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迷路啦》出版
2.《穿越拆彈》出版
3.《北方車站》出版
4.《關鍵一票》出版
5.漫畫眾籌
6.遊戲設計&插畫教程書籍
7.組織線下活動
8.電子遊戲改編
年前20號左右,臺灣瘋桌遊的黃家樺老闆來了一趟瀋陽,做了一場關於桌遊以及營銷方面的課程,免費,講得非常好。這個課程是夾在廣州場和北京場講座之間的,這個全國巡講在我看來,意義深遠。
之前和臺灣朋友聊起遊戲銷售的時候知道桌遊的銷量,臺灣是遠遠領先大陸的,甚至同一款遊戲, 臺灣的銷量領先大陸好幾倍的情況屢見不鮮。莫仔的羊叔和摩埃的Key給我們股勁兒的時候也一再強調過黃老闆這次主講的事——桌遊吧對遊戲銷售的重要作用。
這事情的基本核心道理我們都懂得,桌遊銷售很多時候是依賴衝動消費的。舉例說我們的《大宋鹽督》之所以展會買得那麼好,就是因為當時簡單快捷馬上能讓玩家得到歡樂,玩家多巴胺還未消退,馬上就被抓作客戶,直接購買了。這件事兒橙子也不止一次跟我說過,面對面的體驗和販賣,可能是桌遊最好的銷售模式。
所以我們大陸遊戲尤其是原創遊戲的銷售渠道,很大程度上待開發的最重要部分,就是桌遊吧。
今天的臺灣,桌遊吧銷售遊戲已是常態,國外的狀況我們經常也看到介紹,桌遊相關的零售,多數是以銷售遊戲的遊戲店來執行的,而買完遊戲去樓上或地下室的開放區域玩,反倒是免費。
細想我們桌遊吧不賣遊戲的根本思路是:害怕客戶買完遊戲,就不再過桌遊吧來玩了。
所以我才寫今兒這個標題,看看作為玩家、從業者的您,對這個問題怎麼看。拋磚引玉,歡迎留言討論。
先說我個人。我們瀋陽小聚會曾經是這種狀態:密神或小酒或大俠,會用大背包甚至拉杆箱裝滿自己的遊戲,和我們一起聚齊兒在某個約好的桌遊吧,開開心心一下午。所以買不買遊戲,我們要玩桌遊,優先還是選擇桌遊吧的。我大東北天寒地凍,戶外就別想。消費、環境都合適的茶館、咖啡吧幾乎也沒的。去別人家裡的話,誰家其實都不太方便。我們甚至曾試過去即將倒閉的商場裡的美食廣場,實話,也都不如桌遊吧舒暢和有氛圍。所以以我經驗,玩家買了桌遊,多半多還是得去桌遊吧玩,因為需要朋友,也需要環境。
我完全不買桌遊的非玩家朋友坦誠的表示,如果在桌遊吧玩到某款遊戲特別好,還是很容易動念頭買下來的。買過之後,也完全不影響再去啊。
我的開桌遊吧的老闆朋友們也覺得,賣遊戲也沒啥不好。桌遊吧在我國,很大程度上踐行著國外俱樂部和酒吧的職責,很多時候,很多玩家不玩,也會過來坐坐,因為大家通過遊戲,早都是朋友。所以賣賣遊戲真的不影響熟客。至於生客,桌遊吧賣不賣遊戲,他也是會初次上門的,如果買了遊戲回去,需要服務,TA最直接的是找誰?如果TA拿給朋友玩了之後,大家覺得好,他們會一直玩那一款,還是來桌遊吧再玩玩看別的?
黃老闆在講座中有一句特別可以說明問題的:如果你賣的是桌子,那你的營業額是有上限的,就是等同於你桌子數量的人頭費。但你賣遊戲的話,能力強大,你賣出多少盒,都是不會受限制的(實際上好像也是受個庫房限制,不過實在不大)。
最後總結時候
我想用一個最近業內經常聊的話題收尾
前年全年,桌遊展幾乎也只有可汗、DICECON兩展
而2018目前已知將開的桌遊展,恐怕15個都不止
翻看我2016年底的個人總結
行業向上,一個好的時代已被我預言中
不多說,只期待中國桌遊,未來更好吧。
另,有想法的桌遊吧,還不開始賣遊戲呀~?
最後的最後,再對沒玩過桌遊的朋友說。
來玩吧,絕對快樂。
桌遊小白們想體驗一下桌遊的快樂嗎?歡迎報名參與遊戲測試喲!
歡迎留言並加入我們。
拋磚引玉,期待您來聊聊(長按二維碼)
更多精彩回顧
【桌遊BANG小講堂】②《桌遊是什麼?(二)》
【桌遊BANG小講堂】①《桌遊是什麼?》
【桌遊主題小漫畫】③奇美拉小劇場《要求》 講述咱桌遊玩家自己的故事~
【桌遊主題小漫畫】②奇美拉小劇場《標籤》 講述咱桌遊玩家自己的故事~
【桌遊主題小漫畫】①奇美拉小劇場 講述咱桌遊玩家自己的故事~
奇美拉聖誕賀禮桌遊「送送送」&DICE年底桌遊感謝祭回顧
桌遊吧全國No.1的33家連鎖店臺灣「瘋桌遊」來瀋陽開啟瘋狂奶媽模式啦
遊戲不好玩還能是玩家的錯?
作品的意義——這世界上還有玩著不快樂的桌遊
[Kickstarter薦遊]漢化篇①——殺了獨角獸(內「涵」漫畫表情包教程)
【新茂薦遊】系列篇①——《雲海》、《瘋魔口袋》
昆特牌疑似抄襲,以及一些相關思考
桌遊設計處處有迷信?
SHM上海桌遊展沉浸體驗回顧——原創桌遊冠軍角逐