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8月21日訊(YMG記者 曲彩雲)自從在單位加了一個大夜班之後,在市區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的吳瓊就得了一個怪病:先是兩隻手的手指又癢又腫,然後全身都開始發癢,撓過的地方就一片一片地起紅疙瘩。起因是當天單位的空調壞了,吳瓊熱得一身一身的汗,但因為工作急,又不能出去清涼,就一直忍耐著幹完。期間,被汗水浸溼的脖頸處、耳垂等地接連發癢,吳瓊也沒當回事,隨手撓了撓,沒想到晚上回家就引發了嚴重的過敏反應。在家裡硬扛了幾天,吳瓊的過敏反應時重時輕,一直沒有消退,甚至開車時右手握變檔杆時,手掌處也會發癢。無奈,吳瓊來到醫院就診。
根據吳瓊的講訴和身體上的紅斑,毓璜頂醫院皮膚科夏秀娟主任判斷吳瓊應為熱過敏,也稱為出汗過敏。夏秀娟建議吳瓊口服抗組胺類藥物,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夏秀娟告訴記者,民間有俗語說「立秋晚,熱死牛」,今年立秋晚秋老虎威力不小,導致過敏患者有所增加。除了出汗熱過敏,平時生活中,裸身試衣也會引發過敏。而換季時節,一些過敏性炎症也需增強防範意識。
晚立秋熱死牛,最近出汗過敏的患者還不少
俗話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立秋時間算是特別晚的了,秋老虎的威力也不小。尤其中午時分氣溫很高,太陽熱烈,天氣格外悶熱。在這樣的天氣裡,有些市民往往容易掉以輕心,不再嚴陣以待防暑,往往真會掉進「秋老虎」的「大嘴」中。吳瓊就是個例子。
夏秀娟告訴記者,由於天氣炎熱引起的過敏通常有季節性皮炎、曬太陽過敏以及蟎蟲過敏等。其中季節性皮炎多是由於天氣悶熱潮溼引起的,像吳瓊的病例就是其中的一種。天氣悶熱、大量出汗,皮膚表面又溼又熱,就容易導致過敏。
夏秀娟說,最近她接診的類似患者並不少。有位女性患者今年40多歲,本人自訴天氣悶熱時中午午睡會出現過敏,首先是頸部和肩部感覺有些發熱然後就會出現過敏,有時候頭髮邊際上也會起疙瘩,很難受,只要一抓就遍及腰部胯部,這位患者就是怕悶熱,單純的溫度過高也不會對皮膚造成太大影響。「這和吳瓊的症狀非常相似,這種病症內服藥物就可以了,也可適當補充一下維生素C,但不要使用外用藥膏。」有些人不像吳瓊這麼嚴重,但是每次出汗都會在脖頸處起紅疙瘩,癢,不過洗過之後多半就沒事,但長期持續出汗又沒有條件洗浴時,就會深受其擾。夏秀娟建議這類病人,儘量遠離悶熱潮溼的環境,氣溫比較高時,儘量開空調降溫並使空氣乾燥。
另外,在生活中也應注意避免緊張、勞累、激動的情緒,生活要有規律,應注意勞逸結合,同時要避免各種不良的刺激,如過度日曬、搔抓、摩擦、用過熱或過冷的水清洗局部等,不要用肥皂清洗、熱水燙洗等方法來止癢,不濫用外用藥,不吃海鮮、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除菸酒等。
裸身試穿多件衣服後,過敏起了很多疙瘩
前幾天,30多歲的林女士找到皮膚科就診,自訴頭天晚上身上忽然起了很多疙瘩,回憶起來頭天這一天也沒有做什麼特殊的事情或者吃什麼與平時不同的東西,就只是逛了一天街,回家感覺有些累。夏秀娟詢問林女士有否裸身試衣服,林女士說不止試,還試過很多件。夏秀娟判斷林女士是試穿衣服引起的過敏反應。
裸身試穿衣服為什麼會引起過敏呢?夏秀娟告訴記者,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個是衣服上的灰塵塵蟎、細菌等會導致皮膚過敏,再是衣服裡化學成分超標,如甲醛等,也有可能之前試穿的人有皮膚類疾病等。避免這種過敏沒有更好的方式,只能儘量少試穿,一定要試穿的話,儘量不要裸身,最好穿一件貼身的衣服再試穿,試穿過衣服以後回家最好趕緊洗個澡。另外,新衣服買回家以後,貼身的也不要立即裸身穿,一定要下水洗過、在太陽下曬過以後再穿,皮膚特別敏感的人,最好把衣服在鹽水裡浸泡一下再清洗晾曬,這樣可以除菌,減少皮膚感染的機會。
