明,估計是想在本港和國際媒體上都宣傳一把自己的「高素質」吧!網絡洗腦攻勢也緊接著上場,橙子君都要不認識「自豪」、「驕傲」、「文明」這些詞了.
  • 盤點香港反對派議員「演技」:毛孟靜假摔無人理,鄺俊宇街舞謝選民
    但令人無語的是,香港的反對派議員卻時常把會議現場變成自己表演的舞臺,不僅極盡譁眾取寵之言行,有時現場更猶如馬戲團表演般滑稽,醜態出盡,使本應莊嚴的會議現場亂作一團,讓人顛覆三觀。難道將決定一座城市前途命運的立法會議開成市井潑婦罵街一般,就是反對派高喊的所謂「民主」?
  • 認清香港反對派「抗爭」的反中亂港實質
    在香港特區政府依法宣布郭榮鏗等4人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後,一些香港反對派故技重施,大打「悲情牌」,不僅妄圖利用荒唐至極的「鬧辭」,博取香港市民同情,還把自己扮演成「被壓迫者」,信誓旦旦地揚言「抗爭到底」。
  • 社評:極端反對派休想充當香港「特洛伊木馬」
    香港泛民主派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舉行了立法會候選人的「初選」,主辦方聲稱超過60萬人參加了在線和街頭投票。實際人數應該沒那麼多。香港反對派輿論和西方輿論都對「初選」的高參與度大加炒作,宣揚這是投票者表達對香港國安法不滿的一次「抗爭」。然而在香港搞這樣的所謂「初選」,並非基本法所規定的,並且顯然對香港選舉的相關法例構成了違反。
  • 香港各界人士:反對派所謂立法會「初選」是一場反中亂港的政治鬧劇
    新華社香港7月13日電  對於香港反對派上周末舉行所謂立法會選舉「初選」投票,香港不同界別的人士認為,所謂「初選」是一場政治鬧劇。反對派打著「民主」旗號進行選舉黑箱操縱,妄圖在今年立法會選舉中獲得過半議席,進而癱瘓特區政府運作,奪取特區管治權。他們呼籲,特區政府要果斷執法,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 香港反對派議員的眾生相
    香港的立法會作為立法機構,對特區政府行使監察權。在我們的想像中,立法會應該是莊嚴神聖的,立法會議員開會應該是嚴肅認真的。但令人無語的是,香港的反對派議員卻時常把會議現場變成自己表演的舞臺,不僅極盡譁眾取寵之言行,有時現場更猶如馬戲團表演般滑稽,醜態出盡,使本應莊嚴的會議現場亂作一團,讓人顛覆三觀。
  • 議員辭職生效,香港反對派會一蹶不振嗎?
    現時,議會內只剩下2名「非建制派」議員,即熱血公民鄭松泰與醫學界議員陳沛然,以及41名建制派議員,建制派在議會佔了絕對優勢,徹底改變議會生態。《決定》充分體現中央對港的全面管治權,是中央撥亂反正的其中一招。除了立法會議員,公務員、區議員及特首選委等公職人員將會同樣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當然,張副主任在講話中特別提到的司法改革,相信亦會全面開展。
  • 聽海 「反佔中」與「佔中」的較量
    《香港街頭不再是反對派的「主場」》。過去1個月,『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發起的籤名行動已收集到146萬港人籤名...此次遊行發言人吳秋北在現場表示:『我們這樣做並不想震懾反對派,只是希望反對派知道,香港大部分人是希望和平普選的,主流的聲音是希望團結的。希望反對派可以放棄暴力、非法的手段,放棄『佔中』。」
  • 這次,香港反對派引發眾怒
    據香港《東方日報》30日報導,當天早上7時許,大批戴口罩的反對派示威者在港鐵各站用背囊等物阻擋車門關閉,或者亂按地鐵列車安全掣,導致地鐵不能正常運營。港鐵總經理鄭群興表示,當天上午,港鐵觀塘線、港島線、荃灣線及將軍澳線均受事件影響,其間列車緊急掣被按47次,月臺安全掣被按76次,其中一列由調景嶺站開往黃埔方向的地鐵列車滯留車站達1小時。
  • 香港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被DQ的反對派,怎樣從「溫和」到「成魔」
    實際上,在本屆初期(2016、17年左右),香港社會和政治氣氛是比較良好的。我們雖然在日常議會工作中,與反對派的議員私下「打交道」的機會並不多,議會上、電視屏幕前,大家或許也會看到很多針鋒相對的畫面,但屏幕後,大部分議員倒不會太過僵硬,偶爾有機會飲茶打球,甚至彼此「沙雕」一下也是有。
  • 今晨,香港多名反對派成員被捕
    12月8日香港警方拘捕8名香港反對派成員涉嫌7月1日等非法遊行香港警方
  • 香港反對派的「傳統藝能」:扭曲民意丨香港一日
    香港民意研究所稱,21367名自稱支持「泛民」陣營的受訪群體中,63%的人士反對現屆立法會議員延任,僅20%表達支持態度;1705名自稱支持建制陣營的受訪群體中,50%的人士支持延任,僅31%表達反對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