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電筒、救生哨、應急逃生繩、常用醫藥品……災難發生時,唯有自救才最迅速有效,而家庭應急包更是自救時最重要的裝備。據了解,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幾乎每一個家庭都配備應急包。而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中國近半數家庭沒配備應急物品。那麼,我們該如何配備家庭應急包?去哪兒才能購買到這些應急物品呢?
家庭應急包
專業應急物品市面難覓
近日,北京民政局推出一份詳盡的「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在這份官方推出的家庭應急物資清單基礎版內,包括應急物品、應急工具和應急藥具三大類,有具備收音功能的手搖充電電筒、救生哨、毛巾、呼吸面罩、多功能組合剪刀、應急逃生繩、滅火器、常用醫藥品、醫用材料、碘伏棉棒等10項物資。然而當消費者購買時,卻遭遇「市面難覓、網上沒法保證質量」的尷尬。
專業應急包不好買,有市民選擇為自己配一個包含各種應急物品的應急包,但這樣一套配下來所需的花費要比購買專業的應急包貴很多。實際上,自己配備這些應急物資卻並不方便,比如可充電的收音機,需要從大型超市購買,藥品則從醫院購買,但防火毯、多功能剪刀、逃生繩等專業工具很難買到。
白領劉女士一直想給家裡配備一個應急包,去了幾個大型購物中心和戶外用品店、甚至藥房,都發現沒有專門的應急包出售。「公司裡很多同事跟我一樣,都想購買應急包,卻無法從市面上找到」。後來,在朋友介紹下,劉女士從網上購買了一款308元的應急包。
在網上,有很多商家也推出了應急包套餐。這些套餐大多被稱為「戶外應急包」。經過對比,這些應急包套餐內的物資,和官方推出的應急物資清單也不盡相同。這些套餐價格也從幾十元至兩千多元不等。各種急救物資價格懸殊,比如逃生繩,有的商家賣12元,有的賣120多元,價格相差10倍。雖然多名商家均保證,他們賣的商品是純正品,可以放心使用。很多市民都認為應急包不同於一般商品,產品質量非常重要,網購存在風險,不知工具質量如何、藥品是否過期,讓人難辨真假。那麼,專業應急物資該去哪裡購買呢?
得去專業地點購買
應急包是應對災難的工具包,根據災難的不同,應急包的內容也有所不同。應急包無疑在遇到災難的情況下能救人一命,尤其可見應急包的重要性。一般來說,應急包分為家庭常用藥箱、應急工具以及生活必需品,常用藥箱內包括常見的疾病用藥和外傷包紮用品,如感冒藥、止痛藥、創可貼、碘酒等,如果家中有特殊病人,還應該為其準備對症應急藥品;應急工具是應對災難發生時的逃生手段,裡面包括口罩、哨子、呼吸面罩、手電筒、剪刀、打火機等;而生活必需品則更容易理解,裡面主要包括在災難來臨時可以讓我們生存下去的食物和水;另外還應包括身份信息卡,含姓名、年齡、血型、緊急聯繫人等。
針對這種情況,業內人士建議,購買家庭應急包,得去專業地點購買,購買時切勿貪圖便宜貨。「遇到重大突發情況,這些東西可以救人一命,而生命是無價的,比如說逃生繩,有的繩子經過牆角的摩擦後,容易斷裂。這些必須去專業地點購買。」
購買應急包認準「5F」
那麼,山西有沒有專業地點可以買到應急包呢?據筆者調查,位於東緝虎營街的山西五愛防科技有限公司就可以購買到。
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應急安全包及安全防護產品研發、製造、銷售和相關諮詢、培訓服務的現代化企業,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5F」品牌。「5F」本著「向社會傳遞安全、向世人傳播愛」的服務理念,經精心研發,推出了防震安全包、火災逃生包、車載安全包等一系列防災應急安全包,可用於個人、家庭、辦公、商場、影劇院、圖書館、醫院、學校、娛樂場所、銀行、賓館、酒店、社區、企事業單位、公園、工廠、煤礦、車載、戶外等場所。
公司以響應國家政策為前提,以推廣普及人們的公共安全知識、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及自救互救能力為己任,本著「向社會傳遞安全,向世人傳播愛」的服務理念,為順應目前人們對健康及安全的強烈需求,推出各類安全防護產品,為人們在災害來臨的第一時間自救、互救提供最及時、便利、有效的幫助。同時,公司配合政府部門為各企事業單位提供專業安全知識培訓,向社會公眾提供一體化的防災減災解決方案,承擔更多的企業社會責任。
責任編輯:寧勇
【慧聰資訊手機客戶端下載】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