另外,這類過敏患者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吃治療過敏的藥物時一定要配合鈣片一起服用,過敏好了以後也需要堅持服用一段時間鈣片,這樣身體的免疫力慢慢會增強,平常飲食也要注意,不能吃過於辛辣的食品,儘量甚至不要飲酒。還有,一旦過敏了,即便再癢,也不能抓撓,如果症狀比較嚴重,需要到醫院就診。
太陽熱烈秋季也會陽光過敏,儘量使用物理防曬方式
袁女士的皮膚特別白皙,這很令她自豪,但每年夏天,她的白皙皮膚則成了痛苦的源泉--只要被太陽曬到,她的皮膚就會起紅疹,又疼又癢。在夏秀娟接診的患者中,這一類的也比較多。
夏秀娟告訴記者,皮膚對陽光過敏目前來看是無法治癒的,再好的防曬霜都不如物理防曬效果好,因此,這類患者在太陽毒辣時儘量減少在戶外的時間,出門務必帶傘防曬,最好穿長衣長褲。另外,強化肌膚的抵抗力也是有效的基本對策,如睡眠充足、飲食充足均衡、情緒和諧、遠離汙染環境及過敏原、減少皮膚的刺激等。輕微的敏感只要處置得宜,很快便會恢復,嚴重時則要迅速就醫。
除了陽光過敏患者,立秋後陽光依然強烈,紫外線照射量大,有時氣候比夏季更悶熱,人們常常動不動就一身汗。人體大量出汗,病原微生物侵擾,蚊蟲叮咬等,成為秋季皮膚病多發的原因。
醫生提醒:過敏反應發生不要擅自用藥
過敏反應一旦發生,不要擅自用藥。未經皮膚科醫生診斷,不要自行到藥店購買副腎皮質荷爾蒙軟膏使用,這是傷害皮膚的做法。因為它對抑制炎症雖然有效,但長時間使用會產生副作用而危害到健康。
皮膚過敏造成的疾病包括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異位性皮炎等由於這類疾病中有的疾病如接觸性皮炎在不同發展階段,用藥原則特別是外用藥的原則完全不一樣,處治不當,症狀反而會加重。有的疾病如蕁麻疹雖然也可以自愈,但如果病情嚴重時,有引起喉頭水腫和過敏性休克的可能,因而,夏秀娟建議患者除非患有很輕的蕁麻疹,可以自己口服抗組胺藥物來治療,其他的情況下,特別是在自己用藥後症狀仍不減輕時,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治療,而不能圖一時省事。
對於治療皮膚過敏的外用激素類藥物如皮炎平、尤卓爾(丁酸氫化可的松)、艾洛松((糠酸莫米松)等應注意:不要塗在臉上,因為這類藥會引起表皮萎縮、色素沉著等,對面部皮膚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壞;要在醫生明確診斷後使用,因為這類藥物並非對所有的皮膚瘙癢都有效,把體癬、疥瘡等誤認為是過敏而盲目使用這類藥物,是目前患者自主用藥中一個很常見的誤區。
醫生建議,過敏患者在飲食上,要多食新鮮的水果、蔬菜,飲食要均衡,包括大量含豐富維C的生果蔬菜。飲用大量清水,自製一些營養面膜,如黃瓜汁面膜、絲瓜汁面膜、雞蛋清蜂蜜面膜等,以逐步改善皮膚狀況,獲得皮膚的健美。隨身衣物要衝洗乾淨,殘餘在衣物毛巾中的洗潔精可能刺激皮膚。 同時,要注意遠離過敏原。因為過敏症狀會永遠存在,不可能根治,只能隨時小心防範,避免接觸有可能導致過敏的過敏原。
圖文編輯:鵬程
===聯繫我們===
傳播生活急救常識,提高自救他救意識與水平。
感謝關注微信平臺「生活急救ABC」,微信公眾號:first_aid_ABC。
公眾號支持關鍵詞搜索,回復「關鍵詞」查詢關鍵詞列表。
歡迎加入微信號:firstaidABC,共同交流互動。
分享知識,傳遞價值。您的微微一觸分享,可能會讓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