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旭宇先生的書法取法魏晉而獨出面目,融碑入帖,帖面碑骨,點畫舒展卻收止凝練,結體開張大氣而從無誇張肆意之態,在奔馳瀟散與雅致清和之間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又在文人氣息和高超技法之間打造了一個完美的契合點,呈現出一派清新俊逸且又書卷氣豐盈的大家風範。
今書法理想為大家分享:旭宇先生新作古體詩抄,以饗讀者。
釋文:
老夫竝非惜墨題,舊札已鎖暮雲西。
翠竹剪得窗前月,一併秋風復爾詩。
題復某君索作而吟,白陽。
(註:竝同「並」字。)
釋文:
巡天望斷三千裡,接地驚心五十盤。
終古盛世朝岱嶽,不朽銅彝紀歲年。
遊泰山感懷一首,白陽
釋文:
嶺南民風古堪憐,鐵鍋火細烹小鮮。
明茶初品晨兼午,西江釣月又上盤。
拙作肇慶小居,白陽
釋文:
不慣掃門迎爵客,只堪更衣謝舊交。
陋室古籍真情在,可供嘉賓作長嘯
書拙作一首,陽。
釋文:
黃鶴千題句,登臨四望無。
簷飛接嵐異,日落吞江舟。
歸帆風八面,波驚碧千秋。
傾壺襄荊夜,孤館賦筆遒。
白陽 (九十年代,旭宇先生遊黃鶴樓感懷)
釋文:
青舍巢初燕,碧池尖荷英。
古槐夕照舊,煙炊鄉夢輕。
節錄拙作新農村感懷,陽。
釋文:
朔風經心掃雲涯,陪客尋梅過鄰家。
握別此情天南北,舉頭望儘是落霞。
乙未之冬送客返京遂記之,白陽。
釋文:
雨後。
雲開虹銷又憑欄,目收西山綠萬巔。
剛悲雨燕折飛翅,便憶鳴琴斷鳳弦。
放浪騷心懷三閭,撲袖彩蝶迷九天。
一腔長吟何處寫,裁得片雲作詩箋。
庚子新夏喜雨臨窗有感。
(旭宇先生詩作手稿,一平尺)
釋文:
若大燕山獨自尋,林深山籟鳥鳴心。
落木風鋪金千頃,一聲長嘯震乾坤。
拙作秋遊燕山 ,白陽
旭宇簡介
旭宇,號白陽。1939年出生於河北玉田,當代著名詩人、書法大家、一級作家、編審。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屆副主席、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散文詩學會副主席、河北省文聯名譽主席、河北省政協文史館名譽館長、河北省政府參事等職務。其大半生從事編輯、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工作。
旭宇先生以其數十年不懈的耕耘,在詩、書、學諸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和建樹,是當代詩壇和書壇的領軍人物。他的詩,關注時代,正氣高亢,在詩壇影響深遠。他的書法,楷、行、草皆善,彰顯出全面大家風範,在當代藝壇具有典型的範式意義。
作品賞析
旭宇 先生是一面旗幟,德藝雙馨,詩書雙絕。旭宇先生是傳統文人,以修身、治學為追尋目標。雖身居高位,然幽居書齋、淡泊名利。藝術上終生向學且貫通古今,書法上出入魏晉而又獨闢蹊徑。他年逾古稀,卻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慾和充沛的藝術創造力,不斷地為書壇貢獻著時代藝術精品。
近兩年,先生陸續出版了大量的讀書手札和古體詩作集:《寄給歷史之書札》、《白陽詩抄》、《白陽評宋碑卷》、 《白陽評議唐詩卷》、 《老子與書畫》等,這些著作,集豐富的思想性、學術性、文學性、藝術性於一體,既透露著歷史沉澱傳承的厚重,又體現著時代精神的鮮活,在當代藝壇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一致好評。
旭宇先生的書法取法魏晉而獨出面目,融碑入帖,帖面碑骨,點畫舒展卻收止凝練,結體開張大氣而從無誇張肆意之態,在奔馳瀟散與雅致清和之間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又在文人氣息和高超技法之間打造了一個完美的契合點,呈現出一派清新俊逸且又書卷氣豐盈的大家風範。
旭宇先生以獨特之視角、即興之筆墨、健朗之線條,融合晉人書札之清雅與北碑之英氣,所創作的自書詩長卷以及點評古詩作之短文,皆文辭睿智,如春風入窗,品咀益醇。然信手揮毫之墨更是脫盡俗華、直追古賢,真正體現了書法的最高審美「到位與味道」,每段、每字都值得後學之人細細揣摩、臨習。旭宇先生將思想學識與文墨有機結合,深刻詮釋了當代文人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先生的筆墨,像一本厚重的歲月之書,生命裡的呼吸在線條的行進中激蕩,在「蘭亭精神」裡伸張延續。文辭、筆墨、情趣、形式、內涵、立意都折射出獨有的人格與文化的魅力,這樣的匯合,便是文人特有的韻味與風度。深情與浪漫,滲透與生發,典型與優雅,從札記中如暢暢惠風撲面而來,激蕩著讀者的胸襟。
當代著名書法家劉月卯先生這樣評價旭宇先生:先生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先生有著強烈的代表作意識,從中可窺一個老藝術家再攀藝術高峰的勇氣和決心。其代表作意識的覺醒其實也是當代書壇由高原到高峰之覺醒,為我們這個時代實現對傳統經典的傳承和對接提供了有益的啟示,旭宇先生書法作品的意義已經超過了其創作本身。
當代詩壇泰鬥臧克家評價旭宇先生說:融詩為書,化書為詩。其詩,清新自然,獨樹一幟;其書,剛健流麗,自成一家。
當代著名藝術評論家蘭幹武說:縱觀當代書壇,真正能稱得上文人的有幾人?特別是在世的書家中,如旭宇先生這般老而彌堅,老而彌篤,老而彌秀,老而彌壯者,又有幾人?是故,以我從業幾十年的眼光,可以負責任地說,旭先生作為文人書家,在當代,可說是秦磚漢瓦,碩果僅存,能望其項背者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